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屋沒有媽媽可怕」:媽媽情緒穩定,是家裡最好的風水

2020-10-18 凱叔講故事

作者 | 文娟


同事和我說了件讓她心情複雜的事。


前幾天看女兒寫的作文,是一篇國慶假期遊記裡面有句話:

「和好朋友一起去遊樂場挑戰鬼屋,本以為鬼屋會有多可怕,進去以後發現也沒什麼嘛,還沒有媽媽對我發火時的模樣可怕。」


同事鬱悶不已,每次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沒想到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竟然如此面目猙獰了。



這讓我想起教小學語文的表姐,曾和我說過,一次語文作業要求孩子們寫家人和哪些動物比較像?很多孩子描述的媽媽都是「炸毛的貓」「老虎」……


可見媽媽發脾氣對孩子的影響有多深。


深有感觸,做媽媽確實很辛苦,當然可以有情緒,但要學會在接納自己情緒的基礎上,覺察情緒的來源,最好能找到不傷害自己和孩子的理性的情緒表達方式。


有時候,情緒就像魔鬼,傷人傷己,不能控制情緒的媽媽,會給孩子帶來想不到的傷害。


千萬不要估計情緒對孩子的殺傷力


因為女兒攪亂課堂紀律,和其他孩子發生了矛盾,媽媽氣不過,在馬路邊不斷地用自行車撞女兒,又伸手扇巴掌。


瘋狂的舉動讓網友都不敢相信,這是孩子的親媽。



孩子一直打遊戲不寫作業,與孩子發生爭吵後衝動地跑去跳江。


萬幸媽媽被及時救上岸挽回了生命。



媽媽的這些行為只會讓孩子覺得,媽媽對自己的愛是有條件的。我聽話,媽媽才會要我,我不聽話,媽媽就不要我了。甚至連生命也可以隨意放棄。


不僅給孩子傳遞了情緒管理方面錯誤的示範,更給了孩子錯誤的生命觀。

可以想像,父母的這些行為,會給孩子帶來多大的心理陰影和心靈上的創傷。


我們總是抱怨孩子太叛逆,不服管教,或者覺得孩子膽子小、唯唯諾諾。其實,孩子的性格養成和家庭密不可分,不會控制情緒的父母,長此以往,對孩子造成的影響不可估量。


武志紅曾說:孩子就是父母情緒的接收器,當父母不安時,孩子就會立即警覺。當父母放鬆時,孩子立即感到愉悅。


那些父母從來不以為然的情緒,也許正如一顆種子,在不經意間就種進了孩子的內心,生根發芽。


曾在知乎上看到一位網友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我的媽媽總是發脾氣,不知道原因,我真的很難受。

我讀書成績不好,我媽會罵;成績好點,她會在外人面前說我好,但還是會在我面前罵。

我不喜歡做家務,甚至非常討厭,因為我媽媽經常叫我做家務,我做不好或是做不對,她都會罵我。


媽媽的壞情緒導致我怯弱、不敢反抗,初中時總是被同學當面嘲笑。

我會在意別人的看法,害怕別人說我不好,不會也不敢在不太熟悉的人面前說多話。

我總是自卑,覺得自己很失敗。


總之,我討厭回家,不想見到我媽,我渴望經濟獨立離開家,又害怕步入社會。



《當怒火傷害你的孩子》一書中說:憤怒會投下長長的陰影,不僅有即時的殺傷力,而且會損傷孩子的情商和社會性。


父母的情緒暴力,對一個孩子的傷害是致命的,所以父母不好的家庭氛圍和失控的情緒,會給孩子造成心理創傷,有些會終身難以癒合,一輩子為父母的情緒買單。


媽媽的情緒,決定家庭的溫度


海清也曾因為脾氣不好被兒子嫌棄。

兒子送了海清一幅畫祝她秋安,海清好奇兒子怎麼突然這麼講究?


