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
在小學階段,有沒有學生偏科呢?有,這種現象還比較普遍。不同學初中生的文理偏科,小學生偏科只在於語文和數學,不少老師都能遇到,小學階段,數學常考100分,語文就在60分左右徘徊的學生,而家長反而對這一現象並沒有引起重視,認為數學能考100分,證明孩子智力不差,有的家長甚至還會為學生安排好走數學競賽的學習之路。作為語文老師,我想說,小學階段數學很好,證明學生確實沒有智力問題,屬於邏輯思維很強的孩子,但是語文學不好,數學的好成績也不會走得很遠。
在小學階段,關於學習,其實很大程度並不是來自學生的自律,而是父母的督促和引導。數學常得滿分,也和孩子在日常的學習和練習有關,包括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是建立在主動學習的能力上。家長也願意花時間來開發孩子的數學潛能,一旦家長的主觀意識發生傾斜,那麼想把語文成績提高起來就很難。我也遇到過理科成績特別優異的中學生,到了升學階段,開始後悔文科成績太差,但是那時候,想提高文科成績就更難了。所以,小學生的家長在面對孩子語數成績差距太大究竟該怎麼做?
1、 先糾正自己的教育理念,為孩子創造文學學習的環境
小學高年級階段,如果語數成績在30分左右,那是非常嚴重的偏科了。家長更不應該只關注孩子的高分學科,而是應該先糾正自己的教育理念。判斷一個孩子的智力或者是聰明,並不能只根據數學成績。很多小學生,雖然學習一般,但是團結同學,情商很高,遇到問題也善於處理和解決,喜歡思考,而且動手能力也比較強。這樣的學生,你很難定義他的成績,但確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所以,我們要給語數成績差距太大的學生糾正什麼呢?首先就是家長的教育理念了。
數學成績好,證明家長和學生,在數學這門課上付出的精力和時間是最多的。小學學習的主要內容基本都是以基礎為主,付出精力培養學習習慣,花費時間來練習學習內容,不管是學什麼科目,都能提高成績。看似語文沒有數學那麼深的邏輯思維,但是語文的學習是在生活中運用得最廣泛的學科,我們說話、寫字、閱讀、出行……都和語文學習分不開。家長在日常的生活中,更應該為孩子創造文學閱讀環境,讓孩子沉浸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去真實地體驗語文對生活帶來的改變,從而關注語文學習,主動去學習。
2、 了解孩子語文成績太差的原因,多和老師溝通
在小學低年級階段,如果家長發現孩子的語數成績差距太大,對學科的興趣有嚴重的偏移,就應該引起重視了。而不是任其發展,設置是支持孩子進行偏科地學習。家長需要主動去了解孩子語文成績太差的原因,是因為對語文學習沒有興趣,還是不喜歡語文老師?多鼓勵孩子在語文學科中建立學習的自信和興趣,引導他們消除學科自卑感,去主動學習語文。
孩子既然能在數學學科上取得優異的成績,除了家長的輔導和監督,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自己對數學也摸索出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在運用這些學習方法的時候,得心應手。同樣,對於語文學習,家長和老師也應該引導孩子,主動去建立提高學習興趣的方式,摸索出提高語文成績的方法。在這期間,家長應該更主動地和老師進行溝通,了解孩子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問題,配合學校,一起幫助孩子縮短語數成績的差距,最終平衡兩門功課的成績。
3、 聰明的孩子,不光體現在學科成績上
我們的家長在定義聰明的孩子時,往往根據成績來進行判斷,然而在我們的教育過程中,聰明的孩子不光體現在學科成績上,更多的是他們的學習能力和生活能力。家長要注意啟發孩子在學習過程中,解決問題的方法。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通過改變學習方法去體驗語文學習的樂趣。即使語文成績太差,也不是一天兩天導致的成績差距大,重新學習也需要長期的督促和引導。關於小學生語數成績差距太大,家長朋友們一定要引起注意,還有什麼困惑和想法,歡迎大家一起分享,可以給我留言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