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姆斯利山城農場,課程定製,多彩互動,自然體驗農旅研學開發

2020-12-20 奇創旅遊集團

在這裡,

小朋友們可以餵山羊、小雞、小鴨子

偶遇放養的小袋鼠,慵懶的小狐狸

還有萌值擔當的羊駝

可以騎木馬,行走在鄉間小道上

孩子從傳統的室內來到鬱鬱蔥蔥的森林

觀察動植物、爬樹、做遊戲、畫畫

為小動物安家,躺在童話樹屋裡玩耍

一、卡爾姆斯利山城農場

卡爾姆斯利山城農場是一個以農場為基地的景點,位於Abbotsbury,佔地400多英畝,距離雪梨市的喧囂有40分鐘的車程。

農場發展起始於1806年,1984年創建Fairfield City Farm,開展教育計劃。藉助2000年雪梨奧運會山地自行車比賽在農村舉行,現在依託畜牧產業和鄉村旅遊項目,開始打造研學旅行基地,現已成為雪梨及周邊學校研學的必選。

1、開發理念堅持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理念進行農場開發。集種植業、養殖業、旅遊業和教育等為一體,具有「多位一體」和綠色循環經濟系統的特點,農場資源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利用。農場秉持自給自足的原則,極少使用肥料和農藥,儘量還原了牲畜、農作物最自然的生活狀態,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同時兼顧了環境問題。

2、課程設計

莊園的課程設置和活動策劃分年級定製,如主要針對三個年齡段:幼兒園-小學2年級、小學3-6年級、中學生,分學科去「因地制宜」實施教育 。

幼兒園-小學2年級兒童

課程重點:在讓他們理解食物從哪裡來、動植物的生命周期、動植物的生存條件、動植物如何滿足人類需求等。

具體內容:觀察生命體的異同、觀察動植物的生長和變化、了解莊園不同區域的功能、了解動物的家從而初步培養家的概念、通過擠牛奶剪羊毛等活動親自發現日常用品的來源等,系列化活動安排,加上莊園日常的牧羊犬表演、考拉表演等活動,讓孩子們在莊園一天的生活充實而有趣。

小學3-6年級的學生

課程重點:在培養實地考察和探索能力。

具體內容:莊園開闢了兩條研學線路:線路一專注於環境保護、地球科學、可持續發展和瀕危物種保護等。線路二專注於生態農業的啟蒙,學生們將通過蚯蚓農場體驗和堆肥箱製作、通過觀察和體驗現代化農業設備的功能,探索農業種植的奧秘。在莊園裡孩子們有了足夠的考察空間和研究素材。

中學生

課程側重:生物群落研究、永續生活和莊園的開發運營等專題。

具體內容:其中莊園開發運營主題研學課程,將引導中學生與莊園運營團隊一起,體驗莊園的運營環節,在工作中發現問題,尋找答案,最終形成總結報告。從環境的保護者,到綠色生活的擁護者,再到未來的莊園運營或擁有者,這些中學生在Calmsley Hill莊園中扮演的角色,正在一次次豐富著他們的人生。

3、開發要點

卡爾姆斯利山城農場採用城郊型農莊研學旅行打造路徑。交互式體驗是核心,細分客群市場「因地制宜」是關鍵,安全保障是強心針。

① 農場生活、互動體驗

互動體驗:每天上午十點半起,每半個小時推出一個項目:擁抱小動物、擠牛奶、拖拉機趣味遊園、戶外燒烤、馬鞭表演、牧羊犬表演、剪羊毛表演、考拉互動等。接下來如果還有時間,可以再次坐拖拉機遊園,再次擁抱小動物、擠牛奶。這樣一天下來,8大主題活動,給孩子和家長足夠的互動和撒歡的機會。

細分人群教學:莊園的課程設計按照幼兒園及中小學的年齡層劃分,其中每一年齡層還設置不同階段和不同線路的體驗,配備不同的導師帶領(每10名學生免費獲得一名成人(包括教師)的比例,每組25名兒童將有一名導遊)。

② 營地形式下的多彩活動

農場露營:在農場度過夜晚將是孩子們終身難忘的事情。在放牧袋鼠,小袋鼠和麋鹿前圍場露營。在夕陽西下,與友好的農民一起探索農場、牧場。近距離接觸動物,餵養動物,收集雞蛋,親手製作早餐等。

