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發明:指南針,看古人如何利用磁性,玩轉地球

2021-01-12 躍馬千裡行

指南針,古代叫司南,磁針在天然地磁場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轉動,磁針的南極指向地理南極(磁場北極),利用這一性能可以辨別方向。「司南」之稱,始於戰國(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終止於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地球是一個大磁體。地球的兩個極分別在接近地理南極和地理北極的地方。地球表面的磁體,當可以自由轉動時,就會因磁體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性質指示南北。

戰國時期,在磁山(在今河北省邯鄲市武安),發現磁石礦,是我國四大發明之一指南針的發源地。磁山,在縣西南30裡,土產礦石,州名取此。磁山,指南針的故鄉。

古人稱「磁」為「慈」。古人把磁石吸引鐵看作慈母對子女的吸引。並認為:「石是鐵的母親,但石有慈和不慈兩種,慈愛的石頭能吸引他的子女,不慈的石頭就不能吸引了。」漢以前古人把磁石寫成「慈石」,是慈愛石頭的表達。

西漢,有一個名叫欒大的方士,他利用磁石的特性做了兩個棋子的東西,通過調整兩個棋子極性的相互位置,有時兩個棋子相互吸引,有時相互排斥。欒大稱其為「鬥棋」。他把這個新奇的玩意獻給漢武帝,並當場演示。漢武帝驚奇不已,龍心大悅,竟封欒大為「五利將軍」。

指南針的發明應當是在一個很漫長的時間中,慢慢地改進的結果,而不同時期的形式,應以不同的形式出現。唐代堪輿家的活動相當活躍,並開始強調方向的選擇,尋找比磁勺更方便的指向器成了當務之急。於是指南鐵魚或者蝌蚪形鐵質指向器及水浮磁針應運而生。

中國的磁針和羅盤先後經由陸水兩路西傳,曾給人類的文明的進程帶來重大的影響。以前史學界認為磁針在水中的水羅盤與指南針一脈相承,是中國的發明,但旱羅盤是歐洲所發明,16世紀才經由日本船傳入中國。而今臨川羅盤證明:旱羅盤的發明權也屬於中國。

現代人製作了各種電子指南針,智慧型手機普遍有這個軟體,電子羅盤也叫數字羅盤,是利用地磁場來定北極的一種方法,應用到手機上,其實就是電子指南針,電子羅盤一般用磁阻傳感器和磁通門加工而成。

古代中國人將指南針用於軍事和航海的活動,也被用於堪輿術,後來還輾轉傳入歐洲,在歐洲的航海活動和地理大發現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航海技術發明中,指南針也是最重要的單項發明。

