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考語文作文題突出「家園」情懷

2020-12-20 央廣網

中考語文科目作文題為「北京,這裡有我的_____」和「我終於回來了」二選一 專家分析——

中考語文作文題突出「家園」情懷

北京二中分校考點外,剛結束語文學科考試的考生走出考場 攝影/本報記者 郭謙

昨天上午8點,本市中考大幕正式拉開,近6.4萬名中考生走進考場開啟首門語文科目考試。「作文題目不難,兩道作文題的體裁我們都在平時練過,比較順手……」上午10點35分左右,考生陸續走出考場,大多數考生表示今年語文作文題目並不難。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今年中考大作文依然為「二選一」,要求學生以「北京,這裡有我的_____」為題,寫一篇半命題不限文體(詩歌除外)作文;或以「我終於回來了」為題,寫一篇發揮想像的故事。

據相關專家解析,兩道作文題都可以家園情懷為寫作主題。在考查時提供一大一小兩個「家園」作為寫作對象供選擇,一個關照現實生活,一個激活想像空間,考生可以宏達敘事,也可以細數心懷。

開放性命題從「大我」著手更易得高分

「我選的是第一個開放性命題『北京,這裡有我的_____』,寫的是咱北京的傳統文化,剛才跟我們同學討論,他們還有寫北京非遺、咱老北京習俗的。」一位從北京二中分校考點走出的考生告訴北青報記者。

如何把握中考這道開放性命題?「猿輔導」初中語文教研中心林立老師分析,第一道作文題和北京有關,這個話題本身學生並不陌生,但要注意的是,這道題強調的是北京和我的關係,需要同學們重新思考北京和我的關係,談出自己的體悟。「可能有的學生會寫『北京,這裡有我的家』,描寫家人之間的情感,這樣寫是可以的,但更好的是從『小我』走向『大我』,比如可以寫『北京,這裡有我的根』,『北京,這裡有我的自豪和驕傲』,那麼在這些題目下就可以寫文物、古蹟,歷史傳承和現代風貌,這樣就可以使考生作文的視野更開闊,也更容易得高分。」

想像作文引導學生體悟社會生活

對於第二道大作文題「我終於回來了」,林立老師表示,這是寫一篇想像文,學生可以用漂泊其他星球的地球人,或用外出遇險的動物,或用消逝的一片森林,或用流失異國的文物等口吻來寫作,考生要注意題目是「我終於回來了」,這裡面強調了「終於」兩個字,也就是要寫出不容易的這種特殊感情,可能過程中有波折阻撓,但內心堅定、渴望回來。這個題目偏向於引導學生對社會生活有體悟有思考,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也是近年來的出題方向。

相關專家也表示,第二道大作文要求展開想像,看似有難度,但在現實生活中都能找到類似的「信息源」,比如春節大熱的中國硬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日常閱讀的動物童話故事、「三北」治沙讓大漠重現蔥綠的成就、義大利歸還中國文物的新聞等。

「這兩道答題向人們再次重申,通過豐富的閱讀積累素材,勤奮的思考打通讀寫,這是寫作成功的正道。」相關專家介紹。文/本報記者 武文娟

語文解析

語文試卷文字量較往年減少

昨天上午10點30分,中考首門語文科目考試正式結束。北京青年報記者在北京二中分校考點外隨機採訪15位考生,考生們普遍反映,語文科目試題並不難,且能發揮出自己的水平。

教育考試院專家表示,今年語文的試卷命制,全面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在試題素材方面選取了當下的熱點話題,同時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例如語文基礎·運用板塊選用與國家提出的「一帶一路」偉大倡議密切相關的絲綢之路素材。

在古詩文考查板塊,注重從加深學生對傳統文化認識的角度選取素材。在多文本閱讀部分,引導學生關注現實,激發學生的家國情懷。在記敘文閱讀部分,選用了記述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哈尼梯田的文章,既讓學生從中感受到優秀的民族文化歷史,激發學生的文化自信,又讓學生認識到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道理。

議論文閱讀部分,無論是文本內容,還是題目的命制,都體現了將英雄主義情懷厚植於學生心中的命題立意。同時,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考試院專家表示,語文教學的落腳點,是為學生未來的學習與發展打好堅實的語文基礎。

語文試卷將考查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作為考查的重點之一。如堅持對字音、詞義等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的考查,並以此檢驗學生的語文功底。例如,將古詩詞的知識和學生對古詩詞的欣賞結合起來,以考查出學生感受古詩詞的能力,落實審美欣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等語文核心素養。

