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應龍 耿欣 ‖ 送孩子一本這樣的書

2021-02-14 華應龍化錯化人
「最美人間四月天」。伴著花香和書香居家學習,很有收穫。冰心讀書奉行九個字「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要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讀好書至關重要。在孩子接觸數學之初,就給他們帶來一些美好的感知,讓數學在生活及故事中發生,就能讓孩子體會到數學的有趣及有用。當孩子打開心扉去接觸、感受數學時,數學就會變成一種很美妙的體驗了!低年級讀繪本,高年級讀科普,可能就會讓孩子獲得這種美妙的體驗。《好玩的數學》就是一本擁有這樣神奇魔力的科普讀物。耿欣老師,是「華應龍名師工作室」成員,中小學高級教師,河南省小學數學特級教師,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河南省骨幹教師。

——《好玩的數學》閱讀推薦

耿 欣

(成都七中初中附屬小學)

看到《好玩的數學》,你一定會問:數學好玩嗎?玩能學好數學嗎?

那就讓我們一起來走進談祥柏爺爺的這本書,一起來感受好玩的數學,數學的好玩吧!

封面上的談爺爺,是我國著名的數學科普作家,他的作品中,故事與智力遊戲巧妙結合,題材廣泛、文理交融、奇趣橫生,讓人百讀不厭、回味無窮。

翻開目錄,五個專欄100個數學趣味小故事映入眼帘:「小娃娃破密碼」「一面喝酒一面漏」「肥水不落外人田」「肚子裡的蛔蟲」「生命遊戲」……是不是感覺千奇百怪,令人期待。正像封底的讀者評論所說:「薄薄的,但是知識和樂趣卻是厚厚的。」「讀著這些故事,不得不感嘆數學實在是太奇妙了!」「送孩子一本這樣的書吧,一定會讓他愛上數學」……。怎麼樣,是否感覺很對你的胃口呢?那就趕快讀起來吧!

有人說數學抽象冷峻,談爺爺告訴我們數學好玩。


在繽紛的「數學大花園」裡,談爺爺介紹了世界各地小朋友都喜歡玩的吃「井」字遊戲。

它起源於我國古代周朝實行的井田制度,棋盤其實就是一個九宮格,像一個「井」字。玩法非常簡單,臨時畫一個棋盤就可以馬上「開戰」。

其實,它就和五子棋比較類似,具體怎麼玩呢?等你自己去花園裡駐足觀賞吧!

可不要小看這種小遊戲,許多數學大師、博弈論專家正是從這裡起步的。

在繁忙的「數學大作坊」裡,《水滸傳》中的「赤發鬼」劉唐冒認晁蓋為舅舅這一段正講得熱鬧。晁蓋謊稱劉唐是陰曆閏四月初一出生,他巧設計謀,智取生辰綱。談爺爺認認真真地算了筆關於「回歸年」與「朔望月」長度關係的細帳,告訴我們「十九年七閏」的原由。1976年是閏八月,1995年又是閏八月,其間的差距正是19年!今年閏四月,我的外甥2001年閏四月出生,今年剛好19歲。不禁讓人感嘆,我國古人曆法如此精密!

在熱鬧的「數學大戲臺」裡,「戲說顛倒」有道趣題考考你。

  

請在方框裡的12個數目中圈出6個,使其總和等於21。

你也許覺得不大好對付,其實,解起來很容易,把紙頭倒過來,圈三個6和三個1,總和就等於21了。嘿嘿,是不是有點像「腦筋急轉彎」。做這種題目,就好像老和尚參禪,一旦參透,就豁然開朗、大徹大悟了。

我用這道題目來考上中學的兒子,他也被「顛倒」遊戲吸引了,繼而想出一個更有趣的玩法:4張撲克牌放在桌上,被測者背過身去,考官將其中一張撲克牌顛倒過來。然後,請被測者轉過身來猜顛倒了哪一張。你還別說,還真得仔細觀察、認真思考一下,咦?顛倒前後兩組牌一模一樣啊!哈哈!問題可就出在這一模一樣上,你找到答案了嗎?

