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海打撈出英國沉船,滿載圓明園文物,英國稱:請歸還給我們

2020-12-15 騰訊網

「有一天,兩個強盜進入了圓明園,一個強盜洗劫,另一個強盜放火。」

「兩個勝利者一個塞滿了口袋……他們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歐洲。」

「一個將會叫法國,另一個將會叫英國……」

對於這些話語,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當年維克多·雨果所寫的句子,如今還刻印在我們初中的歷史書上。

雖然當年的清政府腐敗無能,但是在這些強盜面前,他們似乎更加可恨,這就是文明人所做出來的事情。

火燒圓明園這一行為的嚴重程度,在當年法國人就已經指出,相當於羅浮宮和法國國立圖書館同時被燒毀。

中國海域曾吸引大量「淘金者」

由於大量的歷史因素,經過幾百年的航海時代,海洋裡有著數不清的寶藏,只不過人類去捕撈這些東西簡直就是大海撈針一樣,畢竟深淵的海洋一望無際。

早在以前一位美國學者就對歷史上的沉船事件進行統計,並表示海洋裡共有近100萬艘沉船,其價格大致在100億-10000億美元之間,也就是說這些財富難以估計。

另外我國坐擁近300平方公裡的海域面積,單單一個南海就有2000多艘沉船,除了現代的沉船之外,古代的沉船也不計其數。

曾經就有一位叫做麥克·哈徹的英國人,他作為一個尋寶人,就曾在中國的南海打撈出一艘船,船裡擁有2萬多件明朝瓷器,單憑一個瓷器就高達數十萬美元。

大家也知道,這種做法屬於違法行為,但是這個英國人卻開啟先河,偷偷在南海打撈並運到公海,等到沉船在公海待1年之後無人認領,就屬於個人的。

這種做法倒是遭到了人們的抗議,畢竟這算是偷竊,只不過讓他鑽了空子。

南海漁民打撈出英國沉船,該屬於誰的?

曾經就有出海捕魚的漁民意外地捕撈到一艘英國小船,通過研究發現,穿上的物品則是當年圓明園所流失的文物。

然而還沒完全掌握信息的時候,英國卻「不知廉恥」的表示:這是英國的船隻,請歸還給我們。那麼有人好奇了,這件事最後怎麼解決的呢?

其實這件事情,毋庸置疑當然屬於中國的,畢竟圓明園的文物屬於中國,另外又是在中國南海地區所打撈出來的,肯定不屬於英國!

據悉,當年被掠奪的圓明園文物,經過粗略計算共有150萬件,在這艘沉船裡所找到的文物,僅僅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另外雖然當年英法將圓明園燒毀,但是他們所遺留下來的暴行至今還在,我們也不會忘記,這所沉船則成了它們侵略中國的證據罷了!