此外,語文試卷注重為學生搭建平臺,讓每個考生都能在這個平臺上展現自己,發揮水平,在作答試題後都獲得成功的感受。例如,名著閱讀試題,注重從學生的閱讀興趣入手,考查學生閱讀整本書的實際水平,讓學生帶著興趣去閱讀,從而獲得真正的閱讀收穫和閱讀體驗。

今年的語文試題還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語文試卷突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學生在作答試卷的過程中受到傳統文化的薰陶,增強民族自豪感。

古詩文閱讀板塊則選用體現民族生存智慧和民族精神的素材,學生從中不但可以讀出中華文化的悠久歷史和博大精深,還可以感受到作為中國人的自豪和驕傲。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語文試卷在文字量上比往年有一定幅度減少,意在減少學生的文字閱讀量,減輕學生作答負擔,讓學生有更充分的思考時間,盡情展示自己的能力水平。 文/本報記者 武文娟

數學解析

數學試題加大考查深度廣度

昨天下午,中考數學科目也正式結束。北京青年報記者採訪多位考生均表示這次數學試題「有點難」。對此,相關專家介紹,今年中考數學試卷在全面考查基礎知識的基礎之上,擴大選材範圍,加大了對於數學思維深度和廣度的考查,加強了與學生生活實際的聯繫,試題貼近學生的生活,注重考查知識的運用與實踐。

教育考試院專家介紹,數學試卷選取合適的素材,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然融入到試題中,發揮試題的育人功能。如第1題,以我國自行設計、製造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為背景,考查了科學記數法,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同時了解我國的科技發展成就。

同時,試題的命制注重對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計與概率等基礎知識的考查,在考查的過程中,突出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經驗的考查。如第16題,考查特殊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和正方形)之間的關係。題目設計體現出了對知識掌握的整體性要求,不要把知識割裂開來看,而是從整體上看知識之間的聯繫性,這樣才能深刻理解並掌握基礎知識。

此外,今年數學試題的設計還關注數學學習的完整過程,將學生日常學習活動經驗濃縮於試題中,在學習過程中理解學科本質。如第24題以函數學習的全過程為背景,考查函數概念,學生在研究幾何圖形中的各元素之間關係的過程中,首先根據動點C的不同位置,經歷畫圖、測量、列表的過程,分析量與量之間的關係,判斷自變量和因變量,確定函數關係;再經歷描點和畫函數圖像的過程,探究變量之間的關係;最後利用建立的函數模型解決問題。

教育考試院專家還表示,今年試題通過對數學思維的廣度與深度的考查,考查學生認識數學、理解數學、感悟數學的思維過程。如第27題,第一次設計探究條件型問題,學生需要探尋問題成立的條件,考查學生在經歷猜想、嘗試等數學活動中,發現、提出問題,分析、解決問題。試題關注學生在解決一個綜合性問題的過程中,既有操作、猜想發現和提出問題,又有演繹證明分析和證明問題,考查學生的思維廣度與深度。

需要注意的是,今年的數學試題還關注實踐能力。今年數學試卷擴大試題選材範圍,加強與學生生活實際的聯繫,注重考查知識的運用和實踐,考查了學生做事能力。如第8題,以學生參加公益勞動時間為背景,考查平均數和中位數的統計意義。如第23題,以背誦詩詞為背景,考查學生探求解決實際問題的最優方案的能力,體現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文/本報記者 武文娟