沒想到兒子竟然說:「你最近脾氣不好,看看畫念念經,聽聽音樂,喝喝茶,對你身體好。」

還說了句戳心的話:「媽媽,你好我就好,你安全家安。」


當媽媽情緒不好時,孩子不僅能觸摸到,還能感受到媽媽的情緒會影響全家。

所以,有個情緒穩定的媽媽對全家來說非常重要。



前段時間我因為剛懷了二胎,孕反嚴重,心情不好,只要孩子沒有按照我說的話去做,就忍不住大發雷霆。


那天陪孩子上線上美術課,老師教畫三角形後要求畫出大小一致的三角形排排隊,看到孩子畫第二個三角形明顯比第一個小不說,還有點倒了,我的脾氣瞬間被點燃,衝著孩子大吼:

「沒聽見老師說大小一致嗎?你畫這麼小幹什麼?不知道畫直線嗎?畫得什麼玩意?」


聽到吼聲,孩子眼淚刷刷往下掉,不敢吭氣。


看到他哭我更惱火:「哭!就知道哭!連這麼簡單的畫都畫不了,你能幹啥?每天只知道吃喝玩樂,要你幹什麼!」


老公看到情形不對,適時把孩子拉走了,我又衝老公發火:「你就慣他吧!看見你倆我就來氣!」


家裡一下子鴉雀無聲,氣氛也不對了。


事後和爺倆又提起這件事,孩子說:「媽媽你發火的樣子太嚇人了,我不喜歡這樣的媽媽。我喜歡你好好和我說,我能聽懂的,真的……」


老公也表示:「一旦看到你發火,我肯定閉嘴,要不你東拉西扯又會翻舊帳,這個家一定雞飛狗跳。」


這些話讓我自責內疚不已,也反思了很久。



臺灣心理學博士洪蘭在TED演講時曾說過:母親是家庭的靈魂,母親快樂全家快樂,母親焦慮全家焦慮。


媽媽的情緒決定了家庭的溫度,這種氛圍,也會影響和感染到孩子。


家人不是我們發洩情緒的垃圾桶,一個情緒穩定的媽媽,才能讓孩子感受到愛,才能讓家庭更溫馨。


聰明父母不會讓孩子為你的壞情緒買單


綜藝節目《你好,媽媽》中,主持人問陶虹:

「你對網上那些陪娃做作業的父母,著急上火河東獅吼理解嗎?」


陶虹說:

「能理解,人在生氣、緊張、害怕的時候,智慧為零……最後就是摁住自己,別人沒關係,自己才是那個導火索。後面的戰爭都是因為你的一句話『你瞧瞧你……』」



主持人說:「當你的怒氣焦慮到了頂點的時候,你先停一段,不要馬上給孩子做反應。」


是的,如果能在情緒即將爆發時適時摁住自己,冷靜幾秒,也許處理問題的方式就會不一樣,結局也會不一樣。


教育的本質其實是父母的修行,父母首先做到情緒穩定,能正確處理自己的情緒,孩子才能有底氣面對挫折和困難,更加寬容對待這個世界。


作家劉繼榮在《坐在路邊鼓掌的人》一書中自身的經歷讓人感觸很深:

有一天,她聽到兒子在電話裡和同學說自己沒有幸福感,又想起上次家長會,老師說她兒子變得內向偏激,每次作文都悲觀消極。


她好奇兒子什麼都擁有,怎麼會不幸福?



後來突然反應過來,近一兩年來,下班後她進門就苦著臉奔廚房,每天還到處抱怨訴苦,天天年年,一成不變的怨婦聯播,兒子把她的壞情緒全盤吸收了。


她開始反思,一個沒有幸福感的母親,怎麼會培養出有幸福感的孩子?為了兒子,她決定改變自己。


進家門前再累也要揉揉臉,露出一個溫暖的微笑。洗菜做飯時,不許唉聲嘆氣。晚飯後,不帶手機,只帶兒子,去樓下的體育館打桌球。


與兒子聽音樂,去公園看花開,騎車去郊區,聽兒子坐在樹杈上,大聲唱歌……


逐漸她發現兒子臉上的笑容和滿足感變多了,兒子會在作文裡寫:「我們,把日子過成了詩。」

老師的評語,更讓她快樂:「有幸福感的孩子,才會寫出這樣幸福的詩。」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每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是在教育自己,並檢驗自己的人格。


