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對孩子的影響也很大,有趣的爸爸,才能養育出幸福的孩子

2020-11-10 母嬰說事

在大多數人的認知裡,他們都認為只有孩子的媽媽對孩子的影響才是最大的,父親對孩子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大多數孩子提及父親,他們對父親的印象一直是不苟言笑,性格都是一板一眼的,父親和"有趣"這個名詞似乎沒有什麼聯繫。

在孩子的小腦袋裡,他們時常會有各種不切實際的想法,嚴厲的爸爸一般都會否定孩子這樣的想法。但有趣的爸爸會理解孩子天真,儘自己所能地去滿足孩子。

曾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則小視頻,這個視頻中,一位小女孩對爸爸說:"爸爸,我好喜歡恐龍呀,如果今天放學有一隻恐龍來接我放學,那該多好呀。"女兒只是和爸爸隨口一說,她也知道這是不可能實現的。

但這位爸爸把女兒的話記在了心裡,剛好他這天也放假在家,他找來了工具,花了一個下午的時間,做好了一隻恐龍的模型,他將這隻模型做得惟妙惟肖。女兒放學的時間到了,他穿上了這隻恐龍的模型,站在幼兒園的門口等待女兒放學。

這隻巨大的恐龍頓時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大家紛紛同這隻"恐龍"合影,有人將這隻"恐龍"發到了網上,這位爸爸也因此在網上走紅了。

女兒剛走出校門,就看到了這隻大"恐龍",她開心地抱著恐龍,歡欣雀躍的模樣,讓在場的人都感動了。最後女兒牽著這隻"大恐龍"一臉幸福地回家了。

爸爸會給孩子帶來怎樣的影響

1、 影響孩子的個性品質

如果爸爸平時比較嚴肅,就算面對著孩子,也經常不苟言笑,教育孩子的時候也很嚴厲,平時也不會陪著孩子玩耍。這樣的爸爸會讓人產生距離感,孩子不敢靠近爸爸,而且還會影響孩子的個性品質,使孩子變得自卑、內向,爸爸對孩子個性品質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2、 影響孩子的智商水平

與媽媽相對比,爸爸的動手能力比媽媽要強一些,比如爸爸會修理家裡壞掉的電器、更換電燈泡等等。孩子看著爸爸動手能力這麼強,也會想要動手試試,如果是嚴肅的爸爸,會禁止孩子動手嘗試這些事情,甚至還會斥責孩子。孩子如果缺少動手能力,並且在長期在爸爸的斥責下,也會影響孩子的智商水平。

3、 影響孩子性別認同感

據研究表明發現,如果爸爸平時對孩子們太嚴肅,總是很陪伴孩子,將會造成孩子父愛的缺失。男孩子如果在三歲之前缺失了父愛,總是由媽媽陪伴著,將會使他行為變得女性化;而女孩子如果在四歲前缺乏父愛,內心會缺乏安全感,在青春時期也會不懂得正確處理男女之間的關係。

有趣的爸爸,才能養育出幸福的孩子

中國著名現代書畫家、文學家豐子愷先生曾在他著作的《豐子愷自述:我這一生》中寫:"我很喜歡孩子,也喜歡陪孩子玩。讀過我的文章,看過我的兒童漫畫,而沒有見過我的人,都認為我是一個年輕又好玩的人。一個人的童心是不可以失去的,大家沒有失去童心,則對家庭、社會、國家、世界帶來一定的溫暖,讓人們擁有和平和幸福,所以我情願做個"老兒童",讓人們去奇怪吧。"

1、 讓孩子擁有樂觀積極的性格

一個有趣的爸爸,他們面對生活的心態是積極又樂觀的,與嚴肅的爸爸相對比,孩子會更喜歡這個"愛玩"的爸爸。他們對孩子的生活參與更多,會陪著孩子一起玩耍,一起鬧,會幫孩子修理他壞掉的玩具,有趣的爸爸對孩子的愛更直觀,也會讓孩子擁有樂觀積極的性格。

2、 讓孩子擁有滿滿的安全感

有趣的爸爸不單很有趣,對孩子的事情也很上心。如同案例中小女孩的爸爸,小女孩只是跟爸爸隨便說一下:她希望她最愛的恐龍去接她放學。結果爸爸將女兒這句話放在心裡了,他花了一下午的時間,為女兒做了一個大恐龍模具,他穿著這個恐龍模具不懼他人異樣的眼光去接女兒放學。這樣的有趣的爸爸,也會給孩子帶來滿滿的安全感。

