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需警覺:寶寶一旦表現出5種「信號」,當心是兒童糖尿病前期

2020-12-22 妙手醫生健康科普

肥胖的孩子,患糖尿病的機率更高?

都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如果把這句話用在肥胖孩子的身上,那麼就可以說,肥胖的孩子在日後患糖尿病的機率會更高。

糖尿病是一種終身的代謝性疾病,它的主要特徵就是高血糖。那麼孩子小小年紀,怎麼會患上糖尿病呢?

兒童泛指15周歲以下的人群,15周歲以下的兒童患糖尿病的主要因素是胰島素缺乏引起代謝紊亂。引起這種現象的原因,是遺傳因素和多種複雜的後天因素相互作用。

在現實生活中糖尿病患者非常多,群體基因庫受到了嚴重影響,兒童糖尿病的患者也因此增多。另外,亞洲人相比其他地區的人群更易產生熱量,而飲食習慣改變會直接促使熱量增加,這種增加量使基因無法負荷,無法釋放分解熱量,從而引起肥胖。這是糖尿病發生的高危因素。

糖、脂肪、蛋白質代謝紊亂都是糖尿病患者存在的現象。比如蛋白質攝入量不足,而機體又在不斷的將體內蛋白質進行分解,這種現象在早期時,如果沒有加以糾正就會造成孩子生長發育遲緩,引起糖尿病矮小症候群。

還有現代的孩童大多數都缺乏鍛鍊,甚至有很多肥胖兒童的出現。身體的糖分無法消耗,脂肪熱量大量增加長此以往,就會引發兒童糖尿病。

家長需警覺:寶寶一旦表現出5種「信號」,當心是兒童糖尿病前期!

1、疲乏無力,易感染。兒童本身應該屬於精力旺盛的人群,他們的天性就是活潑好動。但如果一段時間內,孩子的精力變得萎靡不振,不喜歡外出活動。

機體的免疫功能受糖尿病影響,會出現下降的情況,所以孩子的泌尿系統,呼吸系統,皮膚容易出現感染的情況。

2、皮膚或黏膜出現創口難以癒合,內褲上也會有分泌物增多的現象。

3、飯量猛增。糖尿病發生後,孩子會頻繁口渴。經常在半夜醒來起床喝水,同時孩子的飯量也猛然增加,家長應注意這一症狀。

3、尿頻。孩子突然變得尿頻,從前沒有出現過的尿床現象,在一段時間內突然發生了。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家長應警惕糖尿病的發生。

5、皮膚變黑。孩子的頸部突然變得黑黑的,任家長怎樣搓洗都沒法清洗乾淨。這時家長應警惕兒童糖尿病。除了頸部,孩子皮膚的褶皺部位,比如腋下,大腿根處也會出現皮膚變黑增厚的現象。這說明孩子體內的胰島素過多,這是二型糖尿病的提示信號。

兒童糖尿病能治癒嗎?

和中老年人糖尿病一樣,兒童糖尿病到目前為止,也沒有治癒的辦法,只能通過一些手段對糖尿病進行控制。在兒童糖尿病的患者中,一型糖尿病佔多數。這類患者在治療上需要終身使用胰島素,到目前為止,一型糖尿病還不能完全治癒。

孩子得了糖尿病本身來說非常痛苦,作為家長,應該鼓勵孩子勇敢的面對病情。兒童糖尿病通過治療將病情控制,並在飲食上注意少攝入會引起血糖升高的食物,孩子的生活可正常進行,不會有和健康人一樣的表現。

在患病的同時,家長對孩子的引導,讓孩子積極面對,也非常重要。糖尿病到目前為止是一種無法治癒的疾病,所以有些人也會藉此大做文章,推出很多據說可以治癒糖尿病的神奇藥物,建議家長不要輕信這種虛假宣傳,孩子的糖尿病,還需去正規的醫院進行治療。

兒童糖尿病不能吃什麼?

高脂肪類的食物,油炸類的食物兒童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豬皮,雞皮,鴨皮中的油脂含量也非常高,這些食物也應注意避免攝入過量。

家長在烹飪飲食時,注意不要放太多鹽,如果是購買的可直接食用的食物過鹹,也應讓孩子注意少吃。

動物內臟中含有大量的膽固醇,兒童糖尿病患者應慎吃。

一般來說,兒童比較喜歡吃甜食,各種點心甜品、精製的糖類含糖量高兒童糖尿病患者應注意控制攝入量,千萬不能想吃就吃,攝取過量會加重病情。

另外還要注意減少高澱粉含量類的食物攝入。

更多閱讀:

不痛不癢就查出甲減了?11個體徵異常凸顯,80%是甲減「上門」了

痛風真的不能吃海鮮嗎?不要再執念了!專家的回答可能出乎你意料

固精補腎丸——比六味地黃丸更好的補腎良方!吃多長時間能見效?

甲狀腺炎會引起淋巴結鈣化嗎?淋巴結一旦出現鈣化,就是惡化了?

