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還記得
叫板李佳琦的天天小朋友嗎?
戳下方黃字回顧
點擊播放 GIF 2.7M
最近他也和全國小朋友一樣
要面臨期末考試總複習這一劫了:
陪讀老父親天爸
為了讓天天多刷幾道題
也是操碎了心
戳視頻看天天和他爸的鬥智鬥勇
讓人笑到頭禿
天天明明已經把學校試卷做完了
天爸:要不再做一份達標卷
結果,天爸打開一張
超級巨無霸達標卷
目測大概有八張達標卷的量:
娃也不是蓋的!
好不容易拼死拼活把達標卷做完了
問爸爸:那我能不能休息一會兒?
「一炷香的時間就夠了!」
結果,天天點燃了一盤蚊香:
這是一個小學生和家長沙雕日常
其實,天天在學校是個學霸
細心的網友發現
天天的那張數學試卷的分數是:97分
天天爸爸平時的教育理念也超正:
比如,自己做不到的,絕不強求孩子
下面這位陪讀媽媽可是有點不理性了
隨著期末考試的臨近
親子關係又到了懸崖邊
又有媽媽情緒崩潰
因輔導兒子作業發生爭吵
氣得吞下7顆安眠藥
武漢的許女士家裡有個7歲的兒子金金(化名),正在讀二年級。平時,許女士夫婦對孩子的教育格外上心,不僅報了各類培訓班、補習班,每晚還輪流給孩子輔導作業。近日,金金即將迎來期末考試,許女士也越來越焦慮。
上周五晚上,許女士輔導孩子做數學題,前前後後講了大半個小時,金金仍然表示自己不會做。許女士越來越焦躁,兒子和媽媽吵了起來。許女士的丈夫聽到後,趕緊安撫兩人,並接手了孩子的輔導任務。
回到臥室後,許女士越想越氣,竟然拿起平時偶爾服用的安眠藥,一口氣吞下7顆。家人趕緊將她送到醫院急診。
媽媽催吐的圖片
聽聞是因為跟孩子慪氣,接診醫生哭笑不得,趕緊為許女士進行相關檢查治療,幸好就診及時、服用藥量不大,經治療後許女士平安出院。
各位家長
期末臨近了
轉眼十幾天就要考試了
為了家人的身體健康
為了小家庭的和諧繁榮
別再把娃丟火車站 別再氣急敗壞上醫院
我們要做到:
用情到深處還請默念一句
「親生的!」
在期末考前正確引導孩子
才能即將到來的期末考做好萬全準備
1
關於成績
影響孩子成績的主要因素是家庭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一個疑惑:為什麼同一個班級,同樣的老師,同樣的家庭作業,孩子之間還有那麼大的差異?
其實,這是因為我們過於依賴學校教育,卻因此忽視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要知道,家長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
所以,說到底,造成孩子之間差異的真正原因,其實是家長。
有位從教25年的老教師曾說了這樣一段話:
當孩子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三分之一的家長積極行動,步步緊跟;三分之一的家長虎頭蛇尾,勉強應付;三分之一的家長基本沒有能力跟得上。
而這,就是優秀、良好、及格拉開檔次的主要原因。
孩子成績的高低,家庭的重要性遠遠超過學校。
學霸不是天生的,每一個學霸的背後,都有一個給力的家庭。
2
關於心態
家長的心態決定孩子的心態
一位哲人說:你的心態就是你真正的主人。
一位偉人說:要麼你去駕馭生命,要麼是生命駕馭你。你的心態決定誰是坐騎,誰是騎士。
一個人有什麼樣的心態,就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一個好的心態,是成功的前提。
所以,在教育的路上,一定要培養孩子擁有積極良好的心態。
只要孩子擁有積極良好的心態,才會正確看待挫折,有效釋放壓力。
而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心態決定孩子的心態。
圖 / 視覺中國
給孩子太大的壓力,要善於發現孩子的長處,鼓勵孩子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告訴孩子,努力更重要,只要今天比昨天強就好,一天天一點點的進步。
3
關於習慣
所謂教育就是培養習慣
教育家葉聖陶說:教育的本質就是培養習慣。
影響孩子學習、成長最重要的就是習慣。
對於孩子們而言,對於同一個班級而言,成績好的孩子習慣一定好,成績弱的孩子習慣好不到哪裡去。
因此,期末考前的這段時間,家長一定要重視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於激發孩子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孩子終身受益。
