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首先要從教育入手,振興貴州鄉村教育,改變山村裡孩子的未來,老師們的長期堅守就是希望!今天動靜要講述的,是一位紮根山村十餘載,傾心陪伴學生成長,被孩子們喊做「濤哥」的鄉村教師,他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李濤,正安縣樂儉鎮遼遠小學教師,他一心為了山裡娃,多方協調、爭取公益資助,改善學校辦學條件,努力縮小城鄉教育差距。他不斷嘗試新的教學方法,潛心提升教學質量,使學生成績不斷提高。他堅持「健康閱讀、快樂成長」的教學理念,積極推廣兒童閱讀,用閱讀點亮孩子的心燈。他用愛心,真心和細心給孩子們帶來了一分安心。
李濤說:「我是一名鄉村教師,對於大山裡的孩子來說,我認為陪伴是最好的教育。我願意奉獻我的全部青春和智慧,陪伴他們成長,實現孩子們的夢想。」
當動靜記者走進遼遠小學的時候,立刻被一陣特別的讀書聲吸引了。2016年,李濤設計的《詠柳》吟誦教學,榮獲貴州省教科院三等獎,讓他對這樣的教學方式充滿了信心,不僅讓孩子們學會了讀詩,更學會了唱詩,讓學生體驗古人吟誦的音律之美,極大地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孩子們的喜愛。
李濤告訴動靜記者:「吟誦課程就是帶領孩子們去誦讀詩歌,比如說詩經、古詩,帶領孩子們去讀去唱。」
現在不僅在課堂上,在大課間時間,李濤和老師們也帶著全校的同學們一起吟誦古詩詞,和孩子們一起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動靜記者和李濤老師聊天的過程中發現,他說的最多的兩個字是——陪伴。
李濤知道,對於留守兒童來說,最需要的是關心和陪伴。在他的心中,每一個學生都是自己的孩子,孩子們也喜歡把李濤叫做「濤哥」。他只要一有時間,就陪在孩子們身邊。那一本本繪畫故事,李濤講了無數次,但是,只要學生想聽,他都會聲情並茂地為孩子們講述。圖書室裡、操場上,圍坐在「濤哥」身邊聽故事,是孩子們最開心的時刻。
剛來到遼遠小學的時候,這裡的學生連一本課外書都沒有,唯一的課外活動就是玩,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李濤不斷借力公益機構,在學校成立書吧,累計獲贈圖書上千冊,價值三萬餘元,讓學生們可以在几淨窗明的環境裡自由地閱讀。
李濤告訴動靜記者:「能夠從原來的不愛閱讀,不知道怎麼去閱讀,到後面有一個質的飛躍,就是愛上閱讀。」
遼遠小學是一所村級完小,現在校學生有72人, 54%的孩子是留守兒童。如何更好的關愛留守兒童,讓他們能夠開心快樂地上學,成為了李濤和學校老師們心中的頭等大事。
來源:貴州廣播電視臺新聞客戶端
審核:張藝波
編審/編輯:吳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