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電路人才缺口達30萬!高校將設立一級學科,20多所名校搶先機

2020-08-06 大樹成長營

這幾天有關集成電路的新聞備受關注,從7月30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投票通過集成電路專業將作為一級學科,再到近日《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的公布,其背後是30萬人才的需求,以及高校即將開啟的招生和培養熱潮。

集成電路人才缺口達30萬!高校將設立一級學科,20多所名校搶先機

集成電路人才缺口達30萬

作為信息技術產業的核心,集成電路是支撐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國家安全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已成為實現科技強國、產業強國的關鍵標誌。

與先進國家和地區相比,我國集成電路技術依然存在較大差距,高端晶片產品大量依賴進口,難以對構建國家產業核心競爭力、保障信息安全等形成有力支撐。華為被國外企業無節制地「卡脖子」就是一個典型事例。

集成電路人才缺口達30萬!高校將設立一級學科,20多所名校搶先機

相當一段時間內,大家或許沒有認識到這個小小晶片的重要性。隨著集成電路技術在摩爾定律的驅動下飛速發展,微小的晶片由原來的一種元器件變身成為了電子信息系統的主要載體,也成為了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誌。

解決我國集成電路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關鍵在於人才。數據表明,到2020年集成電路產業總需求量是72萬人,現有人才總數只有40餘萬,缺口達到30萬,而目前相關專業每年的畢業生在3萬人左右,人才缺口依然較大。

集成電路人才缺口達30萬!高校將設立一級學科,20多所名校搶先機

設立一級學科是必然要求

集成電路原來屬於「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下設電磁場與微波技術、電路與系統、物理電子學、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等本科專業。

在高校中設立集成電路一級學科已勢在必行,這也將極大促進集成電路這一細分領域在現有體系下的話語權,同時推動資源的整合,解決「卡脖子」問題。

此前,中科院院士王陽元曾提議將微電子學科提升為一級學科,復旦大學已率先開展了「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試點。2019年10月,工信部和教育部要求,推進設立集成電路一級學科,進一步做實做強示範性微電子學院,加快建設集成電路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平臺。

集成電路人才缺口達30萬!高校將設立一級學科,20多所名校搶先機

2020年起,集成電路技術應用成為新增的9個專業之一,而復旦大學也於今年啟動了「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試點招生。

可以預見,隨著一級學科在大學的設立,高校將更加緊密結合產業發展需求,及時調整課程設置、教學計劃和教學方式,加強與華為等企業的合作,培養複合型、實用型的高水平人才。

這些高校搶得「先機」

我國最早設立半導體專業的是北大,後來清華、復旦、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等都紛紛建立,這些高校也被認為是我國最好的幾所集成電路學校。

集成電路人才缺口達30萬!高校將設立一級學科,20多所名校搶先機

2003年,集成電路人才培養基地開始設立,第一批有9所大學,包括:清華、北大、復旦、上海交大、浙大、東南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華中科大和電子科技大學。後來,又增加了北航、西交大、哈工大、同濟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西工大、北京工業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天津大學、中山大學、福州大學等11所高校。

集成電路人才缺口達30萬!高校將設立一級學科,20多所名校搶先機

而教育部公布的第四輪電子科學與技術學科評審結果中,也基本在上述高校中,其中,A+為電子科技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A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東南大學,A-為北京郵電大學、復旦、上海通大、南大、浙大、西安交大。 還有國科大和中科大實力也很強。

不過,由於學科設置的關係,其實在信息領域目前高校主要的一級學科有4個,分別是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2015年增設了網絡空間安全。

集成電路人才缺口達30萬!高校將設立一級學科,20多所名校搶先機

7月底,華為CEO任正非帶領團隊花3天時間先後訪問上海交大、復旦、東南大學和南京大學四大名校,正是由於滬蘇四校在信息領域有很強的實力,希望加強校企方面的合作。

不過,考生和家長需要注意的是,要選擇集成電路或信息領域的專業,選考物理是前提,而且物理要好,因為集成電路一半是物理,一半是電路,還有工藝、流程和材料等,有意向報考的學習需提前做好準備。

