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界網站
柳暗花明又一村,關鍵時刻金融F4再次聯手。
在豐富的「工具箱」面前,外資洶湧而入,A股止跌反彈,人民幣絕地反擊,銀行同業存單明顯好轉...
1 又到關鍵時刻
中美經貿摩擦影響下,整個5月資本市場惴惴不安。
上證指數回調200多點,一度淡出視線的股權質押危機捲土重來,券商的統計數據,5月中旬以來,股票質押市值升至4.76萬億,其中大股東疑似觸及平倉的部分就高達2.52萬億。最近一周,補充質押和延期回購的公告紛至沓來。
同時,盤中閃崩個股開始批量出現,僅6月6日,就有福建金森、南興裝備、迪貝電氣、天晟新材、漢森製藥、方正電機等10餘股突然跌停。
「1元股」也一夜泛濫,6月10日收盤的數據,兩市共有龐大集團、永泰能源、盛運環保、*ST華業、ST銳電等50多隻「1元股」,*ST華業、*ST大控、*ST雛鷹更是股價不足1元淪為「仙股」。6月11日,昔日巨頭龐大集團因債務危機申請破產的消息迅速傳開……
與股市患難與共的匯市,同樣壓力重重,離岸人民幣一度貶至6.96,「保7」之戰再次打響。
MT系包商銀行引發的「蝴蝶效應」則為金融市場帶來了新的考驗,銀行間同業存單發行量斷崖式下滑,幾千家城商行農商行一夜之間壓力山大。
2 金融F4再聯手
於是,金融F4再次聯手迎戰。
5月27日,央行黨委書記、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接受新聞聯播採訪,喊話我國經濟基本面總體向好,宏觀槓桿率保持穩定,經貿摩擦對股市匯市影響將減弱,警告投機做空人民幣必然遭受巨大損失。
6月2日,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史無前例在開盤前夜上新聞聯播為A股打氣,分別從經濟穩中向好、估值優勢、低違約、低槓桿、法律保障、改革推進、中長期資金支持、開放外資等八個要點系統闡述了監管層對資本市場的認識和對策,並且提示準備了豐富的、一系列的工具箱。
一周後,央行行長易綱在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期間也提到了豐富的工具箱,他說,中國宏觀政策空間充足,政策工具箱豐富,貨幣政策在利率、存款準備金率上有充足的空間,有能力應對各種不確定性。
行長主席口中的「工具箱」正在陸續打開。
比如,6月10日,央行為錦州銀行發行同業存單提供信用增進,讓中小銀行吃了一顆「定心丸」。11日,央行預告6月下旬將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央行票據,給人民幣空頭「迎頭一棒」。
比如上周,證監會意外將每周發放的IPO批文數量降低至2家,環比減少了50%,同樣腰斬的還有上會通過率,此前連續7周100%過會刷新3年記錄。
再比如端午假期最後一天,金融委召開會議,強調央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將繼續支持中小銀行健康發展,央行將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金融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
上一次金融F4聯手救市還是去年10月,隨後A股絕地反擊,人民幣應聲走強。
3 豐富的工具箱
打開工具箱的不只有一行兩會。
11日早間,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發布專項債《通知》。
其中允許將專項債券作為符合條件的重大項目(鐵路、高速、供電、供氣等)資本金引發強烈關注,市場普遍認為,這將緩解重大基建項目資本金不足的問題,彰顯積極財政政策進一步加力提效,也是政府刺激固定資產投資,維穩經濟的最新舉措。
券商測算,專項債中可用於基建部分資金約2000億至4000億左右,可增加資本金約1000-2000億,可以放大4-7倍槓桿,額外拉動基建投資2.2個百分點至7個百分點左右。
萬億級別利好面前,中國鐵建、中國交建等開盤暴漲,全天基建股掀起漲停潮,A股放量轟出改變信仰的大陽線。
在此之前,數據低迷的車市房市也迎來了「及時雨」。
6月初,廣州、深圳放寬汽車搖號和競拍指標,落下了國內限購破冰的第一錘。隨後發改委印發《方案》,各地不得對新能源汽車實行限行、限購,已實行的應當取消,嚴禁各地出臺新的汽車限購規定。
為穩住房市,除了多地鬆綁限購政策外,發改委也強調要持續推動住房類消費如家電的更新換代,鼓勵地方政府對消費者購置節能、智能型家電產品予以支持。
IMF在近日開出的報告中寫道,中國經濟增速預測被下調了0.1個百分點。其中,關稅上漲的負面影響約為0.2個百分點,預計政策對衝有望抵消關稅負面0.1個百分點。
4 不能輸的戰役
行長主席的頻頻亮相中,除了「工具箱」,金融改革開放也屢屢提到。
郭樹清、易綱、易會滿在多個場合強調,擴大金融行業對外開放,將來外資持股比例不僅可以達到51%,甚至100%全資控股設立機構。
科創板註冊制則是改革的重中之重,作為當前中國資本市場的「1號工程」,引用官方的話,完全不受經貿摩擦影響,已進入衝刺階段,作為改革試驗田帶動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
最新的消息,上交所本周六將開展科創板技術通關測試,業內稱這是就緒前的最後一次全網驗證測試,意味著科創板的開通已經箭在弦上,中國資本市場將全面與國際接軌。
美國的崛起離不開華爾街的崛起,資本市場的博弈牽動著大國的興衰,一場不能輸的戰役已經打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