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檢轉播】老師,點亮我們成長的心燈

2020-09-10 鎮康檢察

無論何種職業,無論身處何方,我們每個人都曾遇到過很多老師,心目中好老師的形象也各有不同。「好老師」什麼樣?在每個人的認知和觀念中可能並不統一,但會有一些共同的、必備的特質。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好老師的四個要求——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今年評選出的12位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就是「四有好老師」的傑出代表——讓1600餘名貧困山區女學生圓夢大學的張桂梅老師,用一顆真心做農村娃親人的孫浩老師,在人文數學課程中教人求真的高夯老師,35年耕耘在高校思政教學第一線的張雲閣老師……在第36個教師節到來之際,讓我們共同描畫心目中的好老師,講述師生間那些動人的故事。

  我們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有好老師的形象——

  「好老師不僅在學業上傳道授業解惑,更是生活中指引我前進的一束光。」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2019級碩士韋玉珊說。

  「愛心、責任心、細心,好老師要能發現每個孩子的閃光點,因材施教。」已是兩個孩子媽媽的武漢市中心醫院重症醫學科醫生陳丹說。

  「保持終身學習,緊跟時代步伐,要成為好老師就要不斷更新優化知識結構。」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通州校區教師常琦說。

  「好老師能潤物無聲地引導學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不至於在未來的人生發展道路上偏航。」江蘇省社科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陳朋說。

  好老師或學養深厚、學識淵博,教我們求真;或悉心以教、指點迷津,教我們成才;或品格高尚、志誠仁愛,教我們立德。教師節前夕,記者採訪了數位老師、學生、作家等,聽他們講述那些點亮我們成長心燈的好老師的故事。

  求知之燈

  「這是你的作業?不像!你不應該是這個樣子!」

  對初中數學老師張從文50多年前的這句話,山西省散文學會副會長喬忠延記憶猶新:「這不是批評卻比批評尖銳,這不是鼓勵卻比鼓勵有力。還有什麼話會比這話更能刺激我的自尊心呢?」

  因生病而耽誤半個月課的喬忠延,打定主意要補好落下的功課,利用課餘時間向同學和老師請教,很快弄懂了所有問題。「如果老師訓斥我一頓,我準會灰心洩氣,一蹶不振。而張老師卻沒有這麼做,他完全看穿了我的心思,扼緊琴韻的妙手恰好彈在自尊的心弦,於是才有極好的迴響。」

  多年來,喬忠延常常回味這件事。「這需要多麼圓熟的技藝呀。」他深深地感到,「教學是一門博大精深的藝術,老師們則是駕馭這門藝術,去塑造生命和靈魂的偉大工程師。」

  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資源環境學院學生羅一諾遇到了「嚴己寬人」的王朝輝教授。

  一次習題課上,有同學上臺提出了不同的計算思路,「老師坐在臺下和我們一起仔細聆聽和推演,不斷提出關於新思路的不足。」羅一諾回憶,「在你來我往的相互討論裡,他絲毫不以為人師絕對正確自居,更多出一份鑽研和思考的激動。」課後,王老師還專門手寫了一份關於兩人討論的總結上傳到課程群裡,鼓勵學生以此為榜樣,多思考,勤交流。

  「王老師常說,進步和成果是鼓勵出來的,不能抹殺了學生的積極性。」嚴於律己,寬以待人,是羅一諾和王老師相處三年以來的最深印象,「他的寬容和鼓勵建立在他的嚴格之上,這使得他在平易近人的同時更加令人佩服和尊重。」

  奮進之燈

  「邱老師左手拿著小黑板,右手握著粉筆,邊聽邊記;師母慈愛地看著我,拿著手錶協助老師做好計時。」

  20年前在導師邱沛篁教授家接受的第一堂教學訓練課,讓當時剛剛留校的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副院長操慧「永生難忘」。

  之所以難忘,因為作為教學「菜鳥」的操慧深知,她並不連貫的、背誦式的學生腔演講,離規範意義上的教學距離還很大;更因為邱沛篁精細的指點和耐心的啟發,「從內容設計、案例選擇,到邏輯表達、表情姿態,一一指出我的不足」。

