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農村傳統榨油坊,夫妻倆辛苦經營多年,生意忙碌日榨超百斤

2020-12-23 豫視覺

隨著生活條件水平提高,家庭裡炒菜選用食用油也講究了,在超市貨架上琳琅滿目的食用油,讓人們不知如何選擇。在河南豫北一農村,自家種了幾畝花生,閒暇之餘便把部分花生拿到榨油坊,來榨制新鮮的花生油!為了吃到新鮮的花生油,周圍幾公裡的村民也驅車前來這家榨油坊。

這袋花生經過自己親手人工篩選,把優質花生剝皮統一裝進塑膠袋子裡。整理這些花生很費時,需要一個個剝皮,把不好的花生給剝離出去,最後選出的花生個個果實飽滿,大小均勻,顏色紅潤。店主看了筆者帶的花生讚嘆質量不錯。

店主手裡拿著傳統木秤,把摺疊好的袋子用木秤勾起,這嫻熟的動作,隨口就說出:「這袋子共有20斤花生」,放下木城隨即把花生倒入木筐中,再往裡面灑些自來水,把花生變溼潤了。店主做生意很真誠,秤量花生時儘量取高,都是附近沒多遠的村民,一來一往都是老客戶便都熟悉了。

按下榨油機的啟動鍵機器開始運轉。把花生倒入進料口,花生隨著機器傳送帶開始壓榨的初步流程。葉片開始旋轉,均勻攪拌吧花生送到下一個環節。

在這個環節時,需要人工進行幹預,店主隨時觀察攪拌裡的變化,觀察機器各個狀態。保證持續正常進行。筆者詢問生意如何?店主說:「最近來榨油家庭挺多的,日常榨油一百多斤吧」。

幾分鐘後,榨油口就開始出現花生油了,順著榨油的鐵板,從高而下的流出淡黃色的花生油,最下面有個網勺進行過濾,把榨出的花生油雜質給過濾掉。

這是機器的花生油收集器,容器表面上是一塊過濾布,榨出的花生油在這表面進行最後的過濾。濃濃的花生油表面有白色沫。這時候用刷子左右移動,可以把油快速的去進行滲透過濾。

機器底壓把花生榨出的餅狀慢慢落下,隨著機器的轉動槽進行下個環節。從機器的使用程度可以,這家榨油坊做榨油生意已經有年頭了,上一次來榨油的時候,條件很簡陋在一個破舊的小房子裡。如今,已經搬到新房子裡,寬敞明亮的地方,環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也是店主夫妻兩人,辛苦經營多年,積攢出來的房子。

進料口的花生沒有了,店主開始檢查壓榨的關鍵部件的出油情況,掀開壓榨主機用工具進行查看,等待機器繼續運行幾分鐘,才按下停止按鈕,壓榨花生油基本結束了。

打開手機容器的閥門,開始衝入一些空氣,等到容器裡外的壓力平衡了,打開出口閥門,淡黃透明純正的花生油就流出來了。最後把機器壓榨出來的花生餅收集出來,店主詢問:是否出售花生餅?筆者回答說:「不要」。店主秤量花生餅的斤數然後計算價錢。

算出花生餅的價格,減去榨油需要的支付的費用,最後給筆者5塊錢。店主拿出鐵桶通過漏鬥倒入壺中。這壺花生油又可以吃一段時間了。自家的花生榨出的油,口感好,味道香,沒有任何添加劑。現在便捷的生活,也離不開這種榨油坊,民間的做法才是最放心的。

