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之後,歐巴馬上臺提出了再工業化的戰略,川普在2017年上臺之後,則更加直白的要求蘋果和福特等美國企業回國發展,但是其實就在美國轟轟烈烈的去工業化之後,想要再度工業化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最近我們比較關注的富士康,在川普上任之後的三個月左右,就已經開始策劃將在美國進行製造業,當時郭臺銘還娶了白宮,有六個州的州長都邀請他落戶美國,同年的七月份,白宮和富士康還共同對外宣布,富士康將在美國的威斯康星州建造液晶面板工廠,預計投資100億美元。
根據相關預測,富士康工廠最終還將有望創造直接就業崗位1.3萬個,衍生出的間接和衍生就業崗位2.2萬個一級建造就業崗位1萬個,100億美元的投資共和數萬個就業崗位,就連川普也對此表達了自己的感謝,還稱郭臺銘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商人。
在2018年,工廠的奠基儀式上,川普還親自出席,並且對富士康的新工廠連連誇讚,稱他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交易之一,還是世界第八大奇蹟,這樣的誇讚可以說非常的厲害了,川普還對此總結到道,稱沒有哪個地方會比美國更適合建造僱傭和發展。
但是就在這樣高調的宣布合作之後,截止到去年年底,富士康一共在當地也只僱傭了156名員工,並且在交易完成之後的兩年,預計將會投入100億美元,並且在2020年年底之前完成的「世界第八大奇蹟」卻只有一棟房,這樣一個大型項目,敲定兩年後卻只建設了一棟房,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其實富士康到美國投資這個項目一開始的時候就不是一個簡單的招商項目,威斯康星州也是美國在去工業化之後留下來的一個「鐵鏽地帶」,一直都是民主黨的票倉,卻在2016年的時候倒向了共和黨,對於川普來說,富士康的這個巨型的製造業工廠,無疑是他向這些選民兌現承諾的重要體現。
在剛開始做交易的時候,當地的政府還將富士康工廠看作是振興經濟的重要砝碼,承諾將會給富士康連續15年,高達30億美元的財政補貼,根據相關報導,在今年當地已經計劃將要補貼高達45億美元,當時,五大湖其他的一些州也相繼給起提出補貼條件,一時間,富士康成為了美國的「香餑餑」。
並且在這些交易中其實也有政治的成分存在,所以對於富士康來說可能只是一個他們振興經濟的工具,這個項目也一直走的不太順利,首先在拆遷的時候就已經花費了不少力氣,當時項目周邊的農民反對其收地建廠,還指責政府賤賣土地給海外工廠,這項交易在籤署協議的時候,也根本 沒有聽取當地居民的意見。
所以富士康在徵地的時候可以說是花了大價錢,每畝地的賠償金額高達1800萬美元,但是還有一些居民是不願意的,甚至還將當地政府告上法庭,就連富士康對當地的一所大學捐贈了1億美元,最後卻被懷疑是想霸佔學術研究成果,所以富士康在當地,周圍的譴責聲和質疑聲一直存在。
所以這個項目這兩年來,可以說是每前進一步,就要停兩步,在奠基儀式一年之後才開始動工,同樣的一個項目,在中國和在美國確實不一樣的進展,除了富士康在當地遇到的一些問題,其實最關鍵的還是在於中美製造業的基礎已經大不相同,在美國建設工廠的成本非常高,並且需要建設的工廠規模非常大,當地政府承諾的補貼在完成2/3之後,就已經再也拿不出錢。
與此同時,因為長期的產業流失,美國已經很難找到大量的熟練工人,所以現在根本找不到工人,現在甚至還爆出將會從中國引進工程師,到現在,富士康在威斯康星州的項目可以說是進也不是,退也不是,進的話成本太高,退的話也不好收場。
但是我們從中也要吸取教訓,就是不能盲目的去工業化,因為想要再度工業化,將會是一件難上加難的事情,這樣的教訓我們需要謹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