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冷絲欄目|中學教育改革
這幾天,網上又在傳播一則消息:九年制義務教育迎來重大改革,將有重大變動。
冷絲注意到,這一則消息一方面是「舊聞」,一方面也有很多誤傳的信息,也就是誤解了教育部相關通知的精神內涵,說得不好聽,這種「誤傳」就是一種「瞎說」。
這些誤傳消息的根源是教育部於2017年發布的一份通知,教育部官網的截圖如下:
冷絲特意標出了有關「高中教育」這一段話,教育部明確指出,高中教育不僅僅指的是普高,包括普通中專、職業中專、成人中專和技工學校。
你看完教育部的這份通知應該明白了,教育所倡導的「普及高中教育」,並不是說就一定普及普通高中教育,而是要求初中畢業生必須上學,且不一定就是上普通高中,是根據個人需要、家庭需要,他們可以有廣泛選擇的餘地——就讀不同類型的高中。
所以,所謂網傳的「取消中考」,這是純粹的誤解,是某些人看到教育部的通知要「普及高中教育」,就誤以為:今後的初中生不需要通過中考就直接進入普通高中就讀。
那麼,教育部的《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攻堅計劃(2017~2020年)》又是什麼意思?
教育部的意思其實很明確,就是為了提高初中畢業生的入學率,提高全民教育素質,也是為了提高全民文化素養,所以,教育部大力倡導不同的初中畢業生進入不同類型的高中就讀。
我們都知道,每個人的讀書興趣、讀書要求和教育要求也是不一樣,通俗來說,有的人很適合上學讀書,可以一口氣由小學讀到博士研究生,而有的人不一定適合上學讀書,但是,教育要求,必須通過廣泛的途徑,讓所有的初中畢業生進入到高一級的學校就讀。部分初中畢業生上普高,成績可能不優秀,如果讀技工學校,掌握一技之長,這部分學生有很強的動手能力,或許能夠成為優秀的技工人才和工程師。
普及高中教育與九年制義務教育也沒有多大的關係,這是兩回事,公眾也不應該將這兩件不同的事情混為一談,或者相互混淆。
我們都知道,九年制義務教育是我國的基本國策,是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且必須嚴格執行。九年制義務教育的改革主要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做好基礎教育中的素質教育,即大力提倡綜合素質教育;二是同時做好初中教育與高中教育的銜接工作;三是改革升學方式,在確保招生公平的前提之下,大力改革中考錄取的制度。
也正因為如此,我們可以這麼判斷:九年制義務教育改革與普及高中教育是兩個問題,二者之間有一定的聯繫,但並非是必然聯繫。
冷絲還要說明一下,教育部通知要求「普及高中教育」,並非是2019年才開始實施,按照教育部公開發布的文件來看,該項工作2017年啟動,2018年就已經開始實施。
當然,隨著我國高中教育實力增強,國家經濟進一步繁榮,未來的高中教育由國家「買單」,即從學費方面普及高中教育,減輕一些家庭的經濟負擔,這倒是有可能的。