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萱媽,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雖說我們都提倡孩子還是由父母親自照料比較好,但由於各方面的原因,其實不少孩子都是由家裡老人照料的。有的可能是爺爺奶奶,也有可能是姥姥姥爺。不過,關於老人帶娃,還是引起了不少的爭議!
那就是到底孩子該讓爺爺奶奶帶,還是讓姥姥姥爺帶?尤其是對於一些獨生子女的家庭來說,這更是一個難題。而且在老人帶孩子的過程中,也會經常出現一些難以預料的問題,這也會讓寶爸寶媽們很難做。
我們的對門鄰居王阿姨,就帶著自己的小外孫子。從孩子出生起,孩子就一直由姥姥帶著,但是孩子兩歲多之後就由奶奶接手了,剛開始的時候怕孩子不適應,王阿姨就找藉口回了一趟老家,待了一個多月,就是為了讓孩子儘快的適應和奶奶相處。
結果一個多月後回來,王阿姨發現自己的小外孫跟自己生疏了不少。有一次王阿姨開玩笑問:「是姥姥好,還是奶奶好?」誰知孩子脫口而出:「奶奶好」這讓王阿姨有些許尷尬,同時也感覺很扎心。
雖說童言無忌,但孩子這樣的話,讓從小帶自己小外孫的王阿姨著實也寒心了一把。雖說這樣的話讓作為姥姥的王阿姨有點寒心,但卻也是很現實的問題,那就是孩子從小是由姥姥帶的,隨著長大卻被奶奶「撿漏」了。
也許兩邊的老人也不會有意無意地跟我們抱怨什麼,但要是真的聽到自己的孩子這樣說,真的就不擔心,其中一邊的老人會寒心嗎?
姥姥願意過來幫忙帶外孫子,外孫女、可能最初的出發點就是不想要女兒受這麼多的苦,這麼多的累。但當孩子逐漸長大之後,老狼就會慢慢的離開女兒的家,回到自己本來的生活。
畢竟總是住在女兒家,女婿也很有可能不滿。並且女婿還有自己的爸爸媽媽,也就是孩子的爺爺奶奶也可以幫忙照顧的。
而孩子太小的時候,記憶也沒有這麼明確,即使姥姥帶孩子帶到兩歲,過一段時間再回去看孩子,也有可能會遇到像王阿姨那樣的情況。這也並不只是一家的生活常態,而是普遍的一種家庭生活模式。
2、父母言傳身教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產生很大的影響,如果父母本事一言一行當中透漏出奶奶比姥姥更親近,並且自己也是這樣做的。比如總是提起奶奶的次數比提起姥姥的次數多,那孩子自然會跟奶奶更親近。
3、老人方面的原因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見到過,我就有見過有一個媽媽,因為生下的兩個孩子不和自己姓,離婚後就說出不再管孩子的話。
姥姥可能不會上升到這麼嚴重,但是有一部分姥姥去照顧自己的外孫子外孫女,是在家裡沒有親孫子和孫女的情況下,當自己家裡有了親孫子孫女後,自己的重心就放在了孫子孫女身上。
慢慢地,提起外孫女外孫子提起的次數就變少了,看的次數也變少了,這也難抱孩子會覺得奶奶好,跟奶奶更親近。
其實對於孩子到底應該由姥姥,但還是由奶奶帶,並沒有一個絕對的定論。像我從小就是跟著姥姥一起長大的,到現在為止,我仍然覺得跟姥姥更親近,更願意跟姥姥待在一起。因為小時候姥姥就待我很好,即使有了表弟,表妹之後也沒有改變。
孩子到底該由誰帶,不管是姥姥還是奶奶,只要他們都對孩子好就可以了。當然,如果兩邊的老人都想帶娃的話,那就應該兩家要適當地商量一下麼,不然以後會發生矛盾的。
儘量別起衝突
本身老人幫忙帶娃就是出於好心,怕子女們受累。但因為老人的觀念和我們之間可能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在帶孩子的問題上難免會有意見不和的時候。如果遇到這種情況,也儘量別和老人起衝突,還是應該循序漸進地引導溝通才行。
做好老人之間的協調工作
現在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家庭,這樣在老人幫忙帶孩子的時候,難免就會出現兩邊都想幫忙的情況。所以,我們可以提前做好協調,可以輪流讓老人們幫忙照看,這樣既不會讓老人太累,同時也能讓他們和孩子親近。
結語:
不管是姥姥還是奶奶,其實都會非常的疼愛孩子,我們要做的就是協調好孩子和老人們之間的關係,儘量做到不偏袒,這樣老人們才能更開心。
你覺得孩子該由奶奶帶還是姥姥帶呢?歡迎來一起評論交流分享吧。
我是小萱媽媽育兒經,5歲男寶和3歲女寶的二胎媽媽,生活中任何關於育兒的問題都可以跟我一起探討,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記得關注我,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