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偶然從老北京人那裡聽得了一句俗語,那就是「東城富西城貴,北城窮南城賤」,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從哪裡可以找到出處?小編真是抓耳撓腮、百思不得其解。為了研究這句話,找了不少歷史資料,才算是給研究透了。
明清時期,北京城規劃工整,東南西北被分得非常清楚。明清末年,唐晏著《天咫偶聞》一書,書中有一句話這麼寫道:「京師有諺云:『東富西貴』,蓋貴人多住西城,而倉庫皆在東城。」這句話的意思是,達官貴人大部分都住在西城,所以「西城貴」,而倉庫基本集中在東城,所以「東城富」。「東城富西城貴,北城窮南城賤」這一說法也正是來源於此。
唐晏的說法並不是無的放矢,而是有事實根據。
首先,「東城富」是有歷史依據的。在清朝年間,朝廷在京城設置了13個大型倉庫,其中就有7個位於東城;而且,東城還是名副其實的金融中心,當時京城的「四大恆」錢莊全部位於東城,就連外國人開設的銀行業都設在東城。
其次,「西城貴」這中國說法也是有來源的。清朝時期,王公貴族皆雲集於京城,在京城西城興建宅院,像恭親王府、莊親王府、順承郡王府等等,基本上王府都扎堆在西城這塊。
好了,說完了「東城富西城貴」,那麼「北城窮南城賤」又是什麼意思呢?
先來看看「北城窮」。在清朝時期,北城屬於居民區,這裡居住的人家,大部分都是貧苦的老百姓,可想而知,自然是又窮又破。
「南城賤」有什麼出處呢?在清朝時期,南城建有一座天橋,那時候這裡是平民的娛樂場所,街上人來人往,繁華又熱鬧,甚至一度呈現出「酒旗戲鼓天橋市,多少遊人不憶家」的盛況。娛樂場所,自然是三教九流,各行各業的人都有,那時候雜耍藝人常在天橋上賣藝,這一行當自然被劃分到「賤業」裡,「賤」這個名號也自然落到了南城的頭上。
北京,真的是富有歷史底蘊的城市,老北京人隨隨便便一句話,都這麼耐人尋味。
事實上,其實老北京除了有「東城富西城貴,北城窮南城賤」這樣的俗話外,還有另一句俗話,那就是「南城茶葉,北城水」,意思是南城的茶葉很有名,因為當時大部分好的茶莊,都位於京城的不南城。而好茶須得好水配,好水就來自於北城,北城打出的井水那叫一個甘冽可口!這種說法還有什麼其他的說法?大家感興趣的話,不妨也探尋探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