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的死因,不僅是身體中箭,還與一個人做的兩件事有關
劉邦身為一代傳奇帝王,卻在遠徵秦英布回來之後就病死了,都說是中了箭之後,傷勢惡化,卻還拒絕就醫而死,但是小編認為,劉邦死亡的真相,絕對不是箭傷惡化,也不是劉邦拒絕就醫,除了這兩點之外,還有一個人佔有很大的責任,就是因為這個人,他做了兩件事,讓劉邦感覺到 心灰意冷。我們現代人對於病症有一個很神奇的說法,那就是心理對病症的影響,有一些人得了絕症,但是他不相信,依然是快樂的生活,幾年之後再檢查,發現病情竟然得到了遏制。小編認為劉邦當時是心情不好,所以病情惡化。
當然,這個箭傷是最致命的傷勢,劉邦一生中中過兩次箭傷。第一次是在和項羽對峙的時候,劉邦出來和項羽談話,結果被項羽一箭射中胸脯,這個傷勢對於古代的醫療設備是一種巨大的考驗,當時的劉邦立馬就被抬到了軍營中,然而張良等幾個人還是勸劉邦只是簡單處理一下傷勢,然後出去巡視軍營,穩定軍心,因為誰都看到了劉邦被射中,只是不知道射中哪裡,嚴重不嚴重。所以劉邦就堅持的騎上馬,謊稱說是腳上中了一箭,讓將士們放寬心,主將沒事,將士們當然高興了啊。
第二次箭傷也是在胸部,只不過是在平定英布的叛亂中,這次的箭傷可是不得了啊,直接帶走了劉邦的半條命,在國度尚未穩定的情況下,劉邦只能在沛縣休整了十幾天,也正是在這個時候,劉邦創作出了膾炙人口的一首詩歌——《大風歌》,這就是著名的高祖還鄉,到了元代都有文人深知,並且還創作了不少的散曲。劉邦這次的箭傷沒有得到好好的處理,因為當時的局勢不容劉邦鬆懈,雖然邊疆基本平定,但是在邊疆,劉邦還放不下一個人,那就是盧綰,這個人在劉邦除去陳豨的時候,有了謀反之心,還做出了行動。
盧綰是誰呢?這個人不得了,是劉邦最信任的一批人,僅有的幾個人啊,就算是劉邦懷疑韓信,懷疑彭越,劉邦都沒打算懷疑這個人,因為他們不僅僅是姻親,還是好兄弟。曾經是一起光屁股上山掏鳥蛋,下水捉小魚的玩伴,還是一條褲子兩個人穿的鄰居,還是一起扛過槍,上過女人的好兄弟。這層層的關係下,讓劉邦對盧綰是異常的信任啊,盧綰還是劉邦因姻親而分封的第一人,這些關係都顯示著劉邦和盧綰的關係不一般,然而盧綰卻背叛了劉邦了,第一是盧綰的野心太大了,第二是盧綰害怕了。
他為什麼害怕呢?這由不得他不害怕啊,劉邦建國之後,對功臣們,對異性封王們,那是絕對不會放過的,有機會就整死,所以韓信死了。基本上是可以用這麼一句話概括,韓信的死讓那些諸侯們心裡都亂了,毫無預兆的劉邦將韓信這個大漢第一功臣給降職了,從淮南王成為了淮陰侯,還被囚禁在了京都。這是諸侯們最大的恐懼啊,後來韓信被談話了,就反了,最後死了。類似於現代的雙規吧。韓信之後是誰呢?彭越,韓信反了之後,彭越談話了,也反了,也死了。劉邦是找誰談話,誰就反,最終被殺死。
韓王信反,就連沒找過談話的英布都反了,此時就剩下一個盧綰了。你說他能不害怕嗎?誰能知道,下一個劉邦談話的是誰呢?所以盧綰就跑到了匈奴,準備等劉邦氣消了,再主動去談話,然而等了兩個月,劉邦卻死了,盧綰造反已經成了事實了。說起盧綰與匈奴的關係啊,這其中的緣由就是劉邦生氣的事情,而且劉邦就是因為盧綰的背逃而心灰意冷,不想再繼續治療,最後箭傷惡化而死去,可以這麼說,劉邦的死,盧綰要佔很大一部分責任的。那麼盧綰做了什麼事呢?讓心性那麼強大的劉邦都承受不住。
盧綰做的事是很惡毒的,事情可以追溯到陳豨的背叛,因為陳豨背叛之後,盧綰錯誤的選擇了幫助陳豨,因為什麼呢?盧綰覺得,只要叛亂在,劉邦就永遠需要他,就不至於像韓信一樣的下場,然而這件事被劉邦給知道了可想而知劉邦有多生氣,自小玩到大的好兄弟啊,這件事給劉邦留下了陰影,久久不能消散。盧綰做的第二件事就是私通匈奴,盧綰竟然還將自己手底下的一個將軍給派往匈奴常駐,這劉邦能忍嗎?但是劉邦沒辦法啊,打不過匈奴,只能是在心理慪氣了。所以劉邦的死因除了箭傷之外,還有盧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