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搶走的圓明園古畫,價值一艘「核潛艇」,如今破損非常嚴重

2020-12-15 天道字畫

大家都知道戰爭給人類帶來的影響是極其惡劣的,據考古發現最早的戰爭從原始社會就開始了。在原始時期,部落為了爭奪更好的生活資源,擴大種族領土,甚至有些為了尋求更好的配偶而與各個部落發生衝突,最後演變成了最開始的戰爭。直到如今,戰爭還在世界各地發生著。而如今和平的中國,也曾發生過許多大大小小的戰爭。在中國古代時,就有秦始皇為了統一領土向六國發起戰爭。除了中國國內自行發動的戰爭外,還有一場震動了世界的戰爭,即第二次世界大戰。

戰爭讓中國遭到了毀滅性的災難

第二次世界大戰也叫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這次戰爭涉及了61個國家,戰爭範圍甚至涉及了世界各地。而中國,就被捲入了這場戰爭中。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國土資源豐厚,經濟財富方面雄厚的國家。正因如此,被臨近中國的日本盯上了,於1931年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佔領了中國東北。但因中國避免事情擴大選擇了妥協,導致中國各個方面遭到了慘絕人寰的傷害,尤其是文物的流失。

《女史箴圖》價值一艘潛艇

說起文物的流失不得不提起圓明園的毀滅。圓明園是清朝時期的大型皇家林園,裡面珍藏著許多珍貴的歷史文物與金銀珠寶。1900年,圓明園遭到了八國聯軍掠奪與破壞,掠奪走的文物與珠寶不計其數,其中就包括了《女史箴圖》。直到在戰爭期間,中國的遠徵軍幫助了被日本包圍的英國軍人,英國政府為了感謝中國,讓中國政府在《女史箴圖》與潛水艇之間做選擇,可見英國都知道了這幅畫的價值之高。可中國此時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哪裡顧得上一幅畫呢,最終與英國交換了潛水艇,這幅畫最後還是與中國錯過了。

女史箴圖的歷史意義

《女史箴圖》究竟是怎樣的一幅圖,居然能讓英國拿出一艘潛水艇來交換。《女史箴圖》是東晉時期一名名叫顧愷之的人所創作的絹本繪畫,全篇長348.2釐米,高24.8釐米,此作品描繪了中國古代上層婦女的生活習性。畫中分別體現了上層婦女是如何梳妝打扮,是怎麼樣的一個穿著,所繪畫的女子身姿且一舉一動都體現出了她們高貴的身份。此畫共分為九段,每段繪畫都有著不同的故事和人。通過這幅畫也讓我們得知了中國歷史上層女性是怎麼樣的一個生活環境,對中國歷史的一部分研究也有著深刻的意義。也難怪英國會拿出一艘潛水艇和《女史箴圖》來讓中國選擇。

因保護不當《女史箴圖》破損嚴重

直到如今《女史箴圖》還存放在大英博物館內。但因為英國對中國文化的了解程度淺,加上不知如何對《女史箴圖》進行保護,導致《女史箴圖》破損嚴重。為了防止《女史箴圖》的毀滅,英國還曾請中國專家幫忙修復。而《女史箴圖》作為中國重要的文化財物,又不能棄而不顧,最終答應了英國的請求。

中國還有許多文物至今未歸

直到如今,《女史箴圖》還未回歸祖國的懷抱。不僅僅是《女史箴圖》未歸,曾經因為戰爭失去的文物還有很多,《四十景圖》也是其中之一,目前存放於法國巴黎國家圖書館。但隨著中國發展越來越強大,追回的文物也有許多。原存放於圓明園的十二生肖銅像之首,已被中國追回了八個,但剩餘的蛇首、雞首、狗首、羊首依舊下落不明。但相信遲早有一天這些失去的文物終究會回歸祖國。