相關焦點

  • 集成電路人才缺口達30萬!高校將設立一級學科,20多所名校搶先機
    這幾天有關集成電路的新聞備受關注,從7月30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投票通過集成電路專業將作為一級學科,再到近日《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的公布,其背後是30萬人才的需求,以及高校即將開啟的招生和培養熱潮。
  • 集成電路正式成為國家一級學科,或將彌補30萬人才缺口
    在美國對中國實施科技制裁的背景下,將集成電路提升為一級學科對人才培養和產業發展都是非常大的利好。據《半導體行業觀察》消息,7 月 30 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會議投票通過了設立集成電路一級學科,擬設於新設的交叉學科門類下的提案將會在國務院批准後與交叉學科門類一起公布。
  • 集成電路正式成為國家一級學科,或將彌補30萬人才缺口 | 還有哪些二級學科會成為「一級學科」的候選專業
    如今集成電路被設為一級學科,意味著我國集成電路教育事業將邁入新階段,希望隨著學科體系建設的日臻完善,能為我國集成電路上下遊產業鏈輸送更多的新鮮血液。目前集成電路專業設置和產業發展脫節,人才數量和質量都達不到產業發展要求。在美國對中國實施科技制裁的背景下,將集成電路提升為一級學科對人才培養和產業發展都是非常大的利好。
  • 「晶片專業」成為國家一級學科,人才缺口30萬
    不得不承認,目前為止,晶片行業仍是我國的一個嚴重短板,數據顯示,我國在晶片的自給率上連20%都不到,可想而知,剩下的80%多都需要進口。新經濟時代,科技的發展決定了一個國家未來的發展。我國對晶片的需求量極大,但技術的進步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拒絕受制於人,國家大力開始大力扶持集成電路行業。
  • 任正非復旦之行:人才缺口30萬!集成電路正式成為國家一級學科
    導語:據《半導體行業觀察》消息稱,7月30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投票通過了將集成電路設置為一級學科的提案,待國務院批准後與交叉學科門類一起公布。早在2018年,中國科學院院士王陽元曾在新時代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戰略論壇中將微電子學科提升為一級學科。當時,復旦大學就已經先行謀劃「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建設。
  • 集成電路將成一級學科,這些高校迎來重大機遇
    》在人才政策這一項中提到:「 進一步加強高校集成電路和軟體專業建設,加快推進集成電路一級學科設置工作,緊密結合產業發展需求及時調整課程設置、教學計劃和教學方式,努力培養複合型、實用型的高水平人才。集成電路的相關學科排名集成電路專業將作為一級學科,並將從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中獨立出來
  • 集成電路終於正式成為一級學科!
    集成電路存在20多萬人才缺口產業發展,人才先行。集成電路是高技術型產業,因此集成電路人才的培養無疑是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然而,人才儲備的不足一直以來都阻礙著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這意味著,目前集成電路行業存在20多萬人的人才缺口,集成電路人才培養還存在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北京工業大學微電子學院教授馮士維認為,在以往的高校人才培養過程中,主要有四個原因導致了集成電路人才缺口的產生。第一,在此前,集成電路相關專業分散在不同的二級、三級學科中,有關部門對學科的重視度相對較低。
  •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已投票通過設立「集成電路」一級學科
    澎湃新聞記者 蔣子文據證券時報網報導披露,7月30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會議投票通過集成電路專業將作為一級學科,並將從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中獨立出來的提案。集成電路專業擬設於新設的交叉學科門類下,待國務院批准後,將與交叉學科門類一起公布。
  • 集成電路正式被設置為一級學科!
    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發展集成電路產業的決策部署,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作出設立「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的決定,就是要構建支撐集成電路產業高速發展的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從數量上和質量上培養出滿足產業發展急需的創新型人才,為從根本上解決制約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卡脖子」問題提供強有力人才支撐。為什麼要將集成電路設置為一級學科?這就要從我國集成電路行業的現狀說起了。
  • 集成電路成為一級學科,若貝提早做了什麼?
    該政策一發布就受到了大家的廣泛關注,國家層面的政策對於集成電路和軟體產業無疑是一個重大利好消息,其中人才政策節選如下:進一步加強高校集成電路和軟體專業建設,加快推進集成電路一級學科設置工作,緊密結合產業發展需求及時調整課程設置、教學計劃和教學方式
