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載物是什麼意思

2020-12-17 正信布施大行持戒

厚德載物,德指的是至少仁義禮智信五德。當然還包括忠孝廉恥謙等等,就是說至少做到了這些才能夠識大體,懂進退,載事物。

厚德載物,為何?有德方可取用物。尚書中也說正德利用厚生惟和。為何正德?用財富謀不當之利,是不是缺德?濫用物力是不是缺德?以物某權,以權謀物,是不是缺德?既然缺德,所用之物一定不能長久,而且還有一大堆後遺症。類似最早的權錢交易,貪財好色,重度汙染的企業,乃至什麼黑社會,土霸王。十年過後,都在哪裡?早就灰飛煙滅了。

日本建樓房一定對周圍環境和樓本人的材料等都有要求的,不是為了多賣樓拼了命的修,為何?就是留住青山,厚德厚福。你分析什麼數據,中國每平方米多少樓,日本每平方米多少樓。沒用的。可能除了東京圈,其他的地方想建這種樓挨著樓額度,基本不可能。這個思想來自哪裡?正德才能利用

相關焦點

  • 「厚德載物」是什麼意思?
    大雁塔去年10月份,偶然間看到師父的一幅字:「厚德載物」。這個詞,對於上過學的人而言,都不太陌生。我,曾是一個文科生,對此詞,當然也不陌生。可是,僅僅停留在不陌生的階段。開始修行後,她(我們用她來代稱厚德載物這個詞)在我眼前,必然也出現了很多次,我都是跳過她,因為不懂她的內在含義,用文化人和修行者們的專業術語來說,就是,在個人體悟層面,未曾領悟,乃至,做到「厚德載物」的境界。
  • 「厚德載物」的含義是什麼?每個人又要如何應用好「厚德載物」?
    厚德載物如果我們把厚德載物反過來看,思是說當一人沒有德行甚至很缺德的時候會發生什麼呢?因為人們在說厚德載物的時候好像忽略了一個東西:那就是載物的」載體」。海納百川,是因為海的「厚德」所以可以容納百川,那麼又是什麼容納了海呢?是地球,地球就是一個載體。同理太陽系容納了地球,銀河系容納了太陽系,宇宙又容納了銀河系……所以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因該有「載體」,「厚德」也應該有「載體」,如果厚德沒有載體,就算再大的厚德也不可以載物,因為必然會有一個載體來承載厚德,我到底要說什麼呢?
  • 傳統文化與為人,什麼是上善若水?什麼是厚德載物?
    但這八個字雖不出於同一個人,同一篇文章,但有共同的含義和見解,這八個字雖說是時常看到,但也會有理解不同,說法不一,所以必須把完整的句子前後相關的話語、引伸意思聯繫起來理解,才能領悟所說的真實含義。「上善若水」出自於老子的《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 什麼是厚德載物?可能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易經當中有兩個很有名的句子,被清華大學用來做了校訓,那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什麼意思呢?相信很多朋友都會說,這太簡單了,無非是說人應該向天學習奮發圖強,向大地學習以高尚的品德來包容承載萬物嘛?
  • 書法創作你最喜歡什麼內容,四字成語厚德載物很勵志
    書法掛什麼字畫寓意吉祥—勵志四字書法作品寓意深遠。勵志的書法作品很多,比如,厚德載物,上善若水,精氣神等等,今天我們一同來欣賞幾幅不錯的書法作品——「厚德載物」」一語出自《易經》,意思是說,以深厚的德澤育人利物,今多用來指以崇高的道德、博大精深的學識培育學子成才。
  •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丁玲說過:「人,只要有一種信念,有所追求,就什麼艱苦都能忍受,什麼環境也都能適應。」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是中華民族的民族魂,是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而不倒的基石。數百年來,這種精神濡染著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為中華民族的崛起與騰飛起著巨大的精神支撐作用。
  • 從清華大學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想到了什麼
    他這是可是厚德載物的行為。今天下午,在清華大學南門口,粉刷一新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赫然在目。這就是清華大學的校訓。幾年前,從西南門進清華大學時發現寫的校訓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後來統一寫為「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了。這說明了統一規範用語了。「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這幾句話被作為世界名校的校訓,這可不是隨便取的校訓。
  • 書法《厚德載物》與成語「厚德載物」皆出《周易》
    厚德載物,語出《周易》:「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基本釋義是指君子的品德應如大地般厚實可以承載萬物。厚德載物,也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和優良傳統所延續的。我們應當有大地那樣寬廣厚實,並能承載萬物和生長萬物肩膀和胸懷。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清華大學校訓解釋:來源於《周易》的兩句話:一句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乾卦);一句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坤卦)。民國時期,梁啓超在清華大學任教時,曾給當時的清華學子作了《論君子》的演講,他在演講中希望清華學子們都能繼承中華傳統美德,並引用了《易經》上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等話語來激勵清華學子。此後,清華人便把「自強不息,厚德載物」8個字寫進了清華校規,後來又逐漸演變成為清華校訓。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清華大學校訓解釋:來源於《周易》的兩句話:一句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乾卦);一句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坤卦)。民國時期,梁啓超在清華大學任教時,曾給當時的清華學子作了《論君子》的演講,他在演講中希望清華學子們都能繼承中華傳統美德,並引用了《易經》上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等話語來激勵清華學子。此後,清華人便把「自強不息,厚德載物」8個字寫進了清華校規,後來又逐漸演變成為清華校訓。
