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豔:用真情點亮孩子們的心燈

2020-05-25 阿榮旗融媒體中心


採菊東籬,悠然南山。呼朋喚友,詩酒田園。初識王春豔的人,自會認為她的生命中,只有詩和遠方;了解王春豔的人,更懂得她的生命中,還有放不下的一筐「小桃李」,和那些走出校門遍布天下的「大桃李」。

辛勤耕耘近35年,盡其所能為阿榮旗的教育事業奉獻了青春和熱血。多年來,王春豔飽嘗了執教生涯中困難、艱辛、成功和精彩。她最初工作於那克塔知木倫村小學,到師範學校進修後,被分配到新發鄉中心校工作。起初,鄉村學校條件艱苦,班級需要自行取暖生火爐,她便和學生們一起摸索試探。每次勞動課,她都和孩子們一起參與整個過程。工作任務繁重的她,從沒有過怨言,並身體力行地為學生做出榜樣。如今,她是阿倫小學語文教師,從教以來,她一直把她的學生當做自己的孩子看待,用真情,為孩子們點亮人生路上一盞不滅的心燈。


王春豔:用真情點亮孩子們的心燈

她,點亮了孩子的那盞心燈

她真心對待學生,學生們也深愛著她,不管學生們在哪裡看到她,便會一路小跑上前,甜甜地呼喚一聲:「王老師、王老師……」在學生們的眼裡,她是和藹可親的老師;在命運多舛的輟學孩子的心裡,她是一位慈祥的「媽媽」。

學生王某強一家四口,父親、母親還有一個姐姐,原本幸福的家庭卻被突如其來的病魔擊垮。父親在他五年級時突發腦出血去世了,姐姐又身患重病,他的求學夢隨之破滅,年僅13歲的他便幫著母親肩負起了生活的重擔。教室中傳來同齡孩子的讀書聲時,他卻早已經去到了田間,默默地勞作多時了。日夜懷念校園生活的他,在一個午後偷偷來到學校,瑟縮在樓梯角,路過的師生或許以為是沒有完成作業的學生。可一個秀美的身影卻停下了腳步:「是小強嗎?你怎麼在這?」熟悉的話語聲讓他瞬間哽咽。他站起來摟住了王春豔,那放聲痛哭的聲音才符合他該有的年紀。聽了他的述說後,王春豔轉身離開,沉寂的空氣下急促的腳步聲再次響起,王春豔將1000元錢和一副手套放到了王某強的手上。她竟然注意到他是光著手在冰天雪地裡騎著車子來的。轉年,王某強的媽媽又不幸觸電身亡。王春豔得知後,第一時間來到他家,並幫他料理了母親的後事。

王春豔喜歡在每一本「敞開的心扉」日記中與學生親近交流。一次她批閱到一本特別的日記,上面寫道:「寒冬了,冷的是季節,暖的卻是心靈。繼父今天收廢品回家,帶回了14元7角錢,分給了我們五個和他沒有一點血緣關係的女兒9元後,整個一大家7口人近一周的生活費就剩5元7角了!但是,他不見一點愁雲的臉上依舊滿滿的慈愛與關懷,那種聖潔的光澤使他帶著疤的臉也顯得異常的英俊。三天後就是他的生日了,我多想有一筆『大錢』,給繼父換一副又厚又暖的皮手套,再給他買一壺老酒,然後,改掉『叔叔』的稱呼,親切地喚一聲『爸爸』……多想,多想啊!」王春豔的目光遊走在日記中,心卻隨之溼潤起來。她把一張100元錢夾入了那本日記,並附了一張小紙條:「去吧,孩子,這雖不是『大錢』,但卻可遂你目前的心願。去吧,除了一副手套,一壺老酒,你還可以給『爸爸』加兩道好菜……對了,這錢是老師『借』你的噢!等你有了第一份收入要還的。」

日記發回,她偷瞄了那張漲紅的小臉和那無措的小樣子!次日,日記上交了,是泛泛的流水帳,學生的腳上也多了一雙嶄新的、價格不菲的鞋子,還有一雙躲閃的目光。第三天,王春豔沒有在日記中留任何字句,只是再次夾了一張100元錢,那天是她繼父的生日。轉天,日記中除了模糊的字跡,還有兩封書信和她媽媽做的一副鞋墊。王春豔把自己的溫暖和情感傾注到每一個學生身上,潤物無聲的培養、感染著學生,為學生塑造正直向善的形象。