生日派對:提供餐飲套餐、自助式套餐、生日派對套餐等進行選擇以及額外服務,動物一對一體驗,拖拉機騎行以及派對主持人或面部畫家等精彩嘗試。

聖誕晚會:Calmsley Hill多年來一直在這裡幫助舉辦數百場年終派對,從10-20人的小型聚會到超過1000人的大型活動。我們提供了一個完美的場所,不僅可以讓您的團隊聚集在一起,還可以將團隊背後的家人帶到最前沿。

③ 課程定製、安全保障

課程定製:課程根據可具體的要求量身定製,通過發送郵件的形式提交個人的特殊需求。

反饋評價體系:通過提供研學旅行工作調查表的形式,包括事前的場地風險評估,和事後針對研學導師、服務人員、活動體驗等體驗反饋,構建完整的反饋循序體系,以便為產品和服務的改進提供建議和思路,以此來確保整個旅行體驗的愉悅度和舒適度。

4、開發啟示

研學旅行儘管無法成為基地的主要收入來源,但可以解決基地淡季無客源的問題。同時經過孩子們的親身體驗,口口相傳,讓家長陪伴孩子一次次前來遊玩成為可能。

① 產品內容是本質

Calmsley Hill莊園,靠深度的、可以過夜的營地體驗,給了孩子們以及他們的家長們足夠多的理由,從偶然體驗,到經常來、帶著更多的朋友來,再把莊園體驗納入自己生活和成長的一部分。

② 產業賦能,聯動周邊

研學旅行無法成為大多數莊園的唯一收入來源。然而依託有利的自然條件和產業支撐,和Calmsley Hill莊園類似的近郊型莊園,可以通過研學旅行,與學校攜手、與學生及家長建立終身聯繫。

③ 課程設計差異化,體驗為王

研學旅行的課程及活動重在系統化、差異化的參與體驗。這就要求對莊園的在地資源深入挖掘、對課程和活動合理編排,並要求莊園打造專業團隊,持續為研學活動提供運營支撐。Calmsley Hill莊園煥發新活力的秘訣就在於此。

