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ETC反而還得排隊?ETC還有存在的必要嗎?長知識了
ETC是前兩年咱們國家近乎是舉全國之力力推的高速通行系統。這個系統和用戶車輛進行一對一的綁定,旨在實現車輛進行扣費過程之中所謂全自動抬杆的行為方式。現在應該很多人都擁有屬於自己的ETC設備,甚至很多買新車的朋友們頭一件需要考慮的事情就是為自己的愛車加裝ETC設備。可是關於它不好用的事情其實我們在新聞上也屢見不鮮。
也許是為了刺激人們安裝ETC設備,很多省市的高速公路收費站都進行了很大的改革和變化。原本每一個匝道都有人工收費的現象現在早就一去不復返了。取而代之的是五六個匝道可能只有一個擁有人工收費通道。這就能很輕易的造成一種ETC車道完全不用排隊而人工車道距要超級大排隊的現象。這種情況也從另一方面逼的很多人不得不辦理ETC設備。
簡單的說ETC還是能夠比較有效的提高包括室內很多支持ETC設備在內的場所的車輛通行率,尤其在高速路方面,它的出現讓人們通過匝道的時間縮短了可能超過一倍。但是ETC在實際使用過程之中的感覺其實和宣傳的還是有一定的差距,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都在瘋狂吐槽的原因。
第一個問題:ETC設備驗證失敗
當一輛帶著ETC的車子通過某個匝道的時候,驗證出現失敗那就意味著它需要倒車再試一次或者更換匝道拔出卡片讓人工進行消費。這個過程說起來似乎不是很難,但是真出現這個情況的事情,車主的尷尬、後排車輛的聯動和過匝道的擁堵情況都會一併出現。而這也是很多人使用ETC最長遇見又最怕遇見的問題。事實上這樣的問題至今依舊存在,只是相對有所減少。產生的主要根源應該就是現在ETC的設備種類實在太多,硬體方面的支持和軟體層面的核銷體系可能會存在報錯和卡頓的情況。所以說這需要ETC系統進一步的進行完善,可能才能很好的解決。
第二個問題:使用者的急切心態
選擇ETC為的就是快速通行,但是條件實在經過匝道的時候兩車之間的距離最好在十米以上,這樣才能讓讀取設備有相應的緩衝時間。但是很多人都會忽略這一點,直接跟上前車的後果就是自己的ETC設備沒有被讀取到,從而導致通行受阻。然後就開始重複第一個問題……
第三個問題:ETC的響應速度和人們預想之中的截然不同。
也許是技術上還存在誤差,其實現在車輛行駛通過ETC匝道口的時候,車速都是非常慢的。如果太快的話可能就會出現設備讀取失敗的問題。而理論上NFC或者RFID這樣的近場通訊技術識別速率是非常快的。
不過總的來說ETC在大多數情況下還是讓到路邊的更加順暢人們的通行更加快捷。所以如果經常走高速的人,ETC還是得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