王春豔:用真情點亮孩子們的心燈

她,教書育人鑄師魂

「春風風人,夏雨雨人。」這是王春豔對每一位孩子的期許。王春豔的身體並不是很好,入職以來,她幾乎沒有請過假,只是一次上課走樓梯時,腳骨不慎崴斷,醫生讓臥床休息,可因惦念學生,僅休息半個月的她便來到了學校,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因為沒有養護好,現在走路時還不敢太用力,導致兩條腿粗細不一致,孩子們心疼她,同事們敬佩她,樂觀的她總是安慰他們說:「我這叫『時髦』,一面骨感一面豐滿!」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嚴峻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上網課迫在眉睫,老師們,也不得不變身成了「主播」,這對王春豔來說當然也是一項挑戰。為了解決新媒體新技術問題,她不厭其煩地向青年教師請教學習,緊跟時代腳步,並和備課組年輕教師一起網上備課、鑽研業務。語文作業的批改任務大,而且需要利用電子設備進行批閱,不大熟悉的她經常忙碌至午夜。當萬家燈火一盞盞熄滅,當天上的星星一顆顆亮起,收工後的她反而睡不著了。如此往復,讓小小的心臟難以承受負荷。可是,她從未因此跟校領導有過任何訴求,只是自己慢慢調整,以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到下一輪工作當中。

她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她積極主動、勇擔重任,歷年所教專業課考試成績均佔前茅。2005在國家級核心刊物《小學語文教師》上發表文章《天下太平,你輸我贏》;2011年獲全國和諧德育課題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2015年獲得呼倫貝爾市教育局「博雅教師」稱號;2016年榮獲教務系統詩詞大賽三等獎;2017年被評選為旗級優秀教師,並多次被評選為優秀黨員。


王春豔:用真情點亮孩子們的心燈

多年來,王春豔始終關注關愛貧窮留守兒童,為他們捐資捐物,有的留守兒童失去至親,她便主動承擔起母親的角色,在他們過生日的時候,送去最暖心的禮物。她真心付出,傾情相助,把每一個學生都當做自己的孩子對待,得到了學生的喜愛和家長的認可。

