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飯就犯困?可能是血壓異常!六個小方法,遠離餐後危險時刻!

2020-12-24 北青網

餐後低血壓

俗話說得好,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尤其在飽餐一頓之後,人更容易犯困。但是今天專家告訴我們,吃完飯犯困很可能預示著一種嚴重疾病!

吃完就犯困,也許這是一種病

喬主任的患者,今年不到50歲,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有段時間總是在吃完飯後犯困、頭昏、乏力,老想睡覺。去找喬主任看病,喬主任說這有可能是一種病,讓他在飯前、飯後多次進行了血壓的測量,結果一檢查才發現,他的吃完飯犯困果然是跟這種病有關。

這種吃完飯犯困的情況,預示著您可能出現了餐後低血壓。

當我們進餐後,大量的血液進入到胃部幫助消化吸收,相對來說,全身的血流量就會減少,血壓會有輕度地降低。此時人體的「壓力感受器」感受到血壓下降後,立刻通過人體一連串複雜的作用,來維持住血壓,不讓餐後的血壓下降得過低。

但有基礎疾病的中老年人,身體的「壓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感受不到餐後血壓降低的變化,同時交感神經功能障礙,內臟血流異常增多,就會導致大腦供血不足,輕者睏倦、頭昏頭暈,重者可能會暈厥甚至摔倒。

餐後低血壓

大家聽到的不多,但是這個疾病後果很嚴重。餐後低血壓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增加心絞痛、腦缺血、認知損害及死亡發生風險。患者會自我感受頭暈、乏力、胸悶,甚至跌倒、暈厥。

但犯困很多人都有,究竟如何區分普通的犯困和餐後低血壓引起的犯困呢?

餐後低血壓的診斷標準

如果您的餐後血壓

符合以下述3條中任意1條者,即可診斷餐後低血壓:

(1)餐後2小時內收縮壓(高壓)較餐前下降≥20mmHg

(2)餐前收縮壓(高壓)≥100mmHg,而餐後收縮壓(高壓)<90mmHg

(3)餐後血壓下降未達到上述標準,但臨床上出現頭暈、暈厥等症狀者亦可診斷為餐後低血壓

如何正確測量自己的餐後血壓?

喬主任告訴我們,血壓下降一般在進餐後15-30分鐘開始,最快可在進餐後即刻發生,通常30-60分鐘內降至最低點,持續30-120分鐘,下降幅度20-40mmHg不等,最大可達90mmHg以上。

所以測餐後血壓,我們選取的時間是:進餐前15分鐘空腹測量一次,從吃第一口飯開始計時,每15分鐘測量一次,持續測到餐後第120分鐘,看看餐後血壓的情況是否符合上述三條。

如何預防餐後低血壓的發生

一日三餐,每餐都可能出現餐後低血壓,但是早餐後,更易出現餐後低血壓。

這是因為清晨血容量低,且很多降壓藥、冠心病的硝酸酯類藥物往往是在清晨時候服用,早餐後血壓下降易與降壓藥效果重疊,所以最容易出現餐後低血壓。

那麼,如何預防餐後低血壓的發生呢?

方法一:

碳水化合物更易誘發餐後低血壓,因此要避免單一碳水化合物進食,增加蛋白質等成分,採用均衡的飲食。

方法二:

每餐進食量越多,越容易引起餐後低血壓,因此建議少食多餐

方法三:

食物溫度越高,越容易引起餐後低血壓,因此應該避免溫度過高飲食

方法四:

在醫生的指導下,調整影響血壓的藥物的服藥時間:在兩餐之間服用降壓藥物,特別是降壓藥、硝酸酯類藥物等。

方法五:

高齡老年人餐後兩小時內應儘量避免進行各種負荷運動,對於出現症狀的患者還是主張平臥休息,可降低跌倒風險。

方法六:

必要時可以在醫生指導下,謹慎使用阿卡波糖等藥物治療。

責任編輯:常林(EK008)

