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腦卒中
在人類致死疾病中
排第三位
僅次於心血管疾病、惡性腫瘤
且致殘率較高
被稱為「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
《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2018》數據顯示
我國有1242萬腦卒中患者
腦卒中早已不是老年病
四五十歲甚至二三十歲
就患病的人並不少見
已然成為我國成年人
致死和致殘的首位原因
研究顯示,約1/3的腦卒中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失語症,其中急性期約35%的腦卒中患者有失語表現,1年後可下降到約30%。在腦卒中後的幾周或幾個月內僅通過常規的藥物治療及家庭輔助,不進行言語功能康復訓練,其語言功能通常也會有所改善,但恢復程度極為有限。大部分卒後失語病人除了住院期間接受言語康復訓練外,出院後仍需要繼續進行言語康復訓練。
◆什麼是失語症◆
失語症(Aphasia)是腦卒中最常見的併發症和後遺症之一,指的是由於腦部器質性損害使得大腦語言區域及其相關區域受到損傷,而造成後天習得的語言功能受損或喪失的一種語言障礙症候群。患者意識清晰、精神正常、發音和構音器官無障礙,但由於腦部病損而使其缺乏或喪失理解及語言運用能力,多為卒中後大腦語言中樞或與其聯繫的傳導束受損,導致出現相應的語言功能障礙。
◆卒後失語症的分類◆
1、運動性失語
◆ 皮質性Broca中樞損害
主要特徵為言語的產生困難,表達障礙,說話緩慢,電報式語言。
◆ 皮質下性(純粹語啞)
優勢半球基底節區內囊及殼核損害,表現為說話緩慢、含糊,發音困難,複述差,理解力尚好。
◆ 超皮質性
中樞與言語運動中樞之間的損害,表現為自發言語喪失,複述能力保留,理解力差。
2、感覺性失語
▼ 皮質性Wernicke中樞損害
表現為言語流暢,重複快,但言語錯亂,理解力極差,閱讀書寫也有異常。
▼ 皮質下性(純粹語聾)
優勢半球基底節區向後延伸至顳峽聽放射、顳橫回損害,主要表現與Wernicke失語相似。
▼ 超皮質性
言語感覺中樞到概念中樞之間的損害,表現為自發言語流利,複述較好,但命名相當困難,言語理解也差,閱讀書寫均有困難。
3、傳導性失語
從言語感覺中樞到言語運動中樞之間的損害,表現為有流暢能達意的自發語言,口語複述相當困難,聽覺理解正常或輕度障礙,命名、閱讀較困難,書寫紊亂。
◆卒後失語症的評估◆
國外常用檢查法
日本標準失語症檢查(SLTA)
波士頓診斷性失語症檢查(BDAE)
西方失語症測驗(WAB)
日常生活交往能力檢查(CADL)
功能性交往檢查(FCP)
國內常用檢查法
漢語標準語失語症檢查法(CRRCAE)
漢語失語成套測驗(ABC)
改良波士頓法(BDAE)
西方失語症測驗漢化版(WAE)
波士頓診斷性失語檢查法中的失語症嚴重程度分級
◆失語症康復訓練◆
1、傳統方法
包括放鬆療法、發音器官運動訓練、呼吸訓練、發音訓練及語言矯治等言語訓練措施,還包括複述訓練、呼名、圖片描述、聽指令、完成語句等語言治療措施。
2、小組訓練
是指按照患者的某種特點(比如失語程度、興趣、文化等),將其集合在一起進行集體訓練。其特點是突破以治療師為主,患者為輔的治療格局,創造現實溝通、情景交流,克服「治療室現象」。
小組訓練可以充分調動患者的積極性,使患者學會應對因失語症所帶來的改變,在小組治療的環境中,患者可產生歸屬感、被接受感和安全感。
3、強化語言訓練
強化語言訓練是指增加失語症病人的言語訓練強度和時間,以達到改善其語言功能的方法,而典型的傳統失語症言語康復訓練強度和頻率較低(通常每周1次或2次)。目前,強化語言訓練的時間和頻率還沒有明確規定範圍,但一般每周訓練時間至少要大於4h。
在強化語言治療中,分類尚不明確,約束誘導性失語症治療是最常見的一種形式。強制誘導性失語症訓練(CIAT)鼓勵失語症病人進行口頭強化練習,支持口頭表達,同時禁止使用傳統的補償性溝通策略(如手勢、肢體動作),也被稱為約束誘導性語言訓練。
4、家庭訓練
對言語、語言障礙者的家屬進行宣教,積極配合治療。這種治療方式可與醫院內正規治療同步進行,也可作為病人出院後治療的延續。訓練目標詞由病人選擇或家人和朋友一起選擇,從而增加目標詞在功能上的相關性和可溝通性,病人通過考慮要面對的情況來挑選自己想要提高或者難以運用的字詞。
5、計算機輔助治療
對病損部位不同的病人選擇適合的計算機輔助訓練軟體,經過一定時間的學習操作,病人可以接受並能在家中完成一定的治療,尤其對病人的交流能力、找詞能力以及句法加工能力有明顯改善的效果。同時利用言語語音識別軟體對失語症病人特殊發聲的識別及再認識,也可以輔助病人進行言語交流,通過直觀的頻譜及圖表演示,可以輔助糾正病人異常的發聲模式。
◆失語症的分類治療◆
① Broca 失語的治療
教會語言表達技能、自動性語言、命名訓練、描述訓練。
② Wernicke 失語的治療
教病人由易到難對所聽到詞語的理解,還可應用去阻滯技術。
③ 完全性失語的治療
使用適當的暗示、提詞和刺激,幫助病人理解和產生語言。還可以利用人工語言,如使用交流板,利用形狀和線條畫來代替語言和概念。
④ 命名性失語的治療
可用生活中常用的物品給患者看,並說出名稱和用途,訓練應從易到難,從常見的物品如杯子、鑰匙、筆、碗等開始,到較少見的物品,同時還要注意反覆強化已掌握的詞彙。
⑤ 失語法結構的治療
可以利用再教的方法,從基礎的語法開始教起。也可以用表示動作的句子來進行訓練,或通過適當的提示刺激病人應用完整的語法知識。
語言功能的恢復對於腦卒中後失語症病人的生活質量有著決定性的作用。任何一種單純的治療方案都不能獲得較為滿意的效果,因此,臨床上對於失語症的治療更傾向於綜合治療~
參考文獻
王隴德, 劉建民, 楊弋, et al. 我國腦卒中防治仍面臨巨大挑戰——《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2018》概要[J]. 中國循環雜誌, 34(02):6-20.
周益凡, 姜迎萍. 近五年中風失語症治療的研究進展[J]. 新疆中醫藥, 2014, 32(6):79-82.
李薇薇, 何小俊. 腦卒中失語症言語康復訓練研究進展[J]. 護理研究, 2018, 32(22):31-34.
謝莉. 腦卒中後失語症的精準康復[J]. 中醫臨床研究, 2018.
編輯:石亞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