融入時代的洪流,投身鍾愛的事業,她像要為女兒置辦嫁妝一樣,教會他們別人無法從他們身上剝奪的美德和知識,那才是陪伴他們一生的財富。

因為王春豔深深懂得,只有珍惜當下,才有未來可期。

記者:王環

王春豔:用真情點亮孩子們的心燈

編輯:韓雪媚 監審:趙宏旭 終審:於海波

王春豔:用真情點亮孩子們的心燈

王春豔:用真情點亮孩子們的心燈

王春豔:用真情點亮孩子們的心燈

相關焦點

  • 王春豔:用真情點亮孩子們的心燈
    初識王春豔的人,自會認為她的生命中,只有詩和遠方;了解王春豔的人,更懂得她的生命中,還有放不下的一筐「小桃李」,和那些走出校門遍布天下的「大桃李」。辛勤耕耘近35年,盡其所能為阿榮旗的教育事業奉獻了青春和熱血。多年來,王春豔飽嘗了執教生涯中困難、艱辛、成功和精彩。她最初工作於那克塔知木倫村小學,到師範學校進修後,被分配到新發鄉中心校工作。
  • 核心素養 點亮心燈
    劉真福教授以《做點亮心燈的人—和初中老師談教育和教學》為題從四個方面詳實解讀。一、話說核心素養,帶給你一種宏觀視野劉教授以「核心素養定義」入題,用填空題的方式導入,別具一格,引人入勝。劉真福教授說,我們在點亮他人心燈的同時,也點亮自己的心燈!報告結束時,杜明寶校長引用習總書記的話「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知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借用閆肅先生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提到「文藝工作者都應該做到『四有』——胸有大業,腹有詩書,肩有擔當,術有專攻」的講話作結,對老師們提出殷切希望。
  • 愛灑深山 點亮心燈
    為此,浙江總商會的愛心企業家多次走進大山,開設求是講壇,分享自己的創業故事,為孩子們點亮心燈。在一次求是講壇上,湖南省浙江總商會副會長、湖南德力通電梯有限公司董事長陳世盛講述了自己從「雞毛換糖」開啟的創業之路,深深打動了孩子們。「陳世盛董事長用腳踏實地的工匠精神創造了今天的成績。這種精神,就是孩子們前行的燈塔。」
  • 親聽|朗讀點亮你我的心燈
    親聽|朗讀點亮你我的心燈 原創 小江夏 青春梅江 青春梅江微信號 mzmjqtw 功能介紹 梅州市梅江區團委 讀書給予了我們情感的交流在這個時候我們遇到了「朗讀點亮心燈——第2期梅江區紅領巾家庭線上朗讀公益活動」。孩子的踴躍參與改變了這「寧靜」的時光,孩子選擇的書是《
  • 激活夢想,點亮心燈
    郝老師用他的堅持和「夢想」,再次點亮了我們的希望和心燈。《醒來》裡面說:「如果愛不能喚醒你,那麼生命就用痛苦來喚醒你。如果痛苦不能喚醒你,那麼生命就用更大的痛苦來喚醒你。如果更大的痛苦不能喚醒你,那麼生命就用失去和更大的失去喚醒你.......在無盡的生死輪迴裡不停的喚醒你,——直到你醒來。」
  • 長沙天心:勞動教育點亮學生心燈
    其實,這只是天心區開展勞動教育,用勞動促進心育的一個小小縮影。近年來,天心區通過重視、創新勞動教育等方式,點亮學生一片心燈,勞動教育成為校園教育的一道美麗的風景。勞動,由"心"開始重視勞動教育,創新教育方式不是走過場,搞花架子,而是融合家庭,貼近社會,使勞動由"心"開始。
  • 用音樂點亮心燈,用歌聲為武漢加油!
    防控就是責任抗疫當前逆行者逆流而上救百姓於水火值守者堅守崗位守家園於日夜疫情無情,人有情懷柔這幾位文藝工作者創作了5首抗疫歌曲用音樂點亮心燈用歌聲為抗疫戰加油!由區作家協會李振軍作詞,懷柔一中教師趙成立譜曲並演唱,為疫情防控而創作的新歌《雪中的紅馬甲》《平凡的我,平凡的你》《最美的風景》《愛你,白衣戰士》,致敬每一位逆行者平凡的堅守,感謝你們用身軀和智慧構築了堅不可摧的防線,勾畫了中華大地冬去春來最美的風景!
  • 班級日記|【點亮心燈,快樂前行那些事】之颱風放假(2018年9月14日)
    廣大家長和孩子們還是要好好重視,防患於未然。    每次放假這通知那通知,總有那麼一堆。本周的相關通知作業如下:    各位家長,為做好超強颱風「山竹」防禦工作,我省已啟動二級響應,明天下午上升至一級。按照上級教育部門指示,各學校、幼兒園今天下午起全鎮所有中小學幼兒園放假至下周一(17日),寄宿學校周一晚學生也不回校。
  • 點亮心燈,勇往直前——南潯新區幼兒園小班組國際盲人節主題活動
    10月15日是第36個國際盲人節,在這個特殊的節日到來之際,南潯新區幼兒園小班組組織幼兒開展「點亮心燈,勇往直前」主題系列活動。戴上了眼罩,世界一片漆黑,孩子們勇敢地探索熟悉的幼兒園,互相幫助克服重重困難。走進盲人的生活世界,寶貝們發現了盲人在現實生活中的困難和艱辛,感動於盲人不屈服於命運,頑強抗爭活出精彩的人生。 本次活動使孩子們在不斷地挑戰自我中,對盲人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並萌發關愛之意。
  • 初心·決戰2019丨李濤:傾心陪伴學生成長 用閱讀點亮孩子的心燈
    今天動靜要講述的,是一位紮根山村十餘載,傾心陪伴學生成長,被孩子們喊做「濤哥」的鄉村教師,他有著怎樣的故事呢?李濤,正安縣樂儉鎮遼遠小學教師,他一心為了山裡娃,多方協調、爭取公益資助,改善學校辦學條件,努力縮小城鄉教育差距。他不斷嘗試新的教學方法,潛心提升教學質量,使學生成績不斷提高。