甲亢、甲減患者到底該如何摂碘?一文破解你的疑惑

相關焦點

  • 肝病前期不痛不癢,一旦出現這4個信號,就要小心了,當心肝癌!
    當然,更多的時候,你忽視了保養,肝臟表現出病變,你才慌了神,肝不好的表現,你一定要重視。肝病前期不痛不癢,一旦出現這4個信號,就要小心了,當心肝癌! 2、消瘦乏力 如果你發現自己長時間乏力,而且一直在暴瘦的話,那你也許真的是肝臟出了問題,而且可能是晚期了。
  • 身體釋放出這5個信號,是糖尿病的早期表現,如何提前預防?
    身體釋放出這5個信號,是糖尿病的早期表現,如何提前預防?在眾多的常見疾病中,糖尿病是讓人聞風喪膽的,一旦患上糖尿病無法自我恢復,只能靠藥物控制,而且當糖尿病嚴重的時候,還會爆發各種各樣的併發症,為身體健康造成直接的威脅。
  • 吃完飯就困,當心是糖前期信號?
    現如今,長時間久坐不動、抽菸酗酒、肥胖、精細飲食等生活習慣,讓「養」成糖尿病成為了一件非常簡單的事,如果你有吃完飯就困的情況,就要警惕是糖前期了。糖前期還有哪些信號?1.愛吃垃圾食品對爆米花、薯片等垃圾食物上癮,這也是糖前期的信號,是因為體內消化道分泌出內生性大麻鹼,刺激食慾,常常會有暴飲暴食的衝動。不僅如此,這種飲食習慣還會紊亂血糖,加速血糖升高。
  • 家長們需知道:寶寶的這5種「屁」代表著不同的信號,2種很危險
    這些氣體的來源有很多,比如,寶寶吃奶或哭鬧時,容易吸入過多的空氣積壓在腸胃裡;也與所吃的食物有關,配方奶粉或者母乳中含有大量的乳糖,乳糖在腸道細菌的作用下,會產生出大量的氣體等。其實,家長們對於寶寶放屁多的現象不用太過於擔心,它代表著寶寶消化系統正在不斷的完善。
  • 糖尿病患者,一旦腳上出現4個信號預警,十之八九是糖尿病足上門了
    近年來,糖尿病足的發病率顯著增加。糖尿病足的患病率各國報告不一,約佔住院糖尿病人的6%-12%,在美國,每年有超過40000名糖尿病截肢者。事實上,50%的非創傷性截肢者是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的風險比正常人高15倍。
  • 一旦眼睛出現這8種症狀要當心,這可能是大病的徵兆
    一旦眼睛出現這8種症狀要當心,這可能是大病的徵兆眼睛是視覺器官也是人類感官中最重要的器官,我們的大腦中大約有一半的知識和記憶都是通過眼睛獲取的,我們讀書認字、看圖賞畫、看人物、欣賞美景等都離不開眼睛。在身體出現問題時我們還可以從眼睛裡發現自身的疾病,當眼睛出現下面這幾種症狀時,要警惕大病徵兆。
  • 薯片上癮吃飽就困疑是糖尿病前期信號
    薯片上癮吃飽就困疑是糖尿病前期信號千萬別等到得糖尿病時才懊悔、自責。美國杜克大學綜合醫學中心貝思·利亞敦博士7月2日在美國「關愛網」載文,提醒大家識別「糖尿病5個早期信號」,並做出改變,遠離它的困擾。千萬別等到得糖尿病時才懊悔、自責。
  • 兒科醫生:寶寶熟睡後的這4種表現,多為疾病信號,媽媽需警惕
    導讀:兒科醫生:寶寶熟睡後的這4種表現,多為疾病信號,媽媽需警惕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兒科醫生:寶寶熟睡後的這4種表現,多為疾病信號,媽媽需警惕!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你可能不知道,這8個症狀都是糖尿病併發症的信號!附送調理藥膳
    預防併發症的最佳時機是糖尿病的早期階段,其次是現在,一旦出現小症狀,你必須抓住機會,以免它造成不可逆轉的後果,你可能不知道,這8個症狀都是糖尿病併發症的信號!
  • 當心!一旦眼睛出現這8種症狀,可能是大病徵兆!
    如果瞳孔一大一小或者一側收縮的速度較慢、幅度較小,就可能是中風、腦腫瘤、視神經腫瘤等疾病的前期症狀。&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5,眼皮浮腫:提示腎、腸胃功能異常&nbsp&nbsp&nbsp&nbsp內臟功能降低,代謝能力受影響,體內便會有水分積聚。
  • 寶寶睡眠時有這幾種小表現,是脾胃不適的徵兆,及時調理是關鍵
    但還沒有生病,家長就會擔心是不是寶寶的脾胃出了問題。而家長們對於這方面又不太會判斷,其實是寶寶的脾胃出現問題。只要仔細耐心的觀察段時間,就會發現,其中原來有這麼多小表現,也就是脾胃發出的信號。脾胃虛弱其表現在前期沒有很明顯,自然就常被緊張忽略了,發展嚴重者還會導致寶寶的體質變弱,對身高也是會有影響的。
