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揭示:僅需8個轉錄因子,幹細胞可變身可受精的卵母細胞

2020-12-20 科技與生活視野

讓不可能變為可能,擊破一個個「天命」,似乎是科學家們一直以來樂此不疲、致力追求的目標。

40多年前,世界首例試管嬰兒的誕生打破了人類自然孕育生命的歷史,為不孕不育患者帶來了生育的希望。這之後,輔助生殖技術持續發展,成為越來越多人延續後代和提高生育文明的重要手段。然而,這種技術需要參與者提供健康的精子、卵子,如何精益求精、為不孕不育患者帶來更好的解決方案成為科學家們努力的方向。

當地時間12月16日,《Nature》發布了一篇題為「Reconstitution of the oocyte transcriptional network with transcription factors」的報告,為不孕不育患者打破難以生育的「魔咒」帶來了全新的希望。

日本九州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分析小鼠卵母細胞的發育揭開了調控卵母細胞生長的基因網絡的神秘一角,確定了8個足以觸發卵母細胞生長的轉錄因子。這些轉錄因子可直接將多能幹細胞轉化為卵母細胞樣細胞,並且轉化後的細胞能夠像卵母細胞一樣受精和分裂

卵母細胞是女性體內特有的生殖細胞,它的成熟是孕育生命過程的第一步。這種特殊的生殖細胞的細胞質內含有多種混合物質,能夠產生200多種人類發育所必須的高分化細胞。

為了了解影響卵母細胞生長的因素,研究人員建立了一個培養系統,利用胚胎幹細胞(ES)再現了雌性小鼠生殖細胞的分化,並通過RNA測序(RNA-seq)分析繪製了雌性生殖細胞的發育軌跡,發現有27個轉錄因子可能與卵母發育過程相關。

其中,僅Lhx8、Sohlh1、Nobox、Tbpl2、Stat3、DYNL1、Sub1以及Figla這8個轉錄因子是關鍵因子並且相互影響。其中,Lhx8、Sohlh1、Nobox、Tbpl2形成了一個核心調控網絡,而Stat3、DYNL1、Sub1、Figla則緊密相連

8個轉錄因子是影響卵母細胞生長的關鍵因素

於是,研究人員進一步分析了這8個轉錄因子是否能夠誘導小鼠多能幹細胞轉變為卵母細胞。結果令人驚訝,這些轉錄因子促成了類卵細胞的產生。研究人員將這些細胞命名為「直接誘導的卵母細胞樣細胞」(directly induced oocyte-like cells,DIOLs),儘管這些細胞沒有進行減數分裂,但是卻能夠受精,並能分裂到胚胎發育的8細胞階段,在這之後發育就會受到影響。

DIOLs能夠受精並發育至8細胞階段

九州大學醫學部教授Katsuhiko Hayashi說:「來自卵母細胞的細胞質是生殖生物學和醫學中的寶貴資源。我們的研究提供了一種無需侵入人體便能得到大量卵細胞的新穎手段,幹細胞可以直接轉換為卵母細胞樣的細胞,而無需遵循自然發生的相同步驟順序。儘管這一技術應用在人類身上尚且為時過早,但是小鼠實驗已經讓我們看到了苗頭。」

事實上,步入21世紀以來,科學家們已經在輔助生殖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早在2003年Hans R. Scholer在《Science》發表了一項開創性的研究報告,提出小鼠胚胎幹細胞(ESC)可體外經誘導分化產生卵子樣細胞,在學術界引起了一陣轟動。

2016年中國科學家首次實現小鼠胚胎幹細胞體外分化並獲得具有功能的精子(樣)細胞,同時藉助輔助生殖手段使之孕育出健康的小鼠後代,為無精子症男性生育後代帶來希望。相關報告發表在幹細胞權威雜誌《Cell Stem Cell》上。

