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學一次清退75名大學生,反思:中國大學也應該實行寬進嚴出?

2020-12-15 百學教育

2019年6月13日,河北邯鄲學院官網發布的《邯鄲學院關於對張賀等75名同學作退學處理決定的公告》獲悉,因休學或修業時間過長等原因,該校決定一次性清退張賀等75名學生。具體公告如下:

自本公告公布之日起滿15個工作日,即視為送達。如對學校退學處理決定有異議,可以自本公告期滿後10日內向學校申訴處理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訴。超過申訴期限,申訴處理委員會不予受理。

那麼,邯鄲學院怎麼樣

邯鄲學院位於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太極拳聖地、中國成語典故之都——河北省邯鄲市。學校的辦學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05年成立的邯鄲縣初級師範學堂,1950年更名為河北省立師範學校,1982年升格為邯鄲師範專業學校,2004年5月經教育部批准升格為本科院校。

邯鄲學院多少分可以進呢,下面徐老師根據2006年到2017年的數據分析,讓大家更加了解分數線。

事件反思:

邯鄲學院一次清退75名大學生,這在以前來說,相當大的手筆了。通過這個事件,我們可以反思以下幾點:

一、取消清考後,大學生不能及時畢業將成為常態。通過以上的圖片可以看出來,最長修業年限達到了7年,做為學校方,不可能無休止的讓學生修業吧,因此就出現了這個退學事件。

二、近年大學入學門檻偏低,學生不珍惜大學生活。現在高職高專的錄取分數一降再降,個別省區降到了150分,很多入學的大學生其實是學渣,不好學,不珍惜學習機會。而面對大學的更加無管制的學習時,學習態度更加不理想。

三、中國大學學習西方實行寬進嚴出?我們知道西方國家教育水平高,而進入大學也相對容易,拿到畢業證卻不那麼容易,中國大學是否應該學習西方的寬進嚴出?對大學生平時進行考勤,注重平時成績的考核,並且實行末位淘汰制。

徐老師提醒:大學並不止是拿到一個文憑,應該要結合自己的興趣與特長,學習自己感興趣的知識,技能,進入社會後可以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而目前高中生選擇專業的時候並不是選擇自己適合的,喜歡的專業,絕大部分的學生是盲目的,導致70%的大學生畢業後沒有從事自己專業類相關的工作,這是對大學教育的極大浪費,因此徐老師呼籲,高中學生一定要提前做生涯規劃,找準自己的定位,這樣才能少走彎路。