相關焦點

  • 中國打撈出英法聯軍沉船,船上滿載中國文物,英國:這都是我們的
    英國人邁克哈徹就是一個非常可惡的商人,在他的眼裡只有利益和財富,1970年他在澳大利亞成立了他的沉船打撈公司,他本來的打算是打撈二戰時期的戰艦沉船,以此致富,順便還能找尋一下海洋中的寶藏,在十年後的一次偶然機會中,哈徹的團隊打撈出了一艘中國古代的沉船,上面有兩萬多件中國明朝的珍貴瓷器。
  • 考古隊打撈出4艘英國沉船,裡面文物全來自圓明園,英國要求歸還
    一直到2003年,中國成功打撈出「南海1號」宋代沉船,上面的一些珍貴文物隨之浮出水面,這一壯舉標誌著我國在世界上首創打撈古代沉船成功。在這艘沉船上,專家發現了價值超過3000億元的珍貴文物,但是這還不是最令人開心的,更重要的是,我們國家打開了文物發掘的新途徑,意味著我國文物研究工作又將前進一大步。
  • 我國在東海發現4艘英國沉船,全是圓明園文物,英國:請還給我們
    其實「南海一號」的成功打撈並不是僅僅說它值多少錢,這些價值多少的文物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南海一號的順利出水標誌著中國在世界上首創打撈古沉船獲得成功。關於打撈古代沉船,大家可能了解得不多,其實打撈沉船並不是我們自己主動去嘗試的,而是被「逼」出來的。這個逼迫我們的人是一位英國的名叫邁克·哈徹探險家,他從上世紀七十年代就開始在全世界的範圍內打撈沉船,靠變賣打撈上來的文物發家致富。
  • 考古隊員在海底撈出4艘沉船,英國卻要求歸還,船裡是圓明園文物
    在一些因素的推動下,水下考古成為了一種新的考古形式,在一次下水的過程中,我國考古隊打撈出了4艘英國的沉船,發現裡面都是圓明園的物件,但是隨後卻聽到了一些來自英國不公平的聲音。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中國海域發現英國沉船,滿載圓明園文物,英媒:我們的,別撈
    也正是因為當時清政府的無能,我們才被迫打開國門,讓那些想侵華的人有機會。我國的皇家園林,擁有無數珍寶的圓明園,也被侵略者洗劫一空。過去中國經濟落後,落後就要挨打。即使在新中國成立後,外國列強也沒有放棄對我國財富特別是文物的掠奪。為了讓這些文物名正言順,西方國家不惜通過國際社會為自己制定所謂「合法」的項目和規範,從而使自己少惹麻煩,從而獲得更多的不正當收益。
  • 「南海一號」南宋沉船發掘:耗資2億元打撈,迄今發現18萬件文物
    當年這艘南宋古船滿載貨物,從中國東南沿海駛出,赴新加坡、印度等東南亞地區或中東地區進行海外貿易。(這是一組反映南宋沉船發掘現場的照片)【沉船發掘現場】1987年,「南海一號」被廣州救撈局與英國海洋探測公司在距陽江市海陵島30多海裡的海區意外發現。據報導,「南海一號」是迄今為止中國境內發現的年代最早、船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沉船,也是保存在「海上絲綢之路」主航道上的珍貴文化遺存。
  • 南海一號:花3億打撈800年前古沉船,是中國對文物海盜的最好回擊
    近代中國積貧積弱,很多文物也流失海外,最著名的有那圓明園獸首,這些只是從陸地上流失的,而在新中國成立之後,因為廣大海域很長時間內無力維持,所以英國人邁克·哈徹盜挖中國南海裡沉船上的瓷器多達百萬。英國救撈公司一直想想尋找東印度公司的沉船「萊茵堡號」,於是在1987年聯合廣州打撈隊在中國南海聯合勘探,結果倒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人們沒有發現「萊茵堡號」,卻從一條鎏金腰帶裡發現了一艘更古老的南宋沉船。
  • 一英國人打撈中國沉船,偷了100件文物,砸了65萬件用於炒作
    然而,在20世紀末發現的一艘中國沉船上,一個英國人竟從船上偷走了100萬件文物,甚至為了炒作而砸掉其中的65萬件,實在令人痛惜。「泰興」號商船是1822年1月從廈門港出發前往印尼的為數不多的中國巨型帆船之一。由於船上裝滿了價值連城的貨物,為了避免沿途遭到海盜的洗劫,泰興號從西沙繞道而行。
  • 英國主動歸還25年前流失的中國文物
    1840年,英國強盜憑藉堅船利炮轟開了古老的中國的大門。從此以後,中國淪為了半殖民地。而英國強盜在中國土地上肆意橫行,搶奪文物,焚毀圓明園,其犯下的歷史罪行罄竹難書。時過境遷,現在的中國逐漸強大起來,而追回當年流失的文物,才能找回真正的尊嚴。
  • 一個英國人要錢不要命來中國尋寶,最終得到了100萬件文物
    這樣的論調其實還真是不無道理,我們知道,遠在漢代的時候,中國就開通了「海上絲綢之路」,而南海就是這條貿易線上的重要航道。據專家推測,南海的海底沉睡著大量的古代商船,其數量應該不少於2000艘以上,這些商船中包括無數精美的瓷器和各類金銀珠寶。