相關焦點

  • 英國疫情又加重:一艘戰略級核潛艇爆發新冠,170餘名船員被換
    新冠疫情爆發至今已經快有一年了,這一年間每個國家對新冠疫情採取的不同措施直接導致了現如今各個國家新冠感染情況的巨大差異。有優秀如我國新冠感染人數不斷減少,也有惡劣如美國等感染人數與日俱增。而英國就和美國一般,在疫情之初政府沒有足夠的重視,疫情爆發之際又採取了錯誤的群體免疫治療法,導致英國如今的局面已然失控。在英國國內出現了大批的新冠感染者。截止12月3日,英國新冠疫情確診病例已達到1674314列,日新新冠確診病例達14879例。
  • 英法聯軍搶走的稀世文物,堪稱千古第一「名畫」,如今拒不歸還
    所以中國的近代歷史,不只是我們中華兒女心中的傷痕,還是中華文物的一場嚴重損失。時至今日,圓明園的患難仍是我們的雪恥,而那些在戰爭中被擄走的文物,我們也不予餘力地追回。1860年,英法聯軍攻佔背景,並於當年的10月6日佔據了圓明園,中國的守軍寡不敵眾,圓明園的總管大臣投海自盡,院內的嬪妃也受驚身亡。
  • 我國在東海發現4艘英國沉船,全是圓明園文物,英國:請還給我們
    「南海一號」沉船在2003年經過打撈隊的不斷勘測,最終成功出水,在這一艘出水的沉船中發掘的文物的價值就至少達到了三千億元,可能讀者讀到這裡就會忍不住的感嘆:「太值了,給我一個多舒服。」其實「南海一號」的成功打撈並不是僅僅說它值多少錢,這些價值多少的文物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南海一號的順利出水標誌著中國在世界上首創打撈古沉船獲得成功。關於打撈古代沉船,大家可能了解得不多,其實打撈沉船並不是我們自己主動去嘗試的,而是被「逼」出來的。這個逼迫我們的人是一位英國的名叫邁克·哈徹探險家,他從上世紀七十年代就開始在全世界的範圍內打撈沉船,靠變賣打撈上來的文物發家致富。
  • 英法搶走的衣櫃,本是圓明園文物,老外「撿漏」後9315萬賣中國
    可即便過去的光景不在,殘破之境中,閉上眼睛便可以想像到當年的盛況,當時的圓明園,不僅是一個皇家園林,還是一個世界博物館,陳列著許多價值連城的文物,這樣的繁華最終止步於1860年。圓明園於1860年遭到英法聯軍的焚毀,粗略統計,被搶走的寶物有150萬件以上,但圓明園可以搶的東西太多了,究竟被搶走了多少,這個數字可能永遠是一個謎。
  • 中國南海打撈出英國沉船,滿載圓明園文物,英國稱:請歸還給我們
    「一個將會叫法國,另一個將會叫英國……」 對於這些話語,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當年維克多·雨果所寫的句子,如今還刻印在我們初中的歷史書上。 雖然當年的清政府腐敗無能,但是在這些強盜面前,他們似乎更加可恨,這就是文明人所做出來的事情。
  • 八國聯軍焚燒圓明園,大多知錯歸還文物,只有這兩個國家不知悔改
    能搬走的東西全部被搶走,搬不動的東西則全部被毀壞。在經過多次劫掠之後,往日璀璨如明珠一般的圓明園被徹底摧毀。為了毀滅證據,10月18日,英法聯軍又縱火焚燒圓明園,大火一直燃燒了三天三夜,這座舉世矚目的皇家園林被付之一炬。
  • 考古隊打撈出4艘英國沉船,裡面文物全來自圓明園,英國要求歸還
    在這艘沉船上,專家發現了價值超過3000億元的珍貴文物,但是這還不是最令人開心的,更重要的是,我們國家打開了文物發掘的新途徑,意味著我國文物研究工作又將前進一大步。考古事業需要現金的科學技術作為依託,同時配合豐富的歷史地理知識。而水下考古事業的要求就更加嚴格,難度也更大,所以我國之前一直沒有發展起來。
  • 中國海域發現英國沉船,滿載圓明園文物,英媒:我們的,別撈
    我國的皇家園林,擁有無數珍寶的圓明園,也被侵略者洗劫一空。過去中國經濟落後,落後就要挨打。即使在新中國成立後,外國列強也沒有放棄對我國財富特別是文物的掠奪。為了讓這些文物名正言順,西方國家不惜通過國際社會為自己制定所謂「合法」的項目和規範,從而使自己少惹麻煩,從而獲得更多的不正當收益。說到圓明園裡的珍寶,首先想到的是我們都認識的十二生肖頭像。
  • 英國曝光圓明園被毀前照片,勾起國人沉痛回憶
    在1860年,英法聯軍向北京城伸出了黑手,在圓明園內肆意搶奪,搶走無數珍寶,光是這樣還不夠,這群強盜首領還下令焚燒圓明園,於是他們點火燒了圓明園,大火燒了3天3夜,可見圓明園之大。圓明園是經過幾代皇帝的共同努力才修建起來的,匯聚了當時的所有非常厲害的工匠,而正是這樣可以稱之為世界瑰寶的圓明園被這群強盜毀於一旦。現在我們國家科技發展迅速,但我們現在靠科技復原的圓明園的圖片雖然色彩豐富,卻往往沒有真實的影像資料讓人震撼。而前些年英國首次公布了圓明園的真實照片,引起了全世界的巨大轟動,也引起了中國人民的沉痛回憶。
