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喬恩坦言:我寧願去鬼屋,也不想回家,媽媽的腳步聲就是魔鬼聲

2020-11-10 丸子媽媽說育兒

你有沒有想過,你隨意的一句話會給孩子造成多大的傷害?

可能會因一時衝動或一些小事,就會對孩子大聲責罵。但是我們應該要明白:生活的重擔和壓力,和孩子無關。自己的情緒和脾氣,不應該遷怒於孩子。

曼徹斯特大學心理學教授,愛德華·特羅尼克曾做過一個「靜止臉實驗」,就能說明,孩子在面對母親無端不良情緒時的心理變化。

實驗剛開始,他讓母親與孩子正常互動,孩子很開心。


接著,開始靜止臉實驗,母親突然面無表情。孩子也發現不對勁了,於是想盡一切辦法來引起母親的注意。


但是母親仍然面無表情,孩子開始陷入焦慮、不安,甚至哭鬧。


根據實驗數據,在母親毫無反應的這段時間,孩子心跳加速,體內壓力激素增加。如果持續下去,大腦關鍵部位的細胞有可能死亡。

由此可見,父母的無端不良情緒,給孩子造成的傷害幾乎是不可逆轉的。

「我寧願去鬼屋,也不想回家」

你知道「魔鬼的聲音」是一種什麼樣的聲音嗎?

一個小女孩一個人呆在墓地的場景,這不是恐怖故事,但的確是一個人的恐怖童年。被媽媽打到寧願呆在墓地也不敢回家,這是陳喬恩的童年故事。

在偶像劇女王陳喬恩的世界裡,「魔鬼的聲音」那就是媽媽的腳步聲。一聽到媽媽的腳步聲,就知道她要來揍我了,完蛋她又要來掐我了,因為的媽媽真的很愛揍我。

當在《旋風孝子》中看到陳喬恩和陳媽媽的相處方式時,典型的「中國式教育」、「棍棒教育」。其實,「棍棒出孝子」這樣的說法早就不成立了,但卻還有一部分人仍然生活在這樣的童年陰影下。

節目中,即使陳喬恩事業有成,但是對母親這個角色還是心存恐懼。

兩個人端坐在沙發上,各幹各的事情,毫無交流、互不打擾,冷靜得不像是一家人。


在節目採訪過程中,她會突然回頭看看母親在不在。這個舉動看似好笑,實則讓人心疼。


陳喬恩曾多次在節目中自曝母親給自己留下的童年陰影,母親的嚴肅、母親的打罵和那份無處安放的期待,總是讓陳喬恩感到恐懼和緊張,一言不合就動手更是讓陳喬恩對母親這個角色有著過分的不安和惶恐。

據陳喬恩回憶,媽媽的「棍棒教育」給她造成了巨大的童年陰影。

在《非常靜距離》的訪談中,她曾坦言:

「從小我就沒有安全感,總是活在恐懼中,不知道怎麼跟媽媽講話,怕一開口她就會罵我。」


「她只有要求一個,就是乖乖上學還有考試要考得好,我如果考不好,我真的寧願去鬼屋,我也不想回家,我就是覺得好可怕,我就會害怕媽媽。」

顯然,陳喬恩的媽媽在她的成長過程中已經造成了極大的傷害。媽媽的不良情緒,就像一顆定時炸彈,從小就植入了陳喬恩的心裡,即使如今的她已經十分優秀了,但這種埋在心底的自卑感總會不時的冒出來,傷害她。

曾多次被曝耍大牌、擺臭臉,而她自己也承認自己不善交友,性格有些孤僻。

然而成名之前的陳喬恩更令人心疼。

高中畢業的陳喬恩隻身來到臺北,貧窮的她飽受物質匱乏的困擾。而事業也沒有什麼進展,身上的錢也要枯竭,沒錢吃飯,沒地方住的陳喬恩,卻不願意和母親說說自己的情況,也許是怕母親擔心,但更多的是害怕母親的責罵。

