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分析高考語文作文:寫「韌性」和「色彩」都應突出愛國情懷

2020-12-22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當然是選『文明的韌性』了,議論文好下筆,我們也準備過這方面的素材……」6月7日上午,高考第一科語文科目結束後,人大附中考點校前一位考生自信地說。2019年北京高考作文題出爐,依舊二選一,要求學生以「文明的韌性」為題,寫一篇議論文;或以「2019的色彩」為題,寫一篇記敘文。據相關專家解析,與往年相比,由於不考查學生的虛構能力和想像力,今年作文難度相對簡單,突出考查學生對祖國的熱愛與理解。

試題解析·作文

學生多選議論文 需廣泛運用知識積累

昨天語文科目考試結束後,北京青年報記者現場隨機採訪的25位考生中,僅有2位學生選寫記敘文「2019的色彩」,其餘考生均選寫議論文「文明的韌性」。不少考生解釋說,今年這一議論文題材對他們而言並不陌生,因為已有不少積累的知識儲備可以作為素材,進行運用。

而如何才能真正寫好這篇議論文?據北京教育考試院專家分析,該議論文題目提示考生「可以從中國的歷史變遷、思想文化、語言文字、文學藝術、社會生活及中國人的品格等角度加以思考」。要寫好這篇作文,考生可以調動語文知識儲備,聯想到「精衛填海」「愚公移山」「夸父逐日」等神話,或「水滴石穿」「百鍊成鋼」「磨杵成針」等成語;「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等詩句,從中領悟中華民族一貫崇尚的「韌」之文化魂魄。

除此之外,考生還可調動思想文化積累,體會「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儒家精神;體會革命先輩為救國圖強,建立新中國百折不回、九死未悔的英雄主義;體會新時代建設者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艱苦奮鬥、奉獻創新的理想追求,從中領悟中華文明一脈相承的「韌」之文化基因……「當然,考生也可聯繫生活中諸多角度的觀察,從普通人的生存智慧裡,從綿延不絕的家族血脈裡,從維繫文化認同的方塊字裡,領悟無處不在的中華文明之『韌』」,北京教育考試院專家解析說。

寫「韌性」應關注激發韌性的過程

雖然「文明的韌性」這一議論題被多數考生選寫,認為更好把握,但是據精華學校鼎級班語文老師王丹寧解析,實際上今年第一道作文題的難度較往年難度更大,而第二道作文題的難度較往年難度更小。

「第一道議論文,題目落點『文明的韌性』,但文明的範圍寬泛,其實考生是比較難把握的。大家在做題的時候容易寫成『歷史人物的韌性』等比較具體的某人,這樣非常容易理解為某個人性格上的韌性,如果這麼寫就容易寫偏。如果考生將重點落在我國的農業文明、歷史文明等方面,就會比較貼題」,王丹寧解釋說。

據王丹寧剖析,學生在寫作這一題的時候,還尤其關注「韌性是一個被動的行為,學生在選擇論點論據的時候,要強調是在接受外在壓力的時候,反彈形成韌性的過程。在行文的時候,還需要進一步解釋如何做才能夠激發出韌性,給出方法。如果做到這幾點,這道作文題將比較容易拿到分數」。

「色彩」可寫一種顏色也可寫多種顏色

至於被較少考生選寫的記敘文「2019的色彩」,昨天北青報記者採訪的一位人大附中二分校考生表示,他以想像自己是一位華為的研發設計師入題,結合5G牌照發放、中美貿易戰等實事寫的「2019的色彩」,顏色定為紅色。

據北京教育考試院分析,2019年確是特別有意義的一年,這一年是五四運動100周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是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身邊也有許多重要的事件發生: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在延慶召開,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倒計時牌在奧體公園點亮等。

「選寫『色彩』的考生,只要根據2019年談2019年發生的事情,掌握2019年事件並對此有感悟,就比較容易得分」,如何寫這一道作文題,相關語文專家解析說,「可以寫一種顏色,也可以寫多種顏色」。