  • 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
    我想這個社會,我們許多東西是客觀的我們無法改變,只要我們自己不放棄自己,心中有夢想,沒有什麼可以打垮自己。天才,我們怎樣給它下個定義,有人說過,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天分。而我們大多數的人,沒有付出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卻抱怨自己沒有百分之一的天分,試問自己,你怎樣能成功?成功就源於普普通通的積累。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 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清華大學校訓
    「自強不息」和「厚德載物」出自《周易》中的卦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天(即自然)的運動剛強勁健,相應於此,君子應剛毅堅卓,憤發圖強;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君子應增厚美德,容載萬物。古代中國人認為天地最大,它包容萬物。
  • 「厚德載物」這句話中具體指哪幾德?其實老祖宗已經給了我們答案
    其實厚德載物這個成語出自《易經》中的一句話,「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句話的大致意思就是說:君子的品德應該像大地那樣寬厚從而可以承載世間的萬物。而厚德載物,一直以來都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清華大學更是將這句「厚德載物」當成校訓。
  • 「厚德載物」新解
    厚德載物,語出《周易》:「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清華大學校訓之一。新解如下:一、「德」為何物?四、「厚德載物」,去不了清華大學讀書,我們也要銘記清華校訓!
  • 人生的最高境界:上善若水,厚德載物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什麼?各人有各的看法,各人有各人的見解。其實,人生最高的境界,就是「上善若水,厚德載物」這八個字。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此話出《易經》中,顧名思義厚德載物是用來比喻當一個人的德行積累到無限大之後,他就可以容納萬事萬物。不管是好的萬事萬物還是壞的萬事萬物,一個人都能坦然面對,壞的方面都可以被他的承受力所化解,好的方面也能被他的承受力所接納。就像大的氣勢厚實和順,君子應增厚美德,容載萬物,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樣,沒有任何東西不能承載的。
  • 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再賀清華大學九十華誕
    這位思想開放的學界翹楚以《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勉勵清華師生。那是一個什麼樣的時代?那是一種什麼樣的感情?正在苦苦探求救國救民道路的清華學子頓時從博大精深的民族傳統文化中受到鼓舞和啟迪,「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瞬間走入清華師生心底,不但成為清華的校訓,而且成為清華大學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向世人昭示著清華大學蓬勃的生機和活力。 什麼是「自強不息」?
  • 清華校訓丨「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背後
    什麼是清華校訓?它是怎樣產生的?有過怎樣的變化?怎樣體會它的內涵與價值?
  • 教師篇 | 上善若水,厚德載物
    「上善若水,厚德載物。」這八個字來自我的母校石家莊一中。「上善若水」意為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厚德載物」意為以深厚德澤育人利物。秉著這八個字,我來到了優加青少英語的大家庭。 初入優加時,正值「疫情」之際。讓我感慨萬千的莫過於優加「停課不停學」的舉措。
  • 清華大學校訓的故事:「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
    兩岸清華同樣的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緣起於梁啓超先生在清華的一次演講。梁啓超對清華情有獨鍾,將孩子梁思成、梁思永送到清華學校念書,二人都成為享譽世界的名家。同時,梁啓超本人十分關注清華的辦學和學子的成長。他心中念念不忘的是留美學子的文化植根,曾說過:「清華學生除研究西學外,當研究國學;蓋國學為立國之本,建功立業,尤非國學不為功。」
  • 厚德載物書法含義 大地擁有好的德行 才能滋養萬物
    無論身處何地,無論身在什麼職位,都要將厚德載物四字謹記於心,要知道:大地有慷慨的心腸,才能哺育萬物;海洋有寬廣的胸懷,才能容納百川。 當代書法家厚德載物書法作品欣賞: 啟功親傳弟子李傳波書法《厚德載物》作品來源:易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