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個字母背後,是科創板一年來的加速創新

2020-12-11 上觀

2018年11月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首屆進博會開幕式上宣布,將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2019年7月22日,科創板正式開市,首批25隻科創板新股開始上市交易。

如果說開市之前的200多個日夜為科創板打牢了基礎,那麼開市一年多來,科創板正逐步走向成熟。這塊位於上海的資本市場「試驗田」,已結出累累碩果。

191隻個股初具規模

一年多來,科創板已初具規模。截至今年11月6日,科創板已上市191隻個股,合計募資總額近2800億元,總市值超3萬億元,其中市值排名前三的金山辦公、中芯國際、傳音控股市值都在1000億元以上。

在191隻個股身後,科創板還擁有龐大的後備軍。目前,科創板已受理475家企業的申請。

數量集聚的同時,科創板上市公司「硬科技」成色十足,主要集中於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以及生物醫藥等產業。這些公司在2020年上半年繼續保持高強度的研發投入,共投入研發金額129億元,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比例的平均值為18.53%,比去年提高6個百分點。與研發高投入相匹配,科創板上市公司已擁有近5萬名研發人員隊伍,比去年末增長8%,研發人員在員工總人數中佔比達24%。

隨著科創板上市公司數量與規模增加,上證科創板50成份指數實時行情也正式發布。作為反映科創板證券價格表現的首條指數,其推出不僅有助於為投資者提供客觀表徵市場和業績評價基準工具,還為指數型投資產品提供了跟蹤標的。

而科創板的規模效應,也吸引到越來越多境外關注。近日,國際知名指數編制公司富時羅素宣布,34隻科創板股票通過了富時羅素中國A股全市值指數系列和富時羅素全球中國A股指數系列的篩選標準,將於2021年3月的半年度審核後進入相關指數。在此之前,MSCI已經對科創板拋出橄欖枝。2019年10月,MSCI宣布於當年11月起,科創板符合條件的證券納入MSCI全球可投資市場指數。

三個後綴代表創新

不久前,九號公司在科創板上市。這家公司的證券簡稱擁有一個長長的後綴——UWD。

這是科創板獨有的後綴字母。U代表公司尚未盈利,W代表公司具有表決權差異安排,即俗稱的同股不同權,而D則代表公司是以CDR(中國存託憑證)形式登陸科創板。

放在過去,不要說這三種特質在一起,哪怕只有一項,公司也會與境內資本市場無緣。

一年來,像這樣特殊的科創公司在科創板明顯增多。

今年1月20日,優刻得成功登陸科創板,A股誕生首家同股不同權公司,境內資本市場向該類型企業打開大門。

1月23日,澤璟製藥在科創板上市,A股迎來首家尚未盈利企業。此後,中芯國際、億華通、芯原股份、神州細胞、前沿生物、君實生物、滬矽產業等10餘家尚未盈利企業也都在科創板成功上市。

2月27日,華潤微在科創板亮相,解決了紅籌企業在A股無法上市的難題。過去,不少科創公司會採用這種註冊地在境外、主要經營活動在境內的紅籌架構,但由於政策等原因,A股市場一直沒有紅籌企業成功上市。

這些企業上市的背後,無疑是科創板包容性和創新性的進一步提升。這一提升的帶動作用也很明顯,更多本在觀望的科創公司躍躍欲試,尋求科創板上市。

三角互動形成生態

伴隨科創板穩健前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與科創中心的連結也愈發緊密,金融、科技和產業在上海真正開始良性循環與三角互動。

在科創板已受理和已上市企業背後,是一大批上海的創投、券商、律所和會計師事務所的身影,一個科創生態圈正加速形成,並將輻射到長三角和全國。

作為上海的頭部券商,海通證券董事長周杰把科創板看作券商轉型的重要契機。據他介紹,圍繞科創板,海通證券已經在科創領域深耕細作,與科技和產業產生一系列化學反應。

以集成電路產業為例,海通證券以最早服務的中微公司、中芯國際為突破點,迅速將業務觸角延伸至整個產業鏈,覆蓋材料、設備、設計、代工、封測全鏈條,目前已進場服務超過20家企業。隨後,海通證券又將業務觸角由產業鏈上的企業,延伸至它們的主要投資機構與大股東,逐漸構建起一個「科創客戶生態圈」。

「科創板問世以來,我們明顯感到一級市場的投資方向變化。今年儘管遇到疫情,但大家的投資熱情依然高漲,人工智慧、物聯網、生物醫藥領域頻頻出現資本方『搶』項目的情況。」上海國方資本管理合伙人孫忞表示。

但他認為,這一投資市場的熱潮僅是表面現象,更多人開始關注科技產業生態,這才是科創板深層次的價值。「在上海、長三角乃至全國,有更多投資團隊入場,以資金鍊促進創新鏈,進行上下遊產業布局,完善產業鏈,促使我國科技產業整體水平的提升,這才是真正的科創板紅利。」