除了兩道大作文之外,今年微寫作仍保持「三選一」形式,三道題均以《考試說明》所定名著閱讀內容為依據,涉及《吶喊》《紅巖》《平凡的世界》《老人與海》《邊城》《紅樓夢》這些名作。據北京教育學院豐臺分院特級教師管然榮分析,今年的微寫作考驗的是考生是否「真讀」名著的問題,「三道試題巧妙地設置了真實的閱讀與言說的情境,讓不同層次的考生都有話可說,既不難為考生,又很好地考查了學生對經典文學作品審美情感的細膩把握與品味。」

北京高考語文作文題

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不少於700字。將題目抄在答題卡上。

①「韌性」是指物體柔軟堅實、不易折斷的性質。中華文明歷經風雨,綿延至今,體現出「韌」的精神。回顧漫長的中國歷史,每逢關鍵時刻,這種文明的韌性體現得尤其明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更需要激發出這種文明的韌性。

請以「文明的韌性」為題,寫一篇議論文。可以從中國的歷史變遷、思想文化、語言文字、文學藝術、社會生活及中國人的品格等角度,談談你的思考。

要求:觀點明確,論據充分,論證合理。

②色彩,指顏色;不同的色彩常被賦予不同的意義。2019年,我們隆重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歡慶共和國70華誕。作為在這個特殊年份參加高考的學生,你會賦予2019年哪一種色彩,來形象地表達你的感受和認識?

請以「2019的色彩」為題,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思想健康,內容充實,感情真摯,運用記敘、描寫和抒情等多種表達方式。

試題解析·語文

語文考題啟發學生關心「大我」命運

昨天上午,高考第一場語文科目的考試正式結束。對於備受關注的語文考題,專家表示,2019年高考語文北京卷,突出對文化自信與家國情懷的引導與激發,深化考生對祖國的熱愛與理解。考題中堅持對語文素養的綜合考查,進一步關注學習過程和方法,引導考生觀察生活,積極思考並注重應用。

專家表示,今年語文試卷注重多角度聯繫現實生活,比如多文本閱讀,選取了一組關於「城市化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的材料,引導考生了解在人類現代文明飛速發展中對生態系統的深刻影響,使考生對生態文明建設、人與其他生物和諧共處、維護地球家園有所思考,培養考生的科學精神和社會責任感。

在散文閱讀中,還從文化角度呈現出北京城與人之間不同層面的精神連接,既有細膩的感性認識,又有自覺的理性思考,對學生重新認識周邊的世界,深層思考個人與社會的內在關聯,有一定的啟發。古代詩歌閱讀中選取兩首題畫詩進行比較,開拓了詩歌考查的選材範圍,把文學與藝術相結合,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2019年高考語文北京卷,在文本上涉及社會、自然、文學、藝術等諸多領域,力求從多個角度,引導考生『遠』且『近』的目光,理解當下中國,理解個人的生活世界,從生活中發現『小我』與『大我』的關聯。啟發學生從『小我』出發,關心『大我』的命運。」北京教育考試院專家介紹。

值得關注的是,在今年的試題中,還注重突出對考生語文學習過程和方法的考查,引導語文教學重視學生在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過程中促進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的綜合發展。比如第12題閱讀材料取自《論語》中孔子關於「仁」的一段論述,第①題考查考生在理解整段文意的基礎上把握孔子的思想。第②題要求考生能夠準確解說不同學者對其的解讀,這不僅是語言知識層面的解讀,更需要依據孔子的思想來解讀。

試題解析·數學

支付方式、開網店入選數學考題

昨天,2019年高考第一天,下午為數學科目考試。北京青年報記者採訪多位文科、理科考生,均表示數學「不難」。對此,北京教育考試院專家表示,2019年數學北京卷,通過對數學應用的考查,讓學生感悟數學的價值,提升應用意識,並且讓學生體驗數學厚重的文化氣息。

昨天下午數學考試結束後,北青報記者隨機採訪了15名考生,其中7名文科生、8名理科生,大家都表示考題「與一模、二模難度相當」「並不難」。

對於考生的反映,北京教育考試院專家表示,2019年數學北京卷題目更加注重引導學生去探索,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數學試卷更貼近生活,通過對數學應用的考查,讓學生感悟數學的價值,提升應用意識。」 北京教育考試院專家舉例表示,不論文科還是理科數學,都以自主創業網上開設水果店為情境創設問題,考查學生身邊的數學。此外,還以支付方式相關調查來設置問題,考查概率統計在生活中的應用,使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試題還能引發學生關於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的巨變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體現試題的教育價值。

