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接到很多推銷電話,耽誤工作也影響生活。」「就算是拒絕了,對方還會『鍥而不捨』,換人和號碼接著再打。」近日,不斷有市民反映頻繁接到來自聚隆廣場方面的電話,給正常生活造成影響。
市民投訴 一天多個電話太煩人
市民張先生反映,最近兩個月以來,他經常接到聚隆廣場打來的電話,向其推銷商鋪和公寓。「不知道他們從哪裡弄來我的聯繫方式,拒絕他們後,沒想到過一段時間換個人再接著打。」無奈的張先生曾為此多次發火,「對方說他們那每天有好多人隨機撥號,不知道誰聯繫過我,所以我會重複接到電話。」
市民王先生也有類似遭遇。「我曾經關注過他們的商鋪,但後來沒有買,沒想到現在天天給我打電話推銷,最多一天能接到四五個。」王先生說,由於工作繁忙,看到陌生電話時怕耽誤正事,因此不得不接。「遇到推銷的,不僅擾民,還會影響工作。」
「我自己也是做銷售的,對這方面也有更深的體會。你給潛在客戶打一兩個電話進行推銷,這完全可以理解。但是你天天都打,即便被拒絕了還要換人再打,誰不煩啊!再說很多接電話的市民還不屬於潛在客戶,這樣反而適得其反。」王先生無奈地說,雖然平時也會用手機安全軟體對來電號碼進行標記,但每天不同的號碼打來,逐一加入黑名單並非長久之計。
記者求證 多次回撥無人應答
《2016年中國騷擾電話形勢分析報告》顯示,廣告推銷、金融詐騙是騷擾電話主要類型。其中,廣告推銷佔30.1%,「響一聲」電話佔24.3%,詐騙電話佔15.9%。目前,隨著電信實名制度完善及打擊力度加大,詐騙電話明顯減少,但廣告推銷狀況仍普遍存在。
記者從12345市民服務熱線了解到,10月1日至16日,有15名市民反映頻頻接到聚隆廣場方面打來的推銷電話,並對此進行投訴。根據當事人提供的信息,來電號碼多數以「55」開頭。記者在搜索網站上輸入來電號碼後,均顯示為「疑似推銷」,並且被百餘位用戶標記為「騷擾」或者「廣告」。連日來,記者根據當事人提供的來電號碼進行回撥,但始終無人應答。
律師說法 可向房管部門投訴
頻繁電銷行為是否構成侵權?市民應如何應對?18日,山東新亮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王新亮表示,如果對方非法獲得市民個人信息涉嫌違法,而遭到拒絕後仍不斷致電,則構成擾亂他人生活秩序,市民可向房管部門進行投訴。
記者查詢《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了解到,經營者收集、使用消費者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範圍,並經消費者同意。經營者及其工作人員對收集的消費者個人信息必須嚴格保密,不得洩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經營者未經消費者同意或者請求、或者消費者明確表示拒絕的,不得向其發送商業性信息。
為治理電話銷售擾民問題,有行業已推出相應措施。2013年1月,保監會下發《關於規範財產保險公司電話營銷業務市場秩序禁止電話營銷擾民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各財險公司加強呼出業務管理,杜絕電話擾民現象發生,將電話擾民投訴情況作為電銷業務監管的重要指標,規定對查證屬實的電銷擾民投訴,將責令公司改正等。
延伸閱讀 福州一處樓盤電話擾民被通報
2013年11月,福州市相關部門接到市民投訴,反映最近一兩個月接到大量自稱「環球國際」售樓部的騷擾電話。該市房管部門經過調查後,向全市通報了某地產營銷公司撥打騷擾電話的擾民行為,要求該公司限期整改,並將其違規行為記入福州市場中介組織信用信息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