遊戲專家的腦子真像是「無軌電車」。他的思路一轉,忽然又轉到公立的年份上去。1881年是一個對稱性特別豐富的年份,順讀和逆讀是完全一樣的。不僅如此,上下顛倒過來看,依舊保持不變。1961年也具有這種奇妙性質,再下面就要等到6009年了。

這讓我聯想到了剛剛走過的2020年2月2日,號稱「千年等一回」的20200202。有人反駁說,這種回文日,其實明年就可以,20211202,上一次是9年前的20111102,哪裡用等上一千年。

可是今年的回文日,是更加特別的。在美國日曆系統通常的寫法順序是月、日、年,而在許多亞洲國家的書寫順序是日、月、年或年、月、日。

本世紀只有2020年2月2日(02/02/2020)的日期是八位數完全對稱,這個回文日無論在歐洲、亞洲、美國,當日恰巧都是相同日曆日期、寫法都一樣,可稱為「世界完全回文日」。前一次發生八位數世界完全回文日是在1111年11月11日(11/11/1111),也就是909年之前,之後還得等到2121年12月12日(12/12/2121),才會再一次遇上。再下一次是什麼時候呢?下下次呢?聰明的你找找看吧!

數學中有迴文數,詩中還有迴文詩,數學、文學本是一家。感興趣的話,留給你自己去了解了!

了解一頁書,勝於匆促地閱讀一卷書(麥考利)。關於「顛倒」,我就聯想到這麼多,相信你會有更多的發現。

怎麼樣,好玩嗎?別忘了,有100個趣味故事等你去探索喲!

有人讀書只是走馬觀花看熱鬧,談爺爺告訴我們「玩中有學,道理很深」。


不瞞您說,這本書我通讀了三遍,至今還有一些地方沒想明白。不過,只要你帶著思考去閱讀,每讀一遍就會有新的理解和收穫。

要想玩轉數學,不妨再給你分享一些閱讀秘笈:

秘笈一,讀中記。「不動筆墨不讀書」,在閱讀過程中,無論是遇見讀不懂、讀不透的;還是有思考、有疑惑的,亦或是有了收穫、聯想、評價等,都要養成圈畫、批註的習慣。我特別推薦同學們採用「做記號」的辦法輔助閱讀——你標記得越多,將學到越多。以下是我推薦的筆記符號,你還可以創造自己喜歡的符號,沒有對錯,只要對你自己有益就行。

秘笈二,讀中做。「智慧出自指尖」,數學閱讀離不開邊讀邊實踐,邊讀邊操作。比如閱讀《好玩的數學》中類似於「兒童節上玩的火柴遊戲」「組裝24的遊戲」這樣的內容,同學們主動經歷「觀察—思考—動手」這個三部曲,問題就順順噹噹地解決了。「讀中做」不僅能嘗試演算,形成技巧,還能發現規律,讓數學閱讀也經歷變「薄」為「厚」,再變「厚」為「薄」的過程。

秘笈三,讀後享。同學們閱讀後可以帶著體會與疑問,主動與父母、師長或同伴交換看法;可撰寫「數學閱讀日記」記錄閱讀的收穫、數學難題的思考與生活中的實踐應用等。「讀後享」的思維撞擊、智慧交鋒,能使龐雜混亂的思維變得清晰、簡單。如果你讀完後,還能聯繫生活實際,加工出自己的理解,去解決實際問題,從而最終轉化成自己的能力,那就最好不過了。

這本書非常建議你能和爸爸媽媽一起讀,因為不同年齡、不同群體,幾乎每個人都可以從中找到感興趣的話題。

讀書是易事,思索是難事,但兩者缺一,便全無用處(富蘭克林)。同學們,讀完這本書,如果能使你從此愛上數學閱讀;如果在閱讀過程中,你還能邊讀邊思,透過文字看到背後的數學思想;那麼,祝賀你,你已經找到了學好數學的新途徑!