相關焦點

  • 「餐後低血壓」警惕餐後危險時刻,6個方法避免脾虛低血壓的發生
    冬天的寒冷總會給人一種想要隨時縮進被窩取暖的衝動,尤其是在飽餐一頓之後,總是感覺不想動,只想美美地睡上一覺,但是吃完飯犯困真的是一種正常的情況嗎?我有一位患者,今年本命年,但是脾氣比較暴躁、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
  • 吃完飯就犯困,是腦供血不足了嗎?可能和你吃的東西有關
    有些人可能不只是吃完飯會犯困,而是「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吧。不過話說回來,吃飽就睡,睡了就吃,雖然看上去,好像很懶、很像二師兄,但其實不少朋友都經常出現吃完飯就犯困的現象,而且這些人平時也都並不懶、也不胖。
  • 吃完飯就犯困?可能是「小病作祟」!
    俗話說「春困夏乏秋打盹」,所以許多上班族經常早上起來犯困、吃完飯犯困、下午又經常打盹、晚餐過後也是滿滿睡意……結果一洗完澡,立馬感覺「生龍活虎」,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實際上,現代的都市人多多少少會有些亞健康,所以早上起來後偶爾犯困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是經常飯後犯困的話就要注意了,這很可能是體內激素或小病在「作祟」!
  • 一吃飽就容易犯困?你可能得了這3種病,不要以為正常
    而部分人平時不注意身體的保養,出現某些疾病後,身體就會產生不良症狀。部分人一吃完飯之後,就會明顯犯困。如果存在這種情況,需要警惕起來。因為吃完飯就犯困,有可能是某些疾病引起的。那麼,吃完飯容易犯困,和哪些疾病有關呢?
  • 你是不是吃完飯就犯困?有可能是這些因素在作祟
    ,想要去醫院查一下,可是查來查去卻覺得自己都正常,其實吃完飯犯困可能是以下這些因素所導致的,看看你是不是也有吧。第一個因素糖尿病,有一些糖尿病病人們吃完飯之後就很容易犯困,因為糖尿病本身就會導致渾身無力,但是吃飯的時候往往會有一些糖分,血糖上升時就會產生反饋,除此之外,如果不是糖尿病的病人在吃完飯之後也犯困,可能是因為你早上沒有吃飯,早上不吃飯的人會導致血糖偏低,血糖偏低之後,如果突然吃得很飽的飯,那麼血糖上升之後就會開始犯困,這時候你就想立馬去睡覺,但是在睡覺時還要注意及時吃完飯
  • 吃完飯就犯困,睡了一段時間更累,你知道是什麼原因嗎?
    很多小夥伴們一定都有過這樣的問題,那就是吃完飯就犯困,但是如果睡覺的話,睡一段時間還容易更累。,勞動者長時間寫作或者長時間工作的情況下就會容易變得非常疲勞,而吃完飯之後如果還犯困,可能就是因為你的血糖升高,大部分的人吃完飯之後血壓升高都會變得有點困。
  • 吃飽飯就頭暈乏力犯困?老年人小心餐後低血壓
    診室故事「大夫,我每次吃完飯就頭暈,全身沒勁兒,特別想睡覺,感覺走路都不穩。每天吃完早飯都要睡一會兒,午飯後也必須要眯一會兒,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呀?」80歲的宋大媽到醫院就診時問大夫。大夫問大媽測血壓了嗎?
  • 一吃完飯就犯困,暗示得了哪些病?不是小問題,要引起重視
    吃完飯後犯困,是種常見的狀態,特別是吃完午飯後,身體會變得特別疲乏,很多人會睡午覺來緩解困意。由於比較常見,很多人不會太把這種現象當回事,殊不知,飯後犯困並不一定是正常的,也有可能是疾病發出的信號,要提高警惕。
  • 為什麼吃完飯就容易犯困:是因為血液都跑到胃裡大腦缺血嗎?
    吃完飯就容易犯困是因為血液都跑到胃腸道,大腦缺血嗎 吃完飯犯困,我們聽到的最為樸素的解釋就是:吃飯後為了有利消化在生物學上,科學家並不確切地知道餐後睡意到底有多大的價值,但演化心理學專家的研究提示我們,這個機制可能具有進化上的意義:進食後減少運動,有利於能量的貯存,從而避免一進食就開始消耗能量。
  • 吃完飯就犯困,是因為大腦供血不足嗎?這兩種情況一定要警惕!