好的父母從來不會讓壞情緒影響孩子,而是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成長氛圍,同時不斷反思自己,改進自己,讓生活更和諧更美好。



為了孩子,為了家庭,做一個情緒穩定的媽媽吧。慢慢收斂自己的脾氣,改變教育方式,發火前先深呼吸幾秒,也許孩子的變化會讓你驚喜。


童年只有一次,時間不會重來更不會等待。

孩子的成長之路,也是父母的修行之路,與所有父母共勉。



作者:文娟,常常母愛泛濫的幼師一枚,用愛心面對孩子,和孩子共同成長。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媽媽的情緒,才是家裡的風水
    情緒突然降到最低點失控了,以前看的育兒書的道理在那一刻早就拋到九霄雲外了。但接下來發生的情景讓我感到慚愧,女兒在房間裡哭了一會安靜了下來小心翼翼地說:媽媽,你放我出來,我會跟你好好說的。出來後她緊緊地抱著我說,媽媽,我要你抱抱我,我不會再鬧了,你不要生氣好不好,你生氣的樣子好可怕,你溫柔地跟我說可以嗎?
  • 家庭生活中,情緒不穩定的媽媽,是孩子的「災難」!
    家庭生活中,情緒不穩定的媽媽,是孩子的「災難」!情緒不穩定的媽媽,到底有多可怕?生活中,絕大部分的父母都希望給兒女們提供優越的生活條件,並傾已所有地為兒女計,以為這就是對兒女最好的愛,殊不知,相對於優渥的物質條件,媽媽的情緒穩定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愛。心理學家李子勳說過,很多人童年的創傷都來自於媽媽,因為媽媽的很多信息不是通過語言來傳輸的,而是通過孩子共處的生物場去影響孩子。
  • 海清被兒子「嫌棄」脾氣不好:媽媽的情緒,決定家庭的溫度
    媽媽的情緒,是全家的晴雨表。媽媽情緒穩定,孩子才能安心,家庭才能溫馨。媽媽的情緒,是家庭的風向標。歌手孫燕姿,曾經無比崩潰地說,自己是一個糟糕的媽媽。母親的壞情緒,就像是在孩子的心裡種下一顆種子。這顆種子,會在孩子心中落地生根,野蠻生長,殘酷地侵蝕著孩子的心理健康,讓他們變得焦慮、敏感、自卑、缺乏安全感。媽媽的好情緒,是一個家庭的風水。
  • 陳喬恩坦言:我寧願去鬼屋,也不想回家,媽媽的腳步聲就是魔鬼聲
    由此可見,父母的無端不良情緒,給孩子造成的傷害幾乎是不可逆轉的。「我寧願去鬼屋,也不想回家」你知道「魔鬼的聲音」是一種什麼樣的聲音嗎?「她只有要求一個,就是乖乖上學還有考試要考得好,我如果考不好,我真的寧願去鬼屋,我也不想回家,我就是覺得好可怕,我就會害怕媽媽。」
  • 做情緒穩定的媽媽,從寬容自己開始
    李雪說,一個家裡,孩子打著遊戲,媽媽吃著巧克力,不是很正常嗎?她當即讓店長取了巧克力給大家吃。當我真正地認同了「吃巧克力是件很正常的事情」,居然就不再貪吃巧克力了。這是我在雪居感受到的慈悲和包容。 當我們陷入懊惱和自責的時候,並不能讓我們迅速逃脫負面情緒,積極面對現實。特別是我賴床的時候,深有感觸。每次晚上睡覺前都告訴自己,明天要早起。
  • 如何成為一個情緒穩定的母親?媽媽對孩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王女士動不動就發火,其實是因為自己的情緒難以穩定,經常會被孩子和家庭的各種瑣事所影響。沒有一個穩定的情緒的媽媽,只會讓這個家庭的氣氛變得越來越緊張。因為她的生活已經被繁重的家庭瑣事全部侵佔,沒有屬於個人的獨立空間和休息時間,這樣的母親很難做到情緒穩定。②孩子吵鬧不聽話影響心情有的母親在帶孩子的時候,有時候不免會被調皮搗蛋的孩子氣到情緒不穩。