相關焦點

  • 華應龍 ​閆彩燕 ‖ ​知否 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
    因為,美不美,老師說了不算;甚至書中寫了,也不算;大家感受到了,才算!現在,我們不妨翻開書本看一看。蟬的一生,可謂傳奇。蟬卵在經歷一個秋冬之後方能孵出幼蟲,剛孵出的幼蟲在黑暗的地下靠吸取樹根的汁液生長3--7年,有的長達10年,然後才破土而出,破繭成蟬,一鳴驚人!不忍受十年沉默,怎能謳歌一季光明?數學計算一事足可以與蟬的傳奇一生相提並論。
  • 孩子怎麼學數學才能得高分?名師華應龍:數學好是「玩」出來的
    他認為數學成績好的孩子都是「玩」出來的。這讓很多家長想不明白,數學這麼高深的學科怎麼能是玩出來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華應龍教授是如何說的吧。 華應龍教授認為老師在教孩子數學都是比較抽象的傳授知識,例如在講述直角、銳角和鈍角時,這些抽象的符號和數字對於孩子來說是很陌生的
  • 黃彪:像華應龍那樣「講故事」
    對此,華應龍老師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他將自己30多年來對這個問題的思考與實踐寫成了一本書。《教育要給學生留下什麼》是他的第四部專著,整本書分為四個板塊,從學科教學到全人教育,從發展自己到成就他人,主題聚焦,論述豐滿。華老師是小數界的領路人,我仰慕多年,「追隨」許久。他的書耐讀、易懂、可學,見文如見人,入思即動情,多品自多益。
  • 華應龍 ​段安陽 ‖ 發現有趣的數學
    華應龍(北京第二實驗小學)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
  • 《孩子:挑戰》:一本寫給父母看,卻是孩子受益的書
    有時候,寧願苦了自己,也要為孩子創造一切有利的條件,去培養孩子。生怕孩子的不優秀是因為自己不夠努力。相信,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焦慮。可是,那個孩子呢?我們滿懷期望,付出全部心血對他,可他似乎卻越來越不聽話,越來越不按照我們內心期望的路來走。有一句話,形容很多為人父母的心情非常恰當,那些優秀的,都是別人家的孩子。
  • 這是一本引導孩子愛上閱讀的書,人手一本,讓孩子愛上書
    最近接觸了一本很有意思的書《當孩子遇見書》,這是一本寫作老師推薦的書,看這本書的初衷是來找乾貨的,找到方法和閱讀技巧,我的孩子就可能愛上閱讀,但真的是我們想的那樣嗎?中川李枝子日本著名童書作家,在成長的過程中閱讀了大量的書籍,成年後成為了一名保育員,她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及成長經歷創造了這本屬於父母,老師和孩子們的《當孩子遇見書》。
  • 【萌奇愛周末】從清華大學的立體通知書說起,帶孩子一起製作一本吧~
    之前清華大學立體通知書在抖音及各大網站上火了,引發了大家關注立體紙藝的一波熱潮。原來大學錄取通知書還可以做得這麼驚豔!立體書,是一個神奇的世界……外表是一本普通的書,打開後卻是別有洞天——所有平面的東西全都立起來了,簡直是紙的魔術!今天萌奇教大家製作一本簡單的立體書。
  • 清華校長送了新生一本「土味」的書
    隨錄取通知書一起寄出的,還有校長邱勇給新生的贈書《鄉土中國》以及致新生的信,寄語新生「植根家國熱土,砥礪成長擔當」。清華大學,作為國內首屈一指的學府,國之重器,其學子更是被寄予厚望。在書中,費孝通先生舉了一個這樣的例子:他初次出國時,奶媽曾偷偷將一包灶上的泥土塞在箱子底下,並囑咐他,水土不服時就吃上一點。
  • 如何讓孩子寫好作文,一本作文書即可
    看到這個標題,很多家長以為我會給各位親們推薦一本好書,有助於孩子寫作的,其實不是。我的意思就是一本作文書就可以了,什麼樣的都可以,作文寫得好壞不是你看多少書能決定的,而是你是否學會了到底如何寫作文。 我上學的時候,作文總是最高分,經常拿範文給同學們讀,這個真的不是吹牛。
  • 推薦一本實用的英語用法書
    你在平時的英語學習當中是否會存在這樣的問題:對於單詞的用法,即使查了詞典,仍然一知半解。
  • 再給中小學生推薦一本必讀的書