不僅如此,此次數學試題還讓考生們體驗了數學的文化氣息。北京教育考試院專家表示,文科、理科的數學試卷均有以天文學中如何刻畫天體的明暗程度為背景,融合了數學知識、地理知識和物理知識。其中理科題中,以笛卡爾首次繪製出的心形線為來源進行設計。

繪製心形線最經典的方法之一是使用極坐標,第二種是通過隱式曲線的方式。繪製方法靈活多樣,融入了諸多的數學知識。心形線傳達愛意、象徵愛心,傳遞正能量。「北京卷的數學文化題打破常規,引導學生關注世界,學習世界燦爛的數學文化。同時,立足中國,放眼世界。」

現場

高考恰逢端午節 送考方式花樣多

高「粽」奪「葵」 吉言送考

昨日,是2019年高考第一天,今年高考恰逢端午小長假,陪考家長明顯增多。北京青年報記者第一時間來到北京海澱、西城、東城、朝陽等多個考點,對考試現場進行實時報導。

一舉奪「葵」 一舉高「粽」 定製款紅T恤

「人大附中高考加油」,北青報記者在人大附中考點發現,今年來送考的大一學長學姐尤其多,統一身著寫有這幾個字的定製款紅色T恤。據其中一位學生介紹,今年大家「組團」為學弟學妹加油,其中以清北陣營最大,大家統一訂製了「送考」T恤。同時,記者發現,在考場外,一位來自北京外國語大學的大學生,身著滿是籤名的人大附中校服前來送考。這個女孩告訴北青報記者,她從初中到高三畢業一直就讀於人大附中,身上的籤名是當年她中考畢業時全班的籤名,保留了整整四年,「一次都沒洗過,就怕名字掉了」。

紅T恤、紅polo衫、紅旗袍……考場外的一片紅有著「開門紅」的美好寓意。八一中學考場外,一位考生家長手持一朵向日葵花,祝願考生一舉奪「葵」。

上午11:30,首場考試結束,北青報記者在一五六中學考點看到,不少家長拿來了粽子來接考生,讓考生先吃上一口,祝福他「一舉高粽」。「端午吃好粽,高考拼出眾」,一位考生媽媽告訴北青報記者,為了讓孩子吃到「好粽」,孩子的奶奶一早就起床給孩子包粽子,棗的、豆沙的、鹹蛋黃的、肉的各包了一種,並用不同顏色的線纏好做標記。「奶奶說了,到時候讓孩子選,喜歡吃什麼口味就吃什麼,」這位考生媽媽笑著說。

送考團成員年齡最大72歲、最小2歲

昨日,在日壇中學考點,72歲的傅國強大爺拄著用杜仲木雕刻成的拐棍,戴著紅袖章維護送考秩序。北青報記者了解到,這兩天高考,他都將一直義務協助維護考場附近安全。這已經是他第十五年堅持在日壇中學考點「助力」高考了。

除了72歲的大爺,2歲的娃娃也跟爸媽一起來到送考現場。在北京二中考點,北青報記者看到,考點外一名兩歲的小寶寶在媽媽的懷抱中探著小腦袋往考點方向張望。「今天他姐姐參加高考,我們就帶著他來一起給姐姐加油,」孩子的爸爸郭先生說。

郭先生告訴北青報記者,孩子的姐姐在考前說不讓他們陪考,但是倆人還是在女兒進考場之後悄悄來場外等著。「這是女兒人生中的大考,全家想陪她一起度過」,郭先生表示,已經在附近為女兒訂好了酒店和午餐,女兒一出考場就能吃到熱乎的飯。

考生發燒急哭家長 校長親自送考

「孩子生病了,我這心裡真難受。」昨日上午,在陳經綸中學考點外,一位陪考媽媽因孩子發高燒而焦急萬分,在把孩子送進考場後,她再也忍不住落下了眼淚,聽到考生媽媽的哭聲,其他陪考的家長都走過來安慰她。

下午2點40分,第二科數學即將開考,高燒考生在父母的陪伴下步行至考點門口。北青報記者在現場看到,該名考生額頭上依舊貼著退熱貼,為了緩解考生的情緒,陳經綸中學高中部校長牟成梅攙扶著將考生送進考場。「孩子中午吃了退燒藥,現在已經退燒了,還有一些低燒。上午語文考得還可以!」該考生媽媽告訴北青報記者,校長親自送考讓孩子備受鼓舞。