  • 孩子不聽話家長怒撕作業本,情緒不穩定的父母有多可怕
    父母情緒失控,可是孩子卻沒有反抗能力,只能在這種可怕的氛圍下學會察言觀色的生活!近幾年,因為情緒不穩定而傷害孩子的事屢見不鮮。一個小孩因為寒假作業沒有完成, 開學沒有領到書,回家告訴父親以後。父親知道以後二話不說就是打,失控之下砍傷孩子的腿。孩子腿上傷口有10多公分左右,已經傷到了骨頭,外部的血管和神經全部都斷掉。
  • 媽媽認為孩子多動,醫生找到根源:與媽媽「不穩定」的情緒有關
    這位媽媽說自己的女兒太淘了,如果是男孩就好了,她認為女孩子就應該文文靜靜的,但是平時孩子的小動作太多。醫生在諮詢情況的過程中,孩子並沒有很大的動作,只是偶爾的走走神、撓撓頭。她媽媽邊跟醫生交流邊盯著孩子,孩子一旦出現了她認為的典型動作就接著給指出來,孩子倒是沒有多大反應。然後再和孩子單獨交流的過程中,孩子很健談、有禮貌,沒有扭捏感。
  • 媽媽的好情緒,是一個家庭最大的幸運
    有次下工回來,母親沒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發生了,不由地大聲哭起來。 這時,母親從外邊走了進來。她追問我為什麼哭。 我不敢對她說出我的擔憂。母親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對我說:孩子,放心吧,閻王爺不叫,我是不會去的!
  • 媽媽對孩子的成長,有決定性的作用,請成為一個情緒穩定的母親
    他可能還沒有明白,為什麼自己的媽媽為什麼動不動就發火吧。但是看著兒子恐懼的模樣,想必王女士的這幅面孔個給孩子留下了不小的心理陰影。王女士動不動就發火,其實是因為自己的情緒難以穩定,經常會被孩子和家庭的各種瑣事所影響。
  • 情緒穩定,是一個人最好的養生!
    情緒穩定,是一個人最好的養生!小姨雖口口聲聲答應,可回到家立馬開啟「暴怒模式」:表弟在幾家大公司應聘失敗,想休息一兩天再去找工作,小姨知道了,訓斥表弟不知上進;姨父在陽臺曬衣服,走時忘記撿起掉落的衣架,小姨回來看到,大罵姨父沒長眼睛;有時小姨買菜回來晚了,家裡沒人煮飯,她也可以發火一整天。有情緒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陷入壞情緒的泥沼,對身邊任何人任何事都懷揣戾氣,惡語相向。
  • 穩定的情緒,是最好的教養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格物讀書,ID:gewuliangzh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情緒不可怕,可怕的是控制不住情緒。每天,我們從情緒中醒來,伴著情緒入睡,時時刻刻被情緒包圍著。
  • 李居明名牌五行風水,穩定情緒的秘訣
    風水使您的情緒穩定的秘訣1。從命理學的角度來看,情緒不適只會在您不幸的時候發生。還有許多其他特定的風水效果,例如廚房和浴室的位置和布局。在以後的文章中,我將逐一評論生活命理等習慣,在此不再贅述。還要注意在您的家用顯示器上使用Wenxing。未婚的朋友在桃花的位置種花或養魚,或放置鮮豔的花和魚。您可以得到自己的桃花,最好放一個粉紅色的水晶球,效果更好;在已婚朋友中避免這些事情通常會導致您自己和您的愛人進行婚外談判,因此請儘量避免。
  • 如何處理好孩子的情緒問題,媽媽就是孩子最好的心理疏導師