相關焦點

  • 33名博士生被退學處理!寬進嚴出正在成為中國大學「新常態」
    8月21日,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簡稱「西安電子科大」)發布《關於對部分超期博士研究生作出退學處理的公示》(簡稱《公示》),擬對33名超過最長學習年限的失聯博士生作出退學處理。2018年以來,類似的新聞正在越來越多。事實上,尤其是2018年以來,從教育部到高校,「寬進嚴出」正在成為中國大學的新常態,「玩命的中學 快樂的大學」將漸行漸遠。
  • 中國大學搞「寬進嚴出」,可行嗎?
    「中國高校袋口應扎得更緊些」已經成為高校和教育部門的共識。基於這種現實,很多人都建議,中國應該像美國一樣,在高等教育上搞「寬進嚴出」。在他們看來,美國頂尖大學學生很少偷懶是因為實行「寬進嚴出」制度,淘汰率高,迫使學生不敢偷懶。事實上,無論是美國高校「寬進嚴出」還是中國高校「嚴進寬出」都存在很多錯誤的刻板印象。
  • 多所高校清退超期研究生 嚴進嚴出成為新常態
    2019年6月,清華大學勸退兩名博士生;中國傳媒大學對61名超期研究生予以退學處理;中國地質大學一次性清退52名研究生;寧夏大學對29名超期未畢業碩士研究生予以退學處理……記者總結髮現,上述高校研究生「被清退」的原因,多與在學校規定最長學習年限內未完成學業有關。選擇延期,仍未完成學業,被清退的可能性有多大?
  • 武漢大學清退92名國際生,看完原因讓大學生感受到了壓力?
    武漢大學清退92名國際生,看完原因讓大學生感受到了壓力?以前我國的大學基本上都處於一個嚴進寬出的狀態,也就是說只要大家能夠考上大學,那麼即便是混日子也能拿到畢業證書,因為哪怕成績不佳掛科後,也會有畢業前的清考政策,幫助大家順利完成學業,可近日武漢大學清退92名國際生的消息在網絡中持續發酵,這個政策也讓很多大學生感受到了一定的壓力,因為看完清退的原因大家也都明白,如今的大學嚴進嚴出的時代來臨了。
  • 大學「嚴進嚴出」,屢屢發出清退通知,你還敢當「超限」生嗎
    十幾年寒窗苦讀,終於苦盡甘來,對於每個大學生來說,「大學錄取通知書」都來之不易。2020年,隨著「嚴進嚴出」的口號,不僅是大學生,研究生也一樣被加入了清退隊伍,有很多大學相繼清退了很多「超限」生,比如四川大學,在今年5月起到11月,相繼有22個學院發布了《研究生退學處理決定公告》,一共涉及300餘名研究生。
  • 多所高校清退超期研究生,專家:「嚴進嚴出」培養成為新常態
    2019年6月,清華大學勸退兩名博士生;中國傳媒大學對61名超期研究生予以退學處理;中國地質大學一次性清退52名研究生;寧夏大學對29名超期未畢業碩士研究生予以退學處理……記者總結髮現,上述高校研究生「被清退」的原因,多與在學校規定最長學習年限內未完成學業有關。選擇延期,仍未完成學業,被清退的可能性有多大?
  • 多所高校清退超期研究生 專家:嚴進嚴出成為新常態
    2019年6月,清華大學勸退兩名博士生;中國傳媒大學對61名超期研究生予以退學處理;中國地質大學一次性清退52名研究生;寧夏大學對29名超期未畢業碩士研究生予以退學處理……《法治日報》記者總結髮現,上述高校研究生「被清退」的原因,多與在學校規定最長學習年限內未完成學業有關。選擇延期,仍未完成學業,被清退的可能性有多大?
  • 多所高校清退超期研究生「嚴進嚴出」研究生培養成為新常態
    此前,四川大學、暨南大學、吉林大學等高校也曾清退多名研究生,原因多為研究生在學校規定最長學習年限內未完成學業。教育界專家在接受《法治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對相關高校的做法表示支持,同時寄望各高校更應該在招生與培養上下功夫,提升研究生教育質量。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高校清退不合格研究生,傳遞出研究生招錄及畢業情況出現轉變的信號。
  • 「嚴進嚴出」南方醫科大學研究生院16名研究生被退學
    8月3日,南方醫科大學研究生院官方網站,公布了《關於對黃某某等16名研究生作出退學處理的公示》。文件顯示:根據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第三十條和《南方醫科大學研究生學籍管理實施細則》第三十七條有關規定,該校擬對黃某某等16名研究生作退學處理。
  • 「嚴進嚴出」要一以貫之 不能曇花一現
    近日,多所高校清退不合格博士生。據不完全統計,自2019年以來,目前已有30多所高校公示清退超過1300名碩博研究生,原因涉及「已超最長學習年限」「未報到入讀」「申請退學」等多個方面。不管是何種原因,博士生被高校清退,於個人、社會而言都是嚴重的損失。如何完善碩博士生培養制度,成為當務之急。 盲目擴張或現弊端,教育質量亟須提升。