  • 他,用滿滿的愛 點亮每一盞心燈
    從教二十餘年來,他用愛滋養著每一位學生,用愛心為學生點亮心燈。 每接一屆新生,他便通過找學生談心、家訪等多種形式了解孩子的情況並做詳細記錄,為今後的因材施教打基礎。謝區第六中學位於望峰崗,學生中既有留守兒童,也有無家人過問學習的兒童。面對這種情況,鮑廣紅幾乎整天「泡」在班裡,給予學生朋友般、親人般的愛與關心。
  • 天台新聞網丨王定均:嚴謹篤學 點亮心燈
    在擔任校長期間,他創新思路,轉變觀念謀發展;以人為本,培桃育李,關愛師生顯真情;依法治校,科學管理,凝心聚力創示範。在他的帶領下,兩所學校都有了長足的進步,大氣、雅氣、靈氣的校園文化悄然形成,教師的智慧被點燃,學生的內涵變豐富。2017年9月,他任縣教研室副主任兼初中社會·法治教研員。
  • 淮南:他,用滿滿的愛 點亮每一盞心燈
    從教二十餘年來,他用愛滋養著每一位學生,用愛心為學生點亮心燈。每接一屆新生,他便通過找學生談心、家訪等多種形式了解孩子的情況並做詳細記錄,為今後的因材施教打基礎。謝區第六中學位於望峰崗,學生中既有留守兒童,也有無家人過問學習的兒童。面對這種情況,鮑廣紅幾乎整天「泡」在班裡,給予學生朋友般、親人般的愛與關心。
  • 《大道無形·點亮心燈》大型公益活動在寧鄉花明樓中學舉行
    紅網時刻7月7日訊(記者 唐頻輝 通訊員 蔣歆妍)2020年7月5日,由湖南日報新聞培訓學院·企業創新學院、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無形文化研究中心、大道無形創新MBA·LD138團隊共同主辦的《大道無形·點亮心燈》大型公益活動在寧鄉花明樓初級中學舉行,近兩百名學生、家長及老師參加。
  • 「四品八德」點亮育人心燈
    「四品八德」點亮育人心燈 發表時間:2016-11-22   來源:宣城文明網   為大力推進「四品八德」教育,近年來溫州市確立了「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創造性構建了一套立體式區域德育模式,彰顯出鮮明的溫州德育特色,為學校、家庭、社會合力點亮引領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心燈提供了制度保障。
  • 馬步真,劉孝義走進天水伏羲中學,點亮孩子們文化自信的心燈!
    捐贈儀式後,劉孝義會長以《點亮文化自信的心燈》為題,為什麼提文化自信?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多次提到教育,近百次講到文化,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他學識淵博,引今據典,稽古振今,信手拈來;他與時俱進,結合黨的十九大精神實質,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校園文明創建和爭做文明學生活動,激勵和鼓動學生,用小小善舉傳遞正能量,用身邊的好人講身邊的好事,精彩紛呈的報告,贏得了陣陣掌聲。
  • 曲靖市麒麟區用家訪搭建共育橋梁——關愛點亮學生心燈
    原標題:曲靖市麒麟區用家訪搭建共育橋梁——關愛點亮學生心燈下午5:30,大多數人已經結束了一天的工作。晚飯前的時間,雲南省曲靖市麒麟區陽光小學的教師楊小梅、趙翠英來到了三年級(1)班學生沈宗航的家裡進行家訪。孩子的媽媽說:「學校老師已經來家裡兩次了,現在老師會經常通過家訪或者電話交流孩子的學習問題。
  • 老師,點亮我們成長的心燈
    今年評選出的12位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就是「四有好老師」的傑出代表——讓1600餘名貧困山區女學生圓夢大學的張桂梅老師,用一顆真心做農村娃親人的孫浩老師,在人文數學課程中教人求真的高夯老師,35年耕耘在高校思政教學第一線的張雲閣老師……在第36個教師節到來之際,讓我們共同描畫心目中的好老師,講述師生間那些動人的故事。
  • 江華賀美玉:堅守三尺講臺 點亮學生心燈
    紅網時刻9月10日訊(江華融媒記者 黃春華 藍玉春)賀美玉是江華瑤族自治縣陽華中學的一名初中語文老師,從教31年來,堅持用「兢兢業業」堅守崗位,用「誠實守信」踐行承諾,譜寫著江華教育者的「不平凡」,把「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作為自己的從教準則,用愛為學生點亮心燈,不讓一個掉隊。
  • 王春豔:為留觀人員送餐保潔
    王春豔在卡點出勤。 「哪裡有需要,我就去哪裡!」這是哈爾濱助老巾幗志願服務隊隊長王春豔常說的一句話,事實上,她也是這樣做的。為武漢留觀人員服務、社區消殺、給孤寡老人理髮……疫情期間,王春豔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志願精神。 「急!急!急!有湖北籍遊客要進行醫學隔離觀察,招募志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