相關焦點

  • 工銀瑞信章贇:科創板50ETF是分享科創板成長紅利的便利投資工具
    科創板具有廣闊的投資前景:一、制度利好,隨著資本市場制度創新和監管體系完善的加速推進,關於重大資產重組、定增、減持、分拆上市等政策的推出,科創板兼顧發展與質量。二、產業發展趨勢明確,在當前國產替代加速、新基建提速發展的背景下,科技板塊具有高成長性和高景氣度,未來投資價值不可忽視;三、科創板高成長、新興行業的特徵明顯,是當前大創新政策的焦點;四、上市公司質地良好,科創板公司具有高成長特徵
  • 人民日報:科創板,為創新添動力
    更包容——  激發科技創新活力,助推經濟結構轉型升級  「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主要服務於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科技創新企業」,科創板這一鮮明定位,透著濃濃的創新味兒。
  • 十問科創板
    那麼到底哪些公司將受益於科創板的設立?科創板設定了怎樣的準入、交易與退出機制?它出現的背後暗含著監管機構怎樣的推動力?又與其他交易所的上市板塊形成了怎樣的互補關係?本文將為您一一解答。什麼是科創板?證監會《關於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的實施意見》一文於1月30日發布,將長達三年之久的針對科創板的討論推向高潮。
  • 科創板開市滿一年 「殼資源」不香了,註冊制「試驗田」重塑A股生態
    昨天是科創板開市一周年的日子。隨著當日7隻新股集體亮相,目前科創板企業數量已從一年前的首批25家,迅速擴容至140家,可謂「人丁興旺」。當日盤後,科創板首個成分股指數科創50指數也悄然上線。作為探路中國資本市場的改革「試驗田」,一年來科創板助力「硬科技」企業發展,其市場包容性、行業集聚性、品牌示範性得以充分顯現,上市企業的科創屬性和成長性尤為明顯。
  • 李一梅:科創板設立促進中國創新驅動發展進黃金時代
    熱烈祝賀首批科創板企業正式上市。萬眾矚目之下,我國資本市場正式進入「科創板時間」。「科創板速度」背後,蘊含著改革者的魄力與努力,飽含著市場各方的盼望與期待,更印證著資本市場在我國經濟轉型過程中的重要角色。
  • 真正的科創板基金來了!基金經理肖瑞瑾攜課代表帶您劃重點
    科創板基金最近新鮮出爐,今天我們就請到博時科創板三年定開混合基金得擬任基金經理肖瑞瑾,肖總來給我做一個全面得分析及介紹。肖瑞瑾:各位投資者朋友們大家好,很高興今天有機會和大家進行交流。從去年開始不少投資者已經參與到了科創板的投資中,其中的細分方向您有何建議,您是怎麼來挑選好公司的?肖瑞瑾:在我們看來,科技、醫療和新興消費將是科創板最重要的三個賽道,其中科技創新將是中長期投資主線。科技創新的本質是提升全要素生產率,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是人類文明的又一次重大飛躍。
  • 科創板50來了!1800億「洪峰」將至 A股會受多大衝擊?
    而這會對近日走弱的A股形成新壓力嗎?是漲幅最高的公司,一年漲幅為816.96%,其次是中微公司,一年上漲了636.95%。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是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增強資本市場對提高我國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的服務水平、促進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發展、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以及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改革舉措
  • 科創板周年策劃|細數四大「破冰」事件
    來源:宋清輝一年前的6月13日,科創板這一承載著重要使命的全新板塊正式開板,資本市場迎來歷史性一刻。如今,科創板即將迎來開板一周年的日子。回首科創板開板這一年,科創板試點註冊製作為資本市場改革的試驗田,為全面推行註冊制提供經驗的同時,也開創了A股歷史上多個「第一」——第一家紅籌企業登陸科創板、首家特殊表決權公司誕生、首家尚未盈利企業成為科創板一員,由此打破A股多年空白。而註冊制下,科創板重大資產重組也獲「破冰」,截至目前,首單重組項目已提交註冊。
  • 北大光華姜國華建言科創板:應有獨立企業、自由交易、中立監管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北京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姜國華認為,讓科創板成為中國的「納斯達克」,關鍵要做到三點:獨立企業、自由交易、中立監管。姜國華表示,通過科創板的試點和制度創新,未來推廣至主板等其他板塊,將給我國股票市場的發展帶來根本性改變和質量提升。
  • 科創板50指數ETF最全答疑:四大機會兩大風險點 公募布局三大考量
    作為連接金融資本和科創要素的橋梁,科創板誕生於我國經濟加速實現轉型升級、推動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大背景下,以其對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的獨特包容性為那些科創含量足、有發展潛力、市場認可度高但無法登陸存量A股市場的科創企業打開了直接融資的大門,自成立以來源源不斷釋放著改革效應、有力推動了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目前已成為科創企業「首選上市地」,擁有超過140家科創企業,總市值近3萬億元,「硬核」的朋友圈越擴越大
  • 科創板全規則落地!一表看懂細則要點(附解讀)