  就是這20分鐘的試講「第一課」,成為操慧「從教的啟蒙,也是受教良師、樹立終身學習的職業起點」。邱沛篁是西部新聞傳播教育事業的開拓者,這一代師輩們對教育事業的忠誠、敬業和對教師隊伍傳幫帶的無私與責任,令操慧感動、感念和感佩。

  「這樣的潛移默化如涓涓細流在我心田,滋養著關於師道的內涵之花,進而又在傳承踐行中去用心點燃學生的奮進心燈。」回憶起一路走來所遇的各位良師,操慧感佩他們的人格與學養,「讓我能夠在知行學範的實踐中不斷成長,不斷領悟律己與育人的真諦。」

  對大學老師、研究生導師來說,更多的科研指導、思想引導發生在課堂教學之外,既做學業導師、更是人生導師。

  「室外是陽光,但內心是昏暗的。」讀博期間,面對博士論文這道最難逾越的關卡,單成蔚三次換題,被迫延期,生活在巨大的壓力之下,「老師數次與我交流,但因為對博士論文這座大山不知何時能夠被移開的恐懼,而一直難以調整好自己。」

  後來,單成蔚的導師、東北師範大學秦玉友教授轉變策略,找了一位同學,三個人在辦公室,就他的個人狀態、自身想法、當前困境做了深入細緻的分析與探討,直到辦公室關門。回去的路上,秦玉友也沒有停止寬慰與疏解。

  「當夜的月色是否如水,早已模糊不清,但先生的懇切言辭和情深義重,是我腦海裡抹不去的印記。」如今已是北京師範大學博士後的單成蔚說,「無論優秀還是後進,以真以誠對待學生,期待學生有好的成長與發展,這就是良師的樣子。」

  希望之燈

  「從大涼山到大武漢,從不識漢語到精通漢語,從懵懵懂懂到堅定信念,我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離不開一位位恩師。」從小在彝族村寨貧困家庭長大的蘇正民,如今已是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018級的本科生,並用自己的方式「回報這個充滿愛的社會」。

  剛進入小學時,蘇正民聽不懂也不會講漢語,是從大城市來西部支教的羅老師,每天課後輔導他普通話,幾年如一日。「沒有老師的耐心指導,也許如今的我早已輟學,在千裡之外的珠三角打工流浪或是在大涼山面朝黃土背朝天種地幹活了。」

  蘇正民15歲那年,父親身患重病撒手人寰,他準備收拾行囊離開校園,為家庭減輕負擔。班主任鄭玉蓉老師得知消息,「時時刻刻給家裡打電話,親自去家裡『拉』我返校讀書。還為我尋找了資助。」蘇正民說,「老師教導我,你把手掌向上時,有一天也要把手掌向下,回報社會。」

  初入大學,村子裡第一個考入重點大學的蘇正民,卻充滿了自卑感,無論是長年兼職勞作矮小的身高,或是黝黑滄桑的臉龐,還是一貧如洗的家境,都在敲擊著這顆年輕而敏感的心。「是學校的老師們給了很多展現的機會,第一次上臺演講,第一次研學,第一次組織活動……」

  在一位位老師身體力行的影響之下,蘇正民明白了自己的使命與擔當,「遠方的大涼山有種呼喚:傾盡全部力量走出大山,鍛就一身本領,回去建設大山。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回首一生,初心不忘。」

(來源:光明網)

