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年輕人,工作壓力,生活節奏快,帶孩子的任務很多都落在了家裡老人的身上,老人白天陪孩子玩,照顧孩子的飲食,晚上還要帶孩子睡覺。
但是,三歲之前,是孩子生長發育,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的孩子,模仿能力強,性格也在慢慢形成。
三歲之後,孩子要上幼兒園了,這個時候,他是否能很好的適應集體生活,是否能和其他小朋友相處融洽?很多問題,接踵而來。而這些問題的答案就在三歲之前。
讓我們來看看,三歲之前,跟媽媽睡和跟奶奶睡,到底有哪些區別?
孩子和老人一起睡,會相互影響,睡眠質量都會變差。
國外的育兒協會曾建議,儘量不要讓一歲以下的孩子跟超過70歲的老人在同一屋睡眠。因為老人呼出的二氧化碳量要超過其他成年人,房間空氣品質自然而然會受到影響。二氧化碳超標的空氣,對孩子的成長肯定是不利的。
此外,上了年紀的人,不可避免的有各種慢性病,有的疾病還會傳染給孩子。老人打呼嚕也會影響孩子的睡眠。
孩子半夜要喝奶,尿尿,也會影響本來就覺少的老年人。
孩子跟媽媽睡更有安全感。
從十月懷胎到孩子呱呱墜地,在到每天的母乳餵養時間。孩子最熟悉媽媽的味道,這熟悉的味道,能給孩子更多的安全感。孩子跟媽媽睡時,也能睡的更安穩。
媽媽的作用無人能替,從遠古到現在,從動物到人類。
孩子跟媽媽睡,更有利於好習慣的養成。
隔代親,老人對孩子的寵溺就是滿足孩子的一切合理的,無理的要求,只要孩子高興,老人就無條件答應。媽媽辛苦立下的睡前規矩,睡覺時間,在老人帶孩子時就形同虛設。長此以往,很容易養成壞習慣。
說了這麼多,文章前的媽媽,今晚趕緊帶你家寶寶睡覺吧。
三歲之前,是孩子生長發育,性格養成的重要時期。別讓孩子因為你的缺席,少了安全感,又養成了壞習慣。
童年很短,在你每天忙於工作,日復一日時,它就會悄悄溜走了。
孩子還小,我們儘可能給他一個美好的,沒有遺憾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