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2019年高考作文:突出家國情懷,考查綜合素養

2020-12-13 中國搜索

新華社北京6月7日電 題:突出家國情懷,考查綜合素養——專家解讀2019年高考作文

2019年全國高考語文共有8套試卷,其中教育部考試中心統一命題3套,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等自主命題5套。

這些作文題的出題思路是什麼?重點考查考生哪些能力?透視未來中學語文教育哪些趨勢?「新華視點」記者採訪多位教育專家進行解讀。

議題設置:愛國情懷、奮鬥精神、生活思考

愛國情懷、奮鬥精神、生活思考是今年高考作文題目的幾個關鍵詞。

教育部考試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五四運動100周年,今年的高考作文題以德育為魂,積極回應時代重大主題,發掘新時代立德樹人的深刻內涵。

天津卷作文以「愛國情懷」為主題,選擇方志敏、陶行知、黃大年的三則材料,分別表達對祖國光明前途的堅定信念,個人對國家、民族的責任,獻身人類歷史發展的人生觀、價值觀。

北京卷作文試題「2019的色彩」,引導考生將個人成長置於國家發展的歷史進程中,激發他們的時代責任感和使命感。

北京卷「中華文明的韌性」、上海卷「中國味」則凸顯中國元素,引導考生深入領悟中華文明「韌」的精神內核,加深對中華文化的理解與認同,強化文化自信。

引導考生思考讓青春在奮鬥中煥發光彩,也是另一個重要主題。全國卷Ⅱ卷作文試題「青春接棒,強國有我」,寫作任務設置五種身份,引導考生以參與者的身份設身處地體驗歷史、思考未來,激勵他們秉承前輩奮鬥精神,勇克難關。

此外,一些作文題從小事切入,強調對身邊生活的理解與洞察。全國卷Ⅲ卷作文試題「畫裡話外,師生情長」,倡導尊師重教,引導學生品格修行;全國卷Ⅰ卷的「熱愛勞動,從我做起」,立足於中華民族熱愛勞動的優秀文化基因,引導考生熱愛勞動、崇尚勞動、尊重勞動。

此外,浙江卷的「作家寫作」及江蘇卷的「物各有性」,則視角開放,頗具人文和思辨色彩。

考查重點:時代共振、社會關切、綜合素養

教育部考試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的高考作文題以德育為魂,積極回應時代重大主題;以智育為基,貼近學生現實生活及認知實際;同時助力體美勞教育,科學體現素質教育的全面育人理念。

「文章合為時而著, 歌詩合為事而作」。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語文老師曾一鳴表示,全國卷Ⅰ卷、Ⅱ卷考題視角宏大,與新時代主題共振,考生寫作成功的關鍵,必須關心時政,準確把握時代脈動,擁有家國天下的胸懷抱負和思接千載的開闊視野。

與此同時,一些作文考題重點考查學生生活積累、情感挖掘、思辨能力。華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滕威說,全國卷考題「熱愛勞動,從我做起」,列舉了多種現代人不正確的勞動觀,很多看法或許就與考生本人的想法一致。如何面對一個莫衷一是的問題,充分釐清矛盾、分辨謬誤、提出真知,既考驗學生的價值觀,更能透視他們對生活的真實思考。

廣東省教育研究院語文科主任、高中語文教研員王土榮表示,深刻地觀察社會、思考人生和關照自己,是新課標對語文教學的重要要求,也是當下語文教育中特別缺失的。今年的作文題引導學生對人生、社會和個人進行思考和判斷,富於針對性和啟發性。一名優秀的高中生,應具備關注、反思、預測等綜合素質和能力。

未來趨勢:語文怎麼教?學生怎麼學?