本文為奇創旅遊規劃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休閒農場、鄉村田園、田園綜合體成農旅研學最佳載體 案例及產品
    前系列的專題內容,我們對營地研學、紅色研學兩大研學模式做了詳盡的解讀。在自然教育盛行的背景下,農業研學也成為日益火爆的研學類型。本文,我們將介紹農業研學的開發價值、市場趨勢、產品形態及開發要點。農業研學注重的是農業體驗與勞動,傳達的是敬畏土地,感恩自然的教育理念。
  • 體驗式教學:如何「用自然教育快速升級農場課程」I小白營(3.26日開營)
    我們一起起加入本期線上策劃營1.零門檻,小白也能理解、能學會2.水學習法、體驗式學習、峰終定律3個教學常用手法3.線上雲互動,今天學,明天你就可以在場地用4.從設計手法到實際教案講解1.流水學習法、體驗式學習、峰終定律3個設計手法入門2.掌握1套完整的自然研學課程方案
  • 體驗式教學:如何「用自然教育快速升級農場課程」I小白營(5.25日開營)
    小白營亮點 1.零門檻,小白也能理解、能學會2.流水學習法、體驗式學習、峰終定律3個教學常用手法3.線上雲互動,今天學,明天你就可以在場地用  第2講:好課程如何好?第1節:自然研學課程設計原理—「體驗式學習」深度解析①好課程如何好②體驗式學習③峰終定律
  • 多彩課程 讓教育多彩綻放
    學校秉承「多彩珊瑚·精彩人生」的辦學理念,培養「品正學廣,異彩綻放」的多彩少年,構建基於幸福教育理念下的多彩課程體系,讓學生在多彩教育的理念下,獲取成長的營養,為精彩人生奠基。課程改革的中心理念就是優化學生的學習,使得學生更好地接受知識,培養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成長為社會未來的棟梁。珊瑚中學根據教育部門對初中學段課程設置的基本要求,結合重慶市九年義務教育學校課程設置的文件精神,採取「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策略,在對校情、學情進行戰略分析基礎上,結合高中學段對課程領域的劃分,將多彩課程設置為語言與文學、人文與社會、體藝與健康、數學、科學與技術、綜合與實踐等六大領域。
  • 看完清邁這家網紅親子農場,終於明白了我們農場火不起來的原因
    從《爸爸去哪兒》到《嚮往的生活》,國內的鄉村體驗式旅遊越來越受到追捧,其中親子旅遊中的親子農場模式最引關注。這主要是源於城市化的發展使得孩子們缺失真正意義上的親近自然體驗農樂的童年生活,而親子農場作為孩子們成長的大自然課堂,無疑成為了休閒農業產業中發展最為突出、收效最為顯著的細分市場之一。
  • 346 一號農場自然農耕體驗之旅
    活動內容簡介:  1、常規:有機課堂+農耕體驗  ①、一號農場園區參觀 (上午60分鐘)  一號農場位於金壇市茅山風景名勝區,佔地面積1500畝,以有機農場為核心,堅持「充分發揮農業資源優勢,把科普活動創辦成品牌活動」的工作思想,因地制宜地開展形式多樣、注重成效的農業科普教育活動促進和倡導健康的有機生活方式
  • 「六一」到臺灣休閒農場體驗親子互動
    「六一」到臺灣休閒農場體驗親子互動 2014-06-01 15:38:35  DIY課程上,陳女士手把手教3歲的小兒子用毛筆把形狀各異的樹葉塗成五顏六色,印在農場準備的T恤上,最後按下藍色手印留住一段時光的印記。5歲的大兒子則有自己的想法,獨自埋頭在農場的院子裡尋找瓜果和抓昆蟲,玩得不亦樂乎。  「這些都是我們在城市感受不到的。」
  • 玉峰山花語樹親子農場開園囉
    近日,位於玉峰山鎮旱土村的花語樹親子農場開園,新添一個拉近親子距離、增進親子感情的好去處。 在這裡,家長和孩子可以親近大自然,共同欣賞繁花美景、享受鄉村採摘樂趣、體驗農耕文化、參與趣味活動、學習自然知識,度過一段美好愜意的親子慢時光。賞 置身花海果園 醉享田園時光 陽春三月,鶯飛草長。
  • 暑假好時光,「田野少年」自然大課堂鄉村遊研學等你體驗!
    總結:對整個課程進行回顧,重點強調核心知識點和課程後對學習者運用及實踐的建議。評估:通過教學活動的設計獲得學習者對課程方案的反饋。拓展:在廣度和深度上對課程內容進行延伸,讓學習者產生循序漸進的學習。課程收益 自然教育以「看」、「聽」、「觸」、「聞」、「找」等手段,採用流水教學法,幫助打開五感,去放鬆心情、體會自然,建立與自然的聯結。
  • 黑科技農場無土蔬果採摘,親子互動趣味遊戲,趣味英語特訓魔法智力開發,體驗嚮往中的「未來感生活」!(親子研學)自駕
    研學實踐是由學校根據區域特色、學生年齡特點和各學科教學內容需要,組織學生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園,在與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視野、豐富知識,加深與自然和文化的親近感,增加對集體生活方式和社會公共道德的體驗。研學實踐繼承和發展了我國傳統遊學、「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為素質教育的新內容和新方式。
