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個轉錄因子促幹細胞變身「類卵細胞」,其成果將會對生殖醫學產生...

2020-12-20 瀟湘晨報

人類可以在實驗室中「製造」卵子嗎?根據英國《自然》雜誌16日發表的一項幹細胞最新研究成果,日本科學家團隊證明:一組8個轉錄因子,可以在實驗室中將小鼠幹細胞轉化為類卵細胞。這些發現進一步加深了人類對卵子發育的理解,在應用角度上,其成果將會對生殖醫學產生重要影響。

卵母細胞(未成熟的卵細胞)的發育分為多個階段,但參與這一過程的基因調控網絡尚不清楚。

日本九州大學著名生殖生物學家林克彥及其團隊,在2016年曾在《自然》雜誌上發表論文稱,他們培育的11隻小鼠並非來自精子和卵子的結合,其母系血統源於重編程的皮膚細胞。這一實驗的成功令生殖科學界震驚,因為其意味著,未來有朝一日人類將可以只用血液和皮膚細胞就能孕育出一個新生命,但就現階段來講,因面臨技術和倫理雙重挑戰,這一想法的實現還相當遙遠。

而此次,林克彥及其同事利用小鼠的胚胎幹細胞,確定了觸發卵母細胞生長所需的8個轉錄因子(調節基因表達的蛋白質)。然後,研究團隊誘導這8個轉錄因子在小鼠多能幹細胞中表達,測試它們是否足以驅動卵母細胞生長。

研究結果發現,這導致了「類卵細胞」的產生,他們將其命名為「直接誘導的卵母細胞樣細胞」。雖然這些細胞沒有進行減數分裂,但能夠受精,並能分裂到胚胎發育的8細胞階段。然而,超過這一時點的進一步發育就會受到影響。

研究人員認為,他們的「類卵細胞」可以提供一種潛在的卵母細胞細胞質來源,卵母細胞細胞質在輔助生殖技術中極具價值。

總編輯圈點

很多生殖領域的專家都在關注著林克彥團隊的進展及相關研究,如果說,在實驗室中「製造」卵子精子的技術,能夠安全並以科學為目的地在人類身上展開,那麼現實中無數有生育困難的夫妻就可以用血細胞和皮膚細胞取代有缺陷的生殖細胞,進而完成生育願望。換句話說,男性不必再為精子健康苦惱,女性亦無需為高齡帶來的生育能力下降而擔憂。事實上,這一技術在未來所擁有的更深遠意義,是女性的卵子將不再和她們的年紀掛鈎;而不論性別,人們或都可擁有與兩者都存在血緣關係的孩子。