  • 媽媽發燒需做好防護 當心哺乳時傳染寶寶
    原標題:媽媽發燒需做好防護 當心哺乳時傳染寶寶 張女士最近被才半歲大的兒子折騰慘了,她在感冒後仍然堅持給孩子哺乳,結果孩子突然高燒到39.2℃,急得她抱起孩子就去醫院掛急診,抽血後寶寶被診斷為細菌感染。無獨有偶,市民李女士的兒子也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孩子發燒不退,還咳嗽、說話有鼻音,反覆發燒,急得她晚上睡不著覺,又不知道該怎麼辦。
  • 寶寶有這5種表現,是「智力低下」的信號,出現任何一個都別大意
    「我和寶寶說話,他怎麼不理我呀,是不是智力有問題」,相信很多父母在寶寶小的時候都會有過這樣的疑問,生怕自己生出一個智力低下的寶寶,讓孩子一生都活的痛苦。 寶寶有這5種表現,是「智力低下」的信號,出現任何一個都別大意 1.
  • 5個徵兆,是糖尿病前期表現,抓緊採取6項措施
    有些地方,還將糖化血紅蛋白作為診斷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的標準,不過,咱們這兒目前還沒有廣泛採用。這些診斷標準,實際上對普通百姓的意義不大,因為,很多人其實已經是糖尿病,也沒有認真地檢測血糖。因此,只有首先通過身體感受,識別異常,才有可能及時發現。糖尿病前期,通常會出現5個徵兆。第1是吃飽就困。
  • 當心「黑棘皮病」提示糖尿病風險
    記者連線石家莊市第二醫院糖尿病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張秀云:如果僅僅在脖子等個別部位出現皮膚發黑的情況,那麼需要考慮「黑棘皮病」的可能,兒童青少年發生這種情況時,大多屬於假性黑棘皮病,由肥胖所誘發,但往往提示有較高的糖尿病風險,需及時就診檢查血糖等,在醫生指導下規範治療,並調整生活方式,減少吃快餐、飲料代水等不良飲食習慣,控制體重。
  • 近期若有5個症狀到來,當心是胰腺癌發出的信號,及時就醫
    所以,了解早期胰腺癌的症狀也很有必要,特別是胰腺癌高危人群,比如長期患慢性胰腺炎、曾出現過急性胰腺炎的患者、有糖尿病史、肥胖人群等。一旦近期有以下五個症狀到來,當心就是胰腺癌發出的信號!在嚴重情況下,疼痛可蔓延至全腹部,甚至是帶動生殖器官疼痛;3、黃疸:可能大家會認為黃疸是肝癌的表現,事實上黃疸也是胰腺癌的症狀之一,特別是胰頭癌的主要症狀。
  • 寶寶身上有幾種「臭味」,可能是身體不適發出的信號,家長要當心
    執筆:木子 定稿:蘇子後 一般情況下,寶寶如果生病了,或是有不舒服的症狀,往往會大哭大鬧,但有些時候,寶寶可能並未察覺到任何不適,如此一來,身為家長,就需要格外注意,仔細觀察寶寶的健康狀況。比如寶寶身上若是有這幾種氣味,那父母可要當心了。
  • 寶寶發熱病懨懨怎麼辦?前期3個異常信號,減少家長的煎熬和無奈
    寶寶發熱病懨懨怎麼辦?前期3個異常信號,減少家長的煎熬和無奈1、寶寶的病容和表情家長可以從嬰幼兒臉部表現的變化,辨別寶寶身體情況,孩子臉上出現的好奇、興奮和貪玩轉變為痛苦、小臉蛋發紅、易怒、渾身無力時,寶寶可能生病了。
  • 2歲半寶寶被確診為糖尿病?兒童糖尿病高發,爸爸媽媽該怎麼辦?
    A寶媽:我家寶寶10個多月,早上發燒37.5℃,在診所輸液後病情越來越重,精神反應差、嘔吐,呼吸深大。此外,研究表明,亞洲人體內有一種能使人體產生更多熱量的基因,原本與人的飲食習慣、食物的消化是相對平衡的、一旦飲食習慣改變,進入體內的熱量大大增加,超過了基因的負荷,不能將熱量分解,而易出現肥胖。
  • 寶寶身體缺鐵的5種危險信號,有它們時,十有八九可能缺鐵了!
    不同年齡段的寶寶需鐵量是不同的:1、初生嬰兒在4-6個月大之前,都能從母乳中攝取到足夠的鐵質,但這時候的媽媽也要注意繼續攝取一些孕前的維他命。而吃奶粉的嬰兒,則要注意要給他選擇一些加強鐵質補充的奶粉。2、6-12月大的嬰兒每天需要10毫克的鐵質,所以1歲前的寶寶除了吃母乳之外,還要增加一些加強鐵質的米糊或奶粉等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