  • 新加坡插班體驗與自然人文探秘研學營
    招募7-12歲學員哦研學特色戶外實境課堂帶你了解「亞洲四小龍之一」新加坡的風土人情、歷史變遷,體驗特色馬來蠟染課程,寓教於樂學習科技、人文等方面的知識,感受東南亞多元文化。②科技與未來互動體驗新加坡科學館觀看四維電影,體驗館內精心設計的互動科技;參觀新加坡知新館,了解新加坡的過去
  • 峽山萌族部落研學旅行課程迎來首批體驗者
    這是都是萌族部落針對項目研發的研學旅行課程,光看名字是不是就很吸引人啊!4月3日至4日,來自岞山中心學校的近千餘名小學生來到萌族部落。學生們跟隨帶隊老師的指引,在樂園裡體驗了眾多的課程項目,一張張笑臉成為樂園內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 黑科技農場戶外趣味英語特訓,魔法智力開發,無土蔬果採摘,體驗嚮往中的「未來感生活」!(親子研學)
    深圳光明農場生態谷研學一日遊
  • 玉泉小學租50畝地建「農村校區」 讓孩子學農耕爬樹與自然互動
    校長高峰告訴記者,未來孩子們在這裡可以學習春種秋收,做豆腐、釀酒、爬樹……探索與自然的互動。「孩子們可以採摘,再把採摘後的小麥做成麵包相互分享,校園中有這麼一片農場真是讓我太羨慕了!」這次參觀看得高峰心裡發癢,自此也便埋下了一顆種子。2011年,高峰作為特殊人才被引進北京,擔任玉泉小學的校長,他開始了勞動教育課程在北京的探索:從研學旅行到「十大好玩課程」,雖然深受學生和家長好評,但是他總覺得不過癮。他發現,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在進行這類活動設計時,很難進行系統地整合。
  • 漂浮在城市上空的天空農場,歡樂樹要打造體驗式商業新空間
    歷時兩年有餘,他在廈門商場灣悅城頂樓打造了一個屋頂農場——歡樂樹天空農場+,一個集親子互動、市集、餐飲市集、休閒娛樂的海綿綜合體項目和親子社群。如今生活在鋼筋水泥中的都市人,對於回歸自然有著潛在的強烈渴望。尤其是在親子領域,父母會在周末閒暇時間用戶外活動的方式陪伴孩子,同時也希望孩子對世界有新的體驗,對自然有親近感。
  • 端午生態營:星空露營+歡樂BBQ+自然生態圈+沙盤農場+家庭關係心理建設
    往返大交通,研學導師、領隊、教官、輔導員老師配比,研學課程設計及道具,保險,食宿,營期均配備防疫醫護人員(有醫生資格證)全程消毒,檢測體溫。:4距離營口十幾公裡,定製專屬營,保障無外來人員。每一套課程都精心打造,經過打磨、試驗、修整,已經成為一套完整的體系。教育品牌,專注於營地教育、幼兒體能教育、親子教育等課程的設計與開發。我們以「社交智能」、「堅毅的品格」、「激情」、「樂觀向上」、「感恩精神」、「自制力」、「情商教育」等七點理念,讓孩子們在玩耍中體驗,在學習中創造。
  • 傳承農耕文化 貴安開心農場體驗實踐活動考察
    在張連進書記的介紹引導下,大家參觀了開心農場的古農具博物館、農業實踐田地、書法文化體驗、手工製作、拓展項目等,並了解了農場的基礎配套設施、特色產業種植、養殖以及生產經營、發展願景等情況。,一粥一飯來之不易,讓腦海中的自然形象更加真實立體。
  • 打造自然教育新地標,北京蒲公英開心農場森林露營季啟動
    蒲公英開心農場森林露營季9月8日在北京市延慶區正式啟動。孩子們在老師和家長的帶領下,參與戶外自然教育和體育拓展活動,體驗置身於森林懷抱自由呼吸的暢快感覺。(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專家講話)  中國林業與環境促進會主席孟繁志在啟動儀式上致辭說,自然教育以自然為師,是讓學生接觸自然、了解自然、體驗自然的重要途徑。
  • 2016探尋臺灣10個經典農場創新體驗之旅
    上世紀九十年代起,臺灣休閒農業進入大發展期,家庭農場聚集的區域逐漸發展成整體打造的鄉村休閒區,在發展休閒農業過程中,臺灣以日本等先進國家經驗為學習榜樣,努力尋求資源與體驗之間的巧妙結合,是臺灣農業轉型的新走向。我們所體驗的臺灣休閒鄉村遊,不僅是基於優質的產業基礎,最多見的是原址保留、修舊如舊、清新自然,贏得經濟和情感上的雙重勝利。
  • 打造自然教育營地的方法
    自然保護營地為遊學提供學習基地、各類自然課程和場景,舉辦夏令營、冬令營及定製遊學活動。走進社區,學習體驗走訪課程。,並依託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和獨特的人文生態系統,採取生態友好方式,開展的生態體驗、生態教育、生態認知並獲得心身愉悅的旅遊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