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惜朝
最近陸續有學校公布了寒假時間,最早的在元旦開始就放寒假了,
期末考前最後一個月,對於孩子來說既是期待,又是煎熬。
期待的是馬上就要放假,煎熬的是放假前還有一場期末考,決定了一整個學期的成敗。
這時候,有些孩子已經開始鬆懈,跟不上老師的節奏,複習效果越來越差。
家長要及時推孩子一把,有些事情越早抓,孩子受益就越大。
今天希望各位家長們通過這篇文章,在期末考前正確引導孩子,為即將到來的期末考做好萬全準備。
一、抓好複習習慣,避免三大誤區
關於期末複習,很多家長和孩子都做錯了。
孩子貪多求全,什麼都想記結果什麼都沒記好,家長打疲勞戰,不顧孩子已經精疲力盡。
當家長和孩子走入這幾個複習誤區,哪怕孩子再努力也是沒用的。
1.「挑燈夜戰」
複習期間,最忌疲勞戰術。
期末的學習任務很重,孩子不但要上常規課還要上複習課,一天下來孩子已經很累了。
如果還要學到晚上十一二點,再精力旺盛的孩子也熬不住。
2.「題海戰術」
老實說,小學生沒必要搞題海戰術。
基礎好的學生可以多做題,但基礎差的孩子只會越做越糊塗。
沒有針對性的練習,做完之後又不歸納總結,就是在做無用功。
3.「只做難題」
考試中,70%都是基礎題,20%是中等題,只有10%才是難題。
如果為了10%的分數去做大量的難題,就算孩子把難題都做對了,也會丟了最不應該丟的基礎分。
複習最忌「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家長和孩子都要注意。
二、抓好複習心態,不說這四句話
複習期間,孩子的努力很重要,心態也很重要。
如果家長過於焦慮,經常抱怨、指責孩子,孩子會深受打擊。
1.「複習得怎麼樣了?」
沒有孩子知道自己複習得怎麼樣,家長這麼問,不僅給了孩子很大壓力,還會讓他開始懷疑:
我真的複習好了嗎?我怎麼什麼都記不住?……
索性不要問,默默地關注孩子,在他遇到困難的時候就幫助他。
2.「你很聰明,就是不把心思放在學習上!」
常常被誇聰明的孩子,需要活在別人的誇獎中,不肯也做不到全力以赴。
鼓勵努力比表揚聰明更重要,家長也不要給孩子「隨便一學就能逆襲」的錯覺。
3.「你怎麼這麼笨?這麼簡單的題都做錯!」
一直被說「笨」的孩子,真的會變笨,長期在負面語言和消極情緒中長大的孩子,會逐漸失去自信。
到了期末,孩子因為壓力變得很敏感,批評性、打擊性的語言一定不要說給孩子聽。
4.「考好了,給你獎勵;考不好,就懲罰你。」
教育孩子最忌物質獎勵,因為這誤導了孩子的價值觀,還傷害了孩子的學習內驅力。
只要是父母發自內心的讚美和認同,或者給孩子一個及時的擁抱就足夠了。
三、制定好複習計劃,提高複習效率
至少提前一個月,就要讓孩子著手複習了。
老師無法兼顧所有學生,只能保證複習課的進度,但很多孩子是不知道如何複習的,回到家後就無所事事。
家長應該根據孩子的情況和特點,為他制定出一份比較周全的計劃。
1.制定目標要合理
目標是孩子複習的動力,定了目標後,就要鼓勵孩子朝著目標努力。
但目標不宜定得太高,讓孩子覺得無法實現而沮喪,也不宜太低,最好比孩子平時的成績高5-10分左右。
2.關注重點要轉變
複習過程中,孩子需要的不再是單純的督促,而是具體的指導和情感上的支持。
家長應多關注孩子,在他遇到困難時提供幫助,多跟孩子溝通,及時緩解孩子的壓力與焦慮。
3.複習計劃要高效
提醒孩子分清輕重主次,把更多時間放在弱勢科目上,用來查漏補缺。
或者以老師的複習節奏為基礎,讓孩子交叉複習自己擅長的和不太擅長的科目,保證專時專用,提高效率和複習質量。
四、抓好複習方法,拒絕假裝勤奮
「明明孩子很努力,為啥成績這麼低?」這是很多家長的疑惑。
事實上,能夠自主學習的孩子少之又少,大多數是迫於家長和老師的壓力,做出一副勤奮的樣子。
