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五彩綾為笠,飾以錦繡孔雀羽曰神仙帽,令小兒戴之

2020-12-22 歷史性的江山

蘇州老閶門裡,下塘街虹橋畔,有座神仙廟。「這城中間門,最是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見紅樓夢》第一回)提起這座神仙廟,卻別有一番風採。可惜它已蕩然無存了。神仙廟雖然可以推倒,但流傳在這裡的古老習俗「軋神仙」,卻年年依舊,讓人魂縈夢牽。每逢農曆四月十四,春夏之交,風和日暖,市民和四鄉農民都到神仙廟附近去軋神仙(「軋」吳語「擠」的意思)。老百姓心中的「神」沒有被推倒,他們相信呂祖(八仙中的呂純陽)誕辰這天,神仙要化身為乞丐、小販,顯跡到人間點化世人。人們渴望軋到「仙氣」,消災祛病、益壽延年,交到好運。於是每年逢此吉日,蘇州老閶門裡便形成一個盛大的廟會。據《吳縣誌·風俗》篇記載:「四月十四為神仙誕,夜半至純陽廟,相傳有人遇仙,雲棄千年菖於路,食神仙糕,以彩線為方勝草笠並諸樣花,戴之曰神仙花。剪五彩綾為笠,飾以錦繡孔雀羽曰神仙帽,令小兒戴之。

醫家鹹祠純陽,飲福有演戲者。」這些古老的民俗事象至今尚有殘留,例如在軋神仙廟會上,擺滿了「萬年青」、「千年菖」、「吉祥草」…等神仙花草,形成花市,人們按照傳統習慣買一些帶回家種植起來,待到來年爆青時,把老葉剪掉,在農曆四月十三夜裡,鋪在自家門口,讓各路來給呂祖做壽的「仙人」,從葉子上走過,以借到「仙氣」,求得吉利。舊詩有雲:「殘翠滿街人踏運。手拿龍爪認樓蔥。總之,到了這一天,到廟會上不管買什麼東西都可以借到「仙氣」,喝一杯茶叫「神仙茶」、買一塊糕稱「神仙糕」、買個小活烏龜叫「神仙烏龜」、甚至剃個頭也稱「神仙頭」。據說蘇州許多名店如「陸稿薦」、「杜三珍」、「沐泰山」的老閶,都是因為借到「仙氣」,才出了名,發了財。

這雖屬於無稽之談,但它卻強烈地反映了小生產者和小市民對生活的企望和想發財致富的心態,他們時刻想改變自己的命運,把希望寄托在神仙上,渴望著各種機遇的到來。「軋神仙」成為他們的精神寄託,不管現實是多麼殘酷無情,然而人們卻願意在幻想中生活。呂純陽何許人也?據說他是唐朝河中府永樂縣人士,貞元十四年四月十四日誕生。過去蘇州神仙廟正殿大扁額上記載著他的身世,曾「兩舉進士不第,授江州清化令」,以後到處雲遊,在「廬山遇火龍真人,傳天遁劍法,年六十四歲於長安酒肆得見鍾離雲房祖師」從此,他「成仙得道」被尊為道教「正一淨明」等派的祖師。它就是民間神話傳說中八仙之一的呂洞賓。在人們的心目中,他是一位富有七情六慾,專門獎善懲惡,救苦救難,身背藥葫蘆,能為百姓消災祛病,普渡眾生的神仙,特別是他經常化身平民來點化世人,代表平民的利益來懲戒那些世態炎涼、欺壓民眾的小人,深得平民愛戴。

