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因禍得福的流媒體平臺,成為整個影視行業中唯一的受益者。
而作為行業老大,Netflix在前兩個季度也交出一份令同行羨慕不已的業績單。
今年的第一、二季度,Netflix的訂閱用戶分別增長了1580萬和1009萬,全球訂戶總數超過1.93億。
也就是說,目前全世界近76億人口中,大約每38人就有1人在Netflix開了會員。如果按年費100美元計算,意味著每年光靠會員費,Netflix就有差不多200億美元的收入。因此他們才敢於每年投入100多億美元用於製作原創內容或購買版權,去年在廣告投入上就達18億美元。
而營收和訂戶數的大幅增長,也助推其股價的一路飆升,今年以來漲幅接近80%,7月最高價一度去到575.37美元,也超越迪士尼,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媒體公司。
Netflix在流媒體平臺的地位,就如同迪士尼如今在好萊塢傳統製片廠中的一家獨大,在各自領域都夠格得被叫一聲「爸爸」。
但Netflix也受到了來自整個行業的圍堵打壓,不受奧斯卡等學院派待見,被製片廠和院線抵制。
在19年11月Disney+上線後,迪士尼甚至唯獨禁止Netflix在其平臺上投放流媒體服務的廣告,而對於其它競爭對手,從原先的不接受到後來改口「發現我們與許多此類公司仍有錯綜複雜的業務往來,因此重新恢復了一些廣告投放」,這很明顯就是雙標和區別對待了。
擁有眾多熱門IP的Disney+,上線不到半年訂戶達5000萬
Netflix如今的處境,讓人想起他們當年以租賃DVD起家,卻被行業巨頭百視達藐視和打壓,嚴重的財政赤字,一度得靠裁員40%才能勉強撐下去的局面。
如果對Netflix如何從一個租賃DVD的小工作室,發展成如今全世界最大媒體公司感興趣,可以找前陣子的一部紀錄片《網飛對抗全世界》來看,雖然片子本身沒什麼太深入和有信息量的乾貨,片名也略標題黨,但作為科普,也夠用。
《網飛對抗全世界》海報
除了運營模式順應了時代發展和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外,自覺購買版權不是出路,並堅決走自製原創內容的策略,才是Netflix取得巨大成功的關鍵。
自2013年找上大衛·芬奇,拍出第1部原創劇集《紙牌屋》以來,Netflix原創劇集的質量有目共睹,每年總有年度十佳級別的優秀劇集出現,還開創了人見人愛的「整季一次性放出(自帶多國字幕)」的劇播模式。
《紙牌屋》劇照
而起步稍晚兩年的原創電影,走的是自製+購買版權的片海路線,類型豐富,製作規模也全覆蓋,依靠大數據選材製作內容,質量如何先不論,至少總能精準找到受眾用戶。對用戶來說,海量的內容,更多的選擇,意味著會員費沒白花。
而當被質疑生產的不是電影,並且為了得到奧斯卡等學院派的認可,接盤投資了如今好萊塢傳統製片廠不考慮或不願冒險的項目,比如有阿方索·卡隆(《地心引力》)自傳性質的黑白文藝片《羅馬》,以及製作成本高達1.5億美元、馬丁·斯科塞斯導演的《愛爾蘭人》。
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羅馬》
前幾天,Netflix公布了自己平臺播放量前十的原創電影,今年4月份上線,由「錘哥」克裡斯·海姆斯沃斯主演的動作片《驚天營救》以接近1億的播放量登頂,而由奧斯卡影后查理茲·塞隆主演的《永生守衛》,7月10日上線僅1周,就以7200萬的播放量擠進前十(擠掉原本第10、播放量4800萬的喜劇《完美約會對象》),再次體現了大數據算法的有效和精準。
在這份榜單中,類型主打動作的影片超過半數,Netflix至今投資最大,製作成本超1.5億美元的《愛爾蘭人》和《鬼影特攻:以暴制暴》均入榜,來看看你們都看了幾部。
10
飢餓站臺 El hoyo (2019)
(播放量:5600萬)
嚴格來說,這部其實只是買了版權當發行。影片垂直監獄無限階層的概念挺好,資源分配的不均,在層層剝削後,越下層人的人性面越發的醜惡和陰暗。不過片中主角上至6層、下至202層,在不同階層發展過程中的未知性,並沒有做到足夠吸引人,整體不如預期。這選片口味和成品水準,倒是挺Netflix的。
09
烏龍小姐 The Wrong Missy (2020)
(播放量:5900萬)
雖然有勉強算是亞當·桑德勒的班底,但這部沒有大牌明星,口碑還挺爛的愛情喜劇,能有這個播放量,還挺意外的。影片講述男主遇見夢中情人,邀請她參加公司旅行去島上度假,卻鬧出烏龍,一直錯發簡訊給了之前糟糕的相親對象...只能說,愛情喜劇的受眾還是廣泛。
08
三方國界 Triple Frontier (2019)
(播放量:6300萬)