相關焦點

  • 中考語文試題突出北京特色 大多數學生作文選擇「2020,我的中考」
    此外,學生特殊的備考經歷也極大豐富了本次中考的內涵:自主學習的能力、自我規劃和管理的意識、心理素質、對時事的關注度和社會責任感……「這道作文題緊扣社會熱點,充分調動了學生真實而豐富的生活體驗,激發了學生的共鳴,鼓勵他們寫真情實感,引導他們關注和深入思考社會,將語文學習和社會熱點有機地融合在一起。」
  • 2019北京中考語文試卷專家全解析
    中國網北京6月24日訊 今年是北京市實施中考改革新方案的第二年。面對新的改革方案,今年中考語文試卷有哪些延續和變化?5位基教研專家為大家解析2019北京中考語文卷的特色和亮點。異曲同工寫心聲——2019年北京語文中考作文試題評析今年北京語文中考為考生提供了兩道作文試題以供選擇:一個是寫實的「北京,這裡有我的_____」,另一個是虛擬的「我終於回來了」。兩道試題,一個關照現實生活,一個激活想像空間,看似取向不一,實則異曲同工。
  • 2019年北京中考語文試題評價(基教研專家)
    異曲同工寫心聲  ——2019年北京語文中考作文試題評析  今年北京語文中考為考生提供了兩道作文試題以供選擇:一個是寫實的「北京,這裡有我的_____」,另一個是虛擬的「我終於回來了」。總體來看,兩道試題的同質之處突出在三點:  一是立德樹人家園情,突出育人價值。題目一以考生共同生活的城市——北京作為寫作素材的來源、故事敘寫的背景與情感抒發的對象,讓學生能從日常生活的所思所感、所學所悟出發形成文章,在思維的過程中內化和升華「熱愛北京」「難捨北京」的情感,在寫作的歷程中沉澱和熔鑄「因北京而自豪」「為北京而奮發」的精神。
  • 2019北京中考語文考了啥?權威解析來了!
    參考例題 作文版塊的其中一篇作文為設想你是漂泊其他星球的地球人,或是外出遇險的動物,或是消逝的一片森林,或是流失異國的文物……這個題目既有對星際天體遭遇的關注,又有對動植物、環境的關照,也有民族歷史愛國情懷等內容涉及,設題開闊,對學生的思維力度提出要求。
  • 北京今年高考作文題突出家國情懷
    備受關注的語文作文題目也隨之揭開面紗。今年,北京卷作文繼續沿襲以往「大作文+小作文」的形式,總分值60分。其中,大作文為議論文「文明的韌性」和記敘文「2019的色彩」二選一,小作文涉及《紅巖》《平凡的世界》《老人與海》等文學作品。新京報訊 北京今年高考作文大作文為議論文「文明的韌性」和記敘文「2019的色彩」二選一。
  • 北京中考語文試題關注熱點,作文題出爐,多數考生選「題目一」
    此外,學生特殊的備考經歷也極大豐富了本次中考的內涵:自主學習的能力、自我規劃和管理的意識、心理素質、對時事的關注度和社會責任感……「這道作文題緊扣社會熱點,充分調動了學生真實而豐富的生活體驗,激發了學生的共鳴,鼓勵他們寫真情實感,引導他們關注和深入思考社會,將語文學習和社會熱點有機地融合在一起。」
  • 北京首次「新中考」開考 文物古蹟入作文題
    來源:新京報昨日10時35分,結束中考語文考試的考生走出陳經綸中學勁松分校考點。今年北京共6.5萬多名考生參加「新中考」。新京報記者 吳江 攝今年是北京實施新中考改革方案的第一年。昨日,首次「新中考」開考,考試持續3天,首日進行語文、數學兩科目考試。
  • 2020年北京中考語文作文題有錯誤
    2020年北京中考語文作文題目(一)中有一病句:「醫務人員、警察以及眾多行業的工作者們堅守崗位。」此句的語病是邏輯錯誤中的概念並列不當:「眾多行業的工作者們」包含「醫務人員、警察」,所以二者不能並列。2020年北京中考語文作文題目一詳解如下:
  • 專家分析高考語文作文:寫「韌性」和「色彩」都應突出愛國情懷
    據相關專家解析,與往年相比,由於不考查學生的虛構能力和想像力,今年作文難度相對簡單,突出考查學生對祖國的熱愛與理解。寫「韌性」應關注激發韌性的過程雖然「文明的韌性」這一議論題被多數考生選寫,認為更好把握,但是據精華學校鼎級班語文老師王丹寧解析,實際上今年第一道作文題的難度較往年難度更大,而第二道作文題的難度較往年難度更小。「第一道議論文,題目落點『文明的韌性』,但文明的範圍寬泛,其實考生是比較難把握的。
  • 2020北京高考語文題:命題穩定,培養考生家國情懷
    新京報訊(記者 馮琪)7月7日上午,北京高考首場語文科目考試結束。北京教育考試院專家總結2020年高考語文北京卷特點為「變中求穩,正面導向,發揮育人功能」。「考慮到2020年高三備考的實際,在語文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思維品質的考查中,適當增加基礎性題目,但保持一定數量的中檔難度題目,以利於選拔。」培養考生社會責任與家國情懷多位專家告訴記者,2020年高考語文北京卷,引導考生關注個體對社會的責任與價值,培養家國情懷。