3、 讓孩子擁有優秀的品質

據相關研究表明,如果爸爸很少陪伴孩子,會讓孩子缺乏父愛。缺乏父愛的孩子,他們會缺乏自信、對感情冷漠,游離集體。而孩子在有趣的爸爸陪伴下,會讓孩子擁有優秀的品質,爸爸會帶著孩子進行適度的冒險,會讓孩子去探索更加廣闊的世界,會和孩子互相合作、互相鼓勵。也會和他一起分擔失敗後的失落,讓孩子擁有集體意識,也懂得了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為了孩子,寶爸們都要學會做個有趣的爸爸

1、 給予孩子多些笑臉

古人常說:嚴父慈母,從古至今,父親總是嚴肅,對待孩子也是嚴厲的。這是因為他們不懂得表達,其實他們對孩子的愛,一點也不比媽媽對孩子的愛要少。

爸爸在面對孩子時,不要總對孩子板著一張臉,這樣只會產生距離感,讓孩子不敢接近爸爸,影響親子感情。寶爸們要學會做個有趣的爸爸,面對孩子時,要給予孩子多些笑臉,這樣才能拉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讓孩子願意親近爸爸,才能讓孩子擁有幸福感。

2、 給予孩子多些關愛

不管是兒子還是女兒,他們都需要一個有趣的爸爸。爸爸會是兒子的榜樣,兒子在爸爸關愛與陪伴下,才會變得男性化,也會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而女兒在爸爸的關愛與陪伴下,內心才不會缺乏愛,她的內心才會充滿安全感。爸爸平時要多關愛孩子,做一個有趣的爸爸,把關注力放在孩子身上,給予孩子多些愛,多帶孩子一起外出運動,偶爾陪孩子聊聊天,才能養育了幸福的孩子,孩子才會變得越來越優秀。

3、 多陪孩子一起玩耍

美國兒童心理學家戴維.艾爾金德說過:人們對玩耍應該要有一個全新的認識,玩耍能夠滿足孩子的好奇心,讓孩子擁有豐富的想像力以及創造力。玩耍並不是工作與學習的對立面,孩子在玩耍中,也可以學習到很多知識。

很多擁有優秀品質的孩子,都是在童年的遊戲中慢慢建立起來的。爸爸要多陪孩子一起玩耍,一起探險。在遊戲當中,幫助孩子建立遊戲規則,讓他擁有規則意識,讓他懂得正確面對輸贏,做個有趣的爸爸,才能養育出幸福的孩子。

爸爸對孩子的影響也很大,很少陪伴孩子、嚴厲的爸爸,將難以養育出優秀、幸福的孩子,而有趣的爸爸,才能養育出幸福優秀的孩子。各位家長朋友們,你們是有趣的爸爸還是嚴肅的爸爸呢?歡迎下方留言評論互動。