相關焦點

  • 老師,點亮我們成長的心燈
    光明日報記者 柴如瑾編者按無論何種職業,無論身處何方,我們每個人都曾遇到過很多老師,心目中好老師的形象也各有不同。「好老師」什麼樣?在每個人的認知和觀念中可能並不統一,但會有一些共同的、必備的特質。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好老師的四個要求——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
  • 激活夢想,點亮心燈
    ,到今天的母親大學,鋪設了將近20年的路程;因為夢想,他在行走的路上等待了我們十幾年的時光,並在前方看著和祝福著我們一步一步成長。郝老師用他的堅持和「夢想」,再次點亮了我們的希望和心燈。然而經歷過失去以後,才深深地明白:我們每個人都不希望用痛苦和失去的方式來成長,這時才會明白:「愛」的力量是多麼值得珍惜和享受。
  • 核心素養 點亮心燈
    「核心素養」理念下,我們如何教語文?「核心素養」理念下,我們如何擺脫語文閱讀教學的困境,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水平,進一步推進教學改革?劉真福教授以《做點亮心燈的人—和初中老師談教育和教學》為題從四個方面詳實解讀。
  • 親聽|朗讀點亮你我的心燈
    親聽|朗讀點亮你我的心燈 原創 小江夏 青春梅江 青春梅江微信號 mzmjqtw 功能介紹 梅州市梅江區團委 讀書給予了我們情感的交流、讀書給予了我們生活的樂趣,讀書更增加了我們親子之間的愛。2020年是個不平凡的一年,在這場特殊的事件裡,讓我們的生活、學習、工作都按下了暫停鍵。在這個時候我們遇到了「朗讀點亮心燈——第2期梅江區紅領巾家庭線上朗讀公益活動」。
  • 初心·決戰2019丨李濤:傾心陪伴學生成長 用閱讀點亮孩子的心燈
    今天動靜要講述的,是一位紮根山村十餘載,傾心陪伴學生成長,被孩子們喊做「濤哥」的鄉村教師,他有著怎樣的故事呢?李濤,正安縣樂儉鎮遼遠小學教師,他一心為了山裡娃,多方協調、爭取公益資助,改善學校辦學條件,努力縮小城鄉教育差距。他不斷嘗試新的教學方法,潛心提升教學質量,使學生成績不斷提高。
  • 「四品八德」點亮育人心燈
    為大力推進「四品八德」教育,近年來溫州市確立了「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創造性構建了一套立體式區域德育模式,彰顯出鮮明的溫州德育特色,為學校、家庭、社會合力點亮引領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心燈提供了制度保障。
  • 《大道無形·點亮心燈》大型公益活動在寧鄉花明樓中學舉行
    紅網時刻7月7日訊(記者 唐頻輝 通訊員 蔣歆妍)2020年7月5日,由湖南日報新聞培訓學院·企業創新學院、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無形文化研究中心、大道無形創新MBA·LD138團隊共同主辦的《大道無形·點亮心燈》大型公益活動在寧鄉花明樓初級中學舉行,近兩百名學生、家長及老師參加。
  • 點亮心燈 堅守傳承 ——福州市林秀芳名師工作室送教晉江掠影
    第一個環節是林琴、李徵兩位老師分別做傳承民族音樂文化重要性的主題發言。第二個環節是課例研討,陳小靜老師和晉江市東石鎮金山小學胡淑娟老師分別執教福州童謠《鳥仔飛》和十番工尺譜雅樂《合合》。課後,參會教師根據研討主題展開激烈的交流,晉江市東石鎮金山小學十番藝術團展示了非遺十番、南音、北管等;東石鎮金山小學校長黃天配作《十番傳承  逐夢前行——記金山小學十番藝術團成長點滴》專題交流。
  • 長沙天心:勞動教育點亮學生心燈
    長沙天心:勞動教育點亮學生心燈 2020-05-30 04: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思政育人為學生點亮心燈
    學校教育須立足人的成長和發展,遵循生命成長規律,緊緊圍繞黨和國家教育方針、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按照《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學生通過積極認識、體驗與行為表達,形成未來社會和國家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然而,當前一些學校的德育工作呈現空心化、碎片化、表面化、程式化的問題。
  • 曲靖市麒麟區用家訪搭建共育橋梁——關愛點亮學生心燈
