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覽山西大同善化古寺,欣賞遼金時代古建築的滄桑之美

2020-12-23 天涯色影

山西省大同市,古稱平城,曾經是北魏的首都,遼、金朝的陪都。在北魏時期,佛教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大同市內佛寺眾多。現在大同古城內,還保留著幾座非常古老的寺院,除了華嚴寺外,其他的都可以免費參觀。這次大同之行,我去參觀了善化古寺,感覺確實不虛此行,這座近千年歷史的古寺給了我一個足夠大的驚喜。

善化古寺

據史料記載,善化古寺始建於唐朝,初名開元寺,五代時期改名為大普恩寺,遼末保大二年(公元1122年)毀於戰火。金代初年,該寺上首圓滿大師主持重修,用時十五年時間建成。明代又進行過修繕,明正統十年(公元1445年)英宗賜名為善化寺,比喻佛法如流水,萬物入水而鮮潔,以此教化人們「向善」。

五龍壁

在善化古寺門前有一面明朝萬曆年間的文物:五龍壁,它原來是興國寺山門前的照壁,1980年拆遷至善化寺門前。只見壁中有五條巨龍翻滾于波濤洶湧的巨浪之中,身形壯碩,栩栩如生。居中的那條黃龍,口吐一顆火珠,頗有王者之風。

山門上匾額

從側門走進寺內,來到第一進院落,南面就是山門。山門也是天王殿,單簷五脊頂,面闊5間,進深兩間,面積270餘平米,為現存金代山門中的巨構。山門上匾額為四個大字「威德護世」,字體敦厚有力。殿內供奉四大天王泥塑,塑像精美逼真,藝術水準很高。

三聖殿

院落的北面是善化寺的中殿,名為「三聖殿」。三聖殿建於金天會六年(1128年),面闊五間,進深四間,面積約400平米。大殿為廡殿頂式,左右次間各出60度斜拱,形如怒放的花朵,碩大華麗。建築風格結合了宋遼代的建築特點,是金初代表性的木構建築。大殿內供奉著「華嚴三聖」像。

大雄寶殿

走過三聖殿,就來到大雄寶殿前了。這座大殿是善化古寺內惟一未被戰火毀滅的遼代建築。大殿面闊七間,進深五間,面積約1200多平方米,是我國遼代建築中以面積排名中的第三名。我國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曾來到善化寺,看到大雄寶殿氣勢恢宏,對這座建於遼金時期的建築非常讚賞,稱之為「偉大之鬥拱、深遠之簷出」,把古建的雄渾之美表現得淋漓盡致。

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內正中供有五方金身佛像,殿內東西兩側磚臺上還有二十四位天神的塑像,塑造工藝也是異常精美。

大雄寶殿的兩側為普賢閣和文殊閣。西側的普賢閣建於金代貞元二年(公元1154年),結構精巧,形制古樸,是一座三間見方重簷九脊的遼式樓閣。東側的文殊閣在民國初年毀於火災,後來重建。

文殊閣和普賢閣

善化古寺的古建築主要是山門殿、三聖殿和大雄寶殿這三座大殿,建築風格雄渾,形制精美,歷經近千年的風風雨雨仍巍然屹立,充分展現了古代建築那滄桑古樸的風貌,殿內眾多的精美泥塑更是值得細細觀賞。