隨著研究的持續推進,「人造卵子」、「人造精子」等技術的不斷成熟,未來難以生育的人們將面臨更多的治療選擇。或許有朝一日,男性和女性獨自孕育後代也將成為現實。

相關焦點

  • 《自然》發表重要研究:8個基因把幹細胞就可變成受精的細胞?
    今日,一支來自日本的科研團隊在《自然》雜誌上發表論文——僅僅在小鼠幹細胞中增強8個轉錄因子的表達,就可以將幹細胞轉變為「類卵母細胞」。這些細胞可以受精,並分裂到胚胎發育的8細胞階段!卵母細胞可以被視作是卵子的前身。隨著在體內逐漸成熟,卵母細胞在經歷多個階段的發育後,會形成最終能受精的卵子。卵母細胞的發育對於生命的誕生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科學家們對其基因調控網絡卻知之甚少。為了探尋卵母細胞發育背後的秘密,科學家們做了初步的表達分析,發現27個可能參與其中的轉錄因子。
  • 科學家用轉錄因子重建卵母細胞轉錄網絡
    科學家用轉錄因子重建卵母細胞轉錄網絡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8 16:53:02 日本九州大學Katsuhiko Hayashi團隊在研究中取得進展。他們利用轉錄因子重建卵母細胞轉錄網絡。
  • Nature重磅突破:人造卵細胞成為現實——使用轉錄因子重建卵母細胞...
    這項研究表明,一組8種轉錄因子可以在實驗室中將小鼠的多能幹細胞轉化為卵母細胞樣細胞。這一發現進一步加深了我們對卵細胞發育的理解,並可能對生殖醫學產生深遠影響!在這項研究中,林克彥(Katsuhiko Hayashi)等人通過研究小鼠卵母細胞體外發育系統中基因表達的變化並進行相關的功能篩選,由此確定了一組8種足以觸發卵母細胞生長的轉錄因子,每種轉錄因子都是從原始卵泡向初級卵泡過渡的關鍵。
  • 人造卵細胞成為現實:使用轉錄因子重建卵母細胞轉錄網絡
    這項研究表明,一組8種轉錄因子可以在實驗室中將小鼠的多能幹細胞轉化為卵母細胞樣細胞。這一發現進一步加深了我們對卵細胞發育的理解,並可能對生殖醫學產生深遠影響!在雌性生殖系發育過程中,原始生殖細胞(PGCs)經歷了表觀遺傳重編程的命運決定和性別決定,分裂分化成卵母細胞並停留在原始卵泡中。
  • 人造卵母細胞成現實科學家要用8個轉錄因子幫「造...
    研究人員於當地時間12月16日在《自然》(Nature)雜誌上報導稱,卵形細胞不能進行減數分裂,不能將染色體總數減半,但它們可以通過精子受精,然後分裂,直到達到胚胎發育的8個細胞階段。「這表明你可以直接從幹細胞轉化為卵母細胞。
  • 日本團隊:僅激活8個基因,小鼠幹細胞直接轉為可受精細胞
    只要激活8個基因來產生基因控制蛋白,就足以將小鼠幹細胞直接轉化為類卵細胞,這些細胞成熟後甚至可以像卵細胞一樣受精。因此,研究團隊認為,對卵母細胞及其發育的基本了解對推進生殖醫學和更好地掌握生命如何繁殖都很重要,但參與調控卵母細胞發育這一過程的基因的調控網絡目前尚不清楚。九州大學醫學科學學院教授Katsuhiko Hayashi及其同事利用小鼠的胚胎幹細胞,確定了觸發卵母細胞生長所需的8個轉錄因子(調節基因表達的蛋白質)。
  • 八個轉錄因子促幹細胞變身「類卵細胞」
    根據英國《自然》雜誌16日發表的一項幹細胞最新研究成果,日本科學家團隊證明:一組8個轉錄因子,可以在實驗室中將小鼠幹細胞轉化為類卵細胞。這些發現進一步加深了人類對卵子發育的理解,在應用角度上,。卵母細胞(未成熟的卵細胞)的發育分為多個階段,但參與這一過程的基因調控網絡尚不清楚。
  • 八個轉錄因子促幹細胞變身「類卵細胞」,其成果將會對生殖醫學產生...
    根據英國《自然》雜誌16日發表的一項幹細胞最新研究成果,日本科學家團隊證明:一組8個轉錄因子,可以在實驗室中將小鼠幹細胞轉化為類卵細胞。這些發現進一步加深了人類對卵子發育的理解,在應用角度上,其成果將會對生殖醫學產生重要影響。卵母細胞(未成熟的卵細胞)的發育分為多個階段,但參與這一過程的基因調控網絡尚不清楚。
  • 單分子成像揭示成體細胞幹細胞的轉錄動力學
    單分子成像揭示成體細胞幹細胞的轉錄動力學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28 10:38:20 美國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Ulrich Steidl團隊的一項最新研究利用單分子成像揭示了成體幹細胞的轉錄動力學
  • 【資訊快遞】 孫青原/高紹榮/王震波/歐湘紅合作揭示小鼠受精卵中...
