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一勺love醬」,一個專注於美食領域的創作者。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讚支持哦,謝謝!
說起做飯炒菜,相信大部分人每天都要接觸的吧,這其中還包括很多剛剛踏入廚房沒多久的廚房小白,有時候面對灶臺上的各種瓶瓶罐罐的調味料,各種蔬菜食材,真的是束手無策。
都說經驗是靠積累的,想要做出好吃的飯菜也必須不斷學習積累經驗。有些家庭條件尚可的人甚至還會花錢去報各種烹飪班學習做菜。雖然不同的菜系有不同的烹飪技巧與方法,但想要做出好吃的家常菜,其實只要避免一些常見的錯誤做法,就可以讓你的廚藝大有改觀。
炒菜
下面來看看那些做菜時容易犯的錯誤:
1.分不清老抽生抽的用法
一般超市售賣的老抽和生抽都屬於釀造醬油,平常炒一般的菜用生抽就可以了,如果是紅燒或者炒一些需要讓色澤更好看的菜系時,就可以加老抽了。總結一下就是,生抽主要提鮮,老抽主要上色。
紅燒使用老抽上色
2.不清楚醋和糖適合什麼菜放
我們知道,醋除了增加菜的風味,讓食物帶點酸味,它還有一個功能是可以防止蔬菜表面被氧化,比如炒土豆、炒茄子的時候可以適當加點醋,可以讓炒出來的菜色更好看,更有光澤。而且在炒豆芽、藕片、土豆絲的時候,加一點兒醋,還可以讓菜的口感更脆爽,這是因為醋可以保護植物細胞的細胞壁,讓其保持堅挺。但是像炒一些綠葉青菜時就不適合加醋了,比如小白菜、油菜。
而糖的作用,除了增加甜味,比如日常做一些拔絲紅薯、掛霜丸子,還可以中和其他味道,比如製作酸味的菜餚時候,加入適量的白糖,可以緩解酸味,並使口感更豐富。或者當鹽稍微放得有點多的時候,可以加一點糖來補救,但是如果太鹹了,就不適合用這個方法了。
醋
3.油炸東西時單純用麵粉掛糊。
首先,麵粉和澱粉是兩個不同的東西。像日常油炸食物,一般要選用澱粉掛糊,而最適合的是紅薯澱粉,炸出來的酥肉、雞肉都是最酥脆的。當然也有網友用麵粉和澱粉同時調糊油炸,也是可以的,可以讓酥肉冷卻後脆中帶軟。所以你知道為什麼單純用麵粉炸的酥肉不好吃了嗎?(我在另一篇文章中也介紹過5種不同澱粉的區別和用法,感興趣的可以看看哦~)
油炸酥肉
4.油溫不好控制
作為一枚廚房新手,對於油溫的控制可真是夠傷腦筋的,平時總能聽到一些大廚說油溫幾成熱,其實那都是別人多年來的經驗,作為廚房小白還真不容易把控。
一般炒菜油溫3-4成就可以了,怎麼判斷呢?就是油在鍋裡緩慢流動,已經有輕微的熱感了,然後丟個蔥花下去,旁邊會出現一圈小泡泡,伴有沙沙聲。這個時候就可以下菜了,這樣做能讓蔬菜更脆爽,但又不會出太多水,同時讓肉類更細嫩。
5.哪些菜可以加水,哪些菜不能加水
炒菜時最怕的就是,明明想做一鍋炒菜,卻因為胡亂加水,變成了一鍋煮菜,或者因為水分和油太少,直接變成一鍋毫無食慾可言的糊鍋菜。這些情況,你是否也遇到過呢?其實我們可以根據食材的含水量來決定是否加水的。像西紅柿、一些綠葉蔬菜,本身就含有水分,所以不需要額外加水。而炒藕、土豆等含大量澱粉的菜,本身含水較少,就可以稍微加點水。當然油太少,鍋裡溫度太高也是會影響糊鍋的。
蔬菜
6.菜要麼不熟要麼炒過了
不容易熟的蔬菜,比如花菜、四季豆,一般可以先鍋裡焯水,但是不能煮過,然後正常程序烹飪就會非常容易炒熟了。另外如果菜炒過了難吃,那就下次記得提前出鍋。當然,烹飪的方法太多,這只是其中一種常見的處理方法。
以上都是我根據日常經驗總結的,如果你有有其他好方法,也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