    在我的心目中,僅從閱讀方面看,中小學生到高中畢業只須兩本必須精讀的書。一本是《古文觀止》,昨天做了推薦,今天就推薦第二本《西遊記》。是的,就這兩本。但是你一定要看清楚了,是精讀篇目。至於泛讀的,可以根據學生自己的要求,由學生自己選擇最佳。
  • 孩子書忘帶了,家長送還是不送?今天終於有了答案
    種種抱怨之下,也在彼此身上找心理平衡,焦慮之際內心也常常會暗暗慶幸:哈哈,原來並非自己一個孩子這樣,大家都如此啊!事實上,孩子諸多問題當中,有這樣一個問題,是爭議較大的問題之一:孩子書或者作業忘帶了,送還是不送?幾個媽媽分成兩組持不同意見討論。
  • 送書|真送書,兩本,包郵,不是廣告
    小逛又來抽獎送書啦啦啦,今天有兩本書哦~其實,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張老師向我推薦這本《超越原生家庭的養育》,一開始我是拒絕的:「沒有孩子也不準備當父母我們會不自覺地套用父母教育我們的方式來教育孩子。儘管我們曾發誓永遠不像母親那樣說話,但她的話依然從我們的舌尖奔湧而出。
  • 六一節送孩子玩具,不如送孩子書,書裡藏著成長的金鑰匙
    下班的時候遇見對門住的小王,他正在小區大門口拿快遞,厚厚的二摞書,問他都買了些什麼書,他說正趕上促銷,一部分書是他自己用的,另外給兩個孩子買了點。但他買書有個困惑,他家老大6歲已經認得不少字,可以直接閱讀文章了,買了不少文字版的書籍直接跳過拼音,讓孩子強化一下能認識的字。
  • 4-7歲孩子不愛看書,如何教孩子閱讀一本故事書?
    為什麼家裡藏書上萬,小朋友卻並不感冒,是書的內容不夠吸引,還是孩子真的不愛看書呢?相信很多朋友都有感觸,我為孩子投資那麼多錢,買了那麼多的書,孩子就是不喜歡看書。先不說孩子喜不喜歡,您真的會講故事機書嗎?說實話,在沒有做自媒體寫育兒方面之前,我也是個馬大哈,很少關注孩子學習這塊,就是因為寫育兒文章,讓我學到了不少好方法,比如如何教孩子閱讀一本故事書?
  • 《這是一本嚴肅的書》:這只是一本讓孩子感知快樂的繪本
    作為家長的我們是不是應該考慮一下,遵循孩子天性,讓孩子閱讀一些輕鬆、有趣的童書、或繪本呢?比如:《這是一本嚴肅的書》這本,它簡單純粹、只是一本讓孩子感知快樂的繪本,無關功利、無關說教。開篇點題,這是一本嚴肅的書,而走進我們眼帘的除了文字,卻只有一對耳朵,這會是誰的耳朵呢?它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樣有思想、有分寸、有尊嚴的內容呢?這樣的大量的留白,留給了孩子無限的想像空間,作為陪讀的家長,我們可以引導孩子根據畫面的細節來聯想整體,「噔噔……會是哪一個小動物要粉墨登場了呢?我們一起來猜一猜吧!」
  • 一年級,如何為孩子正確選擇一本合適的優質童書
    我回過頭去,認真檢視我「自以為豪」,而女兒「不喜歡」的兩層書架,發現我和玉米媽媽在給女兒選擇」童書「確實在很大層面是以我們大人為中心,選擇了一些我們自以為是的」女兒應該閱讀的經典童書「。那我們在」如何為女兒正確選擇一本合適的優質童書「這個事情犯了哪些錯?
  • 幼兒園開學季,多學幾招讓孩子在學校的狀態更好
    昨天看了一個朋友圈是這樣寫的-很酸的​一‎個視頻​國家提倡​二‎胎​,醫院提‎倡母‎乳​,專‎家不‎提倡​隔‎代​帶​娃,婚姻‎法​要​求女​人​經​濟‎獨‎立​,寶寶渴‎望媽媽‎時​刻‎陪​伴‎,丈​夫‎希望‎妻子​貌美​如花,這個‎社​會​對​女​人​過於‎苛‎刻​
  • 清華大學歷史教授推薦的一本「妖怪」書:適合給孩子讀,傳承文化
    "文 | 開心果媽媽(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作為家長的你,都給孩子讀過哪些課外書呢?神話故事書、世界經典名著、文學書、詩歌集、百科書等等,這些都是家長常給孩子讀的書。對於孩子來說,課堂內學的知識非常重要,而課外書,其實也非常重要。因此,很多家長對課外書的挑選,都會比較仔細。畢竟,屬於孩子的課外時間,並不是很多。在眾多種類的課外書中,很少出現這一類書籍,那就是"妖怪書"。
  • 華應龍:家長怎麼當老師?
    華應龍(北京第二實驗小學)昨天,我收到一則求助的微信:「華校,請問正方體的這道題,怎麼才能給孩子講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