    4、將科創板股票的漲跌幅限制放寬至20%,新股上市後的前5個交易日不設漲跌幅限制。5、科創板股票自上市後首個交易日起可作為融券標的,且融券標的證券選擇標準將與主板A股有所差異。具體為:(一)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10億元,最近兩年淨利潤均為正且累計淨利潤不低於人民幣5000萬元,或者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10億元,最近一年淨利潤為正且營業收入不低於人民幣1億元;(二)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15億元,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於人民幣2億元,且最近三年研發投入合計佔最近三年營業收入的比例不低於15%;(三)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20億元,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於人民幣
  • 上海誼眾:「三無」闖關科創板
    上海誼眾是一家三無藥企,沒有上市產品、沒有銷售體系、沒有收入,這也符合科創板的定位?本刊特約作者 木白/文8月11日晚間,上交所受理上海誼眾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上海誼眾」)科創板上市申請。10月13日,上海誼眾披露其科創板上市首輪問詢回復公告。
  • 科創板基金是什麼?科創板基金哪個好
    科創板基金是什麼意思?科創板被譽為「中國版納斯達克」,設有投資門檻50萬元,2年的投資經驗,不符合要求的投資者只能借道公募基金,分享科技創新企業的成長紅利。成長性收益:科創板具有較高的成長性,91家公司近3年的收入年化均值為50%,近3年的毛利率,淨利率的均值分別為52%,17%。投資這類企業能夠賺到成長的錢。  3.
  • 科創板設置五大發行上市條件哪類企業登陸科創板概率高?來看權威解答
    ,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於人民幣2億元,且最近三年累計研發投入佔最近三年累計營業收入的比例不低於15%;(三)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20億元,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於人民幣3億元,且最近三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累計不低於人民幣1億元;(四)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30億元,且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於人民幣3億元;
  • 於炳光:科創板-為外資企業帶來的新機遇
    根據採訪統計,外資機構最為看好的中國投資主題主要有四個,即消費升級、科技創新、結構性改革和工業升級。三、科創板針對紅籌企業的制度設計 2018年3月30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證監會《關於開展創新企業境內發行股票或存託憑證試點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8〕21號)(以下簡稱「21號文」),創新企業境內發行存託憑證,是指符合《21號文》規定的試點企業,以境外股票為基礎證券,由存託人籤發並在中國境內發行,代表境外基礎證券權益的證券
  • 科創板首次保代內部培訓材料曝光(附13頁主要PPT)
    從全天候科技獲取的資料來看,本次培訓主要由三個部分的內容構成:科創板定位與上市標準、《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解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問答》解讀。根據培訓內容,科創板的審核從提交到出結果,時限最長為6個月。其中,審核3個月,回復3個月。主要流程分四步,分別為:受理、審核機構審核、上市委會議、向證監會報送。
  • 科創板今日開板 官宣英文名來了!易會滿:證監會將推9項擴大...
    科創板正式開板,標誌著黨中央國務院關於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這一重大改革任務的落地實施。下一步,證監會將會同市場有關各方,紮實細緻深入地做好上市前的各項準備工作,推動科創板平穩開市、穩健運行。   三是期貨品種對外開放邁出實質性步伐。以人民幣計價的原油期貨上市一年多來,境外投資者開戶數穩步增加,交易佔比和持倉佔比分別達到10%和16%。
  • 科創板將從「試驗田」變為「豐產田」 快來看看如何投資ETF
    另一位主講嘉賓夏浩洋針對科創板ETF投資策略進行了探討。夏浩洋介紹,截至2020年10月31日,190家科創板上市公司披露了2020年三季報。今年前三季度,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衝擊和國內外複雜嚴峻的環境,科創板公司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經營業績持續回升,交出了亮麗的成績單,充分彰顯了我國科技創新企業抵禦國內外短期衝擊的強大韌性和旺盛活力。
  • 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創新驅動科研成果加速落地
    科創板加速了高校研究與企業間的合作。對於企業而言,想要進步、上科創板,就需要有技術支撐;對於高校的老師來說,他們在到了技術研發層面、完成論文之後,也可以不用轉換方向,他們可以把知識和智慧轉成財富,或者是更好地實現他的理想或者是情懷。因此,科創板使得兩者能夠融合,對我們的成果轉化而言,是打通了這條路,是一個很好的機制。
  • 科創板新股破發跟投倒逼投行模式轉型
    科創板給券商帶來了巨大的財富機遇,在保薦跟投創新機制下,券商如何平衡左手的承銷費和右手的跟投資金,成為一大矛盾。 截至11月28日,56家科創板上市企業背後涉及47家承銷保薦商,獲得了超過39億元的承銷費。其中,頭部券商「三中一華」(中信建投、中信證券、中金公司、華泰聯合)拿下三成,行業「馬太效應」趨勢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