【來源:摘自科技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八個轉錄因子促幹細胞變身「類卵細胞」
    根據英國《自然》雜誌16日發表的一項幹細胞最新研究成果,日本科學家團隊證明:一組8個轉錄因子,可以在實驗室中將小鼠幹細胞轉化為類卵細胞。這些發現進一步加深了人類對卵子發育的理解,在應用角度上,。卵母細胞(未成熟的卵細胞)的發育分為多個階段,但參與這一過程的基因調控網絡尚不清楚。
  • 人造卵細胞成為現實:使用轉錄因子重建卵母細胞轉錄網絡
    這項研究表明,一組8種轉錄因子可以在實驗室中將小鼠的多能幹細胞轉化為卵母細胞樣細胞。這一發現進一步加深了我們對卵細胞發育的理解,並可能對生殖醫學產生深遠影響!在雌性生殖系發育過程中,原始生殖細胞(PGCs)經歷了表觀遺傳重編程的命運決定和性別決定,分裂分化成卵母細胞並停留在原始卵泡中。
  • Nature重磅突破:人造卵細胞成為現實——使用轉錄因子重建卵母細胞...
    這項研究表明,一組8種轉錄因子可以在實驗室中將小鼠的多能幹細胞轉化為卵母細胞樣細胞。這一發現進一步加深了我們對卵細胞發育的理解,並可能對生殖醫學產生深遠影響!在這項研究中,林克彥(Katsuhiko Hayashi)等人通過研究小鼠卵母細胞體外發育系統中基因表達的變化並進行相關的功能篩選,由此確定了一組8種足以觸發卵母細胞生長的轉錄因子,每種轉錄因子都是從原始卵泡向初級卵泡過渡的關鍵。
  • Nature揭示:僅需8個轉錄因子,幹細胞可變身可受精的卵母細胞
    日本九州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分析小鼠卵母細胞的發育,揭開了調控卵母細胞生長的基因網絡的神秘一角,確定了8個足以觸發卵母細胞生長的轉錄因子。這些轉錄因子可直接將多能幹細胞轉化為卵母細胞樣細胞,並且轉化後的細胞能夠像卵母細胞一樣受精和分裂。卵母細胞是女性體內特有的生殖細胞,它的成熟是孕育生命過程的第一步。這種特殊的生殖細胞的細胞質內含有多種混合物質,能夠產生200多種人類發育所必須的高分化細胞。
  • 日本團隊:僅激活8個基因,小鼠幹細胞直接轉為可受精細胞
    只要激活8個基因來產生基因控制蛋白,就足以將小鼠幹細胞直接轉化為類卵細胞,這些細胞成熟後甚至可以像卵細胞一樣受精。因此,研究團隊認為,對卵母細胞及其發育的基本了解對推進生殖醫學和更好地掌握生命如何繁殖都很重要,但參與調控卵母細胞發育這一過程的基因的調控網絡目前尚不清楚。九州大學醫學科學學院教授Katsuhiko Hayashi及其同事利用小鼠的胚胎幹細胞,確定了觸發卵母細胞生長所需的8個轉錄因子(調節基因表達的蛋白質)。
  • 人造卵母細胞成現實科學家要用8個轉錄因子幫「造...
    科學家們表示,識別出引起卵母細胞生長的轉錄因子,將有助於生殖生物學研究,並可能幫助女性解決生育問題。日前,一項研究迎來重磅突破:由八種蛋白質組成的核心組,可以在實驗室中將小鼠多能幹細胞轉,化為看起來很像未成熟卵細胞的細胞——稱為卵母細胞(oocytes)。
  • 科學家用轉錄因子重建卵母細胞轉錄網絡
    科學家用轉錄因子重建卵母細胞轉錄網絡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8 16:53:02 日本九州大學Katsuhiko Hayashi團隊在研究中取得進展。他們利用轉錄因子重建卵母細胞轉錄網絡。
  • 《自然》發表重要研究:8個基因把幹細胞就可變成受精的細胞?
    今日,一支來自日本的科研團隊在《自然》雜誌上發表論文——僅僅在小鼠幹細胞中增強8個轉錄因子的表達,就可以將幹細胞轉變為「類卵母細胞」。這些細胞可以受精,並分裂到胚胎發育的8細胞階段!隨後,他們在胚胎幹細胞中挨個使這些轉錄因子失活,觀察是否會影響相應的發育過程。結果表明,其中8個轉錄因子是關鍵,缺一不可。
  • 《自然》重磅:人造「卵細胞」,從未如此簡單
    了解生命奧秘,治療不孕不育,都得用上解謎過程中獲得的知識,比如近些年來的「人造精子」、「孤雌/孤雄生殖」等等[1-2]。而近期在《自然》上,日本九州大學的科學家們,又把「人造卵細胞」的課題向前推進了一步:對卵母細胞基因調控網絡進行的研究發現,只需要激活8個關鍵的轉錄因子,就能使小鼠幹細胞轉化為卵母細胞樣細胞!
  • Cell:八因子雞尾酒誘導成熟血細胞變身iHSC
    這項研究標誌著科學家們在再生醫學領域邁出重要一步:利用其他細胞類型,特別是成熟的以及分化的細胞,產生足夠用於造血幹細胞移植的造血幹細胞。該研究團隊由波士頓兒童醫院的Derrick J. Rossi博士領導。 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成功與用於移植的造血幹細胞的數量有緊密聯繫:細胞數目越多,移植成功率越大。但是造血幹細胞一直都很稀缺。