相關焦點

  • 四大發明之指南針
    指南針的前身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司南,是古代漢族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對物體磁性認識的結果。       主要組成部分是一根裝在軸上可以自由轉動的磁針,磁針在地磁場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線的切線方向上,磁針的北極指向地理的北極,利用這一性能可以辨別方向。常用於航海、大地測量、旅行及軍事等方面。
  • 四大發明之一的「指南針」的發現、發明和發展
    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為人類文明的發展傳播作出了貢獻。他的結構不複雜,主要組成部分是一根裝在軸上的磁針,磁針在天然地磁場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轉動並保持在磁子午線的切線方向上,利用這一性能可以辨別方向。一、最早發現磁石特性的記載對天然磁石的發現最早的記載應該是先秦時代。《管子》中記載:「山上又磁石者,其下有金銅。」
  • 為什麼在月亮上用指南針會找不到北?
    眾所周知,指南針是我國的四大發明之一。早在春秋時期,我國的勞動人民就在採礦、冶煉中認識了磁石。到戰國時期,就有人利用磁石製作出了「司南」。「司南」也就是指南針的前身,它的作用和指南針一樣,都是用來指示方位。不同的是,指南針方便攜帶,而且不會輕易失去磁性。
  •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為何指南針最有用,它怎麼就促使了人口暴漲?
    前言中國古代四大發明,我認為最有用的是指南針。如果沒有指南針,可能就不會有現在的「我」和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注意,這絕對不是我在危言聳聽,如果你耐心看到文章最後,就會明白我的觀點有多正確。指南針一開始叫做「司南」,聰明的古代中國人將一個磁石打磨成「勺子」狀,放在光滑的底盤上,旋轉勺子,當勺子停止轉動,勺柄便能夠指示方向。但是受限於磁石本身磁性弱,以及底盤摩擦力較大,「司南」指示方向的效果並不是太好。
  • 指南針火藥造紙術和活字印刷,是古代四大發明,對此西方怎麼看?
    指南針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是對人類文明進步的重大貢獻。我們知道,四大發明指的是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和活字印刷術。這幾項「發明」或者「發現」,是見諸於我國的正史的。指南針和火藥出現於春秋戰國時期,造紙術見於東漢,活字印刷術見於宋代。最早提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概念的是西方人,即英國的科學史學者李約瑟。因為,關於什麼是發明?什麼是發現?什麼是文明?什麼是文化?這些跨學科(人類學、考古學、歷史學、社會學等等)的名詞定義,是近幾百年來的西方學者首先提出來的。原因很簡單,因為近代社會科學的整體框架,是由西方學者搭建的。
  • 指南針怎麼看,讓我來教你指南針怎麼看?
    指南針怎麼看,我來教你指南針怎麼看?指南針是眾多戶外山地運動愛好者的忠實夥伴,用以戶外的求生、安全。
  • 如何使用指南針
    從本篇教程中,你將熟悉指南針的各個基本組成部分,學會如何精確地讀指南針,並且通過一些簡單的步驟,學會利用指南針導航的基本技巧。從步驟一開始,讓我們一起來認識指南針吧。1 了解指南針的基本構造。指南針的設計雖然千差萬別,但是都有共同之處。所有的指南針都包括指向地球磁場的磁針。最基本的野外用指南針也叫做底座指南針。
  • 「指南針知識百科」指南針怎麼看 指南針怎麼用
    導讀指南針是古代漢族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對物體磁性認識的結果。作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它的發明對人類的科學技術和文明的發展,起了無可估量的作用。在中國古代,指南針起先應用於祭祀、禮儀、軍事和佔卜與看風水時確定方位。現代被廣泛地用於迷信、航海、軍事、探險等活動。
  • 指南針比其他發明早了近幾千年,你知道它的故事嗎
    「小暖看歷史,帶你看遍歷史百態,仍保持人間暖色。」四大發明,中國人都家喻戶曉。指南針、造紙術、火藥、印刷術。其中有三個發明都是在宋朝時期左右發明的,而指南針的歷史更為悠久,戰國時期就已經發明了。人們只是發現了這一現象,但是並不知道其真正的原理是如何,但是這已經是這段時期尤為先進的發明了,體現了古人的觀察力和智慧。發展在戰爭外出,或者航海出行是由於各種原因,總會遇到方向不明的時候,司南就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 第十課 指南針