    當你的孩子有情緒問題出現的時候該如何處理?孩子有情緒很正常,關鍵家長們要怎麼疏導孩子呢?其實媽媽就是孩子最好的心理疏導師。當我們找到事情的源頭,找到真正的情緒感知,和自己聊聊,捋順了自己的心情,也就捋順和孩子、和伴侶、和親人、和世界的關係。最近的天實在是太熱了,持續的高溫帶來的是和酷熱程度不相上下的暴躁情緒,天乾物燥小心發火。
  • 為人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是情緒穩定
    因為職業的關係,接觸過很多孩子,也見識過很多父母,最好的父母,並不是那些保證孩子衣食無憂,或是把孩子各方面照顧得無微不至的,雖然這些也非常重要;最好的父母,其實是情緒穩定。而作為父母,最應該幫助孩子塑造的品質,就是情緒穩定——但是,所謂言傳身教,如果自己都是一個情緒自控力極差的人,是沒有能力教育好孩子的。在我們衡量一個人成熟與否的時候,情緒穩定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標準,有的人就算活到七八十歲,還是那種一點就爆,碰到一點小事就情緒泛濫,這樣的人,在心智方面,其實等同於低齡。
  • 媽媽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2、職場媽媽不容易,每天面對工作壓力、婆媳矛盾以及家裡那位把孩子丟給親媽和老婆的孩兒爹,分分鐘覺得有氣無處出;全職媽媽看起來只是照顧一個小孩子,卻是更易動怒的群體--沒收入造成對自身價值和未來發展的焦慮,24小時看孩子的瑣事帶來厭煩感和疲憊感,爸爸做甩手掌柜時產生的無力感以及對夫妻情感的懷疑。
  • 媽媽經常對娃情緒失控大吼大叫,孩子長大後,這個變化最可怕
    在《媽媽是超人》節目中,餃子的媽媽包文婧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凡事依賴孩子姥姥,自己帶娃中遇到點狀況就失聲痛哭,顯得比孩子還要孩子氣,情緒經常失控的媽媽,也讓餃子感到手足無措。《如何說》這本書裡有一句話:「當一個人處在依賴別人的境地,隨之而來的,除了有點感謝之外,更多的感覺是沒有能力、沒有價值感、怨恨、挫敗和生氣」。這或許解釋了寶媽在帶娃過程中經常性情緒失控的深層次原因。
  • 媽媽的情緒影響著孩子的成長,新手媽媽的焦慮情緒怎樣排解?
    但伴隨著孩子出生的喜悅,新手爸爸媽媽,面對著這個軟糯的小人兒,一想到要開始對一個生命負責,深感為人父母的責任重大,就要考慮該如何才能承擔起父母的職責,更好地養育好孩子?養育孩子,對新手爸媽是個挑戰,剛開始會遇到很多問題,其中新手媽媽的焦慮情緒是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那麼,新手媽媽的焦慮情緒是如何產生的?
  • 「媽媽發燒三天」,死神靠近家人慌神,最終穩定情緒把病毒戰勝
    就在排隊買單時,我撥通了媽媽的電話,電話那頭卻傳來妹妹火急火燎帶著哭腔的焦灼:「姐,媽媽發燒了!昨晚開始的。」當我接收到「發燒」這個詞時,心要跳到嗓子眼兒,腦袋裡一片空白,喉嚨裡無意識地擠出尖利的聲音:「為什麼會這樣?」聽到妹妹在電話那頭嗚嗚嗚地哭起來後,我漸漸平穩情緒,冷靜下來了解媽媽的病情、精神狀態。
  • 媽媽的情緒穩定來源於爸爸的關愛
    修玉心理教育 ☀️ ☀️ 控制欲強的媽媽內心充滿了更多的焦慮,之所以焦慮更多的又源於丈夫的超級缺席或不給力。她們通常會把自己的情緒發洩到孩子身上,有的是把孩子當成傾訴對象,有的甚至把所有的不滿都對孩子發洩。從小孩子心裡就需要承受媽媽的情緒釋放,或者說當上了媽媽的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