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十點半,大雨,路上的車輛很少,空的計程車更少。
我好不容易攔下一輛計程車,便趕緊一屁股坐了進去,「師傅,去xx小區」。
本以為躲進了避風港的我,卻迎來了師傅身上的一陣寒意和敵意,「我不想去郊區,你下去吧」。
我心裡先是一驚,雖然大家出來掙錢都不容易,但現在天氣這麼差,師傅怎麼說也不該趕客人走吧?難道是他對於郊區有什麼難言之隱?說了幾番好話後,即便師傅態度依然冷漠,可他終於同意帶我過去。
我很好奇,「開計程車不容易吧,師傅」,這一下子打開了師傅的情緒點。
「太不容易了,特別是今年,才過去5個月就有7位顧客故意不給錢,還有一次被客人拿著刀子威脅……」,師傅滿是鬱悶地說道。
我這才明白,原來師傅不是不願意去郊區,而是擔心我是一個壞人,會再次威脅到他本來就不易的生活。
可是半年不到,就遭遇7次不幸事件的師傅是不是太倒黴了一點了呢?每當我再把這次乘車經歷向其他師傅提起,都得到了他們驚訝的質疑。
同樣是一個城市,開著一樣的計程車,為什麼倒黴的就總是這位師傅呢?
這次打車是武志紅老師的真實經歷,在《身體知道答案》裡,他對師傅的黴運做出了解釋:所謂黴運,都是這位師傅自己吸引來的。他自視甚高,對別人總是懷有蔑視和敵意,而這蔑視和敵意就是他的需要。
也就是說,他的潛意識需要一些「混蛋」來投射敵意。當他把客人當成「混蛋」的時候,一些脾氣大的客人也就真的成了壞人。
這,即是當下很火的「吸引力法則」:當思想集中在某一領域的時候,跟這個領域相關的人、事、物就會被它吸引而來。
這一理論放到我們現實生活中,你就會發現:如果一個人充滿了快樂、正能量,那麼好運就總是會接踵而來;可如果身邊是一個總是憤世嫉俗,愁眉苦臉的人,那麼黴運便會經常發生。
所以,不僅是相由心生。可以說,你所正在經歷的外部世界,也完完全全是你自己的內心所創造的。
老李是我們單位裡的老職工,按說應該到了受人尊重的地位,可是他卻每天都過得不太舒服,隔三差五地就會被資歷輕的同事給投訴。
雖然老李本身做事沒那麼麻利,但按說有背景有地位的他怎麼也不該淪落到這個地步。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在一次和他的聊天裡,我終於略知一二。
「這話你不要和別人講,在我們單位裡,就你一個好人,其他人都是「魔族」,心術不正,時刻地想陷害我。」
原來,之所以被投訴的總是老李,是因為他把所有人都想像成了敵人,在工作中就會有意無意地釋放敵意讓大家感受到不舒服。
在《遇見未知的自己》裡,作者則將這種現象解釋為「同頻共振」:每個人的思想、情感都帶有一定的能量振動,所以會吸引和它們振動頻率相近的人、事、物。
不論是總被投訴的老李還是屢遭打劫的師傅,他們的命運似乎已經命中注定,不得不一遍又一遍地在這艘「恐怖遊輪」裡輪迴?
那麼,他們還有沒有機會走出輪迴,吸引來好的或者說是高能量的人、事、物呢?
答案是肯定的。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你可以倒黴一陣子,但不必倒黴一輩子。
因為每一次類似的倒黴都是一次輪迴,每一次輪迴就是一次機會。
當黴運再一次「不公」地降臨在你頭上時,你首先要覺察到它,對自己做心理暗示,「快看,它又開始了」。
然後,將注意力放到自己內心的變化上去,是焦慮、不安,還是憤怒、擔憂,不管如何,去感受你面對黴運時所表達出的情緒。
最後,學會接納自己當下的情緒反應,並積極地暗示自己,「來,這次咱們要做點不一樣的」。
慢慢地,當你內心中恐慌焦慮的情緒煙消雲散,對你不再起作用時,黴運自然會離你而去。不是因為它消失了,而是因為你振動的「能量頻率」變高了,自然也就吸引不到諸多「低頻」的黴運了。
為什麼倒黴的總是你?在我看來,這是一個偽命題。
覺察你自己,感受你內心情緒的變化,並做出積極地回應,才是我們破題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