呂純陽是民間信仰中的理想人物,據說實有其人,人被神化了,神又化成人來感化世人。到了軋神仙的日子,神仙要化為平民,於是究竟誰是神仙呢?誰也摸不透,人人都可能是神仙,人們在參予軋神仙時,籠罩在一種神秘的氛圍裡,蘇州天堂有如一座「幸運城」,人人都想軋到仙人借到仙氣,於是人軋人,人人都成了活神仙,人神異化,人神合一;神是虛幻的,人是活生生的,最終還是人在製造了這麼一場極富浪漫色彩的人間遊戲雖然它被蒙上了一層宗教色彩,但它的內涵都是平民百姓在重重壓迫下為自己編織成的一張夢幻和希翼的網,誰也不願去打破它,它已成為人們心理上的精神支柱。軋神仙,可以說是蘇州特有的「狂歡節」。農曆四月中旬,正是農民夏忙前的一段空隙時間,他們要進城來置辦農具器物。於是帶上一些農產品,採集一些山花異卉,蟠根樹苗,滿足城裡人養花植草、綠花庭院、培植盆景的愛好,換回他們所需要的各種生活用品及工業品,這便自然形成一次城鄉物資交流。而此時正值旅遊的大好季節,蘇州這座歷史文化城,自古以來就是民俗旅遊的勝地,呂純陽的誕辰選擇這麼好的天時地利,自然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於是人們從四面八方匯聚攏來,順便給呂大仙送點香火,求神仙保佑五穀豐登、吉祥如意。每逢佳節,這裡萬頭攢動,笑語連聲,各種彩色繽紛的民間工藝品;嘎嘎叫的「皮老虎」、絲織刺繡的香袋、惠山的泥人、虎丘的耍貨,點綴在一片花市之中,各種風味小吃散發著誘人的香味,難怪神仙也要羨慕人間,要趕來湊熱鬧了。這種狂歡場景,不禁使人想起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蘇州做刺史時寫的有名詩篇《登閶門閒望》:「閶門四望鬱蒼蒼,始覺州雄土俗強……」民俗能使一個地方一個民族的人民生活變得豐富多彩。中國民俗學會會長鍾敬文先生在給蘇州民俗博物館的題詞中曾經寫道:「民俗是標誌人類存在的一種文化。每個人類共同體都要有自己的一套風俗習尚,正如魚類需要水一樣。」一個地方的民俗就是生活在那裡的人民的一筆寶貴精神財富,這種千百年來為廣大人民所創造和傳承的民族最基層的文化現象,其內容幾乎涉及到人全部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

呂純陽是個能醫治百病的神仙,被蘇州的中醫尊為祖師。蘇州神仙廟最大的特點,在舊社會它曾經是一座「神醫院」,又稱「天醫院」。這裡除了供奉呂祖外,偏殿還供奉有歷代名醫的牌位,稱做「天醫星」。這些天醫星分別開辦男科、婦科、幼科、眼科、外科;善男信女一律對號看病,價格低廉,逢到軋神仙日腳,燒頭香要讓給當地著名的中醫。看來這總是一種純粹的迷信了,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的變化,它已經被淘汰,至今連同那座神仙廟一起消失貽盡了。然而民俗和民間信仰是一定經濟基礎所反映的意識形態。各個民族、各個地區的經濟、文化發展很不平衡,具有明顯時代差異的落後民俗事象,還同時和現代文明共存。這並不奇怪,它反映了人們思想觀念的千差萬別。作為舊時代文化的沉積物的某些民俗事象,已成為比較少見的「活化石」,反而在人文學科中具有重要研究價值。如果蘇州這座神仙廟還存在的話它可以成為一座博物館,和現代化的醫院形成鮮明對比,教育人民認識過去,珍惜現在,暢想未來。也可以化做蘇州歷代名醫的紀念堂,可惜它已經被推倒了。我們能看到的是,至今還有不少人面對它的殘垣破壁燒香膜拜。

神仙廟始建於宋·淳熙年間,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可見軋神仙這一習俗在蘇州已沿襲了數百年之久,它輻射面廣,覆蓋面大,影響深遠,為什麼它能有如此頑強的生命力呢?這是值得人們深思的。根深蒂固的宗教迷信思想固然起著一定作用,但是如果我們從社會文化觀念來加以分析,它的成因、發展和消亡,都是和一定社會制度下的政治、經濟、文化諸因素有關。民俗是社會生活的一面折光鏡,是傳統精神文化的一塊厚厚的基石,從積極一方面看,伴隨著神仙廟祭祀呂祖誕辰形成了以神仙廟為中心的盛大經濟活動一廟會,它不僅顯示了江南水鄉經濟繁榮昌盛的景象,而且是古城平民精神生活中的一大盛典。這一具有蘇州特色的民俗文化現象,如果充分加以利用,就可以化腐朽為神奇,變成一項具有歷史意義和獨特風格的民俗旅遊項目,受到海內外遊客的景仰和歡迎。「洞庭飛盡到姑蘇,笑逐遊人變彩虹。今日瓊樓玉宇下,猶見神仙化世人。」這種景象是多麼誘人啊!

