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春困夏乏秋打盹」,所以許多上班族經常早上起來犯困、吃完飯犯困、下午又經常打盹、晚餐過後也是滿滿睡意……結果一洗完澡,立馬感覺「生龍活虎」,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實際上,現代的都市人多多少少會有些亞健康,所以早上起來後偶爾犯困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是經常飯後犯困的話就要注意了,這很可能是體內激素或小病在「作祟」!
飯後犯困,可能是「小病作祟」
○ 胰島素運輸不暢
當我們進食食物之後,食物會被分解成葡萄糖而被人體吸收,這時候胰島素會被分泌出來幫助協調血糖的平衡。但是,如果你一次性攝入太多甜食或碳水化合物,就容易導致血糖飆升,這時候會導致細胞胰島素受體一方面停止接收胰島素,另一方面胰腺又還在不斷努力產生更多的胰島素……各器官一直為此「工作」,負擔太重也得不到休息,人自然會感到疲憊。
此外,血糖的升高還會導致食慾素的降低,食慾素一旦下降,人就特別容易犯困,且不想動彈。
偶爾出現飯後打瞌睡,還算是正常現象,但如果經常出現飯後犯困情況的話,就很可能是身體給出的「報警信號」了——首先,大家最好去醫院檢查一下自己有沒有糖尿病!
根據《環球時報》早前報導介紹,長期飯後犯困者,很可能是目前的飲食結構不夠健康,要是不加以修正,長期下去也很可能會發展成糖尿。因此,如果你是日常特別愛吃甜食或正餐特別愛吃碳水類食物的人,不妨試試減少這部分食物的攝入量,修正不良飲食習慣的同時,看看能不能幫助緩解飯後犯困的小毛病!
○ 氣血不足,腦部缺血
在我們進食之後,體內大部分的血液會流向消化系統,這時候腦部的供血會相對減少。因此,對於許多氣血不足或貧血的女性朋友來說,平時蹲一蹲站起來都容易「眼前一黑」的,飯後犯困的現象也會比較明顯。為了身體健康,建議這類人群多吃點補氣血的食物吧~
此外,許多老人家本身也存在腦動脈硬化(一種退化問題)的毛病,作為家人也尤其需要多加提醒,必須定期定期帶他們去醫院進行身體檢查。否則隨著年紀越來越大,很多老人家都容易發生因為腦出血而引發腦梗死的情況。
○ 脾胃虛弱
脾胃虛弱是當代都市人普遍存在的問題,但是為什麼脾胃虛弱會導致飯後犯困?那是因為脾這個器官主宰著我們體內的運化和升清(說白了就是氣血流通),脾不好,同樣會導致前面講到的「氣血不足」的問題。
據悉,脾虛較輕的人飯後容易犯困,但可以控制不去睡覺,但脾虛嚴重的人則飯後必須睡覺,更有甚者吃著吃著飯也會困到不行。
○ 其它疾病
除了以上幾種常見的情況,高血脂患者、鼻炎患者、心臟不好的人都會時常發生飯後犯困的毛病。因此,當發現自己或家人經常有飯後犯困的情況,千萬不能輕視,最好去醫院做一輪全面的檢查,千萬不要畏疾懼醫才是最靠譜的做法!
緩解飯後犯困,日常可以這樣做
如果檢查過後發現身體沒什麼毛病,但還是經常食困的話,可以試試用以下方式幫助緩解~
吃飯7分飽,飲食拒高糖
吃飯七分飽,保持身材又養生!正餐飲食結構建議是主食:蔬菜:肉類=1:2:1,拒絕高脂肪、高糖食物攝入,多吃富含纖維素的瓜果蔬菜。
多喝白開水,適量多運動
不得不說,日常多喝白開水+適量運動真是萬能的健康秘訣,相關研究表明,喝水能夠讓你的大腦提速14%,可以幫助保持思維敏捷、減少睏倦感。
午後養成小憩的習慣,日常多按摩
吃完午餐後小憩15分鐘-30分鐘,不僅能有效緩解犯困狀態,還能降低體內壓力激素分泌,提高整個下午的工作效率。
此外,有時間的朋友平時可以用十指做梳頭動作、順時針揉揉肚子等,對於保護胃腸、促進消化吸收、促進腦部血液循環、減輕疲勞感都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