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國情懷
名人名言
1.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梁啓超
2.人既發揚踔厲矣,則邦國亦以興起。——魯迅
3.畏危者安,畏亡者存。
4.我的國家,依然是五嶽向上。一切江河依然是滾滾向東,民族的意志永遠向前。——余光中《歡呼哈雷》
5.江山不負英雄淚,且把利劍破長空。——周小平
6.乘風好去,長空萬裡,直下看山河。——辛棄疾
7.九萬裡風鵬正舉。——李清照
8.白眼觀天下,丹心報國家。——宋教仁
9.銘記歷史不是為了記住仇恨,而是為了讓歷史不再重演。——李秀英
10.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淮南子》
白居易
公元822年,年過半百的白居易到美麗的杭州任刺史。面對西湖的如畫美景,他深感保護西湖責任重大。他組織人整修了前人開鑿的六口井,還大規模地整治西湖、修築堤防。
有一次,在盡興地遊覽了西湖後,白居易寫下了《錢塘湖春行》這首詩。此時的西湖,風景比先前更加秀麗怡人。
白居易同情人民,他在皇帝面前做諫官時,就屢次上書,請求革除弊政,寫了大量諷諭詩揭露官僚勢力殘害人民的罪行。他寫詩力求讓人民群眾看懂,相傳他每寫好一首詩,都要讀給不識字的老媽媽聽,聽得懂的,方才拿出去。他在地方做官時,每到一處,都要力爭多做些對人民有益的事。
在杭州做刺史時,他修築湖堤(現在的西湖白堤),利用湖水灌溉土地。在蘇州,興修水利,也受到蘇州人民的愛戴。在做忠州刺史時,他搞了許多利民的改革,號召開荒生產;改進稅收辦法,增加豪富的稅款,減輕貧困農民負擔;儘量節省開支,減輕老百姓的支出。他親自帶頭種樹,綠化荒山。他主持群眾聚會,席地而坐與民同樂。有些官員說什麼:「『貴』、『賤』雜處,不成體統。」白居易對這種議論毫不理睬。後來忠州人為了紀念這位愛民的好官,為他建了「白公祠」。
屈原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就是這樣一個詩人,憂國憂民。「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屈原就是這樣一個史官,信念堅強。「青雲衣兮白霓裳,舉長矢兮射天狼。」屈原就是這樣一個勇士,鬥志昂揚。「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屈原就是這樣一個英雄,不畏強暴。
不管歷史如何嬗變,不管時代如何變遷。自從屈原投入汩羅江的那一刻起,他在楚國百姓心中就牢牢凝固和沉澱了,就註定他的靈魂將得到洗鍊和超度,割之不斷、揮之不去,進而升華成為一個偉大的民族精神。時至今日,「屈原」已經不是尚且生活在兩千多年前的那個屈大夫,他所代表的是一種時代精神、百姓情結和民族文化,穿越著時空,年年相繼,代代相傳。也就是這樣,「屈原」鮮活而永久地活在了百姓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