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終於學會了山水畫的「點彩」!

2020-12-20 山水畫家張際才

(張際才現場指導訓練營學員,右2為趙建偉)

參加張際才山水畫訓練營,終於學會了如何「點彩」,一不小心還成了「大畫家」!

從第一期張際才中國寫意山水畫訓練營結業已經三個多月了。從肇慶回來後,由於從張老師那裡得到真傳,加上自己堅持每日一畫,不斷練習,我的山水畫水平感覺有了一個質的提升,目前的作品發到朋友圈和書畫群裡的已經有五十多幅了,有的還被收藏。親朋好友見到我,有的驚訝地伸出大拇指對我說:「沒想到你退休後,一不小心成了大畫家!」

(趙建偉習作)

我2017年公務員退休後,沒有了工作壓力,終於可以拿起畫筆,重溫小時候的畫畫兒夢了。畫山水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這兩年也臨摹了不少不同風格的名家作品,下了不少功夫,但是好像有魔怔,就是進步不大。

2019年底,看到嶺南派名家張際才老師獨特新穎,厚重大氣,清新靈動的寫意山水畫,深深的震撼了我。這不就是我喜歡的山水畫嗎?!我馬上從網上找來張老師的視頻,購了一本張老師著的《怎樣畫寫意山水》技法書,一遍一遍地學了起來。後來得知張老師開辦訓練營,我立馬報名參加。

山無樹不秀,蒼勁質樸活力四射的樹是張老師寫意山水畫的特點之一,也是我學習的難點。在訓練營裡我反覆地觀看張老師演示畫樹,用筆用墨一招一式太厲害了,真是百聞不如一見,往往寥寥幾筆就把樹的神韻畫出來了,我感覺真的不虛此行!沒有白來。

(趙建偉習作)

張老師早年對油畫、水彩、素描、人物、國畫等無不精通,後專攻國畫山水,基本功非常紮實,深得嶺南畫派關山月、黎雄才等大家的精髓,繪畫理論和技法達到了很高的水平。講授的內容既有傳統又有創新,既不泥古也不盲從,都是筆墨寫生構圖創作實打實的經驗,且表述通俗易懂,形象生動,毫無保留,這一點,是像他這一輩老藝術家身上最值得學習的地方。

訓練營學員練習遇到難題時,張老師總是馬上給予解答;最讓人佩服的是,當學員有時候畫不好,一籌莫展時,張老師立馬能一針見血地指出存在的問題,簡單幾筆就幫我們補救了回來,讓人恍然大悟。大家都說張老師不僅是寫意山水畫大家,也是一個出色的美術教育家。

(趙建偉習作)

畫樹不僅要先立幹,雙鉤在前單勾在後,樹分四枝,出枝三筆一交叉,點葉點彩也是關鍵的一步。我從前也照著畫過葉子點彩,但怎麼點都不順眼,效果不好。在訓練營看到張老師的示範,使我茅塞頓開,很快掌握了點彩要領。課堂作業,我的作品還受到了張老師的表揚。他指著我的畫兒幽默地說:「這幅作品別人可以收藏了。」

張老師的畫有不少是描繪秋天之美的,畫面雅而不俗,驚豔傳神,秋意盎然。他說秋天是收穫的季節,象徵著喜慶祥和,預示著紅紅火火,山水畫家一定要學會畫秋天。畫秋天的樹葉一般要用點染的方法,張老師主要以點彩為主。墨稿打好後,用硃砂,或藤黃直接點上,但點彩的時機很重要,或半乾半溼時,或幹透時,都有講究,同時也不能亂點,要根據畫面的需要來點。

(趙建偉習作)

我特別喜歡張老師的點彩畫,臨摹了不少他的點彩作品。上個月我在家裡臨摹張老師《雲山古寺》(2米x2米)時,太有挑戰性了,由於畫幅太大,幾次想打退堂鼓,但想到張老師對藝術的執著追求,對學員的耐心教導,我有什麼理由半途而廢呢?於是硬堅持了下來,畫好後發到了畫友圈,點讚還不少。

肇慶之行開啟了我從喜歡到漸漸入門的寫意山水畫藝術之路,退休生活更充實更豐富多彩了!