相關焦點

  • 爸爸給女兒慶生日,羨煞旁人:用愛去養育孩子,才能讓他幸福成長
    又或者孩子做錯了事情,父母對孩子進行了冷暴力處理,對孩子不理不睬,態度冷漠。父母這樣的養育方式,只會讓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愛,變得缺愛。孩子擁有了足夠的愛,才會成為一個內心富足的人,父母要懂得用愛去養育孩子,才能讓孩子幸福成長。
  • 幸福的孩子,都有一個有趣的爸爸
    一、有趣的爸爸,孩子更幸福,總是會出現很多天馬行空的想法,有的爸爸常常會全部否決,而有趣的父親,能理解孩子的天真浪漫,並盡力滿足。有趣的爸爸,不僅有趣,而且有心。一個有趣的爸爸,不僅能調動家庭的氛圍,更是孩子童年最好的玩伴。
  • 爸爸對孩子的影響超過媽媽,心理學家:爸爸常陪玩,孩子發展更好
    最近被一家人圈粉,這一家的父母真是太會陪玩了,玩起來非常嗨,簡直比家裡的孩子們還要淘氣,尤其是爸爸,在陪孩子們玩的過程中,非常投入,經常忘記自己是大人,孩子們玩得遊戲,也非要參與其中。可就是這樣的爸媽,我覺得非常可愛,又有趣,他們在玩的過程中,與孩子的互動一點都不勉強,而是全身心的投入。
  • 你是「隱形爸爸」嗎?養育孩子,爸爸大有可為!
    和她多聊了兩句才知道,問題出在爸爸身上。原來童童有一位非常忙碌的爸爸,經常出差,根本沒有時間陪孩子,有時候半個月才能見一次,是個典型的「隱形爸爸」。 數據顯示,在55.8%的家庭中,媽媽才是陪伴孩子的主力。爸爸陪伴較多或爸爸媽媽陪伴一樣多的家庭僅佔12.6%和16.5%。
  • 爸爸身上的這些特徵,能給孩子帶來很大影響
    好像一直以來,養育孩子的任務就是媽媽的,如果一個家庭中,媽媽如果在工作上的付出比在家庭中多,那麼就會被家裡的長輩指責。但是,所有人都應該知道,養育孩子這件事情,是父親和母親都要參與的活動,孩子是兩個人的,不能因為「我要在外邊掙錢養家」,或者「我工作一天已經很累了,回家還要帶孩子」之類的藉口迴避教育孩子的責任。
  • 媽媽撫養教育孩子的核心,是情緒,爸爸呢?對孩子的影響怎麼看?
    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每個父親都是使者,只有使者們不斷進修,端正自己的觀念品行,培養出的孩子才能自立於人群之中父親越早介入孩子的養育之中越好,但常常會面臨的情況是,一個粗手粗腳的丈夫,並不受妻子的喜歡,很多媽媽並不放心將孩子交給爸爸照顧,也有很多爸爸有意無意成為了「豬隊友」。
  • 孩子缺點多源自爸爸?4類爸爸易培養出「問題孩子」,中招及時改
    孩子的性格習慣多源於家庭的影響,對於孩子成長中的每個階段來說,孩子在1~3歲時內心更在意媽媽,到了3~6歲時更在意爸爸。尤其是在孩子自我意識想要自我掌控的時候,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極大的。也就是說,爸爸這個角色對於孩子的行為、習慣、性格影響都是很大的,爸爸滿身是缺點的,孩子很大程度會繼承爸爸的缺點。古話「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父,必有其子」這一句古話很好地詮釋了爸爸這個角色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 孩子膽小畏生,爸爸應思考,是否給了孩子足夠的父愛?
    從古至今,無論國內國外,似乎母親在孩子的養育中總是佔據著主要的地位。從懷胎十月到一年甚至兩年或更久的哺乳期,都和媽媽緊密聯繫,但爸爸的作用仿佛不那麼重要。特別是如今社會,越來越多的全職媽媽退出了工作,把心思全部放到養育孩子和家務工作中,爸爸負責賺錢就好,對家庭的關心也少了。
  • 爸爸的性格影響孩子的人生,攤上這樣的爸爸,是孩子不言說的悲哀
    只有一個家庭兩位父母同時的發揮自己的能力,孩子才能在一個和諧的氛圍中健康成長,但是現在大部分家庭教育孩子的重任都壓在媽媽的肩頭。,很多孩子在小的時候都會很崇拜自己的父親,而父親也應該肩負起維持家庭、養育孩子的責任,給孩子一個美好的生長環境。
  • 爸爸去哪兒?爸爸在孩子教育中的缺失,對孩子會造成多大的影響?
    說起帶孩子,人們腦子裡的馬上浮現出來的應該都是媽媽帶孩子的場景。確實是,在我國帶孩子、教育孩子好像一直都是媽媽在做的事情,大部分爸爸在對孩子的教育方面的付出都是沒有媽媽多的。母親更多的給孩子提供溫情和舒適感,而父親提供力量、支持和依靠;母親教孩子如何」感受生活「,父親教孩子如何」適者生存「;母親教孩子如何」拿起「,父親教孩子如何」放下「。由於男女天性的不同,父親和母親在教育孩子上也有著很大的不同,對孩子的成長所起到的作用也是完全不一樣的。
  • 50天改造農村老房子:不缺席的爸爸是對孩子最好的養育