難以想像一個遇到困難時,都無法向母親求助的孩子是有多無助,多孤獨。


胡適在《我的母親》中說過:

「世間最可厭惡的事情,莫過於一張生氣的臉。」

把一個溫暖的家變成鬼屋,一張捉摸不定、動不動就愛生氣的臉,足矣。

其實,「棍棒教育」不僅僅是出現在陳喬恩家,而是那個年代很多家庭都奉行這樣的教育方式。在大人的眼裡,好聲好氣地溝通是無法有震懾作用,只有嚴厲的批評和指責,才會讓孩子長記性。

父母總是一廂情願地覺得,這樣的教育方式是正確的,即使孩子現在不懂,長大後他一定會明白我們的良苦用心。可事實上,傷害一旦造成就無法逆轉,這也許很成為孩子一輩子的傷害,長大後也許也會明白父母的用心,但是親子關係中一定會有道隔閡是無法逾越的。

「有時候我真希望媽媽是個啞巴」

不要以為這是一句莫須有的話,這其實是經常被罵孩子心裡的真實想法。

我朋友家的孩子今年上初中了,小時候的他還是蠻乖巧聽話的,是他媽媽眼中的驕傲。可是到了初中階段,也許是青春使然,也許是學業壓力過大,這孩子的脾氣是越來越大了,總是會犯一些讓媽媽不喜歡的小錯誤。

青春期撞上了「更年期」,就像是火星撞地球,兩個人一碰就炸。

媽媽說你要聽我的話,我不會害你的;孩子說我要自由,我幹嘛要聽你的,我要做自己的主。就這樣,時間久了,積累的怨氣越來越多,總是會在不經意中觸碰對方的底線。


媽媽的叨嘮成了孩子最大的煩惱,每天就像唐僧念經一樣,一遍又一遍。直到有一天,朋友很傷心地告訴我,她的兒子說,我有時候真希望媽媽是一個啞巴,這樣我就沒有那麼煩惱了。

這句話像一根刺一樣插在我朋友的心裡,揮之不去。

情緒是相互感染的,媽媽的焦慮和急躁會不經意地轉嫁給孩子。

為人父母都希望孩子可以過得幸福快樂,自然就會用過來人的身份教育孩子,以免孩子走彎路。

可是不要忘了我們也是從孩子過來的,當時父母的指導我們也是嗤之以鼻,不屑一顧,總是覺得父母在杞人憂天,自己不經歷永遠不知道痛是什麼。

還以孩子自由,把不安的情緒壓抑在心底。曾有研究表明,母親長期情緒焦慮和責備,會在情感上強行中斷和孩子的連結,會讓孩子出現情感障礙,不再自信,甚至有些自卑和自閉傾向。


魯迅先生曾說:

「勇者憤怒,抽刃向更強者;怯者憤怒,卻抽刃向更弱者。」

而對於很多家長而言,孩子就是我們身邊的「弱者」。

成年人的生活沒有容易二字,當我也為人父母之後,才懂得父母的艱辛,特別理解父母的立場,有時候真的很難。

一面是家庭、一面是工作,家庭、事業要兩頭兼顧,難免會出現心煩意亂,情緒波動。

有時候,我在家裡加班加點的工作時,孩子總會在旁邊搗亂,一會哭、一會餓,真的會讓人情緒崩潰。孩子總是會在我工作的時候,說我對她很冷淡,都不願意去陪她。

聽到這句話時,當時更多的情緒可能是反感,覺得她很煩人,會對著她大聲責罵,然後指責她不懂事,不知道體諒我。可事後,又覺得自己確實沒利用好時間。總是在兩極化的情緒中來回波動。