觀察近年考題,一些教育專家與一線名師表示,未來高考作文將朝以下幾個方向發展:

——貼近社會現實,「兩耳不聞窗外事」不可行。從汶川地震到中國崛起,從女兒微博舉報到名人虛假廣告,從創業故事到「一帶一路」,關注時事熱點越來越成為一大趨勢,此類主題也連續十幾年出現在高考作文題目中。

山西太原十二中語文老師、「時代新人」演講人趙旭老師認為,近年來,高考作文題目更為關注社會現實,直面社會熱點。對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與社會隔離,要充分了解世界,構建成熟的價值觀。

——凸顯文化底蘊,應試背誦將更加失靈。清華大學教授謝維和表示,近年來的命題趨勢,體現了對考生文化修養積累與沉澱的重視,僅有知識儲備是不夠的。取得優異成績,需要閱讀名著經典、銘記歷史、感知時代、追蹤新知,更需要深入思考、獨立判斷,那些刷題、押寶、死記硬背的方法將越來越失靈。

——鼓勵多元表達,「臉譜作文」不討喜。中國教育在線總編輯陳志文表示,隨著社會不斷發展,高考作文命題也越來越靈活,制式文本越來越少。這就要求學生不僅要關注學科內知識,還要加強對社會以及各領域相關知識的了解,增強想像力,才能在有限時間內完成選題、構思、寫作等方面的任務,呈現個性化表達。

曾一鳴表示,語言運用能力、思維能力、審美能力、文化傳承這四個方面的核心素養,是新課標的要求,也是今後語文教育的方向。

在語言建構與運用方面,無論是口頭還是書面語言,學生都應多訓練,多看、多聽、多想、多寫;思維方面,要多關注現實、社會和歷史,提高邏輯思維能力、辯證思維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和歷史思維能力;審美方面,要培養健康、向上、高尚的審美觀和審美能力;文化方面,要加強對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革命文化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關注,在實踐中傳承和理解。(完)

