「我從小就有一個夢想——當一位科學家。我要發明最先進的疫苗,讓病毒不在全球肆虐,讓人們不再因為病毒而身患重病,甚至失去生命。我相信,只要我從現在起好好學習,從小熱愛科學,將來一定可以成為一名守護人民生命健康,造福人類的科學家。」這是鄂州市一名小學生在鄂州市科協開展的「萬名青少年暢想科學夢」線上徵文中寫下的一段話。
2020年以來,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影響,鄂州市科協因時因勢因能進行轉型升級,主動調整轉變思路,創新科普教育傳播方式,積極主動作為,面向未成年人通過線上科普教育的方式,持續開展科普文章和科學幻想畫徵文、線上科普講座、線上科技製作培訓、線上科普報告會等系列活動,將線上科普傳播教育打造成為新冠疫情常態化防控下的新模式、新路徑和新探索。
截至目前,全市開展各級各類線上科普活動近200場次,把科學的種子播撒在每一個孩子的心田,使10萬餘名青少年從中受益,為持續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鋪就了濃厚的科技底色。
科普徵文點燃萬名青少年科學夢
2020年6月,鄂州市科協面向全市中小學生開展了以「萬名青少年暢想科學夢」為主題的鄂州市青少年科普徵文活動,以「科」化人,引導全市學生形成「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點燃未成年人的科技強國和科技報國夢。
全市城鄉各中小學校廣泛動員,學生積極響應,熱情高漲,家長和老師深度參與,傾力指導。很多學校還把此次徵文活動與網絡教學相結合,通過網絡雲課堂,向學生普及科普知識,指導學生開展暢想科學夢主題寫作,收到了良好的科普教育效果。活動規模空前,徵文活動的科普文章和科學幻想畫兩個版塊都受到了全市中小學生和家長的極大關注,累計收到各類稿件1.2萬餘篇,參加學校70多所,覆蓋全市絕大多數重點城鄉學校。
科普文章或記錄了很多小朋友們難忘的科學體驗,或做過的科學小實驗,或經歷的科學小發明或科技小製作。科學幻想繪畫作品內容盡情表現了少年兒童對未來科技進步和鄂州發展的暢想和展望,彰顯了童心、童真和童趣。
科普徵文活動激發並培養了青少年的想像力、觀察力、閱讀力、表達力,引導青少年樹立科學價值觀,傳承科學精神,掌握科學知識。同時,進一步引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弘揚科學精神,營造科學氛圍,培養青少年尤其是未成年人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和理想,提高青少年的創新精神和科學素質。
疫情科普夯實萬名青少年科學夢
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很多問題,特別是大眾在公共衛生知識和科學素養等方面的不足。鄂州市科協通過開展多形式的線上疫情科普活動,積極引導未成年人在抗擊疫情的戰役中完成好這場科普教育、生命教育、信念教育、道德教育,進一步樹立和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5月6日,在鄂州市普通高中開學複課當晚,全市複課學生共同觀看由湖北省文明辦、湖北省衛生健康委、湖北廣播電視臺聯合策劃的青少年防疫科普特別節目《健康成長,為青春而贊》。節目特邀鍾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陳孝平院士、張文宏教授為廣大學子送上殷切寄語。鍾南山院士鼓勵「在成就『大我』中實現『小我』」;李蘭娟院士叮嚀「學習抗疫精神,心懷夢想,愛黨愛國」;陳孝平院士勉勵「以夢為馬,不負韶華」;張文宏教授「希望更多人報考醫學專業,成為拯救生命的人」。
專家學者們的殷切囑託,鼓舞人心,催人奮進,在引發普遍關注和強烈反響。各中小學校也把「疫情科普與生命教育」作為開學第一課,給孩子播下科學精神的種子,播下善良勇敢、愛心的種子。讓中小學生在抗擊疫情的同時,做到講科學,長知識,見行動,養習慣。
市科協還有效利用「科普中國」品牌,在疫情較為嚴重時期持續推廣權威科普知識,發動廣大青少年及其家長在「科普鄂州」、「帥小記者」等微信公眾號發布疫情防控、科學闢謠等科普文章近300篇,發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相關文章10篇,如「高中復學疫情防控要注意哪些」、「日常防護開學返校防控新冠知多少」、「科普大講堂!青少年防近視,專家告訴你、「疫情期間兒童青少年營養健康指導建議」等,閱讀量約5萬人次。