    這樣一份沉甸甸的愛在孩子收到禮物之後自然能夠被體會到。而我們也從那一點一滴親手改造的房子中,看見了爸爸的偉大以及對孩子深沉的愛。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爸爸都以工作忙,沒有時間為藉口來拒絕陪伴孩子成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親的角色是缺失的。小時候的他們常常念叨著爸爸什麼時候有時間陪我玩,什麼時候帶我去遊樂場,什麼時候一起出去旅遊。
  • 喪偶式育兒家庭如何改變爸爸,讓他心甘情願參與孩子養育?
    現在,有很多媽媽都在抱怨喪偶式育兒,大家可能都以為喪偶式育兒傷害的只有媽媽,殊不知,在養育過程中爸爸角色的缺位,對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也是一種致命的傷害。從《爸爸的鬍子》裡,我們可以看到父親的角色在潛移默化中會對孩子產生非常大的影響。爸爸是榜樣一開篇,在《爸爸的鬍子》的環襯頁上,小男孩就一臉崇拜的仰頭看爸爸對著鏡子刮鬍子,在他的心中,他的爸爸是全世界最酷的爸爸:他的爸爸跳得最高,騎車最快,力大無比,還會彈吉他,簡直帥呆了!
  • 爸爸的態度關乎孩子的未來,這三種類型的爸爸,對孩子是一種傷害
    導讀:爸爸的態度關乎孩子的未來,這三種類型的爸爸,對孩子是一種傷害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爸爸的態度關乎孩子的未來,這三種類型的爸爸,對孩子是一種傷害!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媽媽的情緒,爸爸的格局:成就孩子一生幸福的關鍵
    媽媽是家庭的靈魂,決定著家庭的溫度,媽媽快樂全家快樂,媽媽焦慮全家焦慮;而爸爸的格局,決定著孩子的高度,讓孩子變得人品高尚、心胸開闊、站得高、看得遠、成大器!可以說,媽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孩子的性格及三觀,而爸爸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孩子的格局及氣度!所以,每一位爸爸媽媽都要發揮優勢,給孩子好的教育,讓孩子擁有一個成功又幸福的人生!
  • 家有這7種爸爸,養不出優秀的孩子!爸爸們請自查
    如果爸爸在孩子進餐時吸菸,很容易影響孩子的食慾,誘發孩子厭食。除此之外,還對孩子的學習能力造成傷害,影響閱讀、推理和數學。因為尼古丁在體內分裂後所製造的可丁尼,會使孩子的閱讀、數學和推理平均成績越來越低。
  • 遇上這兩種爸爸,孩子真有福氣,一輩子不會跟幸福錯過
    導讀:遇上這兩種爸爸,孩子真有福氣,一輩子不會跟幸福錯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遇上這兩種爸爸,孩子真有福氣,一輩子不會跟幸福錯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爸爸和孩子分擔家務,對孩子將來的婚姻幸福是一筆很大的隱性財富
    男人的責任心不僅體現在事業上,更體現在為人夫、為人父上,分擔家務,不僅僅能讓妻子心底溫暖起來,也是在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如果只有媽媽一個人做家務,孩子會認為那是媽媽自己的事,是媽媽應該做的;只有爸爸也參與進來,做家務就變成了一項集體活動,是每個家人都不能缺少的。
  • 媽媽包辦過多,爸爸陪伴太少的育兒模式,並不利於孩子成長
    爸爸這些行為在他看來很有趣,在媽媽看來卻是膽顫心驚。因為媽媽不放心爸爸帶娃,防止爸爸在帶娃的時候,出現坑娃的行為,媽媽只好全部包辦,從而造成了媽媽包辦多,爸爸陪伴孩子少。孩子會在媽媽的過度包辦下,失去了自理能力。孩子的自理能力弱,這將會影響孩子以後的獨立能力,這樣的育兒模式養育出來的孩子,容易變成巨嬰,就算長大了,也需要媽媽的照顧和呵護,遇到困難和挫折,也會第一時間躲在媽媽的身後。
  • 白茶清歡:影響孩子一生幾個壞習慣,原因出在爸爸身上?
    成長過程中的孩子,因為生理和心理髮育還不成熟,總會表現出一些不恰當的行為。如果我們父母聽之任之,一旦這些不良行為習慣成自然,他們必將成為孩子成長的致命弱點。 自身孩子壞習慣的形成,到底原因在哪裡呢?根據我們多年的研究報告,90%以上的兒童習慣問題與爸爸教育缺失有關。在孩子的性格習慣形成當中,爸爸的責任尤其重大,缺乏父親教育是孩子發展不健全,生活不幸福的重要原因。
  • 「我的爸爸媽媽離婚了,但是我很快樂」:離異夫妻怎麼面對孩子?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也出生在離異家庭,但是這並不影響他的樂觀自信,這來源她的母親對於離婚正確的認知。在離婚時,她的母親是這樣跟小歐巴馬解釋自己婚姻破裂的:他們三個人有三種關係,爸爸媽媽的關係,爸爸和兒子的關係,媽媽和兒子的關係,而現在結束的是爸爸媽媽的關係,但爸爸媽媽仍然愛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