    原標題:曲靖市麒麟區用家訪搭建共育橋梁——關愛點亮學生心燈下午5:30,大多數人已經結束了一天的工作。晚飯前的時間,雲南省曲靖市麒麟區陽光小學的教師楊小梅、趙翠英來到了三年級(1)班學生沈宗航的家裡進行家訪。孩子的媽媽說:「學校老師已經來家裡兩次了,現在老師會經常通過家訪或者電話交流孩子的學習問題。
  • 江華賀美玉:堅守三尺講臺 點亮學生心燈
    紅網時刻9月10日訊(江華融媒記者 黃春華 藍玉春)賀美玉是江華瑤族自治縣陽華中學的一名初中語文老師,從教31年來,堅持用「兢兢業業」堅守崗位,用「誠實守信」踐行承諾,譜寫著江華教育者的「不平凡」,把「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作為自己的從教準則,用愛為學生點亮心燈,不讓一個掉隊。
  • 愛灑深山 點亮心燈
    為此,浙江總商會的愛心企業家多次走進大山,開設求是講壇,分享自己的創業故事,為孩子們點亮心燈。在一次求是講壇上,湖南省浙江總商會副會長、湖南德力通電梯有限公司董事長陳世盛講述了自己從「雞毛換糖」開啟的創業之路,深深打動了孩子們。「陳世盛董事長用腳踏實地的工匠精神創造了今天的成績。這種精神,就是孩子們前行的燈塔。」
  • 他,用滿滿的愛 點亮每一盞心燈
    從教二十餘年來,他用愛滋養著每一位學生,用愛心為學生點亮心燈。 每接一屆新生,他便通過找學生談心、家訪等多種形式了解孩子的情況並做詳細記錄,為今後的因材施教打基礎。謝區第六中學位於望峰崗,學生中既有留守兒童,也有無家人過問學習的兒童。面對這種情況,鮑廣紅幾乎整天「泡」在班裡,給予學生朋友般、親人般的愛與關心。
  • 班級日記|【點亮心燈,快樂前行那些事】之颱風放假(2018年9月14日)
    班級日記|【點亮心燈,快樂前行】之常規(2018年9月5日)班級日記|【點亮心燈,快樂前行】之狀態調整(2018年9月6日)班級日記|【點亮心燈,快樂前行】之漸入正軌(2018年9月7日)班級日記|【點亮心燈,快樂前行那些事】之教師節的那些事(2018F年9月10日)班級日記|【點亮心燈,快樂前行那些事
  • 淮南:他,用滿滿的愛 點亮每一盞心燈
    從教二十餘年來,他用愛滋養著每一位學生,用愛心為學生點亮心燈。每接一屆新生,他便通過找學生談心、家訪等多種形式了解孩子的情況並做詳細記錄,為今後的因材施教打基礎。謝區第六中學位於望峰崗,學生中既有留守兒童,也有無家人過問學習的兒童。面對這種情況,鮑廣紅幾乎整天「泡」在班裡,給予學生朋友般、親人般的愛與關心。
  • 讀書筆記第25天:《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2》點亮自己的心燈
    三、盲人打燈籠,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點亮自己的心燈,既能照亮自己,也給別人帶來光亮。對別人慈悲就是對自己慈悲,對別人寬容就是對自己寬容,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四、寬恕並不是忘記,而是放過自己用寬恕的胸懷融化傷害,把它轉化成甘露。
  • 王春豔:用真情點亮孩子們的心燈
    如今,她是阿倫小學語文教師,從教以來,她一直把她的學生當做自己的孩子看待,用真情,為孩子們點亮人生路上一盞不滅的心燈。她,點亮了孩子的那盞心燈她真心對待學生,學生們也深愛著她,不管學生們在哪裡看到她,便會一路小跑上前,甜甜地呼喚一聲:「王老師、王老師……」在學生們的眼裡,她是和藹可親的老師;在命運多舛的輟學孩子的心裡,她是一位慈祥的「媽媽」。
  • 王春豔:用真情點亮孩子們的心燈
    如今,她是阿倫小學語文教師,從教以來,她一直把她的學生當做自己的孩子看待,用真情,為孩子們點亮人生路上一盞不滅的心燈。她,點亮了孩子的那盞心燈她真心對待學生,學生們也深愛著她,不管學生們在哪裡看到她,便會一路小跑上前,甜甜地呼喚一聲:「王老師、王老師……」在學生們的眼裡,她是和藹可親的老師;在命運多舛的輟學孩子的心裡,她是一位慈祥的「媽媽」。
  • 用音樂點亮心燈,用歌聲為武漢加油!
    抗疫當前逆行者逆流而上救百姓於水火值守者堅守崗位守家園於日夜疫情無情,人有情懷柔這幾位文藝工作者創作了5首抗疫歌曲用音樂點亮心燈趙成立說:「作為一名文藝工作者,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我們雖然無法到前線和醫護人員並肩作戰,但是我們可以用一顆心和一支筆,用文藝作品來為他們加油鼓勁、擂鼓助威,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這場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