    【資訊快遞】 孫青原/高紹榮/王震波/歐湘紅合作揭示小鼠受精卵中H3K27甲基化建立與調控的機制 2020-12-16 17: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浙江大學範衡宇實驗組等揭示啟動早期胚胎發育的關鍵母源因子
    ,並揭示了「母體-胚胎轉換」過程中母源性mRNA降解的分子機制。卵母細胞成熟包括「細胞核成熟」和「細胞質成熟」兩個方面。「細胞核成熟」的指標非常明確,就是完成第一次減數分裂、停滯在第二次減數分裂中期(以凝集的染色體整齊排列在紡錘體中部為標誌),等待受精。而「細胞質成熟」的指標卻模糊不清,但它又是現實存在的,因為有些卵母細胞雖然順利發生了「細胞核成熟」,但卻在受精以後裹足不前,發育失敗。
  • 合作文章|測序幾個細胞發一篇SCI?卵母細胞研究了解一下~
    and mRNA expression發表日期:2020.7.31發表期刊:J Cell Physiol影響因子:5.546合作單位:吉林大學第一醫院小鼠卵母細胞(Tub‐A處理組和對照組,每組5個生物學重複)Smart-Seq2單細胞轉錄組測序組蛋白脫乙醯酶6(HDAC6)可使
  • 研究揭示轉錄因子NKX2-5與心臟病的關聯
    研究揭示轉錄因子NKX2-5與心臟病的關聯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0/2 13:09:30 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Kelly A. Frazer和Michael G.
  • PD-1+幹細胞樣CD8+ T細胞可產生效應樣轉錄特徵的暫時性T細胞
    PD-1+幹細胞樣CD8+ T細胞可產生效應樣轉錄特徵的暫時性T細胞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2/4 16:45:54 美國埃默裡大學醫學院Rafi Ahmed研究團隊近期工作揭示,在慢性感染過程中,PD-1
  • NBT|數百種人類轉錄因子可直接誘導細胞分化
    這種方法已經被用於細胞系間的轉分化,和幹細胞的重編程以及再分化。目前,人們選擇轉錄因子的方法,要麼是使用已知同發育相關的因子,要麼是基於計算機預測。人們還尚未全面地檢測過人體內約1600種轉錄因子中,到底哪些能導致細胞的分化。
  • Nature | 胚胎幹細胞懸浮培養首次構建體外類囊胚
    哺乳動物的發育起源於受精卵,受精卵通過分裂,經歷了2-cell、4-cell、8-cell、桑葚胚(Morula)再到囊胚(Blastocyst)階段,稱之為著床前胚胎(pre-implantation)。
  • 研究揭示細胞轉錄組與染色質可及性圖譜
    研究揭示細胞轉錄組與染色質可及性圖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0/15 12:31:02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Kun Zhang小組利用高通量測序方法,揭示了同一細胞中轉錄組和染色質可及性圖譜
  • 日本科學家發現,只需8...
    而近期在《自然》上,日本九州大學的科學家們,又把「人造卵細胞」的課題向前推進了一步:對卵母細胞基因調控網絡進行的研究發現,只需要激活8個關鍵的轉錄因子,就能使小鼠幹細胞轉化為卵母細胞樣細胞!在本次研究中,九州大學團隊首先將小鼠胚胎幹細胞誘導分化為原始生殖細胞(PGC)樣細胞,然後讓這些細胞重現小鼠胚胎發育期中的生殖細胞分化,也就是卵子發生(Oogenesis)的過程,記錄過程中的轉錄因子表達動態改變。
  • Nature Commun. | 生長素信號維持擬南芥莖尖幹細胞的命運的新機制
    幹細胞產生與維持由促進因子WUSCHEL(WUS)和抑制因子CLAVATA(CLV)組成的負反饋循環來調控【1】。促進因子WUS蛋白產生於SAM內部的組織中心(organizing center),通過胞間連絲轉移到幹細胞區域。抑制因子CLV3可以抑制WUS的活性,避免幹細胞過量增殖,並且CLV3蛋白特異的由幹細胞產生,可作為幹細胞的分子標記【2】。
  • 體細胞核移植從成人卵母細胞中獲得複製人類胚胎成功
    生物谷報導:來自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幹細胞研究公司Stemagen,再生科學研究中心(The Reproductive Sciences Center,生物谷注),Genesis遺傳研究院(Genesis Genetics Institute)的研究人員報導稱利用體細胞核移植的方法從成人卵母細胞中已經獲得了複製人類胚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