本文由天涯色影人原創,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山西大同古城裡的千年古寺,梁思成盛讚,山門上的對聯出自他之手
    接著分享山西大同之行。山西大同絕不僅僅是我固有觀念中的「煤都」,更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旅遊名城,值得慢慢遊玩。 山門上有副長聯:九百年風雲變幻寵辱不驚靜觀世變,七王朝歲月滄桑沉浮無意閒看人忙。此聯為大同原市長所作,氣勢不凡。
  • 山西要打造古建築強省!古建之美,驚豔世界!
    近日 山西省古建築與彩塑壁畫保護研究院 (山西古建築博物館) 在原山西省古建所掛牌成立 山西省古建築與彩塑壁畫保護研究院重組改革,是省文物局直屬事業單位改革的重要內容
  • 大同善化寺:令人震撼的禮佛空間,背後是遼金建築設計的極致
    繼續大同善化寺的遊覽,上一篇大同善化寺背後的故事:一位南宋使者的異國十五年講了善化寺的歷史和背後的故事,今天我們就來細品這座遼金巨剎的精髓所在,看看歷史給我們留下了什麼樣的珍寶。01寺院整體布局善化寺靠近大同古城南城牆,位於永泰門西側,因這個地理位置被當地人稱為「南寺」。我們於夕陽西下之時登上城牆,俯瞰寺院中軸線的三座遼金建築:山門(天王殿)、三聖殿、大雄寶殿。三大殿皆為廡殿頂,體量也都不小。
  • 大同的精華究竟在哪裡?
    而大同建築—— 從千年古寺華嚴寺, 到內存精美雕塑的善化寺; 從被遺忘千年的雲岡石窟,1933年9月5日,梁思成一行人從北京西直門車站出發,抵達大同。他們找到下榻之處後,立即開始對城內建築展開詳細考察。 華嚴寺
  • 山西避暑城市,平均氣溫26度,是知名旅遊勝地
    大同堪稱山西第一避暑城市,海拔1000多米,夏季平均氣溫保持在26攝氏度以下。更重要的是晝夜溫差大,很多南方城市晚上像秋天一樣涼爽,空調基本沒用,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感覺很舒服,完全沒有悶熱帶來的不適。大同不僅是中國著名的能源之都,也是千年古都,沒有多少外國遊客留下深刻印象,從北魏把大同作為都城開始,大同便開始大規模建設。始建於遼代的華嚴寺和始建於唐代的善化寺是大同市區兩大著名古剎,目前是知名旅遊勝地。
  • 大同古城的這座古寺,遊人都在找「維納斯」?我莫不是聽錯了
    接著分享我的山西行。大同是我此次山西行的第一站,一共停留了5天,我對大同有著的「中國煤都」固有印象,沒想到這裡旅遊資源如此豐富且有特點,還有那麼多垂涎欲滴的美食,大同之行太值了。華嚴寺是大同古城內一座著名的寺廟,始建於遼重熙七年,距今已經有了1000多年的歷史,華嚴寺是依據佛教經典《華嚴經》而命名。秋高氣爽的日子裡,正是出行的好時節。而且現在到年底,大同的景點在工作日裡都是免費參觀的,周末會恢復到正常票價。說完好消息,再說個不好的消息,即將到來的十一長假,景點門票暫時恢復,是不是很糾結?
  • 七王朝歲月沉浮無意 九百年風雲榮辱不驚 大同善化寺免門票看點多
    五龍壁大同善化寺,中國現存遼、金時期布局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寺院建築。其中大雄寶殿為遼代建築、三聖殿、天王殿、普賢閣為金朝初期,文殊閣為現代建築,四座遼金建築保存在一個寺院,在中國唯有善化寺,1961年,善化寺就被確定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中國古建築的博物館——美麗的大同古城!
    大同古稱雲中、平城,為全晉之屏障、北方之門戶。約在10萬年前,北京人後裔——許家窯人西徙時,遇大同湖阻隔,在此定居。隨後又成為北魏首都,遼、金陪都,是一座歷史文化極為豐富的古城。善化寺始建於唐朝,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最為完整的遼金時期建築。
  • 「一代都城,兩朝重鎮,三代京華」,遊古都山西大同
    實為全晉之屏障、北方之門戶,且扼晉、冀、內蒙之咽喉要道,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有「北方鎖鑰」之稱。 作為1982年國務院首批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大同境內古蹟眾多, 特別是以雲岡石窟、北魏懸空寺為代表的北魏文化;以華嚴寺、善化寺、觀音堂、覺山寺塔、圓覺寺塔為代表的遼金文化;以邊塞長城、兵堡、龍壁、明代大同府城為代表的明清文化,構成了鮮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可以概括為平城文化、邊塞文化和佛教文化。
  • 山西旅遊攻略:跟隨梁林足跡,解鎖中國文化密碼