相關焦點

  • 農村榨油坊,一個不起眼的小生意,卻能日賺幾千元
    在我們湖北宜昌這邊,以及很多地方的農村,大家都有吃菜籽油的習慣,而且很多人也只吃菜籽油。即使有專家說,我們農村的菜籽油因為壓榨的原因而會出現一些不飽和油脂,這是對人不好的,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了,我們這邊的人們都吃得好好的。
  • 在農村自己開個榨油坊,到底能不能賺錢
    大家好,小編在此恭候多時了,感謝您閱讀小編今天給您帶來的文章「在農村自己開個榨油坊,到底能不能賺錢」。如果您喜歡的話,請您點上方的藍色字體關注清閒農事,謝謝。其實經過國家的打擊和治理,地溝油已經基本見不到了,但是現榨的油還是非常有市場。咱們既然選擇開榨油坊,那麼就是為了賺錢,將本求利是做生意的正理,那麼開一個榨油坊到底能不能賺到錢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問題,看著別人賺錢,咱們又沒幹過,這個帳怎麼算呢,下面小編就跟大家說一下開榨油坊的利潤分析。首先,自己榨油自己賣。
  • 百年榨油坊
    休息的時候,榨油師傅會拿出旱菸,吧嗒吧嗒地吮吸是他們解除辛勞的最好辦法。」如果從有史料可查的元代算起,這種老式的木製榨油機在中國差不多盛行了700多年。這塊民俗文化活化石也許就要從我們的視線中漸?.. 田宗利 文/圖
  • 油菜收割季 下鄉打鮮榨「菜籽油」受瀘州市民青睞
    6月6日一大早,家住瀘州市龍馬潭區龍馬大道的張偉帶著兩個大塑料桶,開著車出了門。自從5年前從方洞街上路過,恰好看到有榨油坊出售新榨菜油後,這些年,張偉基本上每年都會開車去買。後來,他還專門為打油買了兩個塑料桶,「一桶能裝50斤,兩桶差不多夠用大半年了」。像張偉這樣愛下鄉打新榨菜油的市民,在瀘州還有不少。
  • 化隆上灘村:榨油坊的「致富經濟帳」
    11月18日,冬日的暖陽照在大地上,從化隆回族自治縣出發,沿臨平公路8公裡左右就到了二塘鄉上灘村,村子就在公路邊,只見旁邊的林子裡佇立著一個小院子,院子不大,但進出的人很多,一問才知道這是上灘村用村集體經濟資金開辦的榨油坊。
  • 農村榨油有的時候不要錢,但是菜籽榨花生渣要留下,有什麼用途嗎
    很多農作物的經濟效益都是多樣化的,比如花生、菜籽和芝麻等都是可以榨油;還有油茶之類的油料作物都會用來榨油。這些可食用植物油的營養價值往往比較高,自家食用或是賣出去也能增加一筆可觀的收入。很多朋友發現這樣一種現象:榨油以後剩下的殘留渣物一般都不會返還給農民,這是什麼情況呢?我們家每年也會用一部分花生還有油茶林裡採摘回來的油茶果到隔壁村的榨油廠去榨油,事先都會講好價錢。安裝多少斤花生、油茶果等原料的重量計算,或是安裝出油的重量計算,還有就是要不要「油枯」,主要就是這3種情況,但是價錢都是不同的。
  • 花生油好吃美味,那農村是怎樣榨油的,100斤花生米能出多少油
    在我們膠東農村, 我們農民自家一般每年都會種一些花生,在花生收穫以後,用自家花生榨花生油也是我們每年都要做的事。花生油炒菜特別香,但花生油是怎麼榨出來的,100斤花生米能出多少油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 2.8斤芝麻換一斤香油50斤芝麻榨23斤油,換油榨油哪個合算
    住在農村的人們都知道,農村過去有很多賣香油的師傅擔著香油桶,走村串戶的吆喝著:「換香油嘍,換香油嘍,香噴噴的香油……」。聽到賣油郎的吆喝聲後需要換油的農民,就會把自己種的芝麻拿出來換香油。現在製作香油時基本都是用香榨油機來榨油,既省時又省工,出油率也比較高。前天一個鄰居在一家油坊裡用50斤芝麻榨了23斤香油,合2.17斤芝麻榨一斤香油,其出油率為46%。
  • 安遠鳳山鄉:菜籽油香四處溢 榨油坊裡忙不停(圖)
    中國江西網訊 通訊員謝松濤報導:近日,走進安遠縣鳳山鄉的薯立方合作社榨油坊裡,只見榨油機器轟鳴著,忙碌不停,小小的榨油坊裡摞堆著六七十包鼓鼓的等待壓榨的油菜籽,油坊一角整齊地擺放著近30餘桶榨好的新油。
  • 農家自種自榨油與生態種植小榨純菜籽油哪個更好?
    耕地除草(請小型拖拉機或用自家的微耕機翻地除草基本都是用除草劑這樣省時省力);施肥(農村勞動力少而且工價高包吃最少得60元以上每天,所以基本都是在鄉鎮農資銷售點購買複合肥 等化肥這樣比較簡單,自己就可以播撒,所以不用農家人畜糞等肥這樣太費時費工);用鄉鎮農資店購買的菜籽種育苗移栽追肥(很多都是第一次施肥較多中途不再追施肥)。過程中有時候會使用少量農藥。
  • 過吊橋看水車進榨坊,曾是鹽茶古道必經地,「紅衣米花生」今更俏