當我對孩子發火時,眉毛總是很自然地擰在一起,看上去特別嚴厲。而孩子呢?總是戰戰兢兢地看著我,用稚嫩的小手用力地撫平我的眉毛,說著我不喜歡你這樣的表情。

孩子是無辜的,不要把無關的情緒發洩到孩子身上,我們的喜怒無常,不僅會讓孩子無法判斷一件事情的對錯,也會因為此一時彼一時的不同態度,而動搖對父母的信任。

在批評孩子之前,一定要讓自己先冷靜下來。只有冷靜,才能對孩子的行為有著客觀公正的評判,才更有利於解決矛盾和問題。

人的一生就是從不會到會,從犯錯開始成長和學習,給孩子犯錯的機會,不要第一時間給予嚴厲的指責和批評,而是要耐心的聽孩子的講解,給孩子解釋的機會。不了解事情前因後果,無法對孩子的行為作出判斷,也容易造成錯誤的判斷,讓孩子受委屈。

情緒溫和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父母能夠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也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控制情緒。控制好情緒,是人生的修行,也是教育的修行。

我是丸子媽媽,育兒路上與你一路同行,教育好孩子是我們共同的心願。#家庭教育加油站

本期話題互動:你的父母有給你留下什麼童年陰影嗎?歡迎留言討論。


(本文章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隱瞞了14年,明道終坦言:要是那時候自信點,陳喬恩早就是我老婆了!
    說起陳喬恩與明道,大家都是非常熟悉了,兩人合作的《王子變青蛙》至今都令人印象深刻,如今也是這麼多年過去了,陳喬恩有了自己的心上人,而明道卻還是單身一人。 當年因為有劇情相連,不少人都覺得明道與陳喬恩很般配,本以為兩人也會和別的明星一樣,因戲生情走到一起,然而結果卻讓大家大失所望,兩人除了在宣傳劇的時候,很少再有合體的情況,兩人終究還是有緣無分!
  • 已婚中年女人,為何寧願外出打工也不想回家?3個女人說大實話
    導語:有些中年女人明明已婚,她們為什麼寧願出去打工也不想回家呢?聽聽她們的心聲。林女士:家裡根本沒有溫暖。我雖然已經結婚了,但我結婚是因為年紀到了,如果不結婚,我媽媽一直跟我鬧,我媽是那種非常傳統的女人,她認為女兒不結婚就是丟臉,我到了30歲才結婚,那時候我不願意結婚,她甚至都要跟我斷絕母女關係,還經常用很難聽的話罵我,我最終承受不了這種壓力,所以結婚了。
  • 陳喬恩帶男朋友回家看媽媽,她的婆婆對艾倫評價很高
    自從出道以來,陳喬恩一直是一位非常受歡迎的女明星,她愛上了艾倫,他們的動機非常明顯,你應該知道他們在綜藝節目中一見鍾情之後很快就建立了關係,從那以後,陳喬恩的粉絲們開始擔心這件事,因為她的男朋友艾倫在這裡我曾經是個花花公子,陳喬恩現在已經不年輕了,如果你花時間和艾倫在一起,那麼在這之後你將更難找到自己的真愛
  • 陳喬恩錄綜藝節目現場被逼脫胸罩
    陳喬恩早期主持外景節目《中國那麼大》自曝從小愛吃睪丸,還在街上喊著「我有戀睪情結」,並拉著路人要找睪丸,被網友笑稱是「陳喬恩最想毀掉的視頻」,不過她事後霸氣回應「愛吃雞睪丸有什麼好奇怪」,表示從沒想過刪除這視頻,更透露吃雞睪丸會讓胸部長大
  • 《驚魂鬼屋》萬聖節去鬼屋找刺激,誰知裡面發生的一切都是真實的