    情景描述「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我們所熟知的一篇小學課文,課文中介紹了四種天然的「指南針」,除此之外,大自然還有一種更為重要的「指南針」——地球的磁場。本課我們將學習如何使用好搭bit內置的電子羅盤,利用地球磁場製作指南針,使用數碼管顯示方向值,讓好搭bit也有指示方向的功能。
  • 古人沒有導航,他們為何不會走丟?因為古人掌握了這些「高科技」
    古人們提出了「天圓地方」的概念,認為大地有著東西南北四個方向,這也是古人第一次提出方位的概念。黃帝時期,由於蚩尤請來風伯雨師讓他們掛起大霧,使得軒轅黃帝迷失了方向,找尋不出他的位置所在,為此有人做了指南車,這也是世界上第一個辨別方向的工具。
  • 「司南」不一定是勺,但勺能指南!
    編者註:近日,一則關於電子科大教師侮辱「四大發明」的新聞引發了社會關注,除了對事件本身的熱議,還有對中國古代科技的討論,甚至又翻出談了數年的中國古代有無科學的問題。實際上,對於「四大發明」的質疑從未停止過。在學界,對指南針的起源問題經歷了數十年的探索,成果豐富卻一直無定論。有人認為指南針的前身「司南」更是被神化的不存在之物。
  • 學術爭鳴:從「四大發明」說是哪位外國人提出談起
    比如,張恆濤在《「 四大發明」 是為抗戰提出來的》(《文史博覽》2014 年第1 期)一文指出:1942年,蔣介石接見了李約瑟, 「不負重託的李約瑟很快就在第二年,即1943 年,在重慶提出了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為中國古代 『四大發明』 的說法,這個研究成果一時之間轟動了整個中國,進而傳遍了整個世界。」 俠客島公號8月12日文章稱: 「『四大發明』的提出,是學術史上的一件大事。
  • 早期的指南針——司南是否也會從歷史教科書中消失
    中科院科學史所副研究員黃興收到不少類似的「疑問」,早期的指南針——司南是否也會從歷史教科書中消失?而他完成不久的博士後課題正是「天然磁石勺『司南』實證研究」。晚唐段成式的《酉陽雜俎》及同時期的多部文獻記載了利用磁化的針來指向。進入北宋,指南針的記載更加豐富。北宋沈括《夢溪筆談》記載:「方家以磁石磨針鋒,則能指南。」又介紹了水浮、指甲旋轉、碗唇旋定、縷懸四種方法;朱彧《萍洲可談》記載將指南針用於航海。然而,研究者並不滿足於這個認識。在先秦文獻中,有不少關於磁石可以互相吸引、排斥和吸鐵的記載。
  • 北大生科院教授發現磁感應蛋白:或揭開鴿子體內「指南針」之謎
    該研究發現了一個磁感應受體蛋白,即磁感應分子MagR,回答了「生物是如何感應到磁場的」這一問題,且至少在兩個方面刷新了人們對磁感應的認識。  地球的磁場很微弱,但無數的生物,從鯨魚、海龜、龍蝦,到候鳥、蝙蝠和螞蟻,包括人類,都依賴地球磁場進行導航。  磁感應,即感受到磁場的存在。長期以來,動物的磁感應能力令科學家著迷。
  • 古代四大發明,一種用於判別方位的簡單儀器,指南針一篇建議收藏
    在中國古代,指南針首先應用於儀式,儀式,軍事和商店,並且在看風水時就決定了。現代廣泛用於迷信,導航,軍事和冒險活動。指南針,也稱為指北針,是用於確定位置的簡單工具。主要部件是安裝在軸上的磁針,磁針可以在自然磁場的作用下自由旋轉,並保持子午線的切線方向。磁針的北極指向地理北極,這種性能可以用來區分方向。它通常用於導航,大地測量,旅行和軍事。
  • 四大發明的發明者是誰 四大發明的發明者分別是誰
    中國的四大發明是人們的驕傲,大家知道四大發明是誰發明的嗎?一起來看看吧。活字印刷是湖北蘄州蘄水縣直河鄉畢升發明的,造紙術是東漢桂陽郡蔡倫發明的,火藥是唐代的藥王孫思邈發明的,而指南針相傳是公元前2700年的軒轅黃帝發明的。
  • 教授質疑「四大發明」遭停課,關於「四大發明」,你真的了解嗎?| 周末漲知識
    來華傳教士、漢學家艾約瑟最先在上述三大發明中加入造紙術,他在比較日本和中國時指出「我們必須永遠記住,他們(指日本)沒有如同印刷術、造紙、指南針和火藥那種卓越的發明。」今天英文的 「四大發明」,用的是 「Four Great Inventions」,美國學者卡特在1925年出版的《中國印刷術的發明和它的西傳》一書的序言中首次明確提出中國「四大發明」一說。後來,經過英國學者李約瑟的推廣,中國「四大發明」逐漸為世人所熟知。
  • 為什麼指南針和 GPS 在地球極地無法運行正常?
    然而,GPS 和指南針等導航技術並非沒有故障,而是在地球不同地區以不同方式運行。在某些地區,它們甚至可能完全停止運行或者運行不準確!地球極地之謎地理北極和磁南極相距大約 500 公裡,磁極不是固定的,而是不斷地改變位置,甚至地球磁場會隨著時間推移而衰減、逆轉和重新建立。磁場強度變化和不斷移動會導致指南針和 GPS 系統發生故障,但在深入探查原因之前,讓我們先了解一下指南針和 GPS 系統是如何運行的。指南針如何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