相關焦點

  • 端午節佩飾之虎飾
    此種頭飾一般用金銀絲或銅絲金箔做成,形狀為小人騎虎,也有另加鍾鈴、纓及蒜、粽子的,插於婦女髮髻或用以饋送親友。清代記錄蘇州風俗的《清嘉錄》云:(五月五日)「市人以金銀絲製為繁纓、鍾鈴諸狀,騎人於虎,楫精細,綴小釵,貫為串,或有用銅絲、金箔為之者,供婦女插髻,又互相獻賚,名曰『健人』。」
  • 普洱名茶欣賞:大益2005年501烏金號、2006年五彩孔雀
    ▲普洱藏家收藏·06年五彩孔雀勐海孔雀為青餅,規格為400克/片。▲普洱藏家收藏·06年五彩孔雀南糯孔雀為青餅,規格400克/片。▲普洱藏家收藏·06年五彩孔雀巴達孔雀為青餅,規格400克/片。茶餅條索緊結勻整,芽葉肥壯,烏潤油亮。
  • 朱佔平大師釉下五彩《福祿滿堂·錦繡歡歌》葫蘆對瓶
    正值建國70周年和澳門回歸20周年的偉大歷史時刻,為彰顯紀念意義,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朱佔平老師創作了醴陵釉下五彩《福祿滿堂·錦繡歡歌》葫蘆對瓶,以紀念祖國華誕、祖國統一,獻禮建國70周年和澳門回歸20周年。
  • 稱人之兄弟,曰令兄,曰令弟 |《常禮舉要筆記》
    —— 前蘇聯著名教育實踐家和教育理論家蘇霍姆林斯基五、稱人之兄弟,曰令兄,曰令弟。向人稱自兄弟,曰家兄舍弟。稱人之姊妹,曰令姊令妹。向人稱自姊妹,曰家姊舍妹。見人之兄弟,稱幾先生,或幾兄,自稱小弟。見人之姊妹,統稱幾姐,稱自曰小弟。(書款則稱侍)「稱人之兄弟」是令兄、令弟。
  • 端午節為什麼要給小孩系五彩線?五彩是哪五彩?
    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目的是驅惡避邪和防止五毒近身,保佑孩子平安;扔到河裡,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衝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帶來一年的好運。還有一種說法是,五彩線要在端午節後第一個雨天摘下,壓在石頭地下,大人說五彩線會在石頭下變成一條「聖蟲」(蛇)爬走,災病也隨著帶走了。
  • 中國傳統文化,民族文化,帽飾
    本文乃作者童哥聊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帽飾,是以帽子為主要食物的一種頭部裝飾。亦即利用獸皮縫合成帽形而帽之於頭,上。在我國少數民族豐富多彩的裝飾活動中,往往選擇不同料質。
  • 浙江漁民捕到體長1米五彩大龍蝦 經鑑定為錦繡蝦
    但是體長1米身披五彩「盔甲」的大龍蝦,你見過嗎?它還有著很酷的名字「中華錦繡蝦」。上周,象山石浦漁民李軍方在漁山列島捕蝦時,無意間捕撈上來一隻活蹦亂跳的「中華錦繡蝦」,拿到岸上一稱竟然有1.95公斤,兩條長鬚長1.02米,實屬罕見。  大龍蝦捕自漁山島  昨天,記者採訪到了捕撈到大龍蝦的漁民李軍方。
  • 笠翁對韻 (上卷一至五)
    【綠綺】【注釋1】樂器名。相傳漢朝司馬相如作玉如意賦,梁王賜給他綠綺琴。  【注釋2】用以代稱音色材質具佳的琴。唐˙李白˙聽蜀僧浚彈琴詩:蜀僧抱綠綺,西下峨嵋峰,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亦稱為綠琴。  【青鋒】劍名也。  【饔】熟食。玉篇˙食部:饔,熟食也。  【化蝶】唐穆宗夜宴有黃白蝶飛集花間,宮女得之皆庫中金銀所化。
  • 福老爺之五言雜字
