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的快感
文字是感情流露的載體,語言是心靈情感的寄託。生活中的某個人或某件事,為之受到觸動或啟發之後,把這種情緒用語言文字的方式記錄下來,讓快樂得到升華,讓悲傷得到宣洩,讓當下更充實,讓回憶更美好。所謂寫作的快感,是即興的,愉悅的,酣暢淋漓的。它不取悅於某個人,也沒必要有意義,你只需專注此時此刻。與文字的對話,更像是一種無聲的陪伴,你可以毫無保留地訴說,隨心所欲,暢所欲言,沒有顧忌,沒有負擔。
我為什麼要寫
我不擅長寫作,但我喜歡寫,尤其當我想要表達自己的時候。最開始開通公眾號完完全全是想記錄自己的旅行點滴,沒想過構思文路,更別提雕琢字句,隨想隨寫,把體驗和感受用文字和圖片的方式表達出來。這個過程似乎是一段旅程的總結,長此以往之後會發現,好像只有這樣才不枉我走過的這一程,有時候會看自己寫過的東西也覺得蠻有趣。然而旅行畢竟是調味品,重心依然是工作與生活,所以不可能一直更新與旅行相關的內容。
2018年幾乎補全了共14篇遊記,到了2019年卻只更新了3篇。沒有什麼其他原因,純粹是沒有話題可寫。仿佛陷入了死循環,越沒得寫越不想寫。原本計劃的每月更新也逐漸擱淺。後來漸漸的我開始不再關注這件事了,直到某一天,我忽然很想對自己看過的某本書說說自己的看法,那種強烈的表達欲,呼之欲出。
靈感
所以寫文章在我看來比較重要的第一點就是靈感。無論是寫書評,寫瑜伽,寫時間,還是寫生活,當某一方面的某一個點,你想要描述它、放大它、分析它的時候,這就是靈感。只要有靈感,其實文章就已經完成一半了。接著是框架,也就是要先理清楚每個段落分別想要寫什麼,需要突出哪些重點和觀點。沒有構思好框架就直接寫的文章邏輯上是比較混亂的,不僅自己寫的亂,讀者看著也會摸不著頭腦。
話題
非專業寫手不需要刻意找話題。生活中的某件事,曾經的某個人,某次特殊意義的旅行或活動,某個興趣愛好,比如讀書、跑步、健身、娛樂,甚至下廚房做美食都可以當作題材來寫。生活中的話題其實是相當廣泛的,構想一個大致的話題方向,這個方向要有想要突出的內容和此時的感受,哪怕是回憶彼時的欣喜或焦慮也都是完全沒問題的。
一直不太會寫沒有實質內容的文章,比如散文類,抒情類,文縐縐的語言羅列起來的空架子總有一種一推就倒的錯覺,我寫不來。每個人的寫作風格自成一體,你覺得怎樣舒服,你就怎樣寫。
語言
文筆功底與文學底蘊相關。寫得出與寫得好,差得不是一星半點兒的距離。 然而我們都不是作家,也沒有那麼多與你心靈相通的讀者,情感的抒發與情緒的表達,大多是寫給自己看的。文筆固然重要,但起初誰都不會寫得很好。我也會時常對自己寫的內容不滿意,但我不會咬文嚼字,我只要把我想要說的事情,說明白了就好。在這個基礎上,再去儘可能地提升語言的美感。
轉眼間2020已過半程,既然取消了旅行計劃,不如著眼於當下。專注工作,用心生活。身邊的人好好愛,身邊的事認真對待。用善意的眼光感受生活,生活也必將回報以歌。不糾結,不抱怨,常反省自己,多充實自己,不管前路順風順水,還是充滿荊棘,都將乘風破浪,一往無前。在穩紮穩打走好每一步的基礎上,豐富、精進、閃閃發光。
記得把美好記錄下來,分享給更多人。也記得把所有的不愉快寫給自己,未來某一天再回看的時候,可能還會噗地笑出聲,嘲笑自己當時的蠢笨可愛呢~你看,這才是生活最本真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