    傳聞在萬聖節前夜不僅孩子們話裝扮成鬼怪,挨家挨戶的索要糖果,真正的「鬼怪」也會趁著這一晚明目張胆的出來活動,打著玩遊戲的幌子,虐殺放鬆警惕的人們,一群青少年萬聖節去鬼屋玩耍,裡面的東西居然都是真的,血腥、腐爛和變態的事情都真真切切的發生在眼前,今天的小編要跟大家講的就是《驚魂鬼屋》
  • 陳喬恩坦言40歲未婚的秘密:從小缺愛的孩子,一生都在尋找安全感
    01 缺愛的孩子,長大對愛情也缺乏安全感在人生選擇題的芳華階段,陳喬恩被問及:「如果你出生在重男輕女的樊勝美式家庭,能接受嗎?」她微微一笑,坦然說:「我就是出生在這樣的家庭啊。」陳喬恩有個哥哥,母親對她和哥哥的態度完全不一樣。她在上中學的時候,有次摔跤褲子上破了一個洞,央求媽媽給再買一條。媽媽拒絕了她,給她褲子的破洞縫補了一下,就讓她接著穿。一個花季的少女,穿著一條補著破洞的褲子,內心是有多難受和自卑呀。
  • 40歲的陳喬恩,為什麼還不結婚?
    總有一些不相干的人,比我自己還要在乎我的狀態和我的年齡。」在《女人30》中,陳喬恩坦言自己的不恨嫁,其實是因為錢帶來的底氣。雖然在媽媽的催婚壓力下,陳喬恩認為自己想要做一個有錢孤獨無依的老人,不會因為結婚而結婚,更多是享受當下的生活狀態。錢才是陳喬恩不恨嫁的底氣,在沒有遇到她喜歡的人走進婚姻前,她不會輕易地將就和妥協。
  • 學姐含淚坦言:我不想回家!
    有的學校放寒假比較早,將近小兩個月的時間,按說對於學生們來說這麼長時間的寒假應該很高興,可是有的大學生卻坦言說不想放寒假回家,這是為什麼呢?首先就是搶票,春運即將來臨,火車也迎來了客流高峰期,一般上大學都離家比較遠,放假都是要坐火車回家的,可是火車票確實很難買,都是需要提前搶票的,搶票也不一定能百分之百搶上,所以就有的大學生覺得還不如在學校附近找找寒假兼職賺點錢,回家搶票太心酸了。
  • 三十而已:王漫妮為什麼寧願在上海「精緻窮」,也不願回家
    王漫妮如果回家的話,她肯定不會像在上海一樣這麼辛苦。可是她寧願在上海累死累活,也不願回家,為什麼呢? 王漫妮拼了命的工作,就是為了能夠留在這個城市裡。 其實我們又多少人跟她一樣,在外漂泊,努力的工作,就想在一個繁華的城市裡,找到一份歸屬感。
  • 曾偉昌一吻定情,陳喬恩高甜官宣戀情,愛情沒有放棄我
    《女兒們的戀愛2》收官篇中,曾偉昌一吻定情,陳喬恩高甜官宣戀情,愛情沒有放棄我。不得不承認,他倆才是這季節目中最大的驚喜,很多觀眾也不由自主地成為了他倆的鐵桿「CP粉」。陳喬恩也同樣陷入了糾結之中,說實話,陳喬恩最擔心的問題依然是「異地戀」。陳喬恩毫不掩飾地說道:距離是他倆之間最大的問題,如果無法解決,他倆最終還是會變成陌生人。不過,陳喬恩卻率先做出了選擇,決定去赴約。陳喬恩坦言道:我來參加節目的初衷就是想找到最適合我的另一半,曾偉昌跟我的性格很互補,我必須勇敢踏出這一步。
  • 陳喬恩節目中談公開戀情:我要保護我喜歡的人
    來源:新浪娛樂陳喬恩與男友艾倫新浪娛樂訊 據臺媒報導,陳喬恩2019年底認愛馬來西亞富二代曾偉昌(Alan),一度傳出分手,但她也會立刻出面澄清,相當在意另一半的感受,最近上綜藝《拜託了冰箱》提起男友時,她更是滿臉藏不住愛意,「
  • 90後寶媽坦言:我寧願請個月嫂,也不會讓老人帶孩子,原因有3