作為家長,要著重培養孩子的這些學習習慣:
堅持按時完成作業、不拖沓;
堅持做筆記,善於把握好重點;
堅持獨立思考,自己動腦筋;
堅持專心致志地學習,不在學習時一心二用;
堅持課上認真聽講課後及時複習,落實所學的知識……
美國一位心理學家曾說: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
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孩子受益終生。
圖 / 視覺中國
4
關於閱讀
所謂智力就是閱讀能力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學生的智力發展取決於良好的閱讀能力,誰不善閱讀,他就不善於思考,而一個不閱讀的孩子,就是一個學習上潛在的差生。」
可是有些家長會問:「花了那麼多時間讀書,孩子不用做題了嗎?成績怎麼辦?」
正是因為耽誤孩子學習這個想法,所以很多家長並不鼓勵孩子多閱讀,特別是進行課外閱讀。
但是如果缺少了這一環節,孩子的學習成績才更加沒有保證。
曾有一項研究調查顯示,孩子的學習成績是和家庭藏書量掛鈎的。
家庭藏書量20本以上和200本以上的,孩子的平均成績相差了30多分;
家庭藏書量越多,孩子的學習成績越好。
在閱讀的過程中,孩子不僅僅是在讀、在看,他們也是在動腦,在發展自己的思維。
為了孩子的學習成績,以及未來擁有更大的成長力量,請家長一定要重視閱讀,引導孩子進行閱讀。
在不耽誤其他功課的前提下,每天可以堅持半個小時左右的閱讀。
家長還要以身作則,堅持閱讀,孩子才有機會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能力。
圖 / 視覺中國
5
關於查漏補缺
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在期末考試即將來臨前,很多孩子都會進入緊張的複習衝刺階段。
時間緊,任務急,眼瞅著就要考試了,孩子們也開始著急了,於是紛紛實施起「題海戰術」,利用最後幾天狂刷題。
其實這並不是良策,一味刷題孩子根本就找不到自己的癥結所在,只會導致重複做題,不會的還是不會。
學習就好比一桶水,水桶就好比孩子的大腦,裡面的水就是孩子學習的知識。
如果水桶有很多漏洞,任憑再努力往裡裝水也裝不滿。
而學習就是一個裝水的過程,只有把漏洞補好了,才能源源不斷地蓄水。
所以,在期末考前的一個月,最好是花點時間來進行查漏補缺,才能對症下藥。
把之前的考試試卷翻出來,把其中的重要題型和易錯題型再認真做一遍;
把自己整理的錯題本再過一遍,及時梳理還不懂的知識點;
找到自己薄弱的章節,直接學習複習和檢測小節。
只有找出不足並持續改進,才能讓孩子在期末考試中不留遺憾。
圖 / 視覺中國
6
關於勞逸結合
休息是為了更好地學習
有些家長覺得馬上就要期末考試了,應該讓孩子抓緊時間複習。
可謂是分秒必爭,還挑燈夜讀。
這種想法作為父母我們都能理解,但這樣做往往會使孩子身心疲憊、思維混亂,造成惡性循環,學習效率並不高。
其實,適當給孩子松鬆綁是很有必要的。
比如,帶孩子出去走走、讓孩子做做運動、讓孩子聽聽音樂……
俗話說得好:「文武之道,一張一弛。」
該休息就休息,該玩耍就玩耍,不打疲勞戰。
一張一弛,目的就是為了保證較高的學習效率,向效率要成績。
家長要讓孩子從「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
7
關於協調合作
家長和老師要肩並肩
有句話說得好:家長和老師配合得越好,孩子的教育就會越成功。
家長與老師的協調合作,就是教育孩子最強大的合力。
家長信任老師,支持與配合老師,孩子才會更加信服老師。
老師靠近家長,懂得尋求家長的幫助,孩子才會更加努力。
家長和老師是孩子教育的合伙人,一定要互相理解、互相支持。
只有心往一處想、智往一處謀、勁往一處使,教育才能發揮出1+1>2的效果。
只有家長配合老師,老師支持孩子,教育才會成功。
在教育孩子的路上,特別是在期末考前這段特殊時期,請家長配合老師做好以下這幾件事:
每天檢查孩子作業;
經常翻開孩子的課本,通過筆記等了解孩子的聽課情況;
注意觀察孩子的學習狀態,保持溝通,為孩子共同出力。
陪讀這件事兒
你有什麼感悟
也歡迎和我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