保障

考點周邊環境秩序舉報同比降48.6%

高考首日,城管執法機關集中投入執法力量,全力以赴保證考生複習和考試的外部環境,各保障崗位城管執法人員在早7時30分前上崗,下午2時前上崗,高考首日全市考點周邊環境秩序良好,涉及考點周邊舉報36件,同比下降48.6%。

據介紹,城管執法機關加大日間對考點周邊的人盯車巡力度,進一步加強勤務報備,在各考點及考點周邊施工工地部署隊員實名制盯守,通過前移關口,主動防控,保證考點周邊環境秩序良好及考點500米範圍內的施工工地無產生噪聲的施工作業。

昨日,城管執法系統開展高考服務保障工作,共出動執法人員6356人次,全天共查處各類違法行為328起,檢查工地412個;96310城管熱線受理群眾舉報506起,同比下降61%,涉及考點周邊舉報36件,同比下降48.6%,均已第一時間安排執法力量進行處置。

據了解,為做好今年中高考服務保障工作,城管執法部門啟動「靜心2019」中高考服務保障工作。6月5日至7日,6月22日至25日,每晚8時至次日3時,城管執法部門將傾斜執法力量,加強夜間備勤,增加執法巡查頻次,對影響考生的夜間施工擾民施工工地、非法消夏夜市等進行現場盯守或輪值,對發現的違法行為要高限處罰。中高考保障期間,城管執法部門將會同相關部門全力開展「淨化考點周邊環境」專項行動,重點查處夜間施工擾民、露天燒烤、消夏夜市、銷售作弊器材等違法行為。

武裝特警和民警隨車押運考卷

昨日,為保證高考順利進行,北京各考試中心從清晨5點就開始了忙碌而有序的運送試卷準備工作。北青報記者在現場了解到,高考試卷運送車輛均安裝了智能追蹤系統,海澱警方在考點門前設治安點,182輛武裝巡邏車組在考點周邊進行不間斷巡視。

對於試卷的押運工作,海澱警方組織專門警力協助區教育考試部門強化試卷領取、運送、保管等環節的全程監管、全程護送及24小時值班守護,確保高考試卷的絕對安全。

清晨5點40分左右,北青報記者在現場看到,北京市海澱區教育考試培訓中心門內外,警戒線已經布置妥當。

6點,北青報記者在現場看到,工作人員開始陸續向車輛上搬運密封好的試卷。直至6點30分,最後一輛運送試卷的車輛駛出海澱區考試中心,至此,該地點的全部試卷裝車完畢,送往區各個考點。

海澱分局高校內保支隊隊長趙興告訴北青報記者,今年海澱警方共投入1200餘名警力,保障高考順利有序進行。從6月5日,海澱警方會同區考試中心共同進行試卷押運工作。據了解,試卷車有武裝特警和兩名民警隨車押運,確保試卷安全。

「今年試卷保密工作中,每一輛車都安裝了智能追蹤系統,從我們的大屏幕上可以監控到車在什麼時間、行駛到什麼位置、車上都有誰。」趙興表示。

同時,為了給考生及家長創造良好的治安環境,海澱警方在考點門前設置了18個治安處理點,為考生和家長提供便民服務;部署182輛武裝巡邏車組在考點周邊進行不間斷巡視,保障考點校及周邊秩序穩定,為考生提供緊急救援服務。