    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體驗,那就是酒足飯飽後會不自覺的犯困,這讓很多人很詫異?那就是吃飽喝足以後都會哈欠連天,總是忍不住眯眼打盹,特別在午飯後有更明顯的困意。明明晚上睡得很好,可一吃完飯就困得不能自己,更不知道如何緩解這種睏乏感?
  • 老年人餐後頭暈、犯困,甚至暈厥!咋回事?
    餐後低血壓 餐後低血壓(postprandial hypotension,PPH)是一種只存在於老年人的疾病,主要表現為餐後血壓較餐前明顯下降,下降嚴重且急劇者可伴隨頭暈、黑曚、跌倒、暈厥及休克等症狀,是心血管事件、腦卒中和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
  • 為啥吃完飯就犯困?這兩種情況一定要警惕!
    為啥吃完飯就犯困?這兩種情況一定要警惕!,廣為流傳的說法是:吃完飯後,為了消化,進入胃腸道的血液就會增加,供應大腦的血量會減少,從而導致短時間內大腦缺血缺氧,引起反應遲鈍、犯困的情況。
  • 吃完飯就犯困怎麼辦?掌握這些小技巧來預防
    除了一年四季都很容易犯困之外,還有一些朋友,總是吃完了飯就犯困。你是不是也經歷過這樣的情形,當午餐時間來臨時,你享用完豐盛的午餐,然後在20分鐘後感覺昏昏欲睡,下午的工作也提不起精神。為什麼飯後容易犯困,多半都是合理的生理活動導致的。
  • 飯後就犯困?可能是3種疾病在「搗鬼」,麻煩你正確對待
    很多人出現了吃完飯之後就犯困的表現,這種情況有可能是身體存在健康問題。正常情況下,睡眠時間充足,人的精神狀態良好,精力充沛,可以投入到工作、學習中來,經常吃飽飯就犯困,或許是某些疾病在威脅健康。1、腦供血不足發現自己吃完飯就犯困,有可能是腦供血不足引起,該疾病在發展過程中,大腦血液無法及時提供,身體的疲勞感明顯,在重要組織缺血、缺氧的情況下就容易經常犯困,吃完飯之後身體會自然提供更多血液給腸胃進行食物消化。
  • 吃完飯就犯困是怎麼回事
    吃完飯就犯困,臉部顏色發黃,總是感覺身體沒勁,累的不行,吃的很多總是很餓這都是有原因的。上臂肌肉下垂出現拜拜袖說明脾氣不足,脾主肌肉,脾胃功能弱的人四肢肌肉無力。如果前臂肌肉下垂說明心臟供血不足。心臟的氣血來源於脾胃。
  • 老人吃完飯就犯困,或是這些大病在作怪!還不知道就晚了
    對於退休族們來說,吃完飯就犯困,更有可能是這些疾病在作怪!老年人經常愛打盹,有時坐著坐著就迷迷糊糊睡著了。這其中大腦衰老、耐氧能力減退,或者新陳代謝減慢、身體自我調節能力差都是誘因。但需要注意的是,老人常犯困,首先要注意以下疾病。
  • 吃完飯就犯困,是正常表現?別大意,多和2種錯誤方式有關
    在多數人的眼裡,都認為犯困是正常現象,尤其是吃飽飯後,相信有不少人都會哈欠連天、困意十足, 被人們當成正常現象。可你知道嗎? 並不是所有的飯後犯困,都是身體正常的表現,還有可能和幾種錯誤方式有關。為什麼會吃完飯後犯困?
  • 吃完飯容易犯困怎麼回事?這3大原因可能才是「真兇」
    吃完飯就犯困,是怎麼回事?吃完飯就犯困,是大腦供血不足嗎?正常情況下吃完飯,胃腸道會進行正常的消化,而這時候也需要調動更多的血液進行食物的消化、吸收和營養物質的運輸等,而大腦部位的血流量會減少,從而導致大腦的短時間缺血、缺氧,引起睏倦的情況。飯後犯困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你的血液較為粘稠。
  • 或是這3個問題找上門了,不得無視
    而部分人平時不注意身體的保養,出現某些疾病後,身體就會產生不良症狀。部分人一吃完飯之後,就會明顯犯困。如果存在這種情況,需要警惕起來。因為吃完飯就犯困,有可能是某些疾病引起的。那麼,吃完飯容易犯困,和哪些疾病有關呢?
  • 吃完飯就犯困,是大腦供血不足?這兩種情況一定要警惕!
    明明昨天晚上睡得挺好,一上午也是元氣滿滿,但一吃完午飯,就哈欠連天,困意擋都擋不住……關於飽後犯困,廣為流傳的說法是:吃完飯後,為了消化,進入胃腸道的血液就會增加,供應大腦的血量會減少,從而導致短時間內大腦缺血缺氧,引起反應遲鈍、犯困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