  • 重磅:集成電路將成國家一級學科
    據證券時報網報導披露,7月30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會議投票通過集成電路專業將作為一級學科可以估算出,到2021年前後,我國集成電路人才缺口依然接近30萬人,因此我國集成電路人才缺口依然較大。可以看出,在我國高校的體制下,成立集成電路一級學科,會極大促進集成電路這一細分領域在現有體系下的話語權,同時能夠促進資源的整合。
  • 集成電路將成一級學科,大連理工大學迎來重大機遇!
    在2015年,教育部等六部門(教育部 國家發改委 科技部 工信部 財政部 國家外專局)共同研究決定,支持一批高校建設示範性微電子學院或籌備建設示範性微電子學院,加快培養集成電路產業急需的工程型人才,大連理工大學是首批支持籌建示範性微電子學院的高校之一,也是我國東北地區唯一一所籌建的國家示範性微電子學院
  • 集成電路成一級學科!讓人才不再短缺
    7月30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會議已投票通過集成電路專業將作為一級學科,並將從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中獨立出來。集成電路專業擬設於新設的交叉學科門類下,待國務院批准後,將與交叉學科門類一起公布。設立與集成電路有關的一級學科已經經過多年的討論,但由於一直存在各種爭議而無法成形。
  • 國務院審議通過集成電路專業為一級學科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芥末堆訊 據證券時報網報導,7月30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會議投票通過設集成電路專業為一級學科,並將其從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中獨立出來的提案集成電路專業擬設於新設的交叉學科門類下,待國務院批准後,將與交叉學科門類一起公布。此前,教育部曾提出主動布局集成電路、人工智慧、養老護理、兒科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和民生急需相關學科專業。
  • 南京集成電路大學正式揭牌,如何培養半導體人才?
    · 師資與學員服務辦公室,邀請來自高校的教師與企業的專家,通過南京集成電路大學這一平臺,找到各自所需要的人才培養、技術提升,實現「雙贏」。可以看到,或許是因為所招募的學員多已經有了一定的集成電路理論基礎,南京集成電路大學在課程設置上更為強調將理論落到實踐,且實踐範圍也不僅局限於校內小組、實驗室等,更多的是拓展到了校外。
  • 集成電路升格一級學科,西電將提前預定A+專業
    近日,集成電路升格設立為一級學科,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為代表的一批行業強校將獲得前所未有的利好,並在下一輪學科評估中提前鎖定一個A類專業。集成電路是現代信息社會的基石,在網際網路信息社會時代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國集成電路行業發展方興未艾,在高端產能方面也面臨著「卡脖子」困境,為了加強集成電路產業發展。
  • 集成電路正式成為一級學科!時隔近十年學科重大調整
    文件落款時間為2020年12月30日。在高等學校研究生教育體系設置中,一級學科是學科大類,二級學科是其下的學科小類。此前集成電路專業屬於電子科學與技術下屬二級學科,改設為一級學科意味著將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方案上具備更多自主性。而歸類於「交叉專業」之下,足見集成電路專業是一門多項學科交叉的複合科目。
  • 清華大學微電子所副所長吳華強:解決集成電路人才瓶頸需要供給側改革
    清華大學微電子所副所長吳華強出席論壇並致辭,他表示集成電路產業是國民經濟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產業,但目前還存在發展瓶頸,人才規模和質量無法滿足需求。集成電路人才缺口需要靠高等教育來滿足,需要靠人才供給側改革來滿足。
  • 提前了解高校中即將新增的一個新的門類及一級學科
    眾所周知,一般我們把高校的學科門類分為:哲學類、經濟學類、法學類、教育學類、文學類、歷史學類、理學類、工學類、農學類、醫學類、軍事學類、管理學類和藝術學類等,共有13個學科門類。但伴隨著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和高校研究領域和專業設置更新,我們即將迎來第14個學科門類--交叉學科。
  • 集成電路成一級學科,新政策能撐起國產安防晶片的未來麼
    近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會議投票通過集成電路專業將作為一級學科,並將從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中獨立出來的提案。集成電路專業擬設於新設的交叉學科門類下,待國務院批准後,將與交叉學科門類一起公布。讓我們先明確本次專業調整意味什麼所謂集成電路專業,通常是指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專業是2003年教育部針對國內對集成電路設計和系統設計人才大量需求的現狀而最新設立的本科專業之一。2012年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中將其調整為特設專業,以適應國內對集成電路設計與應用人才的迫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