  • 廣東陽江海陵島:「南海一號」宋代古沉船就是在這裡被打撈出來的
    海陵島與陽江陸地通過海堤連接,汽車從海堤可以直接開上海陵島,上島後先遊 「大角灣」度假區,然後參觀「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又稱南海一號,「南海一號」宋代沉船1987年被廣州救撈局與英國海洋探測公司在距陽江市海陵島30多海裡的海區意外發現,是目前世界上發現最早、船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遠洋商貿船。
  • 我國發現載40噸黃金的日本沉船,英法希望打撈,中國:它屬於我們
    同年,日本也發生了一起「特殊的」沉船事故,說它特殊,是因為這起事故牽動著數以百萬計中國人民的心,這究竟是什麼情況呢?一起去看看。 1945年4月1日,「阿波丸號」在夜色的掩護下,滿載2000多名船員及40噸黃金、12噸白金、數十箱珠寶文物、幾千噸的物資在中國東海海域極速航行。
  • 國家文物局:宋代沉船「南海一號」共出土18萬餘件文物
    國家文物局第三期「考古中國」重大研究項目新進展工作會「南海Ⅰ號」宋代沉船發現於1987年,2007年運用沉箱進行整體打撈,安置於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2014年啟動系統性的保護髮掘工作,至2019年,船貨清理取得階段性成果。
  • 他打撈出一艘古代沉船,故意砸碎60多萬件古代瓷器,仍獲利數億元
    有這麼一個老外,見過中國古代瓷器最多的人應該就是他了,因為他在1999年時打撈出一艘中國的古代商船,這艘貨船壓艙的是100多萬件瓷器!而且更為幸運的是,這雖然是艘沉船,但它所運載的壓艙貨物居然大部分完好無損。
  • 英國又拍賣爭議文物!前首相:「如果歸還文物,大英博物館就空了……」
    近日,在英國倫敦佳士得拍賣行,一尊具有3000多年歷史的圖坦卡蒙法老半身像以470萬英鎊(約4058萬人民幣)的高價被拍出。埃及官方在拍賣前後連續發表聲明,將提起訴訟,通過法律手段追回被拍賣的埃及文物。
  • 「南海Ⅰ號」:從沉船到博物館
    對「南海Ⅰ號」的打撈和考古發掘工作已持續超過30年。8月6日,國家文物局在京召開「考古中國」重大研究項目新進展工作會。會上,南都記者獲知,2014至2019年,「南海Ⅰ號」船貨清理取得階段性成果。沉船中共出土18萬餘件文物精品,展現了我國宋代繁盛的海外貿易體系,對研究我國乃至整個東亞、東南亞的古代造船史、陶瓷史、航運史、貿易史等有著重要意義。
  • 【「南海I號」考古十年】是我國古代三大船型的「福船」 發掘文物...
    南宋古沉船「南海I號」的考古發掘一直受到各界的廣泛關注,可以說,它是一把打開宋代船舶製造和民間瓷器燒造秘密的金鑰匙。  目前,專家已經確認南海一號就是中國古代三大船型之一的「福船」,而且是專門適合在南海航行的船隻。船上除了船員以外,還有大量跟船壓貨的小商販。但是他們只能和自己的貨物一起,住在空間狹小的貨倉內。
  • 八國聯軍洗劫圓明園,德國率先道歉並歸還文物,唯獨此國恬不知恥
    隨著思想的解放和科學技術的發展,西方國家早已經率先探索我們所生存的地球,在探索的同時也在進行海外殖民擴張。1840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他們用堅船利炮轟開了中國的大門,同時也開啟了中國近代屈辱的一段歷史。面對外敵的入侵,清政府根本毫無辦法,只知道割地賠款來緩解危機,中華大地只能任由侵略者踐踏,平民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在戰爭年代,無數國寶級文物遭到洗劫,還有很多至今不知道下落。
  • 滿載黃金的沉船,價值千億的寶藏!誰撈歸誰?
    滿載黃金的沉船,價值千億的寶藏,113年前沉沒的俄羅斯巡洋艦將被打撈的消息引發了轟動。沉船真的有寶藏嗎?如果真有寶藏,這筆巨額財富又該歸誰呢?認為這就是「頓斯科伊」號的另一個根據,則是1932年《紐約時報》一篇題為《尋找沉船黃金的日本人》的報導。報導稱,滿載金幣的俄羅斯軍艦在日俄戰爭中沉沒。
  • "南海一號"文物價值千億美元? 專家對報導表示異議
    隨著沉井運抵「南海一號」考古打撈現場,緊張的考古打撈工作將全面展開。一艘沉沒於廣東省陽江海域的宋代商船,最近成為新聞界爭相報導的熱點。有報導稱,這艘目前被命名為「南海一號」的沉船「裝載文物數萬件,而且多為國家一級文物」,「價值可能超千億美元」。記者採訪了一些文物專家,他們在肯定「南海一號」具有相當重要考古價值的同時,也對上述盲目誇大沉船價值的報導表示了異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