要想找到好的複習方法,首先,家長要幫孩子養成好的複習習慣。
1.複習要找重點。
在孩子複習前,先幫孩子梳理重點,讓孩子回憶老師重點強調的內容。
要引導孩子形成方法,比如複習數學先過一遍教材內容,再做相關練習題,之後把錯題集裡的題目過一遍。
2.複習要防幹擾。
在孩子複習時,把一切會干擾他的東西都拿走,確保他的視線內只有學習資料。
也不要以愛的名義打擾他,給他送水果,問他累不累,這樣做都會干擾到孩子。
3.複習要定時間。
一般一天有四個記憶高峰,分別是6-7點、8-10點、18-20點和臨睡前一個小時,家長要讓孩子充分利用好這幾個時間段。
每天晚上也要定時複習,形成複習習慣,良好的習慣能夠提高孩子的複習效率。
五、抓好基礎知識,拿穩基礎分數
萬丈高樓平地起,平地是樓房的基礎,考試複習同樣要好好抓基礎。
不要讓孩子一味鑽難題、怪題、生題,提醒孩子不要因為題目簡單而掉以輕心,在考試中無謂丟分。
1.注重結合課本。
小學生考試,一般不會超出課本學習的範圍,一定要牢牢掌握課本上的內容。
最好建議孩子把課本上的例題多做一遍,因為試卷上的題目往往就是課本例題的變形。
2.構建知識網絡。
根據學過的知識構建起知識網絡,不要孤立地記憶新知識,而是將新舊知識有機地聯繫起來記憶。
教孩子怎麼畫知識網絡圖,或者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關鍵是畫出來後孩子能夠讀懂。
3.掌握答題套路。
不管哪一學科,在考試答題上都有套路,孩子用對套路能都增添不少得分點。
讓孩子總結每一學科的答題套路(尤其是大題),如果沒有記下來就要請教老師和同學。
六、抓好錯題複習,及時查漏補缺
失敗是成功之母,經常翻翻錯題對孩子的學習是很有幫助的。
家長可以和孩子翻翻之前的作業、試卷等等,知道他在哪些科目比較薄弱,哪些知識點掌握不到位。
做好錯題本,做好查漏補缺,督促孩子多花時間在薄弱環節上。
1.糾正錯誤,對應知識。
在整理錯題時,要分析做錯的原因,並且找出相對應的知識點,知道這裡沒掌握好。
如果是基礎問題就強化相關基礎知識,如果是思路問題就多練習同類型題目。
2.理清思路,拓展思維。
孩子對於每一道錯題都要重新梳理思路,做到徹底理解,才能把錯誤消化並學會運用。
錯題的價值不在於這一道題,而在於這一類題,注意同類題型的對比分類,學會舉一反三。
3.遵循規律,及時複習。
孩子把錯題整理好之後,需要及時複習,到了期末考試之前,最好每天拿出來看一遍。
有錯誤不可怕,關鍵是要避免在同一個地方跌倒,錯題本一定要常看常練。
七、抓好家庭氛圍,做好後方保障
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不僅有學校教育,也有家庭教育。
一個孩子在學校學得認真,老師指導到位,在家中學得專注,家長全力支持,他的成績差不到哪裡去。
給孩子一個可以安心學習的家,一股源源不斷的學習動力,是每個父母都應該做到的。
1.不以成績衡量孩子。
成績只是一個數字,任何時候都不應該把成績當作唯一標準去衡量孩子優秀或努力與否。
家長就在孩子身邊,是最了解孩子的人,在他進步時多認可,退步時多鼓勵,沮喪時多安慰,我們要做孩子最信任的良師益友。
2.營造適宜學習的家庭氛圍。
安靜的環境,舒適的桌椅板凳,簡潔的布置,都有利於孩子專心投入學習中。
家長也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在孩子學習時和他一起學習,不做幹擾孩子的事情。
3.保持平和的情緒和心態。
在孩子考試之前,家長不要把情緒寫在臉上,避免把自己的緊張和焦慮傳遞給孩子。
讓我們不焦慮、不懈怠、不放棄,客觀平和地和孩子一起調整心態,以自信、樂觀的面貌迎接期末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