文/ 趙建偉(第一期張際才中國寫意山水畫訓練營學員)

相關焦點

  • 在家教孩子畫畫,不如試試點彩法,只教一遍就能學會
    今天提供的課例《秋天裡的白樺林》,主要運用的是手工拼貼和點彩的方法。先來了解什麼是手工拼貼和點彩的操作方式。1,了解手工拼貼的含義。感受自己動手的樂趣,享受拼貼帶來的陝樂,同時,讓學生學會用自己感興趣的拼貼手法來描繪自然界的萬物和自己所了解的世界。通過學習使得學生的觀察力、想像力、表現力和創造力得到充分發揮與提高。2,點彩的定義和具體操作方式。
  • 《點彩遊戲》說課稿
    《點彩遊戲》說課稿一、說教材我說課的內容是蘇少版小學美術三年級上冊第2課。本課屬於造型表現的學習領域。本課要求同學了解點彩的繪畫特點及簡單技巧,認識色彩混合的原理,創作一幅畫點彩畫。通過賞析探究,認識點彩畫基本特點。讓學生在觀察欣賞中感受美、體驗美;在創作中表現美、創造美。
  • 點皴法在山水畫中的應用
    點皴法是山水畫中的眾多皴法之一,主要為點劃結合的筆法運用,在皴筆時要求下筆如鑿,鑿痕遍布山石。點筆時要有聚有散,墨色有濃有淡,虛實相間。點皴適宜表現山石林木,近可用點皴表現樹叢,遠可用點皴以示苔蘚或灌木叢。常見的點皴有:大米點、小米點、雨點皴、豆瓣皴等。
  • 青綠山水畫傳統 如何成時代表達的創新
    他們圍繞青綠山水的形式、材料和歷史沿革做了深入的梳理和拓展,他們在各自的研究中分析色彩,在中唐時期逐漸邊緣化的背景和原因,呼籲對青綠山水畫創作的重視,張揚中國畫的色彩對現代中國畫的意義。例如,由中國藝術研究院和中國工筆畫學會等單位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山水本色——中國當代青綠山水畫學術邀請展」,向觀眾呈現了中國當代青綠山水的新探索、新風貌。
  • 我的山水畫教學觀
    2009年秋,臺湖國畫院開設教學工作室,面向全國招生,我應該院之邀,開設了山水畫工作室,教授山水。我的學員中有大中專教師,有職業畫家,也有在其他單位工作的業餘畫家、企業家。山水畫對景寫生是吸收外來形式,擴大山水畫的表現領域,增加山水畫的表現內容的重要途徑,研究自然規律最好的方法。山水畫寫生正是山水畫這個系統中的不變因素,它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山水畫發展的方向,水平、質量和形態。1、我最愛華山,第一學年第一次秋季寫生我帶學生來華山。
  • 中國山水畫基本功
    (4)葉:樹葉是樹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山水畫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叢樹的表現,一方面要求樹的區別和變化以及層次感,就得用不同的樹葉來區分,樹葉有夾葉和點葉的區別,另一方面得用濃淡來區別。無論是夾葉或者是點葉,組織形式也有多樣。
  • 畫家楊延文:191.36萬油畫《殘雪》以及山水畫作品鑑賞
    楊延文 殘雪 油畫 澳門崇源2006秋拍 成交價191.36萬元,尺寸 80×100cm 2005年作作品鑑賞楊延文雖然是油畫專業出身,但他後來主要靠中國彩墨畫而享譽盛名。寫實與寫意:楊延文的山水畫楊延文君是我國當代畫壇很活躍也很有成就的藝術家。他的山水畫創作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鮮明的形象呈現在觀眾面前,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一杯濃酒敬郫都丨邱笑秋的山水畫:精益求精 更上層樓
    中國山水畫名家邱笑秋,他的山水畫充滿著節奏美、旋律美。邱笑秋的山水畫,看上去很貼近生活,他畫的山水畫總好像在哪裡見過一樣,就是我們熟悉的四季風景,然而他在選擇繪畫內容方面,往往意境獨到,並不要非常複雜的筆法,皴法去刻意表現山石,而是用筆酣暢淋漓,隨心所欲,這也正是畫家幾十年的功力修養所致。
  • 山水畫鑑賞,原來這麼簡單
    國畫有三個主題,分別是山水畫、花鳥畫和人物畫,其中山水畫的比重是最高的,山水畫的技法,成就也是國畫裡最高的一類,所以很受收藏投資人的歡迎。畫中的山山水水看似熟悉,但要真正領會其中的意蘊,卻並不簡單。想要欣賞一幅優秀的山水畫,這山水畫鑑賞知識還是要知道的。
  • 尚輝:實景和虛境的統一——梁明潑墨山水畫的重要特徵