    山西,能成為曾經的「海內最富」絕非偶然,當年康熙皇帝開始實行滿蒙友好,邊陲停息戰火之後,「晉商」反應最快,馬上同蒙古人通商,並理順了中國特色物產的運輸網絡,進而成為當時的「中國華爾街」。山西至今仍是全國古建築保存最多的地方,中國僅存的幾座唐代建築都在山西。有人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今年是中國營造學社成立90周年,你想重走梁思成,林徽因的足跡,聆聽已經穿過千年歲月的音樂嗎?上世紀三十年代,梁思成林徽因曾先後四次去山西考察古建,第四次是1937年7月,因抗戰的爆發而停止。
  • 故宮以東首場體驗 | 欣賞古建築之美,用樂高拼出古建藝術品
    不錯過每次與美好相遇的機會~600年古寺裡拼樂高活動流程:跟隨老師解讀智化寺明代建築欣賞非物質文化遺產京音樂樂高課程講師講解古建築軸對稱之美於是我們將建築之美運用到樂高中,進行了一場時光交匯的嘗試,讓孩子了解古寺的歷史,建築的故事,並親手用樂高拼出自己心中的圖畫,搭建起頭腦中的殿堂。
  • 考古探索:大同善化寺,並非始建於唐朝
    善化古寺,坐落於筆者家鄉山西省大同古城南門永泰門內西側,是一處保存較為完整、規模宏大的國保級古剎。整座古剎坐北朝南、三重大殿分別為山門、三聖殿、大雄寶殿。其中山門、三聖殿為金代建築,大雄寶殿為遼代建築,大雄寶殿坐落在高臺之上,左右為東西垛殿,西側有金貞元二年即公元1154年所建的普賢閣,東側為新建的文殊閣。原閣在民國期間被火焚毀了,誠然可惜。
  • 中國特產美食——山西——大同
    「北魏帝都」、「遼金京華」、「明清重鎮」,大同,這座低調的城市,卻蘊含著無限的能量,當古老的氣息和異域般的塞外風情在此交匯之時,大同的面紗被逐漸揭開,從北魏時期氣勢恢宏的雲岡石窟到遼金時期的華嚴寺和善化寺,從神秘而佛道儒交融的懸空寺再到先至今仍仙氣繚繞的道教名山恆山,這座塞外之城將多民族的文化完美地雜糅到自己的血液中
  • 青青文博,今晚出發·晉善晉美之大同專場:懸空寺-應縣木
    佩服建造這塔的時代,和那時代裡不知名的大建築師,不知名的匠人」。這座獨一無二的木構佛塔建築,歷經千年,強震而不倒、雷擊而不焚、炮擊而不毀,奇蹟般地留存至今。 中國古建築泰鬥柴澤俊先生在其所著的《山西古建築文化綜述》中,這樣介紹淨土寺大殿的藻井:「殿內平闇之上有藻井9眼,分大、中、小三種類型。在一座不大的殿堂之內,設置如此多的藻井,而且鏤刻精巧,貼金施彩,這在全國也是唯一的,前所未聞,後世亦未沿襲。」
  • 盤點我國各省市各類大學山西省之山西大同大學
    山西大同大學是2006年經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批准,由原雁北師範學院、大同醫學專科學校、大同職業技術學院、山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四校合併成立的多科性大學。新成立的山西大同大學坐落於歷史文化名城煤海之鄉大同,佔地面積達到了245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近70萬平方米,新校區四大主體建築:新教學主樓、科技實驗樓和圖書館、體育館已基本竣工。下設政法、文史、外國語、藝術、工學、醫學、農學等16個學院,有35個本科專業,全日制本專科在校生達到了2萬多人。
  • 追跡攻略|山西大同30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覽
    大同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大同有山有水,尤以山多著名。五嶽中的恆山,是塞外高原通向冀中平原之咽喉要衝,是儒釋道三教同修的盛地。主峰天峰嶺海拔2016.1米,氣勢壯觀,景色如畫,被稱為「人天北柱」,「絕塞名山」。桑乾河是大同的母親河,自西流向東北橫貫全市,為大同典型的「北雄」特色憑添一抹江南的水秀。
  • 山西大同的天下之絕
    ,古稱雲中、平城,地處山西省北部,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有「北方鎖鑰」之稱。大同歷史悠久,這裡不僅有著大同銅器、廣靈剪紙(中國民間剪紙三大流派之一),這樣優秀的藝術品,還匯聚了很多低調而又特點鮮明的美食。
  • 三晉之聲:山西為何被譽為中國古建築博物館?發現歷史文化寶藏
    山西省的古建築除了數量上傲視群雄,建築年代久遠以及建築質量之高也是絕冠中華。以五臺山佛光寺東大殿,大同華嚴寺,恆山懸空寺,朔州崇福寺等處為代表的唐、宋、遼、金時期古代建築早已蜚聲海內外。不可否認,除了「老陳醋」,古代建築肯定是山西省的另一張名片,每年來山西省訪古探幽的遊客更是絡繹不絕!
  • 山西景點—大同篇
    大同,古稱平城,隸屬山西省,國家新能源示範城市,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九大古都之一,是山西省省域副中心城市,被列入「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有「北方鎖鑰」,「中國煤都」之稱。北以外長城為界,與內蒙古興和縣,豐鎮市,涼城縣毗鄰,西、南與本省朔州市及忻州市的相連,東與河北省張家口市及保定市相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