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Biotechnol:對人多能性幹細胞進行定製化轉錄因子編程,產生數...

2020-12-20 生物谷

2020年12月5日訊/

生物谷

BIOON/---誘導性多能

幹細胞

(iPS)有潛力轉化為多種細胞類型和組織,用於藥物測試和細胞替代療法。然而,這種轉化的「配方」往往很複雜,難以實現。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德國德勒斯登工業大學再生治療中心、波恩大學和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利用轉錄因子系統性地從

ips

細胞中快速和輕鬆地獲取神經元、結締組織細胞和血管細胞等數百種不同細胞的方法。他們通過非營利組織Addgene獲得這些轉錄因子。相關研究結果近期發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期刊上,論文標題為「A comprehensive library of human transcription factors for cell fate engineering」。

圖片來自Nature Biotechnology, 2020, doi:10.1038/s41587-020-0742-6。

這些研究人員對結締組織細胞進行重編程使之轉變為人iPS細胞。在原則上,iPS細胞可以用來獲得從神經元到血管細胞的各種分化細胞。論文共同通訊作者、德勒斯登工業大學再生治療中心的Volker Busskamp教授解釋說,「大多數分化方案都非常費力和複雜。不可能在單一培養物中以可控的方式同時從

ips

細胞中獲得不同類型的細胞。」

這些研究人員想要用簡單的「配方」取代複雜的分化方案。通過大規模的篩選過程,他們共發現了290種可以快速有效地將iPS細胞重編程為靶細胞的DNA結合蛋白。他們能夠證實,在每種情況下,只需一種轉錄因子就足以在4天內讓

ips

細胞發生分化而產生神經元、結締組織細胞、血管細胞和神經膠質細胞。神經膠質細胞作為「絕緣體(insulator)」包被著神經元。

幹細胞分化的基因開關

這些研究人員利用自動化過程,將各自的轉錄因子和其他控制元件的DNA序列導入iPS細胞基因組中。所導入的轉錄因子可以通過添加小分子來激活,從而使得一些經過基因改造的iPS細胞轉化為分化細胞,隨後就可以利用細胞標誌物區分和自動分類

幹細胞

和分化細胞。他們隨後研究了相比於

幹細胞

,分化細胞中某種轉錄因子的含量有多少。Busskamp解釋說,「差異越大,各自的轉錄因子似乎對

ips

細胞轉化為分化細胞越重要。」

這些研究人員用這種方法在三種不同的

幹細胞

系上共測試了1732種潛在的轉錄因子。他們發現,290種不同的轉錄因子對iPS細胞轉化為分化細胞有影響。這是一個新的領域,因為所發現的241種轉錄因子的

ips

細胞編程特性之前是未知的。他們以神經元、結締組織細胞、血管細胞和神經膠質細胞為例,進行了各種測試,表明轉化後的細胞在功能能力上與人體細胞非常相似。

新發現為未來的研究帶來了新的可能性

Busskamp說,「這些鑑定出的轉錄因子的優勢在於,它們能夠特別快速和容易地將

ips

細胞轉化為體細胞,而且它們也有可能被用來形成更複雜的組織。」之前需要數周甚至數月的時間,而如今只需幾天就可實現。無需昂貴費時的分化方案,在大規模篩選中鑑定出的一種轉錄因子足以做到這一點。

論文共同通訊作者、哈佛大學的George M. Church教授說,「這些結果開闢了新的可能性。使用轉錄因子進行幹細胞編程的多樣性、簡單性和速度使得進行大規模的幹細胞研究成為可能。在全球範圍內,已經有50個其他的研究小組在使用我們的可編程

幹細胞

系和轉錄因子庫(transcription factor library)。」

論文第一作者、哈佛大學的Alex H.M.Ng和Parastoo Khoshaklagh目前已在美國劍橋市成立了初創公司GC Therapeutics,提供攜帶定製化整合著轉錄因子的可編程

幹細胞

Busskamp說,「不同研究機構之間的合作是非常成功的,這是因為不同的學科之間有很好的互補性和關聯性。」現在全世界的科學家們都可以使用非營利組織Addgene提供的轉錄因子資源。

特別是作為一名退行性視網膜疾病的專家,Busskamp看到了

幹細胞技術

在眼科的巨大潛力。Busskamp說,「對於老年性黃斑變性(AMD)等視網膜退行性疾病而言,有希望在未來的某一時刻,利用

ips

細胞轉換來替代受影響的感光細胞。我的團隊正在朝著這個目標努力。」(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1.Alex H.M. Ng et al. A comprehensive library of human transcription factors for cell fate engineering. Nature Biotechnology, 2020, doi:10.1038/s41587-020-0742-6.