    所以對於新中國以來培養的中國畫家,他們的山水畫的傳統基本上和整個20世紀後半葉以來所形成的山水畫傳統具有某種共通性,比如說並不是從「四王」的皴法走來,更多的是接受像新金陵畫派的傅抱石,海派的劉海粟等等這樣的畫技道路。我覺得梁明先生山水畫傳統的來路也不例外,但是我覺得梁明先生能夠把現代的傳統和表現閩西山水畫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閩派山水的重要代表人物。
  • 今天我們如何欣賞山水畫:談山水畫的筆墨、程式、自然
    今天,一方面從宏觀的角度談一下我理解的中國山水畫;另一方面我想藉助山水畫作品的局部和細節的圖像,來談一下欣賞山水畫乃至中國畫的三個重要因素———筆墨、程式、自然。通過對這三者的解讀以及他們之間的關係來找尋欣賞、學習中國山水畫的門徑。
  • 王寧豎幅山水畫:碧水青山彩墨繪 佳氣溢紙滿乾坤
    山水畫是一種視覺藝術,是一種情緒、情感!直白些,山水畫是一種感覺,一種氣氛。或者說,找的是一種感覺、一種體會,是心靈而動的畫面載體,其畫境已人格化、靈動化,是天地合一、天人合一的境界。中國山水畫以其獨特的畫風,傳統的風格,民族的底蘊受到人們的喜愛。
  • 初中美術《中國山水畫》教案
    中國山水畫教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學會欣賞中國山水畫作品,能感受山水畫的意境之美,初步掌握山石、樹木的畫法,學習畫山水畫的方法步驟。二、教學重難點【重點】學習山水畫勾、皴、擦、染、點的表現技法。學畫一幅簡單的山水畫的小品。【難點】使所畫山水畫小品能體現筆墨和情趣。三、課前準備教具:多媒體設備,山水畫所需用具。
  • 樹寫神元  山水之道——著名山水畫大家大土三陽
    可以說,山水畫中樹 木的表現已超出山體雲水的境界表達,而成為中國山水畫造境的最重要元素。而用生動自然的 樹木形態來表達自然之境,也即寓中國山水畫之意境遂成為歷來中國傑出畫家們的終極追求。
  • 大興安嶺與冰雪山水畫(組圖)
    在《冰雪山水畫是怎樣誕生的》創作筆記中,於志學這樣寫道:「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一點一滴地總結、積累到自成完整的體系。漫長的四十年,我如同一個在黑暗中向前摸索、一點點爬行的夜行者,不畏困難,不屈不撓,只是為了尋找到彼岸,迎接太陽。」
  • 山水畫大師樂震文畫小品心許陶淵明
    原標題:山水畫大師樂震文畫小品心許陶淵明詹皓9月17日至10月12日,「方寸之間——樂震文小品展」將在巨鹿路681號舉辦,山水畫大師樂震文首次用自己心儀的詩人陶淵明作品《歸去來兮》為題材,創作了一批山水小品,表達自己退休之年的愉悅心情。
  • 我校彩萬志教授當選北京昆蟲學會理事長
    會議在全體會員代表齊唱國歌、「北京昆蟲學會會員之歌」的歌聲中開始。北京市科協社團服務中心副主任王健,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副院長王之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昆蟲學會理事長康樂,中國植保學會副理事長張友軍,北京植病學會秘書長、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植保環保所所長燕繼曄,北京昆蟲學會名譽理事長張芝利,北京昆蟲學會理事長、我校高希武教授等領導和嘉賓參加了會議。
  • 山水畫的基本功,講得太詳細了!
    由此可見樹在山水畫的地位。 劉松巖山水畫技法2: 1、樹的生長規律和表現方法: (1)初春樹法:枝幹宜蒼勁多枯少葉,墨氣宜澗,山石宜用披麻,少苔點。技有鹿角,魚骨,雀瓜等。
  • 傳承古典,謳歌當代:蕭芝翔山水畫作品賞析
    2018年4月在邗江美術館舉辦《春彩賦薈——蕭芝翔 蕭宜倩 父女中國畫作品展》《錦山華翠圖》82×95cm 2007年當我聽到蕭芝翔老師聊起這些往事時,每講到他的一個職業生存與美術愛好的抉擇點時,他總會仔細給你述說那時他很想繼續畫畫與生存選擇之間的糾結心情,
  • 如山水畫中經常出現枯樹茅屋、蓑衣漁翁、讀書人等景觀
    如山水畫中經常出現枯樹茅屋、蓑衣漁翁、讀書人等景觀,是以景與情映襯「主題」的藝術表現手法,往往是創作者的「心」的「身」,即個人意志在畫中的體現,以隱匿的畫意影響著觀畫人感同身受的神往。中國畫的欣賞佳境講究觀者出神入化的「臥遊",即講人神情要有「入"畫境的精神暢想,感受畫中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