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謝燦(右)和本文的兩位第一作者覃思穎(中)、銀行(左)。圖片來源:謝燦
2015年11月17日,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在線發表了標題為《一個磁性蛋白生物指南針》(A magneticprotein biocompass)的研究論文。該論文意味著,人類是時候揭開包括信鴿在內的動物的「生物指南針」之謎了。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謝燦是該論文的通訊作者(即課題負責人)。該研究發現了一個磁感應受體蛋白,即磁感應分子MagR,回答了「生物是如何感應到磁場的」這一問題,且至少在兩個方面刷新了人們對磁感應的認識。
地球的磁場很微弱,但無數的生物,從鯨魚、海龜、龍蝦,到候鳥、蝙蝠和螞蟻,包括人類,都依賴地球磁場進行導航。
磁感應,即感受到磁場的存在。長期以來,動物的磁感應能力令科學家著迷。候鳥長途遷徙,信鴿遠距離歸巢,精確得像是揣著個指南針。在帝王蝶、龍蝦和海龜身上,人們也觀察到類似的地磁導航現象,但一直不清楚其原理。
人類可以使用指南針工具進行導航,那其他生物用來導航的「指南針」是什麼呢?
謝燦研究團隊發現了一個「生物指南針」
論文顯示,MagR形成的複合物是一個短棒,由蛋白質組成,尺寸小到分子尺度,但它仍然像是一個真正的磁鐵,能夠順著地球磁場的方向排列,能夠吸鐵,能隨著磁場的變化而轉動。
謝燦認為,這一發現回答了「生物是如何感應到磁場的」這一問題,且至少在兩個方面刷新了人們對磁感應的認識。
1995年,植物的感光蛋白CRY(cryptochrome,隱花色素)被發現。它被認為也能夠感磁,是人類發現的第一個磁感應分子。當果蠅體內的該基因被破壞後,果蠅就不再能夠感應磁場。信鴿等鳥類的眼睛的視網膜中也存在CRY蛋白,它被認為是鳥類的「指南針」。
但謝燦帶領的研究團隊發現,人們被騙了,CRY蛋白只能感光,不能感磁,而之所以表現出感磁的特性,是因為結合了MagR。
謝燦等人篩選了果蠅的12536個基因,發現了唯一一個磁感應分子——MagR。在信鴿眼睛的視網膜中,MagR與CRY在同一位置出現,也就是說,它們共定位。它們似乎相互配合,形成一個分子機器。
在體外實驗中,研究人員發現,MagR與CRY在溶液中會自發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短棒,MagR位於軸心,CRY包裹在外側。MagR也可以單獨形成一個短棒。
更令人驚訝的是,這樣短棒像是一個真正磁鐵,它會吸在鐵珠上,也能像一個真正的指南針一樣,隨著外界磁場的變化而轉動。
人們此前的研究發現,鳥類的磁感應能力依賴光照,在只有紅光存在的情況下,部分鳥類的磁感應能力大大減弱,在藍綠光存在時,其磁感應能力較為準確。
謝燦研究團隊認為,MagR與CRY形成的分子機器使光磁偶聯,它既能感光,又能感磁。在陽光或月光等光線存在時,信鴿利用其視網膜細胞的這一分子機器捕捉到地球磁場信息,並轉化成電信號,這一電信號被神經細胞傳遞到信鴿大腦中,然後信鴿作出決策,決定飛向哪裡。
由於MagR可以單獨形成短棒狀結構,研究人員認為,一些生物可以在沒有光存在的情況下,通過地球磁場導航。
謝燦特別強調,這只是動物磁感應的「生物指南針」模型,其具體過程有待進一步研究和證實。剛剛發表的研究成果,僅僅解決了「信鴿是如何感應到磁場」這一問題。
美國科學家1978年還提出CRY蛋白的「自由基對理論」,認為該蛋白感光後,產生自由基對,從而產生內部磁場,目前沒有新的實驗證據支持這一理論模型。
此外,還有研究認為,磁鐵礦——四氧化三鐵(Fe3O4)可能是生物磁性產生的原因,而且有科學家在鳥喙中發現了含鐵的磁小體。但隨後鳥喙中的鐵被證明來自於巨噬細胞,而非神經細胞,難以轉化和傳遞地磁信號,該理論模型一直遭到質疑。
但謝燦等人的研究則認為,生物磁性基於鐵原子,而非四氧化三鐵。
MagR在包括人類在內的多種生物體內都存在,它屬於鐵硫簇結合蛋白,結合有鐵原子。MagR短棒中的鐵原子形成多個「鐵環」,「鐵環」中可能存在電流,這可能是MagR複合物具有生物磁性的原因。
謝燦告訴《自然》記者,早在2015年4月份,就MagR蛋白的諸多應用,包括磁遺傳學應用,他已經申請了專利。接下來,謝燦將研究人類體內不同的MagR突變體,以揭開它們與不同人群方向感強弱有別之間的關係。
磁生物學領域的國際知名專家、牛津大學生物化學家皮特·豪(Peter Hore)向《自然》記者稱,這是一篇非同尋常的論文。
但也有一些不同的聲音,由於該研究沒能揭示出MagR複合物感應磁場的細節機制,德國慕尼黑大學的地磁學家麥可·溫克範(Michael Winklhofer)認為,謝燦的發現可能只是實驗被汙染才得到的結果,自己將通過實驗來跟進謝燦的發現。如果最終被證實是真的,那這個發現真的是揭開磁感應分子機制上的一個巨大進步,而信鴿體內「指南針」之謎也終將被揭開。
您看此文用 : 秒,轉發只需1秒呦~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可下載賽鴿天堂鴿友社區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