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句老話「東城富西城貴,北城窮南城賤」這話什麼意思?

2020-12-10 騰訊網

最近,偶然從老北京人那裡聽得了一句俗語,那就是「東城富西城貴,北城窮南城賤」,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從哪裡可以找到出處?小編真是抓耳撓腮、百思不得其解。為了研究這句話,找了不少歷史資料,才算是給研究透了。

明清時期,北京城規劃工整,東南西北被分得非常清楚。明清末年,唐晏著《天咫偶聞》一書,書中有一句話這麼寫道:「京師有諺云:『東富西貴』,蓋貴人多住西城,而倉庫皆在東城。」這句話的意思是,達官貴人大部分都住在西城,所以「西城貴」,而倉庫基本集中在東城,所以「東城富」。「東城富西城貴,北城窮南城賤」這一說法也正是來源於此。

唐晏的說法並不是無的放矢,而是有事實根據。

首先,「東城富」是有歷史依據的。在清朝年間,朝廷在京城設置了13個大型倉庫,其中就有7個位於東城;而且,東城還是名副其實的金融中心,當時京城的「四大恆」錢莊全部位於東城,就連外國人開設的銀行業都設在東城。

其次,「西城貴」這中國說法也是有來源的。清朝時期,王公貴族皆雲集於京城,在京城西城興建宅院,像恭親王府、莊親王府、順承郡王府等等,基本上王府都扎堆在西城這塊。

好了,說完了「東城富西城貴」,那麼「北城窮南城賤」又是什麼意思呢?

先來看看「北城窮」。在清朝時期,北城屬於居民區,這裡居住的人家,大部分都是貧苦的老百姓,可想而知,自然是又窮又破。

「南城賤」有什麼出處呢?在清朝時期,南城建有一座天橋,那時候這裡是平民的娛樂場所,街上人來人往,繁華又熱鬧,甚至一度呈現出「酒旗戲鼓天橋市,多少遊人不憶家」的盛況。娛樂場所,自然是三教九流,各行各業的人都有,那時候雜耍藝人常在天橋上賣藝,這一行當自然被劃分到「賤業」裡,「賤」這個名號也自然落到了南城的頭上。

北京,真的是富有歷史底蘊的城市,老北京人隨隨便便一句話,都這麼耐人尋味。

事實上,其實老北京除了有「東城富西城貴,北城窮南城賤」這樣的俗話外,還有另一句俗話,那就是「南城茶葉,北城水」,意思是南城的茶葉很有名,因為當時大部分好的茶莊,都位於京城的不南城。而好茶須得好水配,好水就來自於北城,北城打出的井水那叫一個甘冽可口!這種說法還有什麼其他的說法?大家感興趣的話,不妨也探尋探尋答案。