相關焦點

  • 寫「韌性」和「色彩」都應突出愛國情懷
    今年北京高考作文題出爐,依舊二選一,要求學生以「文明的韌性」為題,寫一篇議論文;或以「2019的色彩」為題,寫一篇記敘文。據相關專家解析,與往年相比,由於不考查學生的虛構能力和想像力,今年作文難度相對簡單,突出考查學生對祖國的熱愛與理解。
  • 專家解讀2019年高考作文:突出家國情懷,考查綜合素養
    新華社北京6月7日電 題:突出家國情懷,考查綜合素養——專家解讀2019年高考作文2019年全國高考語文共有8套試卷,其中教育部考試中心統一命題3套,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等自主命題5套。這些作文題的出題思路是什麼?重點考查考生哪些能力?
  • 突出家國情懷,考查綜合素養——專家解讀2019年高考作文
    新華社北京6月7日電 題:突出家國情懷,考查綜合素養——專家解讀2019年高考作文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舒靜、胡浩、鄭天虹、傑文津  2019年全國高考語文共有8套試卷,其中教育部考試中心統一命題3套,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等自主命題
  • 北京今年高考作文題突出家國情懷
    6月7日上午,高考第一場考試(語文)結束,101中學校門前,考生陸續走出校門。新京報記者 鄭新洽 攝大作文為議論文「文明的韌性」和記敘文「2019的色彩」二選一;專家稱考生可談角度較多昨日,2019年全國高考首場考試結束。
  • 北京高考大作文題目二選一"文明的韌性" "2019的色彩"
    大作文二選一①「韌性」是指物體柔軟堅實、不易折斷的性質。中華文明歷經風雨,綿延至今,體現出「韌」的精神。回顧漫長的中國歷史,每逢關鍵時刻,這種文明的韌性體現得尤其明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更需要激發出這種文明的韌性。請以「文明的韌性」為題,寫一篇議論文。
  • 高考作文題背後的語文教改新走向
    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專家分析說,立德樹人,鑄就社會主義建設的時代先鋒,必須準確傳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學生的品德修養教育。2019年高考語文作文命題,不論從材料選擇,還是題目設置等方面,都儘可能地充分挖掘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內涵,切實發揮優秀文化的浸潤功能、榜樣人物的示範功能。以全國Ⅲ卷漫畫作文試題為例,「畫裡話外,師生情長」倡導尊師重教,引導學生品格修養。
  • 專家點評2019年高考作文命題:營造奮鬥情境 厚植家國情懷
    高考作文引導著語文教育,也聚合了全社會對教育的關切。6月7日11時30分,高考語文科目結束,幾乎在同一時間,各地高考作文題陸續出現在網絡上,引發了熱烈討論。  今年高考作文題與往年相比有哪些變化,體現出哪些價值特點?
  • 不看新聞不關注時事寫不好今年的高考作文!
    今年的高考作文很「中國」據教育部考試中心專家分析,2019年高考語文命題依託高考評價體系,推進高考內容改革,機制性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充分體現高考語文以文化人、全面育人的鮮明導向和不懈追求。其中,天津卷作文以「愛國情懷」為主題,選擇方志敏、陶行知、黃大年的三則材料,分別表達對祖國光明前途的堅定信念,個人對國家、民族的責任,獻身人類歷史發展的人生觀、價值觀。命題主題鮮明,啟迪考生體悟愛國主義精神內涵,深入思考個人與國家、民族、人類的關係,感受理想信念對引領新時代青年接續奮鬥的重大意義。
  • 今年高考作文題該怎麼立意?專家點評來了!
    記者在教育部考試中心採訪相關專家,專家們一致認為:2019年高考語文命題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依託高考評價體系,推進高考內容改革,機制性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體系性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充分體現高考語文以文化人、全面育人的鮮明導向和不懈追求。
  • 如果是你,2019年高考語文的作文題目,你準備怎麼寫?
    2019年高考語文 結束,各地高考作文題目揭曉:熱愛勞動從我做起、畢業前的最後一節課、文明的韌性、2019的色彩、音樂的中國味、作家與讀者……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寫呢?全國1卷,結合內容寫倡議"熱愛勞動,從我做起,"看起來好像難度不大,勞動最光榮,這個主題,在父輩的年代,很是稀鬆平常,可是當代的高中生每天忙於作業和驚人的補課班。哪有時間勞動,或者說哪裡需要他們勞動?很難寫出生動的具體事例吧。全國2卷,閱讀材料以當代青年的身份從5個選項裡面選擇其中一項進行作文。