本·阿弗萊克、查理·漢納姆、佩德羅·帕斯卡、奧斯卡·伊薩克、加內特·赫德蘭,本片的陣容足夠豪華,但明明可以拍成一個類型爽片,導演卻重劇情輕動作,試圖更多的去展現金錢對人性的影響。有限的幾場動作戲單拎出來其實還行,就是被切得又短又碎後,完全沒了那種酣暢感,而看著他們因負重問題,不得不一路撒錢,那種心疼感也是溢出屏幕。只是這個荷爾蒙爆棚的陣容卻沒讓人爽到,確實令人失望。
07
愛爾蘭人 The Irishman (2019)
(播放量:6400萬)
馬丁·斯科塞斯+羅伯特·德尼羅+阿爾·帕西諾的陣容,絕對屬於有生之年系列,但如今很難有製片廠願冒巨大風險,投入1.6億美元(據說實際可能超2億)來給這群老爺子拍一部黑幫史詩片。即便Netflix有自己的目的:贏口碑衝頒獎季(說我拍的不是電影,那我就花巨資拍一部,再結合之前老馬抨擊漫威不是電影,是主題樂園),但還是得感謝、並對他們肅然起敬。對影迷來說,還能看到他們加上喬·佩西和哈維·凱特爾合作這麼一部復古黑幫電影,實在太難得且值得珍惜了。
06
永生守衛 The Old Guard (2020)
(播放量:7200萬)
典型的大數據製作,7月10日上線1周後,就獲得7200萬播放量,殺到第6名。影片改編自格雷格·魯卡的原著漫畫,永生自愈的概念設定,不說金剛狼,前陣子的才用過,本片也沒玩出什麼新花樣,完全靠「塞皇」查理茲·塞隆撐起,看過她在《極寒之城》和《瘋狂的麥克斯:狂暴之路》的身手,自然會有看這部動作片的理由。有「越南章子怡」之稱的吳青芸,在片中跑了龍套,最後再出現就像《驚天營救》,給可能有的續集埋了個伏筆。
05
謀殺疑案 Murder Mystery (2019)
(播放量:7300萬)
看到亞當·桑德勒+詹妮弗·安妮斯頓這樣的配置,也都清楚這部片子的定位和類型,講述了兩人飾演的夫妻,在去歐洲度假的飛機上認識一神秘男子,邀請他們去參加一名老年億萬富豪的聚會,在富豪被謀殺後,兩人成了頭號嫌疑人...影片就像是把阿加莎式的密室殺人用非常不正經的方式來拍(也就解謎那會正經了3秒鐘),反轉再反轉,兇手是誰不重要,全憑編劇說了算,即使俗爛,但兩位主演的號召力就是理由。
04
鬼影特攻:以暴制暴 6 Underground (2019)
(播放量:8300萬)
麥可·貝導演、「賤賤」瑞恩·雷諾茲主演的爆炸片,製作成本達1.5億美元,動作場面依舊是賣拷貝熟悉的配方(快剪+慢鏡+各種炸),充足預算完全無需節制,就是放飛地炸,開頭的佛羅倫斯飆車戲很醒神。但實在又是沒什麼劇情,敘事和剪輯一塌糊塗,某些飆車和碰撞的音效,根本就是從《變形金剛》素材庫直接拿出來用的,心疼Netflix這筆巨額投資,算是被糟蹋了。
03
斯賓塞的機密任務 Spenser Confidential (2020)
(播放量:8500萬)
馬克·沃爾伯格主演動作片,也是和導演彼得·博格(《孤獨的倖存者》《恐襲波士頓》《深海浩劫》《22英裡》)的第5次合作,改編自羅伯特·B·派克所著8本系列懸疑小說中的一本,有打造成系列的計劃。雖然口碑很一般,故事雖老套且好猜,但也不算太難看,反正他們拍著玩,我們就看著玩,這哥倆還是拍真實改編靠譜點。
02
蒙上你的眼 Bird Box (2018)
(播放量:8900萬)
奧斯卡影后桑德拉·布洛克主演的高概念驚悚片,就像是《寂靜之地》的姊妹篇,後者玩的是聽覺,而本片是視覺,「看到它,你就會沒命」。不過玩視覺比聽覺拍起來難度更大,觀眾無法和角色產生一樣的沉浸感,加上略顯單薄的故事,和很容易被挑刺的bug,影片在口碑上比較分化。
01
驚天營救 Extraction (2020)
(播放量:9900萬)
非常漫威主創陣容的動作片,導演是當過「美隊」替身的山姆·哈格雷夫,編劇是《復聯》導演羅素兄弟,主演「錘哥」。作為一部純動作片,動作戲當然是最大亮點,尤其是中段一個11分鐘的長鏡頭,而「錘哥」片中的近身肉搏和中遠距離槍戰,也打得很硬且乾淨利落,評年度爽片的話,肯定有一席之地。
總 結
從這10部最受歡迎、播放量最高的原創電影,我們也能看出Netflix在製作上的思路和規律,電影類型以受眾度最高的動作和喜劇片為主,大都標配至少一名有號召力的大牌明星,再通過大數據分析,給劇本添加觀眾喜聞樂見的元素,構成了Netflix每年90%以上的流水線量產電影。
風生水起的Netflix,是這兩年出現頻率的最高的品牌和公司名之一,每年大量原創或購買發行版權的作品,帶來源源不斷的娛樂選擇,還改變了不少人的觀影習慣。
Netflix模式是順應時代發展,並不是為替代電影院而生,從觀影體驗上,也無法代替電影院,如何選擇,只不過是觀眾各取所需。
不管是流媒體還是傳統製片廠,只要能生產大眾喜歡、品質過硬的影視娛樂內容,觀眾自然就會願意買單。
- END -
更多關注公眾號:小輝叔影社(Hui-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