  • 2.7億拍下外國搶走的圓明園文物,卻拒不付款,拍賣方:無償歸還
    如今祖國已經強大了,但我們與一些國家之間,還是有著難以跨越的鴻溝,比如說日本,又比如英國。英國與我們之間,有一處難以癒合的,深通的傷口,這一傷口如今矗立在北京的西北郊,源於1860年,名為圓明園。在很多的史書上,圓明園是一座完美的宮殿,清代大型皇家園林,佔地3.5萬平方千米,建築面積達20萬平方米,一百五十多處景色,素有「萬園之園」的美稱。
  • 美國一艘核潛艇的製造、下水、使用全過程
    維吉尼亞級核潛艇由通用動力(GD)電船公司(EB)歷時6年研發,並選擇與其他廠商協作的方式建造,以降低總造價。分工比例:灰色艙段由電船公司(EB)製造;綠色艙段由紐波特紐斯造船廠(NNS)製造;兩家可互換模塊各自總裝。銀灰色模塊由通用動力(GD)的巴斯鋼鐵造船廠(BIW)製造。
  • 英國曾展出圓明園被毀前的照片,每一張都美到令人窒息
    而早前英國曾公布過圓明園被毀前照片,猶如仙境一般,一經亮相就引起世界轟動,每一張都美到令人窒息。 這座結合了中西典雅的建築被視為世界建築藝術的半壁江山,在世界上有著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如果它現在依舊完好,一定會成為世界的文化中心。
  • 圓明園原來有多美?英國曝出被燒前的照片,難怪皇室都喜歡
    而當時的皇家園林,也就是現在的圓明園更是被無情的摧毀了,不得不說,這種行為是非常不可饒恕的!  在那時候的圓明園是十分漂亮的,也被人們稱為「人間天堂」,並且圓明園的設計也是出自大師之手,其中的鏡像更是得到世人們的讚賞,那麼這座歷史悠久的圓明園究竟有多漂亮呢?百年後,英國曝出了一組關於圓明園被燒前的照片,單從照片上就可以看出其之前是多麼的美。甚至可以這麼說,就連巍峨的紫禁城,在清朝很多黃帝心中都比不上圓明園。
  • 美國核潛艇突然被伊朗發現!遭反潛艦機圍堵,最後被迫上浮逃走了
    據美國媒體報導,日前伊朗海軍阿曼還和印度洋北部海域進行「海洋力量99」大型海上演習時,一艘美軍核潛艇駛入了演習區域,並在演習區域內上浮露出潛望鏡,伊朗海軍立即起飛一架「海王」反潛直升機對其進行驅離
  • 執行機密任務前,英國核潛艇突發新冠疫情,又揭英潛艇部隊醜聞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英媒《太陽報》12月3日報導,近日,英國海軍一艘戰略飛彈核潛艇出現了新型冠狀病毒陽性病例,隨後該艇全體成員都進行了輪替更換。 報導稱,英國皇家海軍「前衛」級核潛艇的4號艇「復仇」號在11月27日被曝出發現了新冠疫情病例,艦上一名海軍官員被檢測出新冠病毒陽性。
  • 英國戰略核潛艇執行絕密任務前暴發疫情 近170名艇員被全部撤換
    據英國《太陽報》網站12月3日報導,近日英國一艘核潛艇上暴發新冠疫情,該潛艇的全體艇員被撤離替換。報導稱,出現疫情的是英國皇家海軍的「前衛」級戰略飛彈核潛艇「復仇」號,目前該潛艇的艇員都已經在基地進行隔離。
  • 核潛艇水下爆炸後,船員能否倖存?俄羅斯最嚴重潛艇事故真相
    2000年,俄羅斯發生了和平時期最嚴重的潛艇事故。巨大的核動力潛艇庫爾斯克號在巨大的爆炸中沉沒,絕大部分船員當場遇難,24名倖存者被困在近百米的深水。
  • 動機與能力—英國「決心」級戰略彈道飛彈核潛艇的研發背景(一)
    作為一個中等核大國的威懾基石,4艘前衛級戰略彈道飛彈核潛艇構成了當時英國戰略核打擊力量的全部。然而,在探究英國皇家海軍戰略彈道飛彈核潛艇的技術成色之前,這4艘戰略核潛艇是在怎樣的一種動機和能力背景下被決定建造的?這是首先需要搞明白的一個問題。
  • 英國海軍曾試過,成功逼出一艘蘇聯潛艇
    二戰後,隨著核動力技術的發展,核潛艇成為當時最具威脅性的武器。與常規潛艇相比,它的水下自持力、航速、續航能力得到提升,一艘核潛艇攜帶的核彈足以毀滅一個中等國家。二戰結束後,美蘇兩國開始大力研發核潛艇。由於蘇聯的地理環境特殊,蘇聯對發展航母不感興趣,把財力物力都放在核潛艇上,因此把美國甩在了後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