  • 從此,大學「寬進寬出」的好日子一去不復返!
    華科大教務處表示,「本科轉專科」政策自2018年起施行,學分未達標受到紅牌警示,或累計兩次受到黃牌警示的,實行本科學業淘汰機制。雲南大學已將「嚴進嚴出」納入日常管理的點點滴滴。好吧,一向以「嚴進寬出」著稱的中國高校,現在也要認真起來了,紛紛開始念起「緊箍咒」,嚴把畢業關。一些幻想擠過獨木橋就能一勞永逸的學生們傻眼了,啥?國內大學要實行嚴進嚴出了?早知道就出國留學了!哭暈...
  • 嚴進嚴出!東北大學清退52名博士生研究生
    而近日,東北大學的官網上更新的一則《關於對部分超期博士研究生作出退學處理的公示》刷屏了我們的社交圈,引發了許多網友的評價與討論。 在了解後得知,原來該公示為清退了52名博士、研究生的名單。對於超過最長學習年限的博士研究生,東北大學作出果斷處理!
  • 研究生「嚴進嚴出」培養成為新常態
    此前,四川大學、暨南大學、吉林大學等高校也曾清退多名研究生,原因多為研究生在學校規定最長學習年限內未完成學業。教育界專家在接受《法治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對相關高校的做法表示支持,同時寄望各高校更應該在招生與培養上下功夫,提升研究生教育質量。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高校清退不合格研究生,傳遞出研究生招錄及畢業情況出現轉變的信號。
  • 2020年上百所職校清退近7000名學生!「寬進嚴出」時代來臨
    高職教育全面進入「寬進嚴出」時代!聚焦職教了解到,2020年有不少職業院校公開發布清退部分學生或者註銷學籍的通知。他們是: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學院、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銅仁職業技術學院、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黎明職業大學。
  • 寬進嚴出!大學將本科生降級為專科生,是好事還是壞事?
    我們熟知的一所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在全國首開先例,頒布了一個《普通本科生轉專科管理辦法(試行)》的文件,這到底什麼意思呢?只要是考試學分不達標,那麼有可能從本科學歷直接將為專科學歷。這也代表著大學已經實行寬進嚴出的政策!
  • 秦春華:「寬進嚴出」的大學真的有嗎
    原標題:「寬進嚴出」的大學真的有嗎 編者按   根據美國厚仁教育近日發布的《2015版留美中國學生現狀白皮書》,去年共有8000名中國留學生被美國高校開除,其數據顯示,
  • 北航再次清退400名學生,學霸被踢出大學,網友卻說:清的好
    北航再次清退400名學生,學霸被踢出大學,網友卻說:清的好雖然中國的高考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但對於大部分學生來說,只要能考上大學,
  • 被忽略的另一面:冒名頂替上學案背後的「寬進嚴出」問題
    導語:從1999年齊玉玲案、2009年羅彩霞案、2015年王娜娜案、再到2020年成為社會輿論熱點的山東冠縣陳春秀、東昌府區王麗麗、濟寧任城區苟晶等242人「冒名頂替入學」問題被曝光案件,又一次把高考公平和社會正義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毋庸置疑,這些事件涉嫌多項違法,應該依法嚴肅追究相關人員的刑事和民事責任,向踐踏教育公平者說不,給受害者一個合理說法。
  • 清退2019,中國大學生已瘋
    高校處理不合格大學生的手段越來越「狠」,從本科轉專科,到延期畢業,再到直接清退,「嚴出」步步升級。值得注意的是,不合格的大學生遭到高校清退,其中也包括在華留學生。中國目前是亞洲最大、世界第三大留學目的國,2018年共有來自196個國家和地區的49.2萬名留學生在國內學習。
  • 本科生畢業論文被扔,研究生被勸退,大學真的 「寬進嚴出」了?
    前不久,廣東某高校一名本科畢業生因為畢業論文準備不足,導師一怒之下把論文扔向該生;今天4月份,深圳大學有317名研究生因為學業成績不及格或者論文未能通過等原因被勸退。很多人就認為大學現在很難畢業了,對此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