  • 《自然》重磅:人造「卵細胞」,從未如此簡單!日本科學家發現,只需8...
    了解生命奧秘,治療不孕不育,都得用上解謎過程中獲得的知識,比如近些年來的「人造精子」、「孤雌/孤雄生殖」等等[1-2]。而近期在《自然》上,日本九州大學的科學家們,又把「人造卵細胞」的課題向前推進了一步:對卵母細胞基因調控網絡進行的研究發現,只需要激活8個關鍵的轉錄因子,就能使小鼠幹細胞轉化為卵母細胞樣細胞!
  • NBT|數百種人類轉錄因子可直接誘導細胞分化
    他們構建了由1564個人類轉錄因子,包括1732個剪切異構體構成的DNA文庫,稱其為人類轉錄因子組。他們將所有的轉錄因子轉入人類誘導多性能幹細胞,從而篩選出了具有誘導幹細胞分化能力的轉錄因子。研究者在克隆或合成轉錄因子DNA後,將其轉入強力黴素誘導的慢病毒載體。通過控制載體與細胞的比例,他們確保每個細胞最多獲得一個載體。
  • 轉錄調控:人源轉錄因子特徵 總結 (截至2018)
    例如,轉錄因子Zif268(Egr1)。鋅指蛋白這類蛋白質,鋅指域通常具備兩個、三個或更多的串聯重複序列,高級結構形成類是「手指」的模式組對DNA進行結合。這些串聯陣列可以綁定的DNA和通常的-3bp間隔的「大溝」區(Major Groove)。每個域的α-helix(通常被稱為「識別螺旋」)可以讓、識別特定的DNA鹼基。
  • 《自然通訊》:喬傑/文路團隊繪製人類垂體發育單細胞轉錄組圖譜
    在人類胚胎第3周左右,腹側間腦與原始口腔頂部外胚層接觸,誘導其內陷形成一個微型囊狀結構(Rathke囊),囊壁細胞通過分裂、遷移和分化,最終形成各種激素細胞類型。過去近三十年的小鼠遺傳學研究已鑑定出許多信號通路和轉錄因子參與了垂體發育 。
  • Cell Stem Cell背靠背|吳軍等建立了一種全新的全能幹細胞
    EpiSC通常不會對囊胚注入嵌合體發揮作用,除非進行基因修飾以增強內細胞團(ICM)整合及存活,而作者通過囊胚注射三種攜帶報告基因的不同胚胎來源的FS細胞後,發現儘管FSC和原代形成態上胚層細胞可以貢獻產生囊胚嵌合體,但其效率低於ESC或ICM細胞。
  • 單分子成像揭示成體細胞幹細胞的轉錄動力學
    單分子成像揭示成體細胞幹細胞的轉錄動力學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28 10:38:20 美國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Ulrich Steidl團隊的一項最新研究利用單分子成像揭示了成體幹細胞的轉錄動力學
  • 卵細胞的生活史
    青春期前激活的庫存,是沒有機會發育成熟的,因為卵子的成熟需要垂體促性腺激素(或許還有其他激素)及相關因子的參與。卵子發育到早期竇卵泡階段,會出現促性腺激素受體,這個階段如果沒有恰如其分的促性腺激素及相關因子的出現,卵泡就閉鎖了。 關於卵巢庫存細胞的激活,很多種理論假設,連續募集理論、波式募集理論等,個人比較認可連續募集理論的假設。
  • Nat Biotechnol:對人多能性幹細胞進行定製化轉錄因子編程,產生數...
    通過大規模的篩選過程,他們共發現了290種可以快速有效地將iPS細胞重編程為靶細胞的DNA結合蛋白。他們能夠證實,在每種情況下,只需一種轉錄因子就足以在4天內讓ips細胞發生分化而產生神經元、結締組織細胞、血管細胞和神經膠質細胞。神經膠質細胞作為「絕緣體(insulator)」包被著神經元。
  • 人工進化蛋白因子加速體細胞重編程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研究員Ralf Jauch課題組建立了一種人工進化重編程轉錄因子的篩選平臺,以促進誘導多能幹細胞的生成。體細胞重編程技術可為再生醫學提供充足細胞來源,在研究與醫療領域有廣闊應用前景,但重編程的誘導效率有待進一步提高。Ralf Jauch 課題組將蛋白質工程和細胞重編程結合,設計並篩選出功能增強的、可加速體細胞重編程的蛋白因子。
  • 人工進化蛋白因子加速體細胞重編程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研究員Ralf Jauch課題組建立了一種人工進化重編程轉錄因子的篩選平臺,以促進誘導多能幹細胞的生成。體細胞重編程技術可為再生醫學提供充足細胞來源,在研究與醫療領域有廣闊應用前景,但重編程的誘導效率有待進一步提高。Ralf Jauch 課題組將蛋白質工程和細胞重編程結合,設計並篩選出功能增強的、可加速體細胞重編程的蛋白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