  • 2020寧波中考語文作文題出爐!附歷年作文題集錦
    url:https://m.gmw.cn/2020-06/26/content_1301317406.htm,id:1301317406  【2020寧波中考語文作文題出爐!附歷年作文題集錦】小布分享 今日關注今天寧波中考開考,上午語文科目結束後,2020寧波中考語文作文題已出爐!
  • 2016年北京中考昨日開考 北京美食虛擬世界成作文題
    記者 浦峰 攝  昨日,全市8.3萬名初三生走進考場,參加2016年北京中考,開考第一天的科目分別是語文和物理。  在語文考試中,時隔一年再現筆順題,考察的是「與」和「出」的寫法,作文題依然分大小作文,均為「二選一」的形式。  在小作文中,有一道題目是寫一段話,向朋友推薦一種具有北京本地特色的美食。
  • 成都中考:語文卷「很成都」 作文題「很詩意」
    據考生們回憶,今年中考語文題目一點都不死板,考了好些帶成都元素的題。據了解,今年語文考題中的語言題把焦點轉向了成都美食節。不僅給出了美食節logo,讓考生來評價其意義,還要求考生為美食節寫宣傳語。「這道題出得很接地氣。」來自成都雙語實驗中學考點的考生小張表示,除此之外,今年閱讀題也跟成都有關,考了肖復興的《詩與成都》。
  • 北京中考:語文作文「很生活」 融小我於大我
    中國網北京7月17日訊(記者 徐虹 劉佳)「2020,我的中考」「此刻,我按下時間控制器」。今天上午,北京2020年中考首門學科——語文正式落下帷幕,備受社會熱議的,仍舊是作文題目。從已公布的2個作文題目可見,今年的中考語文作文題既「生活」又「夢幻」,既關注小我也放眼大我,據有很強的價值觀引導性。考生反應:「類似作文題,之前曾有練筆。」
  • 北京中考作文題為「2020,我的中考」
    昨天上午,北京中考首考語文。今年中考大作文題依然「二選一」,其中一題考到疫情下的中考,要求學生以「2020,我的中考」為題寫一篇文章。另一篇則要求學生以「此刻,我按下時間控制器」為開頭髮揮想像,寫一篇故事。
  • 抗疫入今年北京高考語文作文題
    北京教育考試院專家指出:「高考語文積極正面引導考生從這場『特殊』的人生經歷,認知責任與使命。」大作文亦可從「疫情」切入寫作大作文題二選一,第1題以最新的材料,即北鬥三號最後一顆衛星發射成功為素材,選取「每一顆都有自己的功用」一句作為寫作考查的切口,引發考生聯繫現實生活,自選角度、自擬題目闡述自己的看法和觀點。
  • 2018青島中考語文作文題出爐(附歷年中考作文題目)
    今年青島市共有159381名考生參加中考,去年全市參考人數是154605人,今年比去年人數增加了4776人。今年全市共設12個考區,筆試104個考點,其中九年級91個考點2353個考場,八年級99個考點2768個考場,萊西七年級11個考點275個考場。
  • 專家解讀2019年高考作文:突出家國情懷,考查綜合素養
    新華社北京6月7日電 題:突出家國情懷,考查綜合素養——專家解讀2019年高考作文2019年全國高考語文共有8套試卷,其中教育部考試中心統一命題3套,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等自主命題5套。這些作文題的出題思路是什麼?重點考查考生哪些能力?
  • 突出家國情懷,考查綜合素養——專家解讀2019年高考作文
    新華社北京6月7日電 題:突出家國情懷,考查綜合素養——專家解讀2019年高考作文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舒靜、胡浩、鄭天虹、傑文津  2019年全國高考語文共有8套試卷,其中教育部考試中心統一命題3套,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等自主命題
  • 京味兒美食入中考作文題
    「京味兒美食」搖身一變成作文題,在昨日的2016年北京中考語文試卷中亮相。名著閱讀:強調多樣化、讀整本書在此次中考語文試卷中,第三大題是一道滿分10分的名著閱讀題,在下設的3道小題中,名著分別涉及《論語》《朝花夕拾》《海底兩萬裡》3部作品,《海底兩萬裡》更是以9幅連環畫的形式生動入題。北京市第五中學分校一級教師李蕾表示,這是名著閱讀首次作為一個獨立板塊出現,與以往名著閱讀試題相比有傳承,又有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