2.Customized programming of human stem cells
https://phys.org/news/2020-11-customized-human-stem-cells.html

相關焦點

  • 人工進化蛋白因子加速體細胞重編程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研究員Ralf Jauch課題組建立了一種人工進化重編程轉錄因子的篩選平臺,以促進誘導多能幹細胞的生成。體細胞重編程技術可為再生醫學提供充足細胞來源,在研究與醫療領域有廣闊應用前景,但重編程的誘導效率有待進一步提高。Ralf Jauch 課題組將蛋白質工程和細胞重編程結合,設計並篩選出功能增強的、可加速體細胞重編程的蛋白因子。
  • NBT|數百種人類轉錄因子可直接誘導細胞分化
    另一種思路是通過激活某種或某些轉錄因子直接誘導細胞分化。這種方法已經被用於細胞系間的轉分化,和幹細胞的重編程以及再分化。目前,人們選擇轉錄因子的方法,要麼是使用已知同發育相關的因子,要麼是基於計算機預測。人們還尚未全面地檢測過人體內約1600種轉錄因子中,到底哪些能導致細胞的分化。
  • 人工進化蛋白因子加速體細胞重編程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研究員Ralf Jauch課題組建立了一種人工進化重編程轉錄因子的篩選平臺,以促進誘導多能幹細胞的生成。體細胞重編程技術可為再生醫學提供充足細胞來源,在研究與醫療領域有廣闊應用前景,但重編程的誘導效率有待進一步提高。Ralf Jauch 課題組將蛋白質工程和細胞重編程結合,設計並篩選出功能增強的、可加速體細胞重編程的蛋白因子。
  • 幹細胞「年輕因子」新發現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劉光慧研究組同北京大學湯富酬研究組、中科院動物所曲靜研究組合作,首次揭示了YAP-FOXD1通路在人幹細胞去衰老(De-senescence)及骨關節炎基因治療中的作用及分子機制,為延緩人類衰老、防治衰老相關疾病提供了新的潛在靶點。
  • 科學家首次獲得具有形成性多能性的小鼠和人類幹細胞
    科學家首次獲得具有形成性多能性的小鼠和人類幹細胞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4 13:24:35 近日,英國劍橋大學Austin Smith、Masaki Kinoshita等研究人員合作獲得具有形成性多能性的小鼠和人類幹細胞
  • 人造卵細胞成為現實:使用轉錄因子重建卵母細胞轉錄網絡
    這項研究表明,一組8種轉錄因子可以在實驗室中將小鼠的多能幹細胞轉化為卵母細胞樣細胞。這一發現進一步加深了我們對卵細胞發育的理解,並可能對生殖醫學產生深遠影響!在雌性生殖系發育過程中,原始生殖細胞(PGCs)經歷了表觀遺傳重編程的命運決定和性別決定,分裂分化成卵母細胞並停留在原始卵泡中。
  • 科學家揭示靈長類早期胚胎發育多能性的變化模式
    在靈長類中,早期胚胎多能性狀態的變化模式尚不清楚。但是,從人和非人靈長類著床前胚胎中建立的胚胎幹細胞系,都表現出始發多能態特徵,提示靈長類早期胚胎的多能性變化模式可能不同於嚙齒類。  為了研究靈長類早期胚胎多能性的動態變化,研究人員收集了獼猴囊胚發育的4個時期,對每個時期上胚層細胞進行了單細胞轉錄組分析,通過在蛋白編碼基因層面以及非編碼因子層面(包括轉座子和長非編碼RNA)的分析,以及構建多能性網絡相關基因等計算方法,發現靈長類著床前胚胎細胞的發育多能性存在不同的狀態。
  • Nature揭示:僅需8個轉錄因子,幹細胞可變身可受精的卵母細胞
    這之後,輔助生殖技術持續發展,成為越來越多人延續後代和提高生育文明的重要手段。然而,這種技術需要參與者提供健康的精子、卵子,如何精益求精、為不孕不育患者帶來更好的解決方案成為科學家們努力的方向。這些轉錄因子可直接將多能幹細胞轉化為卵母細胞樣細胞,並且轉化後的細胞能夠像卵母細胞一樣受精和分裂。卵母細胞是女性體內特有的生殖細胞,它的成熟是孕育生命過程的第一步。這種特殊的生殖細胞的細胞質內含有多種混合物質,能夠產生200多種人類發育所必須的高分化細胞。
  • 人造卵母細胞成現實科學家要用8個轉錄因子幫「造...
    過去的研究,已經證明和記錄了基因表達的變化,是如何對從早期生殖細胞(原始生殖細胞)到卵母細胞的轉變產生關鍵影響的。Hamazaki和他的同事們在此基礎上又進行了一項基因表達分析,確定了27個在基因轉化過程中起作用的候選轉錄因子(ESCs)。
  • 八個轉錄因子促幹細胞變身「類卵細胞」,其成果將會對生殖醫學產生...
    根據英國《自然》雜誌16日發表的一項幹細胞最新研究成果,日本科學家團隊證明:一組8個轉錄因子,可以在實驗室中將小鼠幹細胞轉化為類卵細胞。這些發現進一步加深了人類對卵子發育的理解,在應用角度上,其成果將會對生殖醫學產生重要影響。卵母細胞(未成熟的卵細胞)的發育分為多個階段,但參與這一過程的基因調控網絡尚不清楚。