  • 北京中考語文作文題突出「家園」情懷
    中考語文科目作文題為「北京,這裡有我的_____」和「我終於回來了」二選一 專家分析——中考語文作文題突出「家園」情懷北京二中分校考點外,剛結束語文學科考試的考生走出考場 攝影/本報記者 郭謙昨天上午8點,本市中考大幕正式拉開,近6.4萬名中考生走進考場開啟首門語文科目考試
  • 高考作文難嗎?專家說這麼答(一句都不捨得刪)
    高考作文引導著語文教育,也聚合了全社會對教育的關切。6月7日11時30分,高考語文科目結束,幾乎在同一時間,各地高考作文題陸續出現在網絡上,引發了熱烈討論。今年高考作文題與往年相比有哪些變化,體現出哪些價值特點?本報邀請相關學者和一線教師,第一時間作出點評。
  • 「勤勞」「愛國」「師生情」「民族復興」今年的高考作文怎麼寫?
    2019高考語文已結束,作為重頭戲的語文作文,每年都是大家關注的焦點。畢竟語數英等大家早忘光了,只能談論作文。但網上段子再有趣,也比不過鵝會長今天邀請到的一位名師解析來得實用有料。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的語文名師齊霽老師,第一時間給大家帶來深度命題剖析與思路盤點。
  • 專家解讀2019高考作文題:涉及五四運動,家國情懷濃
    ①「韌性」是指物體柔軟堅實、不易折斷的性質。中華文明歷經風雨,綿延至今,體現出「韌」的精神。回顧漫長的中國歷史,每逢關鍵時刻,這種文明的韌性體現得尤其明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更需要激發出這種文明的韌性。請以「文明的韌性」為題,寫一篇議論文。
  • 專家點評今年的8道高考作文題:破題不難,寫好不易
    專家點評今年的8道高考作文題:破題不難,寫好不易 原標題:   6月7日上午11點30分,2019年高考語文科目考試正式結束。  2019年全國高考語文科共有8套試卷,其中教育部考試中心統一命制3套,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分省自主命制5套。澎湃新聞邀請了專家及語文教師,對8套試卷中的作文題逐一進行了點評。  對於三套全國卷的作文題,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特級教師黃德初認為,三套題目都強調了「有我之文」,「就是說我是當代青年,我就是要進考場的考生,寫作時更加強調真實感。」
  • 北京高考作文來了:文明的韌性 / 2019的色彩!
    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 攝高考首日,最受關注的莫過於語文作文題了。今年,知道君也第一時間為大家打探到了新鮮出爐的北京高考語文作文題:文明的韌性 / 2019的色彩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①「韌性」是指物體柔軟堅實、不易折斷的性質。中華文明歷經風雨,綿延至今,體現出「韌」的精神。回顧漫長的中國歷史,每逢關鍵時刻,這種文明的韌性體現得尤其明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更需要激發出這種文明的韌性。請以「文明的韌性」為題,寫一篇議論文。
  • 專家解讀2020年高考作文:透露哪些語文教育未來趨勢?
    考查重點:社會關切、思辨能力、實際應用高考語文命題組專家表示,今年的高考作文試題以材料作文為主,命題把握時代脈搏,緊貼時代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應用寫作能力考查,引導當代青年堅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國情懷、拓寬國際視野、培養奮鬥精神。「試卷體現了時代性,把握了時代脈搏。」
  • 厚重家國情懷展現高考改革成果
    此次高考語文命題充分體現高考語文以文化人、全面育人的導向和追求,展現了高考語文內容改革的成果。  6月7日,2019年高考語文作文試題新鮮出爐。適用於河北、河南等地的全國Ⅰ卷,要求考生結合材料寫一篇演講稿,倡導「熱愛勞動,從我做起」。適用於內蒙古、黑龍江等地的全國Ⅱ卷,要求考生以當事人的身份寫作,其中一個可選場景是,1919年5月4日,在學生集會上的演講稿。
  • 專家逐一點評今年的8道高考作文題:破題不難,寫好不易
    6月7日上午11點30分,2019年高考語文科目考試正式結束。2019年全國高考語文科共有8套試卷,其中教育部考試中心統一命制3套,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分省自主命制5套。澎湃新聞邀請了專家及語文教師,對8套試卷中的作文題逐一進行了點評。
  • 高考語文作文題目露廬山真面目 彰顯大國情懷
    原標題:「2049航母升太空」   昨天,備受矚目的高考語文作文題目終於露出廬山真面目。今年,作文依舊延續二選一的模式,但考試題目由近兩年的「老腔」「老規矩」等頗具「京味兒」的主題向「說紐帶」「共和國,我為你拍照」等「國家大事」過渡,彰顯大國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