    導讀:90後寶媽坦言:我寧願請個月嫂,也不會讓老人帶孩子,原因有3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情感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90後寶媽坦言:我寧願請個月嫂,也不會讓老人帶孩子,原因有3!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鬼屋沒有媽媽可怕」:媽媽情緒穩定,是家裡最好的風水
    前幾天看女兒寫的作文,是一篇國慶假期遊記裡面有句話:「和好朋友一起去遊樂場挑戰鬼屋,本以為鬼屋會有多可怕,進去以後發現也沒什麼嘛,還沒有媽媽對我發火時的模樣可怕。」我聽話,媽媽才會要我,我不聽話,媽媽就不要我了。甚至連生命也可以隨意放棄。不僅給孩子傳遞了情緒管理方面錯誤的示範,更給了孩子錯誤的生命觀。
  • 大部分職場媽媽的真實現狀:「下班後,我不想回家!」
    她說,最可怕的不是生活的一地雞毛,而我發現下班後我居然不想回家,即便是到了樓下也會在下面轉悠半天才上去。其實,作為現代職場媽媽,白天面對高強度的工作壓力,晚上回家又要面對一地雞毛的生活,換成是誰都不想回去。
  • 媽媽,我今天不想去幼兒園
    孩子不想上幼兒園的主要原因,大概有以下幾種:一、分離焦慮寶寶初次離開父母,要去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心裡充滿了不安全感和對媽媽的依戀。一般寶寶去到學校也不會哭了。我們家寶寶第一天去幼兒園沒有哭,幼兒園有玩具有新奇的事物吸引。到了第三天晚上,跟個複讀機似的,「媽媽,我不要去幼兒園。」「不去幼兒園。」
  • 陳喬恩說「謝娜已不是我好友了」
    近日,陳喬恩在最新一期《拜託了冰箱》中說:「謝娜已經不是我最好的朋友了,她的心都在小孩身上。因為我們以前一起去玩,她就要回家陪小孩。因為她畢竟是媽媽了,你又不能拒絕,但心裡還是會失落」。雖然,陳喬恩是用開玩笑的方式說的這段話。
  • 男人下班回家為啥寧願呆在車裡也不願意回家?
    前幾天,一群媽媽聊到"為啥老公下班後寧願待在車裡也不願回家?"。妻子對丈夫的這一做法頗在怨言,她們一致認為老公無非是想"逃避家務,逃避調皮的孩子和忙碌的妻子"。這種只顧自己的做法,受到一眾媽媽的埋怨。1.
  • 貓小樂:鬼屋歷險記很刺激!「扮鬼」金老師卻不想再進去是為何?
    大家好,時間縷縷,日月如梭,每天都是新的一天,每天都有新故事,下面就是阿衰的新一天,讓我們看看他又將帶給我們怎麼的歡喜呢?希望阿衰能夠給大家帶來好的心情。貓小樂:鬼屋歷險記很刺激!「扮鬼」金老師卻不想再進去是為何?
  • 仨孩子聽到媽媽腳步聲快速收拾客廳,網友:像極了小時候的我
    突然聽到媽媽回來的腳步聲,三個孩子各自分工,關電視、收玩具、將床單歸位,三人默契配合,終於趕在媽媽回來之前將客廳打造成「早已停業」狀態。網友評論原標題:孩子聽到媽媽腳步聲快速收拾客廳 網友:這是小時候的我來源:
  • 「媽媽,我不想去姥姥家」孩子的遭遇,揭示了姥姥帶娃的3個真相
    據媽媽所言,自己工作繁忙,經常加班,上幼兒園大班的晨晨放學後,經常一個人在家裡,直到父母下班回家。晨晨的奶奶在遙遠的外地老家,一年也不來一次。而姥姥住得近,距離自己家有5個紅綠燈。於是,放學後接孩子的重任落在了姥姥身上。晨晨舅舅家裡有個兩歲半的小表弟,姥姥每天都會帶著孫子去接外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