積極引導全市中小學生通過「湖北省中小學線上教學平臺」學習科學課程和防疫科普知識,通過抗疫科普動畫、抗疫闖關知識問答、疫情防控科普知識等內容,結合中小學生居家、外出、返校、在校、就醫的實際需求,引導未成年人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孩子們養成科學思維,培植科學精神,傳播科學知識,傳授科學方法,傳遞正能量,培育人文精神和道德情操。此外,還對學生進行了人類生命共同體的教育,使他們深刻理解人與自然、人與動物、人與人類的生死與共、和諧相處的生命關係。
「童趣玩科學」託舉萬名青少年科學夢
疫情發生以來,結合當前全市中小學生暫未復學、科普場館暫不開放的現狀,市科協積極引導未成年人利用湖北省科協聯合各地市科協共同打造的「童趣玩科學」線上科普教育平臺進行科普教育。自4月22日開展第51個世界地球日「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科普直播課堂以來,先後開展了19場線上科普活動。其中,4月24日上線《地質眼光看龜蛇鎖大江》科普直播課堂,5月12日全國防災減災日上線《地震基礎知識與避險自救》科普課堂等。
在11場《我的科學秀》專題線上科普系列活動中,「懸浮的雞蛋」、「引蛋入甕」、「彩虹雨」、「給爺爺做個小夜燈」等20多個主題科學實踐課受到小朋友們的歡迎。6月5日,組織學生參加了湖北省科協主辦的科學防近視——「疫情期間,如何科學護眼」主題科普講座;6月11日,「科技強國、氣象萬千」網絡直播公開課和6月21日的「直播日偏食」讓學生學到了廣博的氣象和天文科普知識。
1967年6月17日,中國第一顆氫彈在西北核武器研製基地爆炸試驗成功,中國成為第4個掌握氫彈技術的國家。6月17日當天,在這個中國國防科技發展史上的裡程碑紀念日到來之際,鄂州市科協引導全市未成年人參加光明網、《兵器知識》雜誌、湖北省科學技術協會聯合的國防科普大直播活動,不僅能讓青少年開闊視野,更能提高青少年的國防意識,通過了解國防來激勵自己、堅定理想信念,未來為國家建設貢獻力量。「童趣玩科學」系列線上科普教育活動,用科技實踐託舉了鄂州萬名青少年科學夢。
特色線上科普豐富萬名青少年科學夢
為豐富全市廣大青少年學生的暑期生活,提升青少年學生科學素養,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激勵青少年學生從小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豐富暑期精神文明活動,助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6月份以來,鄂州市科協聯合市教育局啟動了2020年鄂州市中小學生人工智慧創意編程作品展示交流活動,活動以「逐夢科技強國、快樂創意編程」為主題,通過活動不斷提升全市中小學生信息素養和科學素養。目前,已有800多人參與線上報名並積極開展活動。
7月25日-29日,市科協組織科普教育學校和其它中小學校積極參加全市網絡科普進校園青少年暑期科技活動線上專家講座4場,觀看學習由全國知名專家授課的青少年機器人、科學影像製作、人工智慧創意編程與智能設計等主題講座。鄂州市科協聯合相關社會機構開展2020年暑期青少年人工智慧系列科普課堂,10場公益科普課堂有效激發了青少年的創新精神,培養提升了他們的實踐能力,全面推進了素質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鄂州市科協選拔鄂州市葛店高中、澤林高中的30名高中生參加了2020年全國青少年「雲上高校科學營活動」,以「虛擬大學城」的形式集中呈現各分營活動。分營以直播、錄播或分營自有的線上資源,採用雲遊大學校園、與名家大師面對面、參觀重點實驗室、參與線上科研實踐、與朋輩互動交流等活動形式,讓營員通過線上直觀感受大學校園生活,讓營員充分感受科技魅力和分營特色,提升營員的參與感、體驗感和獲得感。引導未成年人「立科技志」與「追科技夢」,引導未成年人追求和探索科學的奧秘、培養科技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以科學精神支撐未成年人精神世界和思想道德建設的新高度。
鄂州市科協還引導部分科普教育學校、社會化科普教育機構和科普教育基地,利用自身優質科普人才資源和科普陣地優勢,積極開展線上公益科普培訓活動,培訓內容主要涵蓋科學實驗,電子百拼,無線電製作、機器人比拼、少兒編程、魔方等既益智益腦又深受師生喜愛的品牌活動。目前已累計開展各類線上科普培訓活動約150場次,累計受益未年人近萬人次。通過不斷拓展完善未成年人科技教育傳播陣地,接長「手臂」延伸服務,豐富了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巨著的「科技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