相關焦點

  • 突出家國情懷,考查綜合素養——專家解讀2019年高考作文
    新華社北京6月7日電 題:突出家國情懷,考查綜合素養——專家解讀2019年高考作文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舒靜、胡浩、鄭天虹、傑文津  2019年全國高考語文共有8套試卷,其中教育部考試中心統一命題3套,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等自主命題
  • 北京今年高考作文題突出家國情懷
    6月7日上午,高考第一場考試(語文)結束,101中學校門前,考生陸續走出校門。新京報記者 鄭新洽 攝大作文為議論文「文明的韌性」和記敘文「2019的色彩」二選一;專家稱考生可談角度較多昨日,2019年全國高考首場考試結束。
  • ...高考試卷 語文考點微調 數學變化較大 厚植家國情懷 考查核心素養
    體現高考語文以文化人、全面育人的鮮明導向,有效考查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一、試題考點微調,考查穩中有變。這些調整使試卷結構更為合理,同時充分體現語言文字應用題「高考實驗田」的特徵,考點輪換,對考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考查更為全面。二、體現時事熱點,厚植家國情懷。全國Ⅱ卷實用類文本閱讀選用和「武漢長江大橋」「港珠澳大橋」相關的新聞材料,體現不同歷史時期的國家工程、國之重器帶給國人的自豪感和喜悅感。
  • 凸顯時代主題 考查思維能力——教育專家解讀2018年高考作文
    新華社北京6月7日電題:凸顯時代主題 考查思維能力——教育專家解讀2018年高考作文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世紀寶寶中國夢、改革開放三部曲、新時代新青年、綠水青山圖……首批「00後」迎來高考之際,歷來就是高考中綜合性最強、影響面最大的高考作文備受關注。
  • 專家解讀2020年高考作文:透露哪些語文教育未來趨勢?
    考查重點:社會關切、思辨能力、實際應用高考語文命題組專家表示,今年的高考作文試題以材料作文為主,命題把握時代脈搏,緊貼時代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應用寫作能力考查,引導當代青年堅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國情懷、拓寬國際視野、培養奮鬥精神。「試卷體現了時代性,把握了時代脈搏。」
  • 11道作文題裡到底藏了什麼文章?——專家解讀2020年高考作文
    新華社北京7月7日電 題:11道作文題裡到底藏了什麼文章?——專家解讀2020年高考作文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7日,1071萬名學生迎來一次特殊的高考。歷來備受矚目的高考作文題目,是否真的如考前社會普遍猜測的以疫情為主題?重點考查考生的哪些能力?
  • 11道作文題裡到底藏了什麼文章?——專家解讀2020年高考作文
    新華社北京7月7日電 題:11道作文題裡到底藏了什麼文章?——專家解讀2020年高考作文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7日,1071萬名學生迎來一次特殊的高考。歷來備受矚目的高考作文題目,是否真的如考前社會普遍猜測的以疫情為主題?重點考查考生的哪些能力?命題思路透露了未來高考的哪些趨勢?
  • 專家點評2019年高考作文命題:營造奮鬥情境 厚植家國情懷
    ■全國Ⅱ卷:家國情懷  ◎嚴寅賢:全國Ⅱ卷作文題凸顯考查學生的家國情懷。其挑戰有二:一是考生須對不同時期的中國近現代史有較為清晰的認知,否則難以駕馭全文寫作;二是考生要以當事人的身份,要有源於心底的家國情懷,真心寫出對國家、社會、民族和歷史的熱愛、希望與憧憬等,否則很可能行文流於空乏。
  • 11道作文題裡藏了什麼文章?聽聽專家怎麼解讀2020年高考作文
    考查重點:社會關切、思辨能力、實際應用高考語文命題組專家表示,今年的高考作文試題以材料作文為主,命題把握時代脈搏,緊貼時代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應用寫作能力考查,引導當代青年堅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國情懷、拓寬國際視野、培養奮鬥精神。
  • 厚重家國情懷展現高考改革成果
    2019年高考語文試題遵循高考改革工作思路,在取材上立足於現實,考查學生對社會的關注,注重個人與國家時代的結合,充分發揮了高考在素質教育中的正向指揮棒作用。每套試卷的作文命題都有一定深度,也給了考生很大的思考空間和發揮餘地,同時,濃濃的家國情懷更成為今年高考語文作文命題的主要特徵。  今年是一個特殊年份。1919年,民族危亡之際,中國青年學生掀起了一場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1949年,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了!
  • 2020北京高考語文題:命題穩定,培養考生家國情懷
    新京報訊(記者 馮琪)7月7日上午,北京高考首場語文科目考試結束。北京教育考試院專家總結2020年高考語文北京卷特點為「變中求穩,正面導向,發揮育人功能」。記者注意到,今年語文試卷命題中出現了「嫦娥四號」「北鬥三號」等國家重大成就相關素材,北京教育考試院專家表示,這體現了今年試卷對培養考生社會責任和家國情懷的引導。同時,今年的考生經歷了因高考推遲而帶來的高溫酷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