    村落外大片大片的竹林和茶園隱隱可見,戶與戶之間有小石徑相通,將星羅棋布的農舍連成原生態傳統村落,雞鳴狗吠,炊煙嫋嫋。涼橋、古樹與小溪成就了該村永恆的風景 。羊蹄村地處武陵山腹地,氣候溫和溼潤,偏沙性土壤,特別適宜竹子生長。
  • 河南夫妻倆小鎮加工人造肉,四塊錢一斤,吃過都說比肉香
    隆冬時節,在河南郟縣冢頭鎮一家製作「人造肉」的老店裡,擠滿了前來加工這種食材的鄉親。這是一家有20多年製作歷史的老店,由夫妻二人共同經營,不過他們此刻都在別的製作環節上忙碌,照片中的幾位都是前來委託加工的鄉親,出成品的時候大家往往親自動手。
  • 月入2萬不是夢,沿海農村10個月入2萬的小生意
    農村其實也有很多月入2萬的小生意可做,比如這10個小生意:在農集市現做現賣秘制魚丸,家庭坊壓榨花生油賣,高密度養殖淡水魚,海上灘涂網箱養殖海蝦、白鯧魚、白鱔等都是農村可以月入2萬的小生意。不過,由於農村各地域不同,在適合做的生意自然也有差異。
  • 農村5斤大豆才能榨出一斤油,超市5升油只賣70塊,差別在哪裡?
    對中國的廣大農民朋友而言,農村生活的最大特點就是可以自給自足。在農村生活過的朋友的知道,農村人在一日三餐方面很少需要另外花錢,糧食和蔬菜是自家地裡種出來的,雞肉,雞蛋和豬肉也是農民自己養殖出來的,就連做每頓飯都需要用到的食用油,也大多是農民自己榨出來的。
  • 農村集市偶遇美女買燒餅,發現不起眼的小生意,也能做出大文章
    據了解,賣燒餅的老闆叫李玉寶,是亳州市十八裡鎮侯橋玉皇窪村人,今年55歲,製作燒餅卻有20多年了,對於這門祖傳手藝,他也在傳統的基礎上,作了一些改進。比如傳統爐式燒餅,裡面溫度特別高,手臂伸進去特別受罪,而且出燒餅比較慢,半天能做300個燒餅算是快的了,而這種鐵板滾動製作方法,操作時不那麼受罪,只要掌握技巧,同樣能烤出上乘燒餅,關鍵產量高,像他們採取機械和面,三個人同時製作的方式,一個集市日製作出千餘個燒餅並不是難事兒。
  • 美女靠賣油為生,現榨現賣日賣200斤
    每次說起廚房的法寶,我就高興的不得了(自己超愛做飯),說起食用油,這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不能缺少的廚房材料之一,沒有它的話做起飯來是沒有什麼滋味的,飯菜沒有什麼油水那也就不能為身體提供足夠的營養。人們通常食用的油都是用那些可以榨油的植物榨出來的,在農村有很多種植物都能用來榨油。比如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菜籽油,就是用油菜籽榨出來的。其它的還有花生、玉米等這些作物,都能拿來榨油。傳統榨油機通常指的是大型榨油機,優點是榨油效率高,產量大,每小時可以榨很多油。對於商家而言,傳統榨油機是最好的選擇。
  • 在農村辦一個加工廠,做什麼一年能有8萬元的純收入
    把榨油坊開在院子裡,投入3萬元的成本,買來設備一天加工1000斤,淨收入600元,一年的利潤基本上可以達到8萬元以上。鄉下有許多人外出打工掙錢,但隨著父母慢慢老去,子女在家鄉也需要人照顧近幾年來在鄉下創業成為許多人的選擇。既能在家鄉照顧家庭,又能發展自己的事業,掙些錢來維持家庭生活。
  • 農村家家戶戶在吃自榨油,專家卻說不能吃,為什麼呢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在農村說起自榨油,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在農村很多人家裡都會種上花生,到秋天的時候收穫花生,我們把花生曬乾,剝去外殼,弄乾淨,然後我們把花生拉進村裡的榨油房榨成花生油,農村朋友從小就吃自家榨的花生油,身體上也沒有感到什麼不適,所以專家說,不能吃自己榨的花生油,這件事沒有什麼科學依據。
  • 榨油機中生榨和熟榨兩種設備的特點
    榨油機中生榨和熟榨兩種設備的特點:1、生榨機的特點: 簡單地說:生榨機就是不用將原料進行蒸炒,直接把原料放入榨油機裡面進行壓榨,通常需要進行壓榨2-3遍,才可以把油料作物徹底壓榨乾淨,在一個榨出的油聞起來不是那麼香醇
  • 4個人光膀子忙活一天,傳統法榨出來40斤茶油,每斤100元供不應求
    河南省信陽市,新縣周河鄉西河灣村的油茶博物館內,張孝齊、劉光朗等5位榨油師傅光著膀子,在一臺300多年歷史的傳統古法榨油機前,一邊喊著口號,一邊推動撞錘,通過撞擊和擠壓,將山茶籽裡的油慢慢榨了出來。其中的山茶油,是我國特有傳統的食用植物油,具有很高的營養和保健功能,被贊為食用油中的珍品。圖為禮盒裝的「西河灣三寶」。現在市場上的很多山茶油,都是機械加工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