相關焦點

  • 老北京人說的「東城富西城貴,北城窮南城賤」,是什麼意思呢?
    恰好,在我國古代各王朝的政權中心,都建立一些有高大建築的地方,所以「京」又用於指代皇城所在的城市,那麼北京就是這麼來的。在老北京有這樣一句話叫作:「東城富西城貴,北城窮南城賤」,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在明清的時候,北京是一座四四方方的城市,東南西北劃分的是比較清晰的,這句話最早是出自於清末的一個學者,震鈞的《天咫偶聞》這本書當中的。原話是說:「京師有諺雲,東福西貴,蓋貴人多住西城,而倉庫皆在東城」,後來就演變成:東城富西城貴,北城窮,南城賤。
  • 老北京人常說的「窮不走南富不去北」,到底有什麼含義?
    直到多年以後,我才理解了這句話的意思。這是一句老話,說全了叫:窮不走南,富不去北。這個南北,其實對應的是二環裡的東西南北,相對與皇城來分的。我奶奶之所以有這種偏見,完全歸結於早年間老北京人對於北京城區域的理解。 在1644年,吳三桂打開山海關後,清朝鐵騎踏入中原,崇禎皇帝上吊自殺,明朝就此滅亡。滿清進入北京城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清城。
  • 農村俗語「窮不走難,富不去敗」說的是什麼意思呢?有什麼含義?
    農村俗語「窮不走難,富不去敗」說的是什麼意思呢?有什麼含義?關於這句老話,其實還有另外一種類似說法,可能會更比較貼切一些!因為在北京地區,清朝時劃分為東西南北四片區域,並住著不同社會階層的人群,因而根據各自區域的人群特點就會呈現為「東富西貴,南窮北賤」的說法,為此,當一個人窮困潦倒時,就可以有一句忠告「窮不走南」,而當人們富裕時,也有一句忠告「富不去北」!可能時間久了,人們就會有不一樣的解讀看法,故而也可以說成「窮不走難,富不去敗」!
  • 老話「近搬家窮三天,遠搬家窮三年」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人一生中,都至少有幾次搬家的經歷,尤其是現在生活條件好了,搬家更是很平常的事情。而在農村裡,老人們卻是不願意搬家的,因為他們都相信「近搬家窮三天,遠搬家窮三年」這句老話,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這句俗語的意思還是很好理解的,其意思是說搬家的距離不太遠的話,一般有幾天苦日子過,也就是要有幾天經濟比較緊張。而搬家的距離比較遠,比如從一個城市搬到另外一個城市,那至少有兩三年的苦日子過。為什麼這麼說呢?古人這話並不是迷信,其實還是有幾分道理的,不信的話你且往下看。
  • 農村老話「兄弟盼窮,親家盼富」什麼意思,老祖宗的話有啥道理?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兄弟盼窮,親家盼富」什麼意思,老祖宗的話有啥道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農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農村的環境也是越來越好。雖然在農村,你感覺不到繁華,感覺不到熱鬧,但是農村的空氣卻是非常清新。農村的空氣自然,沒有什麼汙染,而且,在農村會讓你整個人特別放鬆。
  • 住在北京,南城和北城有啥區別?
    在北京待的時間長了以後,你就會發現有很多有趣的現象。第一,這個城市太大了。基本上都是將這座城市分成很多板塊,經常在東北區域玩的人很少會去西北角。在豐臺玩的人很少會去海澱。但是,不管怎麼玩,大家都不會想要到南城。
  • 沒了南城,北京就不是北京|南城|北京站|老北京|龍潭湖公園
    北京南城老北京的城南舊事新北京的飲食人煙本文由 保利建工 · 和悅春風 特約製作【4號線南 · 新國門 · 河畔洋房】北京的南方中國分南北,北方有底蘊,江南有生活。北京也分南北,北城奔工作,南城愛吃喝。地理似乎有一種神奇力量,越「南」的人,生活氣越溫熱。
  • 農村人常說:「男抖窮,女抖賤」「狗怕彎腰,狼怕摸刀」有道理麼
    畢竟農村一些老人流傳下來的老話的都是祖宗一輩根據多年的生活經驗總結下來的,雖然不能帶領你走向聖人,但不至於引你走錯方向。今天我們就來深度分析一句農村老話 「人抖窮,樹抖死,男抖窮,女抖賤」男的如果抖腿的話,會窮,而女的抖腿,就是自身行為的一種不端莊,不檢點行為。
  • 沒了南城,北京就不是北京
    北京也分南北,北城奔工作,南城愛吃喝。地理似乎有一種神奇力量,越「南」的人,生活氣越溫熱。▲南城最著名地標天壇,北京二環內最大的綠地,與北城的摩天大樓形成鮮明對比。攝影龍脈航拍北京南城,不光是一個地理概念,更像是一個文化概念。劃分南北的那條界線,看得見的是長安街,看不見的是北京生活氣。
  • 北京是中國的首都,這裡的景點繁多,美食也很有代表性
    你去過北京旅遊了嗎?想了解北京,就得鑽胡同。但是向人們普遍熟知的南鑼和後海沿岸,基本都變了味兒了,買賣和老北京基本沒啥關係,酒吧,要不就是類似鼓浪嶼的那種小店。要真正了解接觸北京,還是得「鑽」進去,去那些非商業化的胡同去串,去感受,了解每條胡同名字的由來,了解每條胡同的歷史,感受從身邊經過的建築,耳聽那像含著東西說話的京腔,這些才是我理解的真正的北京!其實最民間的,才是最特色和有代表性的。您認為呢?除了六大景點外,感受北京的土著文化和美食您會怎麼玩?
