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赫LILING
人們常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這話不靠譜。這無非是不成事者的託詞和自我原諒。謀在人而成在天,別忘了謀在前而成在後。老子說前後相隨,所以謀小很難成大,謀左也難成右,謀失不可能有得……因此成不在天而在謀。
所以老子指出: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餘食贅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掂起腳跟是站不穩當的;跨大步是走不遠的;固執己見的就難辨分明;自以為是的就難辨是非;自我炫耀的就難免徒勞;自高自大的就不能長久。從道的角度看,這些應當說是剩飯贅瘤,人們都厭惡這些,所以有道的人不會這樣做。
人們常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話可信。老子說治人事天莫若嗇,農民種莊稼就要早做準備,頭年的種子下年的收成,沒有種子或種子少、種子不好,收成都會打折扣。所以成事者不盲從不妄舉,依理而行事自然會成功。
所以老子指示: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少說多做是合乎自然法則的。所以,狂風不可能刮到早晨,暴雨不可能下到一整天,是誰使它這樣的?是天地。天地的狂暴尚且不能持久,何況於人呢?所以凡是從事於道的人就與道同行;求德的就與德同行;求失的就與失同行。與道同行的人,道也樂意讓他得到;與德同行的人,德也樂意讓他得到;與失同行的人,失也樂意讓他得到。沒有誠信任的人,當然得不到人們的信任!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再遠的路也要從腳下開始。天理昭昭,妄為就會有失敗,固執就會有損失。古往今來,凡有大成就的人,不胡做非為所以就不會損失;不固執己見所以就不會失敗。
老子提醒人們: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人們做事往往在快成功的時候失敗。當事情快要辦完的時候,還能象開始時那樣謹慎,才不會導致失敗。
總之,成敗在我不在天,記住老子的話: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