  • Cell:八因子雞尾酒誘導成熟血細胞變身iHSC
    2016年5月9日訊 /生物谷BIOON/ --來自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的研究人員最近成功將小鼠的成熟血細胞重編程為具有造血功能的造血幹細胞。這些"誘導造血幹細胞"具備造血幹細胞的功能性特徵,能夠像造血幹細胞一樣進行自我更新,同時還能夠形成各種血細胞成分。相關研究結果將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Cell上。
  • 胚胎幹細胞研究最新進展(第4期)
    通常人胚胎幹細胞的來源有四種:選擇性流產的人類胚胎組織;治療不孕症夫婦不需要的由體外受精產生的人類胚胎;由捐獻者專門為研究所捐獻的配子由體外受精產生的人類胚胎;由體細胞核移植技術將人體細胞核移植入人或動物的卵泡內產生人類胚胎或嵌合體胚胎。小編針對近年來胚胎幹細胞研究取得的最新進展進行一番盤點,以饗讀者。
  • 核小體結合的SOX2和SOX11結構闡明「先鋒」因子功能
    結構表明SOX因子可以結合超螺旋位置2上的DNA並使其局部扭曲。這些因子還促進末端核小體DNA從組蛋白八聚體上的解離,從而增加了DNA的可及性。SOX因子與核小體的結合還可能導致組蛋白H4的N末端尾巴(包括賴氨酸16殘基)重新定位。
  • Nature重磅突破:人造卵細胞成為現實——使用轉錄因子重建卵母細胞...
    這項研究表明,一組8種轉錄因子可以在實驗室中將小鼠的多能幹細胞轉化為卵母細胞樣細胞。這一發現進一步加深了我們對卵細胞發育的理解,並可能對生殖醫學產生深遠影響!在這項研究中,林克彥(Katsuhiko Hayashi)等人通過研究小鼠卵母細胞體外發育系統中基因表達的變化並進行相關的功能篩選,由此確定了一組8種足以觸發卵母細胞生長的轉錄因子,每種轉錄因子都是從原始卵泡向初級卵泡過渡的關鍵。
  • 科學家發現多能性獲得中細胞器重塑的亞細胞水平事件
    該研究以Yamanaka三因子介導的體細胞重編程為研究模型,在亞細胞水平發現了多能性獲得中內涵體、自噬體、線粒體等細胞內膜系統膜轉運,進行細胞器組分重塑和功能變化的規律。   「相濡以沫」,出自《莊子•大宗師》,指泉水幹了,魚之間吐沫互相潤溼。細胞由具有豐富膜結構的細胞器構成,而多能幹細胞在命運轉變中細胞器之間如何相濡以「膜」,一直不清楚。
  • 科學家用轉錄因子重建卵母細胞轉錄網絡
    科學家用轉錄因子重建卵母細胞轉錄網絡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8 16:53:02 日本九州大學Katsuhiko Hayashi團隊在研究中取得進展。他們利用轉錄因子重建卵母細胞轉錄網絡。
  • 東北大學教授在《Nature》子刊發表綜述論文,影響因子達17.728!
    東北大學「海外百人」青年特聘教授劉麗君教授為第一作者,東北大學生命科學與健康學院為第一作者單位,最新影響因子達17.728。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不同的細胞有不同的細胞周期運行機制,尤其是幹細胞,周期運行模式獨特;同時近年研究又表明,這些獨特的細胞周期運行方式與幹細胞的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潛能等特性和功能有關。從細胞周期研究的角度,來探索認識幹細胞中的生命活動,將對幹細胞研究和應用領域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 PD-1+幹細胞樣CD8+ T細胞可產生效應樣轉錄特徵的暫時性T細胞
    PD-1+幹細胞樣CD8+ T細胞可產生效應樣轉錄特徵的暫時性T細胞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2/4 16:45:54 美國埃默裡大學醫學院Rafi Ahmed研究團隊近期工作揭示,在慢性感染過程中,PD-1
  • 亮點|同濟大學團隊在多能幹細胞研究取得重要突破
    責編丨兮原始態(Nave state)多能性相關研究是近年來幹細胞及重編程領域的研究熱點和難點,與傳統的primed狀態相比,Nave態捕獲了體內植入前胚胎發育的階段利用免疫螢光染色,研究人員分別檢測培養在不同培養體系(5iLAF 或t2iLG6983)下的nave多能幹細胞、人植入前早期胚胎及體細胞nave重編程晚期細胞,進一步證實了ALPLL2的明顯膜定位以及在nave態細胞中的特異高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