  • 東莞東城和南城的區別是什麼 在東莞買房子要注意什麼事項
    現在有很多的朋友們會考慮去東莞買房子,東莞屬於國內一線的城市,其環境也是比較優越的,經濟發展比較快速,東莞是分為東城和南城的,可能很多朋友們對此並不太了解,那麼東莞東城和南城的區別是什麼?在東莞買房子要注意什麼事情?針對這些問題,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 民間俗語:男抖窮,女抖賤,你聽過完整版的麼?背後有什麼含義?
    文/思源民間俗語:男抖窮,女抖賤,你聽過完整版的麼?背後有什麼含義?比如現在小編隨便提一個「人抖窮,樹抖死,男抖窮,女抖賤」,大家不妨先來猜猜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估計聽過這話的人也挺多,但聽過完整版的可能就寥寥無幾了,那麼這句話到底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老話:「豬來窮,狗來富,貓來帶孝布」,說的是什麼意思?
    農村老話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很多農村老話直到今天仍然被農民們所流傳,能流傳至今天的這些農村老話可以說是老一輩人經過長期實踐而得出來的寶貴經驗,值得後人學習與借鑑
  • 農村俗語「窮不言富,賤不趨貴」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勿慕貴與富,勿憂賤與貧,自問道如何,貴賤安足雲。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自己貧窮失意,過著拮据的生活,千萬不要自卑憂愁,羨慕他人的富貴;如果自己有充足的財富,有著強大的經濟能力,也不要看不起貧窮的人。正確的做法是無論富貴還是貧賤,都要有珍惜自己的生活,正所謂富貴不淫,貧賤不移。 窮不言富,賤不趨貴,忍辱為大,不怒為尊。
  • 農村人常說的「男抖窮,女抖賤」是什麼意思?
    咱們日常總是聽到一些農村諺語,比如「勸賭不勸嫖,勸嫖兩不交」或者「男抖窮,女抖賤」之類的話。有一些好理解,有一些就有點摸不著頭腦了。那「男抖窮,女抖賤」是什麼意思?這個「抖」是抖腿的意思,男的抖腿代表著貧窮,女人抖腿則預示著貧賤,和父母教育子女那句「站有站樣,坐有坐樣」一個道理。雖然這句話不完全準確,但是細心觀察會發現,那些有抖腿等小動作多的人,做事都不沉穩,往往很難成功。
  • 俗語「老人是條龍,向誰誰家窮」,是什麼意思?又有怎樣的真理?
    俗語「老人是條龍,向誰誰家窮」,是什麼意思?又有怎樣的真理?在我國的民間,尤其是農村,一直流傳著一些老話,老一輩的人在訓斥小輩時就常常會引用這些話語來加重語氣,重點說明。兒時的我們,年少懵懂,覺得這些話語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而現在回想起來,卻句句都是飽含真理的警世箴言。
  • 看西山住宮殿、家裡就有動物園,北京的有錢人太會玩兒了!
    北京自古就有個說法,「東富西貴,南貧北賤」。時光流轉,如今北京的四個方位各聚財氣,有的地位穩固,有的翻身逆襲,有的雖然和自己比有所進步,但依舊墊底。今天,洋房姐姐就為大家起底當下北京東南西北的四方頂豪!
  • 農村老話常說「人窮少喝酒、人富莫沾賭」到底啥意思?有啥道理?
    導語:農村老話常說「人窮少喝酒、人富莫沾賭」到底啥意思?有啥道理?在我們國家不管是現代還是以前古代,在農村的民間就一直流傳著各種各樣的農村俗語和老話。而在這些無數的俗語老話當中,有著很多的俗話和老話描述著我產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為人處世的原則。
  • 老農常說:「男抖窮,女抖賤,手不扶碗黴三代」,是什麼意思?
    即便如此,仍有一些有價值的俗語依舊被大家所知,仍然有值得我們了解的俗語在進入我們的生活。今天要給大家說的一句話是有關於很多人的一個習慣,其實大多時候很多人都有抖腿的習慣,那這個習慣到底是好是壞呢?那第一句「男抖窮」字面意思就是男孩子坐著抖腿就會越抖越窮,財富是抖著抖著就散了,老人們看到孩子抖腿之後就會和孩子說抖腿可是會抖窮自己的,這句話不光是在說錢的事,如果一個孩子一個勁就是抖腿
  • 農村老話:「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這話到底什麼意思呢?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第一次聽說「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這句老話的時候是在朋友那裡,說實話當時的麟大大對這話還是蠻陌生的,畢竟自己從小時候就沒有怎麼呆在農村太久,不過在咱第一次聽到這話時倒也產生了蠻濃厚的興趣,所以這不咱一回家就請教了萬能的老爸,還是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那麼農村老話:「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這句老話到底都有什麼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