    數簿共天平 算盤逐日算 三餐酒飯明 鑼鈸鐘鼓磬 琵琶笛簫笙 宮商角徵羽 六律正五音  燭檯燈盞架 作福共排筵 香爐花瓶燭 供佛及求神  笿杯燈殼紙 問聖與抽籤 賽願還福者 意重及虔誠  剪刀梭鏡鎖 銅盆篦梳針 手鐲釵戒指 耳扒頭託簪  剃刀胭脂粉 油蠟贈佳人 衣裳鞋襪褲 巾帽裰裙衫  單袍兼夾襖 背褡被帳衾 枕席床草荐 踏板衣架屏  桌櫃箱盒篢 匾箱帳帷簾 紗羅綢絹緞 錦繡葛帛綾  冬炭過臘月 寒冷靠棉氈
  • 綾羅綢緞成華裳9187《錦繡奇緣》古裝點評
    沉浸式古風劇情戀愛換裝手遊《錦繡奇緣》憑藉獨特的人物,精彩的劇情,唯美的服飾,受到了廣大玩家的歡迎。遊戲裡獨具特色的服飾屬性搭配玩法,更是人氣爆棚。但是繁多服裝、飾品、屬性也讓許多新手玩家困惑,不止該如何開始。為此小編總結了幾套常用服飾前期和後期搭配方案,一起來看看吧!
  • 《逆水寒》背飾緋櫻剪月怎麼樣 背飾緋櫻剪月介紹
    導 讀 在本周四上線的《逆水寒》更新中,官方也在新資料片中上線了一大批的新時裝,以及時裝部件,而這個緋櫻剪月背飾就是其中的一個
  • 《雲南映象》17周歲的生日演出,命名為49坊「孔雀令之夜」
    不過隨著疫情防控工作持續向好,《雲南映像》在17周歲生日之際積極復演,並將此次活動命名為49坊「孔雀令之夜」。  2020年8月8日下午,在雲南昆明市融創樂園雲南映像大劇院,《雲南映像》疫情之後恢復的首場演出拉開帷幕。
  • 《笠翁對韻》請留存
    為你點讚。讀了《笠翁對韻》,「山明水秀」你會怎麼對呢?有更好的對嗎?《笠翁對韻》作者:李漁(1611-1680年),原名仙侶,號天徵,後改名漁,字笠翁,一字笠鴻、謫凡。李漁祖籍在浙江蘭溪下李村,生於雉皋(即今江蘇如皋)。李漁是明末清初一位傑出的戲曲和小說作家,他仿照《聲律啟蒙》旨在作詩的韻書因此叫《笠翁對韻》。
  • 中國古代絲綢設計素材圖系 | 錦繡卷
    趙豐 總主編  汪芳 著 《中國古代絲綢設計素材圖系·錦繡卷》是匯集了明清時期「錦」與「繡」的經典絲織品圖案的一本書籍。該書是由以東華大學汪芳教授為首的研究團隊,針對明清絲綢的錦繡圖案進行調查、分析和研究,對象包括考古發掘品和傳世品。絲綢中的錦繡圖案文物以傳世品為主,包括宮廷、民間絲綢文物,特別注重收集與整理第一手資料。
  • 虎皮鸚鵡剪羽後還讓飛了,虎皮鸚鵡真的無法馴服嗎?
    飼養者餵食虎皮鸚鵡1.雖然虎皮鸚鵡的智商比起大型鸚鵡稍遜,但是它們比起其他寵物鳥還是頗通人性的,只要飼養者對它們好,它們依舊會待你非常親和,特別是在飼養者親手餵食的時候,它們往往會小心翼翼生怕咬到飼養者的手指,當然,一些出窩不久的雛鳥涉世未深,上手吃食的時候咬到飼養者的手自然也有理由,但是通過食物誘惑令虎皮鸚鵡聽話的方式還是有較大局限性
  • 手養虎皮鸚鵡,如何剪羽?快來學習一下吧
    想要它親人,又不會飛走,那麼首先買回來記得要剪羽,來學習一下怎麼剪羽吧!第一種、只剪飛羽。將翅膀輕輕展開。從翅尖數 ,剪5根羽毛,不能太貼近羽毛根部,太貼近根部會把它剪傷的。右邊也一樣的剪法。這種剪法可以不讓它飛很高,但是飛個半米高還是可以的,如果從高處掉下來也不會摔傷。第二種、全部飛羽剪掉。這種剪法,妥妥的把鸚鵡變成了一隻只能走地的鸚鵡。放在手上也不用擔心會跑掉,手養很方便。第三種、跳躍式剪羽。
  • 清代官帽頂戴花翎 戴在腦袋上的的特殊榮耀
    花翎即孔雀翎,在清代是極為重要的冠飾。關於花冠來源,清代福格《聽雨叢談》卷一有這樣一段記載:「(明)都督江彬等承白紅笠之上,綴以靛染天鵝翎,以為貴飾,貴者飄三英,次者二英,兵部尚書王瓊得賜一英。冠以下教場,自謂殊遇。似與今三眼雙眼單眼花翎之制相同。惟雉尾鵝翎,不及本朝之孔翠壯觀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