  • 權威解讀2019年高考英語北京卷:彰顯學科素養,強調學以致用
    三是體現開放,側重對思維品質的考查。高考英語北京卷一貫注重對思維能力的考查。2019年閱讀試題進一步加強了對梳理概況信息的能力和分析推斷信息的能力的考查,在C篇和D篇尤為突出,需要考生準確把握文體特點,對篇章的脈絡能有清晰的認識,能夠理清作者思路,並能夠深層理解信息,讀懂文章的言外之意。
  • 基教研專家評2019年北京高考文綜地理試題
    以夢為馬 不負韶華——2019高考首日考生入場瞬間 2019年高考作文專題 2019年高考試題專題2019年是北京市高考文綜考試的收官之年,試題密切結合北京市地理教學實際,穩中求新,穩中有變,體現首都特色。試題難度適中,聚焦地理學科核心素養,注重考查地理的學科方法和邏輯思維,體現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和創新性,充分發揮高考的選拔和育人功能。為高中學業水平等級考試做出有益的探索,對高中地理教學具有良好的導向作用。
  • 專家解讀2019高考作文題:涉及五四運動,家國情懷濃
    2019年,我們隆重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歡慶共和國70華誕。作為在這個特殊年份參加高考的學生,你會賦予2019年哪一種色彩,來形象地表達你的感受和認識?請以「2019的色彩」為題,寫一篇記敘文。要求:思想健康,內容充實,感情真摯,運用記敘、描寫和抒情等多種表達方式。
  • 今年高考語文試題權威解讀:緊貼時代,突出考查語文關鍵能力
    一、培根鑄魂,彰顯立德樹人導向2020年語文命題緊扣時代脈搏,弘揚中國精神,引導當代青年堅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國情懷、培養奮鬥精神、增長知識見識,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全國Ⅲ卷實用類閱讀材料《對話〈鍾南山:蒼生在上〉作者》、全國Ⅰ卷文言文閱讀材料《宋史蘇軾傳》等都體現出可貴的擔當精神和家國情懷。
  • 全國語文試題評析:家國情懷濃
    一、堅持立德樹人導向,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2019高考語文命題立足高考評價體系,堅持立德樹人價值導向,結合語文學科特點,通過科學設計命題,厚植家國情懷,倡導品德修養,講述奮鬥故事,引導考生傳承愛國精神,接續時代奮鬥,譜寫新時代中國青年的奮進之歌。
  • 專家分析高考語文作文:寫「韌性」和「色彩」都應突出愛國情懷
    據相關專家解析,與往年相比,由於不考查學生的虛構能力和想像力,今年作文難度相對簡單,突出考查學生對祖國的熱愛與理解。「選寫『色彩』的考生,只要根據2019年談2019年發生的事情,掌握2019年事件並對此有感悟,就比較容易得分」,如何寫這一道作文題,相關語文專家解析說,「可以寫一種顏色,也可以寫多種顏色」。除了兩道大作文之外,今年微寫作仍保持「三選一」形式,三道題均以《考試說明》所定名著閱讀內容為依據,涉及《吶喊》《紅巖》《平凡的世界》《老人與海》《邊城》《紅樓夢》這些名作。
  • 專家解讀2020年高考作文:透露語文教育未來趨勢?附2020全國卷一...
    天津作文題「中國面孔」包含傳統文化的家國情懷、中國科技的世界貢獻、普通民眾的奉獻精神,可引導學生思考中華民族發憤圖強、眾志成城、守望相助的文化底色。 考查重點:社會關切、思辨能力、實際應用 高考語文命題組專家表示,今年的高考作文試題以材料作文為主,命題把握時代脈搏,緊貼時代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應用寫作能力考查,引導當代青年堅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國情懷、拓寬國際視野、培養奮鬥精神。 「試卷體現了時代性,把握了時代脈搏。」
  • 2019年高考考啥?看看大智專家怎麼說!
    ■數學立德樹人鮮明導向數學素養綜合考查  一、考綱解讀  1.注重高考宗旨和功能繼續堅持「一核四層四翼」評價體系,繼續明確「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引導教學」核心功能。  2.注重考查數學基礎知識全面而又突出重點地考查數學基礎知識,注重學科內在聯繫和知識綜合性,深度考查知識網絡交匯點。
  • ...青華中學柳少麗解讀2020山東高考作文:貼近考生生活,厚植家國情懷
    2020年山東高考語文科目使用全國新高考Ⅰ卷,作文題目為: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面對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國家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果斷採取防控措施,全國人民緊急行動。城鄉社區幹部、志願者站崗值守,防疫消殺,送菜購藥,緩解燃眉之急;醫學專家實時在線,科學指導,增強抗疫信心;快遞員頂風冒雨,在城市鄉村奔波;司機夜以繼日,保障物資運輸;教師堅守崗位,網上傳道授業;新聞工作者深入一線,傳遞溫情和力量。抗疫密切了人們的聯繫。請綜合以上材料,以「疫情中的距離與聯繫」為主題,寫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