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兩個強盜進入了圓明園,一個強盜洗劫,另一個強盜放火。」
「兩個勝利者一個塞滿了口袋……他們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歐洲。」
「一個將會叫法國,另一個將會叫英國……」
對於這些話語,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當年維克多·雨果所寫的句子,如今還刻印在我們初中的歷史書上。
雖然當年的清政府腐敗無能,但是在這些強盜面前,他們似乎更加可恨,這就是文明人所做出來的事情。
火燒圓明園這一行為的嚴重程度,在當年法國人就已經指出,相當於羅浮宮和法國國立圖書館同時被燒毀。
中國海域曾吸引大量「淘金者」
由於大量的歷史因素,經過幾百年的航海時代,海洋裡有著數不清的寶藏,只不過人類去捕撈這些東西簡直就是大海撈針一樣,畢竟深淵的海洋一望無際。
早在以前一位美國學者就對歷史上的沉船事件進行統計,並表示海洋裡共有近100萬艘沉船,其價格大致在100億-10000億美元之間,也就是說這些財富難以估計。
另外我國坐擁近300平方公裡的海域面積,單單一個南海就有2000多艘沉船,除了現代的沉船之外,古代的沉船也不計其數。
曾經就有一位叫做麥克·哈徹的英國人,他作為一個尋寶人,就曾在中國的南海打撈出一艘船,船裡擁有2萬多件明朝瓷器,單憑一個瓷器就高達數十萬美元。
大家也知道,這種做法屬於違法行為,但是這個英國人卻開啟先河,偷偷在南海打撈並運到公海,等到沉船在公海待1年之後無人認領,就屬於個人的。
這種做法倒是遭到了人們的抗議,畢竟這算是偷竊,只不過讓他鑽了空子。
南海漁民打撈出英國沉船,該屬於誰的?
曾經就有出海捕魚的漁民意外地捕撈到一艘英國小船,通過研究發現,穿上的物品則是當年圓明園所流失的文物。
然而還沒完全掌握信息的時候,英國卻「不知廉恥」的表示:這是英國的船隻,請歸還給我們。那麼有人好奇了,這件事最後怎麼解決的呢?
其實這件事情,毋庸置疑當然屬於中國的,畢竟圓明園的文物屬於中國,另外又是在中國南海地區所打撈出來的,肯定不屬於英國!
據悉,當年被掠奪的圓明園文物,經過粗略計算共有150萬件,在這艘沉船裡所找到的文物,僅僅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另外雖然當年英法將圓明園燒毀,但是他們所遺留下來的暴行至今還在,我們也不會忘記,這所沉船則成了它們侵略中國的證據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