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園連續第4年舉辦中秋「家宴」。(央廣網發)
猜燈謎,品嘗美味的東鄉羊,多個區域現場連線互動......9月29日,在中秋前夕,碧桂園集團舉辦了一場主題為「家園團圓碧桂園」的員工家屬答謝家宴,集團領導和數千名員工及親屬們濟濟一堂,共話團圓親情、共祝佳節美好。
這是碧桂園連續第4年舉行員工答謝家宴。不過,今年的「家宴」與往年不太一樣,受疫情影響,碧桂園開啟了一場規模空前的「雲聚餐」活動,集團和64個國內外區域總共有5400多名員工及家屬參加。眼下疫情影響仍在,這樣的團圓聚會更讓每一個人體會到關愛與親情的珍貴。
碧桂園集團董事局主席楊國強。(央廣網發)
一場溫暖家宴 共話團圓親情
9月29日下午,碧桂園集團數百名員工代表和家屬們一起參觀了集團總部、國華中學、博智林機器人公司,還體驗了天降美食王國機器人餐廳。每一年到碧桂園總部參觀,能看到一家世界500強企業日新月異的變化,員工和家屬們都有不一樣的感觸。
對於員工李良豔而言,這兩年碧桂園發生的每一點變化她再熟悉不過了。2018年,得知碧桂園集團宣布正式進軍機器人領域、成立博智林機器人公司,李良豔很快辭去廣州的工作,毅然選擇加入碧桂園,成為博智林機器人公司的一名軟體開發工程師。不久,為了方便工作,一家人乾脆搬到了碧桂園總部附近。
加入碧桂園,李良豔的職業選擇背後其實還有更多故事。2002年,楊國強和女兒楊惠妍捐資2.6億元,創辦了全中國第一所全免費的民辦高中國華紀念中學,面向全國招收家庭貧困、學習優異的初中畢業生,幫助他們完成學業。
李良豔就是國華中學2007屆畢業生,畢業後一直在關注著碧桂園的企業動態。她回憶,要不是國華中學,她可能真的就要失去大學夢了。作為國華學子,內心種下的這份感恩之心,將對她這一輩子產生積極影響。
今年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對很多員工和家屬的生活帶來影響,特別是湖北區域的員工和家屬,經歷了一段時間的封閉、隔離,最終才得以回家團聚。整個疫情期間,碧桂園集團為受到疫情影響、特別是湖北籍的員工和家屬提供了細緻周全的貼心服務。
現場連線過程中,來自湖北區域、鄂北區域、鄂西區域的員工及家屬們送上了一封真情滿滿的感謝信。信中說:「當時的物流基本上都停運了,網購的物品也變得遙遙無期。就在這個時刻,既驚喜又意外的收到了公司直接郵寄到家的食品口罩,清楚地記得箱子上還貼著紅色的愛心。在打開包裹的那一刻,瞬間紅了眼眶……」「雖然相隔千裡,但公司依然牽掛著遠在疫區的我們,給予我們溫暖和力量。」
「每天都離我們的目標更近了一步」
一直以來,碧桂園堅持「對人好,對社會好」的企業精神,對人好首先是對員工好,這樣的氛圍讓越來越多的人內心感受到一種歸屬感。
老員工盧景煊退休後,這是第一年回到碧桂園過中秋。從1994年入職後,盧景煊在碧桂園工作了26個年頭。他還記得,碧桂園的每一名員工,在每年中秋節來臨之際都能收到一份月餅禮物。「我今年退休了,其實我心裡一直還是很留戀這裡。」
「小時候,父親就經常說起在碧桂園工地的故事,這讓我從小對建築就有濃厚的興趣。」盧景煊的大兒子盧錫添說。在父親身邊耳濡目染,盧錫添和弟弟後來都成為了碧桂園的一份子。到現在盧錫添已經入職7年,目前是碧桂園佛肇區域運營管理部工程安全管理分部的一名巡檢組長,主要分管雲浮片區工程質量與安全方面的工作,他的弟弟則在碧桂園下屬設計院工作。
對於他們父子三人而言,碧桂園不僅僅是一家就職的企業,也許還是他們的第二個家。盧錫添說:「在碧桂園工作久了,真的有一種家的感覺!」
在碧桂園這樣的大平臺,盧錫添也得到更多機會,鍛鍊了專業技能,實現了個人成長。他笑著說:「我的夢想就是蓋房子,而現在我每天都在為夢想奮鬥。」
李良豔也有同感:「在博智林,我們做的事情是全新的。雖然工作壓力很大,但能感受到每天都離我們的目標更近了一步,心裡是感動和滿足的!」
但碧桂園集團董事會主席楊國強在致辭中卻重點表達了他對家屬們的謝意,他說:「謝謝你們的家人為公司發展作出的貢獻!家庭溫暖對一個員工極為重要。每一個員工都要感恩家人,對家人好。」
與優秀的人同行 演繹精彩人生
據克而瑞統計,碧桂園2019年全口徑銷售業績7715億,與2010年相比,10年間增長超過22倍。2020年《財富》世界500強最新排名中,碧桂園位列第147位,居全球房企之首。
當天,楊國強也再次激勵所有員工共同努力進步。他在致辭中說:「希望與志同道合的優秀同事同行,給他們平臺,讓他們的潛力無限發揮,演繹精彩的人生,創造的成果一起分享,為人類社會的進步和更加美好一起奮鬥。」
在公司過往發展歷程中,碧桂園對人才的重視讓這家企業顯得格外與眾不同。除了多年來持續引進一大批優秀的職業經理人,為完善和提升企業治理注入全新血液,碧桂園10年前就開始搭建人才培養體系,相繼推出「碧業生」、「超級碧業生」、「未來領袖」等人才培養體系,前瞻性的人才戰略為企業迅速壯大奠定了厚實的發展之基。
據統計,經過十餘年的積累沉澱,碧桂園培養的「子弟兵」已經超過5000人,遍布在海內外2000多個項目上,僅區域總裁就有37人為「子弟兵」,約佔區域總裁人數的50%,成果斐然。其中,通過「未來領袖計劃」,目前碧桂園已有近千名來自麻省理工、帝國理工、劍橋、牛津、清華、同濟等世界名校博士在崗。
在楊國強《我夢想中的碧桂園》,開頭幾句就是「這裡是社會精英雲集這裡是人才施展才華的好地方,這裡是學習進步的好學校,這裡是最和諧的大家庭。」 一場中秋答謝宴,可以窺見企業對員工的態度。
立足於成為全世界創造美好生活產品的高科技企業的宏大願景,碧桂園布局的建築機器人、餐飲機器人和現代農業等多元業務也正加速落地。在此背景下,碧桂園對人才的需求更加強烈。截至目前,碧桂園已從海內外招募超過3000名的高科技研發人才,在這些優秀人才的帶領和推動下,各項業務正穩健發展、逐步落地、變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